第1469頁
顧星漠打小敬畏兄長,年紀越大,只增無減。“當沒當真我不知道,總之是放在心上了。”
不然不會問。
“他那是操心你娶親!明日夕嶺,我們陪你去,長姐和七哥都去,幫你過過眼。那聞小姐據說國色天香,姐姐想著,若是人品和性子也過關,便可以定了——”
“人品性子哪是過過眼就能看明白的?”
淳風瞧他這不情不願的樣子,終於蹙起眉來,向紀齊:“他究竟什麼毛病?”
紀齊但笑,兩頭不幫。顧星漠忙轉話頭:“今日同兵部司左大人議調遣令改革之事,還想問姐夫意見——”
“我已解甲,不問軍中事。”紀齊擺手,“朝堂政令乃要務,更不該聽取。”
淳風道:“這種事,靖王殿下該問本將軍吧?”
顧星漠冷眼瞧她:“黑雲騎不在舉國編制內,只聽九哥和姐姐差遣,也就不受調遣令節制,問你何用?”
淳風哈哈笑,“說起來,我今日去淡浮院,倒聽見有兩個小姑娘討論軍中制度,頗具見地,你不妨前去請教。”
兩年前在寒地顧星朗讓阮雪音為霽都女子學堂起名,當時並沒定下。諸事落定後他再提此節,她說:
為來日青川一統築基,不若就也叫淡浮院。
顧星朗原本喜歡此名,又覺她的理由意頭極好,沒幾日便賜了匾額。
而霽都如今不止一間淡浮院,最大的那間正是昔年相府,紀齊的家。
“不知嫂嫂最近又在哪裡。”淳風悵惘,“半年沒見了。”
上一次還是在深泉鎮。鎮上書院如今也叫淡浮院,由溫抒主理。整個大祁同深泉淺野一樣的鄉鎮,已有十來個。
“在鎖寧。”顧星漠道,“舊宮。”
千里之外,浮雲蔽月,鎖寧舊宮依然翠竹掩映,阮雪音帶著朝朝步步拾級。
已是連續第三晚上九層台。拿墨玉鏡觀天象,然後一塊塊敲打、搗鼓地面和牆上青磚,凡此步驟,朝朝爛熟於胸。今夜娘親尚在觀星,她已是蹲下動作,每敲一塊,豎耳細聽,然後用手去摳,只盼能揭開一角,立上大功一件。
“沒什麼機關吧。”實在累了,她就地一坐,看見星月光華從頭頂孔洞中瀉入,灑在青磚間形成毫無規律的圖景。
“時辰不對。”阮雪音輕聲,放下墨玉鏡,回頭看磚面上星月的光痕。
“不對我們上來做什麼?!”朝朝噘嘴。
剛滿七歲的女孩子,模樣越髮長開了,阮雪音日日看、已很習慣,仍會在某瞬間驚艷,意識到女兒長大後定有傾國色。
不知是福是禍。
“上來才知對不對,多來幾次,才知怎麼對。”阮雪音微笑,蹲下,“煩了?”
朝朝搖頭:“我想姨母醒過來,想阿岩再見到能笑能說話的娘親,所以不煩,一點兒都不。我要跟娘親一直試下去。”
阮雪音垂眸,多少明白是在自欺,心腦中卻揮不去上官宴的麥田遊戲、競庭歌的臨終之言、與東宮藥園相關的那些真真假假。
“你最近,有夢見姨母麼?”
朝朝眨眼,搖頭。
“也沒有旁的,有意思的夢?”自從顧星朗說女兒能得夢兆,她隔段時日便會問。
朝朝再眨眼,抿嘴笑:“夢見爹爹了。”
阮雪音轉身要繼續辦事。
“爹爹說想娘親得緊,最近都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了!”朝朝伸手拉她。
她們娘倆的行蹤,何時回蓬溪山、何時下山、去了哪裡,一直在顧星朗掌控中,阮雪音心知肚明。以至於這回合還沒入城,便有隊伍郊外迎接,進宮後,福熙暖閣已收拾妥當,宮人齊備,殷勤不已。
“這是你夢見的,還是有人教你說的?”
七歲的孩子哪會撒高明的謊,尤其對著娘親。朝朝神情已露端倪,口風卻緊:“當、當然是夢見的。”
真掉進狼窩了。阮雪音結論。福熙暖閣內、整個舊宮中全是他的人,要遞話給孩子,一日十句都不嫌多。
“娘親。”朝朝又拉她衣袖,小心翼翼地,“咱們什麼時候見爹爹?”
“該見時,自然會見。”
當晚阮雪音便夢見了競庭歌。
夢裡她一襲煙紫羅裙,背著竹簍,走在像蓬溪山又比蓬溪山更平坦的花草間。
腳下綠植繁茂,品種格外多,藥園似的,卻分明野外。
她看見一株什麼,蹲下分辨,仿佛眼察不夠,又湊近了去嗅。
從前在山裡這些事都阮雪音做。她對採藥沒興趣,每每在旁邊指手畫腳,偶爾見到新奇的,才幫幫忙。
“小歌。”她張口喚她,明明喚了,卻沒有聲音。
顯然競庭歌也沒聽見,繼續往前走,哼著小曲兒,一臉愜意,熟練丟幾株花植進背簍,又回頭張望。
她眉眼比兩年前更見溫柔了,且活潑純摯。阮雪音覺得若無競原郡那幾年,若她生來就有爹娘相伴、在暖與愛里長大,約莫,就會長成這個樣子。
“你好慢啊!”然後她聽見她抱怨。
阮雪音便隨她視線望,看見緋衣的上官宴走入畫面,雙手有些誇張地拎著衣袍下擺。
不然不會問。
“他那是操心你娶親!明日夕嶺,我們陪你去,長姐和七哥都去,幫你過過眼。那聞小姐據說國色天香,姐姐想著,若是人品和性子也過關,便可以定了——”
“人品性子哪是過過眼就能看明白的?”
