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頁
“兒孫自有兒孫福,眼看著策哥兒的媳婦要入門了。你啊,放寬心。”
“莫不,等二兒媳婦進門時,你還是身子不爽利,這不是給策哥兒夫妻添了堵嗎?”
這解決問題嘛,趙子殷還是從兒子們入手。
這不,長子是心頭肉,那次子嘛,同樣是媳婦的心頭肉。
所以,趙子殷拿捏問題時,還是拿捏住了關鍵處。
杜明月瞄了一眼夫君,問道:“早先,籙哥兒陪著還是世子爺的那位親征荊州,那是受過重傷的。這一回,又去荊州……”
“我這心裡頭不好受……”
話到這裡時,杜明月就是哭了起來。
許是日子過得順了,杜明月就盼著孩子們也過些平安的日子。
那時候,想著長子瞞了家裡,在金陵城養傷的情景,越是想,杜明月對於籙哥兒的再次出征,就是心頭髮酸。
“都說養子盼成龍,養女盼成鳳。可這些再盼啊的,在籙哥兒重傷那回後,我就不盼了。”杜明月也是那一回後,真覺得不盼了。
這人平安,啥都好。
求得多,那是擔憂孩子們吃得苦頭多啊。
“籙哥兒不把此事告知我,他鐵定與你說過。”
“你為何,不勸勸他……”
話到這裡時,杜明月成親這麼多年了,是頭一回,真跟夫君趙子殷倔強上了。
這夫妻二人,要說不堵了一口氣,才是怪事兒。
只不過,杜明月沒跟夫君趙子殷紅臉,而是自己暗暗生悶氣,然後,氣到後面,就把自個兒給氣出病來了。
“籙哥兒長大了,他娶妻了,有家有業,自然也有男子漢的擔當了。”
“咱們做爹娘的,不可能給孩子們做一輩子的主。”
“他們也有他們的主意。”
“明月,你要相信籙哥兒,那孩子是個心頭有成算的。”
趙子殷說到了後面,還是想勸了妻子,這看開些,才是正理。
“兒大不由娘啊……”不曉得為什麼,杜明月的心中,突然有想起了這麼一句話。
最終,除了養好病,等著把策哥兒媳婦迎進門外,杜明月也不再多想了。
她啊,就是開始多了一個習慣,抄了經文,給佛主菩薩、三清天尊之類的神仙們燒了香火。總之,杜明月就是盼漫天的神仙,保佑了她的長子,平安歸來。
因為,次子趙策的婚事,已經是早早訂下了。
這不,入了秋,哪怕荊州的戰事,還在打著。
這趙家長子趙籙沒法子歸來,這早是算好了的成婚日子,自然是不能拖後的。所以,在秋天最美的時候,八月十二那日,趙家張燈結彩,迎娶了次子媳婦。
杜明月的次子媳婦,是宋城的大戶出身,趙子殷姐夫米振元的親外甥女李惠嫻。
要說家世,這自然是次子媳婦更好。
不過,對於嫁進來的長子媳婦,杜明月也是頗滿意的。相處久了,婆媳之間嘛,還是有些感情了。
第140章
春暉苑,宋微娘有些眼神黯然。
按說妯娌進門, 應當是喜事。只是, 宋微娘這個長媳,是心頭髮急。她嫁進趙家的時間, 可是不短了。一直沒有喜訊, 夫君趙籙又是常常在外奔波, 夫妻二人是聚少離多。
這沒子嗣, 長媳的身份貴重, 偏偏娘家又比不得二弟妹李惠嫻。這宋微娘的心頭啊, 是一個苦字了得。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
每逢家節備思親,杜明月在這一天, 想念在荊州戰場的長子,哪怕身邊有次子、三子、幼子,也是彌補不了這長子不在家的缺憾。畢竟,每一個兒子,都是當娘的心頭肉啊。
“微娘, 惠嫻是弟妹,這家中的事務,你若是有忙不過的時候,不忙喚你這弟妹給你打打下手。”杜明月對長媳如此說道。
當然, 這話中的意思嘛, 其實也是想告訴了二媳婦,長嫂的身份,還是需要尊重的。畢竟, 次媳李惠嫻就是打下手的命嘛。
倒不是杜明月不想對媳婦一碗水端平,而是這時代就這樣。長子長媳的位置不同,這是要真正繼承家業的後輩,真是等杜明月和夫君百年後,這次子、三子、幼子,那是要分出去過的。
為了免得將來麻煩,杜明月自然要給足了長媳的權威。
要不然,二媳婦萬一心大了,跟長媳頂牛,那她這個婆母就要坐蠟了。有事情,防患於未然,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弟妹是大戶人家出身,管家理事自然是熟練的。”
“有娘這話,二弟妹,往後我拿你頂了差遣,你可不能躲懶了。”宋微娘笑呵呵的應承下了婆母的幫襯。
李惠嫻嫁進趙家前,對於趙家的情況就已經熟知了。她樂意嫁進來,完全是因為她個人喜歡上了趙家的次子趙策。若不然,以著她的家世,更好的夫婿,也不是尋找不到的。
對於婆母暗中之意,還有長嫂的示好,李惠嫻自然沒有拒絕的。
“娘,嫂嫂打理家事,處處都是穩妥的。”
“我啊,還是樂得空閒多些時間,在您的面前,儘儘媳婦的孝心。”
“大嫂,你不怪我這愛躲懶的性子吧?”