淳風瞧他這不情不願的樣子,終於蹙起眉來,向紀齊:“他究竟什麼毛病?”
紀齊但笑,兩頭不幫。顧星漠忙轉話頭:“今日同兵部司左大人議調遣令改革之事,還想問姐夫意見——”
“我已解甲,不問軍中事。”紀齊擺手,“朝堂政令乃要務,更不該聽取。”
淳風道:“這種事,靖王殿下該問本將軍吧?”
顧星漠冷眼瞧她:“黑雲騎不在舉國編制內,只聽九哥和姐姐差遣,也就不受調遣令節制,問你何用?”
淳風哈哈笑,“說起來,我今日去淡浮院,倒聽見有兩個小姑娘討論軍中制度,頗具見地,你不妨前去請教。”
兩年前在寒地顧星朗讓阮雪音為霽都女子學堂起名,當時並沒定下。諸事落定後他再提此節,她說:
為來日青川一統築基,不若就也叫淡浮院。
顧星朗原本喜歡此名,又覺她的理由意頭極好,沒幾日便賜了匾額。
而霽都如今不止一間淡浮院,最大的那間正是昔年相府,紀齊的家。
“不知嫂嫂最近又在哪裡。”淳風悵惘,“半年沒見了。”
上一次還是在深泉鎮。鎮上書院如今也叫淡浮院,由溫抒主理。整個大祁同深泉淺野一樣的鄉鎮,已有十來個。
“在鎖寧。”顧星漠道,“舊宮。”
千里之外,浮雲蔽月,鎖寧舊宮依然翠竹掩映,阮雪音帶著朝朝步步拾級。
已是連續第三晚上九層台。拿墨玉鏡觀天象,然後一塊塊敲打、搗鼓地面和牆上青磚,凡此步驟,朝朝爛熟於胸。今夜娘親尚在觀星,她已是蹲下動作,每敲一塊,豎耳細聽,然後用手去摳,只盼能揭開一角,立上大功一件。
“沒什麼機關吧。”實在累了,她就地一坐,看見星月光華從頭頂孔洞中瀉入,灑在青磚間形成毫無規律的圖景。
“時辰不對。”阮雪音輕聲,放下墨玉鏡,回頭看磚面上星月的光痕。
“不對我們上來做什麼?!”朝朝噘嘴。
剛滿七歲的女孩子,模樣越髮長開了,阮雪音日日看、已很習慣,仍會在某瞬間驚艷,意識到女兒長大後定有傾國色。
不知是福是禍。
“上來才知對不對,多來幾次,才知怎麼對。”阮雪音微笑,蹲下,“煩了?”
朝朝搖頭:“我想姨母醒過來,想阿岩再見到能笑能說話的娘親,所以不煩,一點兒都不。我要跟娘親一直試下去。”
阮雪音垂眸,多少明白是在自欺,心腦中卻揮不去上官宴的麥田遊戲、競庭歌的臨終之言、與東宮藥園相關的那些真真假假。
“你最近,有夢見姨母麼?”
朝朝眨眼,搖頭。
“也沒有旁的,有意思的夢?”自從顧星朗說女兒能得夢兆,她隔段時日便會問。
朝朝再眨眼,抿嘴笑:“夢見爹爹了。”
阮雪音轉身要繼續辦事。
“爹爹說想娘親得緊,最近都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了!”朝朝伸手拉她。
她們娘倆的行蹤,何時回蓬溪山、何時下山、去了哪裡,一直在顧星朗掌控中,阮雪音心知肚明。以至於這回合還沒入城,便有隊伍郊外迎接,進宮後,福熙暖閣已收拾妥當,宮人齊備,殷勤不已。
“這是你夢見的,還是有人教你說的?”
七歲的孩子哪會撒高明的謊,尤其對著娘親。朝朝神情已露端倪,口風卻緊:“當、當然是夢見的。”
真掉進狼窩了。阮雪音結論。福熙暖閣內、整個舊宮中全是他的人,要遞話給孩子,一日十句都不嫌多。
“娘親。”朝朝又拉她衣袖,小心翼翼地,“咱們什麼時候見爹爹?”
“該見時,自然會見。”
當晚阮雪音便夢見了競庭歌。
夢裡她一襲煙紫羅裙,背著竹簍,走在像蓬溪山又比蓬溪山更平坦的花草間。
腳下綠植繁茂,品種格外多,藥園似的,卻分明野外。
她看見一株什麼,蹲下分辨,仿佛眼察不夠,又湊近了去嗅。
從前在山裡這些事都阮雪音做。她對採藥沒興趣,每每在旁邊指手畫腳,偶爾見到新奇的,才幫幫忙。
“小歌。”她張口喚她,明明喚了,卻沒有聲音。
顯然競庭歌也沒聽見,繼續往前走,哼著小曲兒,一臉愜意,熟練丟幾株花植進背簍,又回頭張望。
她眉眼比兩年前更見溫柔了,且活潑純摯。阮雪音覺得若無競原郡那幾年,若她生來就有爹娘相伴、在暖與愛里長大,約莫,就會長成這個樣子。
“你好慢啊!”然後她聽見她抱怨。
阮雪音便隨她視線望,看見緋衣的上官宴走入畫面,雙手有些誇張地拎著衣袍下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