對於李惠嫻的話,宋微娘自然是耳里聽著,心頭明了這弟妹的意思。
“莫不,等二兒媳婦進門時,你還是身子不爽利,這不是給策哥兒夫妻添了堵嗎?”
這解決問題嘛,趙子殷還是從兒子們入手。
這不,長子是心頭肉,那次子嘛,同樣是媳婦的心頭肉。
所以,趙子殷拿捏問題時,還是拿捏住了關鍵處。
杜明月瞄了一眼夫君,問道:“早先,籙哥兒陪著還是世子爺的那位親征荊州,那是受過重傷的。這一回,又去荊州……”
“我這心裡頭不好受……”
話到這裡時,杜明月就是哭了起來。
許是日子過得順了,杜明月就盼著孩子們也過些平安的日子。
那時候,想著長子瞞了家裡,在金陵城養傷的情景,越是想,杜明月對於籙哥兒的再次出征,就是心頭髮酸。
“都說養子盼成龍,養女盼成鳳。可這些再盼啊的,在籙哥兒重傷那回後,我就不盼了。”杜明月也是那一回後,真覺得不盼了。
這人平安,啥都好。
求得多,那是擔憂孩子們吃得苦頭多啊。
“籙哥兒不把此事告知我,他鐵定與你說過。”
“你為何,不勸勸他……”
話到這裡時,杜明月成親這麼多年了,是頭一回,真跟夫君趙子殷倔強上了。
這夫妻二人,要說不堵了一口氣,才是怪事兒。
只不過,杜明月沒跟夫君趙子殷紅臉,而是自己暗暗生悶氣,然後,氣到後面,就把自個兒給氣出病來了。
“籙哥兒長大了,他娶妻了,有家有業,自然也有男子漢的擔當了。”
“咱們做爹娘的,不可能給孩子們做一輩子的主。”
“他們也有他們的主意。”
“明月,你要相信籙哥兒,那孩子是個心頭有成算的。”
趙子殷說到了後面,還是想勸了妻子,這看開些,才是正理。
“兒大不由娘啊……”不曉得為什麼,杜明月的心中,突然有想起了這麼一句話。
最終,除了養好病,等著把策哥兒媳婦迎進門外,杜明月也不再多想了。
她啊,就是開始多了一個習慣,抄了經文,給佛主菩薩、三清天尊之類的神仙們燒了香火。總之,杜明月就是盼漫天的神仙,保佑了她的長子,平安歸來。
因為,次子趙策的婚事,已經是早早訂下了。
這不,入了秋,哪怕荊州的戰事,還在打著。
這趙家長子趙籙沒法子歸來,這早是算好了的成婚日子,自然是不能拖後的。所以,在秋天最美的時候,八月十二那日,趙家張燈結彩,迎娶了次子媳婦。
杜明月的次子媳婦,是宋城的大戶出身,趙子殷姐夫米振元的親外甥女李惠嫻。
要說家世,這自然是次子媳婦更好。
不過,對於嫁進來的長子媳婦,杜明月也是頗滿意的。相處久了,婆媳之間嘛,還是有些感情了。
第140章
春暉苑,宋微娘有些眼神黯然。
按說妯娌進門, 應當是喜事。只是, 宋微娘這個長媳,是心頭髮急。她嫁進趙家的時間, 可是不短了。一直沒有喜訊, 夫君趙籙又是常常在外奔波, 夫妻二人是聚少離多。
這沒子嗣, 長媳的身份貴重, 偏偏娘家又比不得二弟妹李惠嫻。這宋微娘的心頭啊, 是一個苦字了得。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
每逢家節備思親,杜明月在這一天, 想念在荊州戰場的長子,哪怕身邊有次子、三子、幼子,也是彌補不了這長子不在家的缺憾。畢竟,每一個兒子,都是當娘的心頭肉啊。
“微娘, 惠嫻是弟妹,這家中的事務,你若是有忙不過的時候,不忙喚你這弟妹給你打打下手。”杜明月對長媳如此說道。
當然, 這話中的意思嘛, 其實也是想告訴了二媳婦,長嫂的身份,還是需要尊重的。畢竟, 次媳李惠嫻就是打下手的命嘛。
倒不是杜明月不想對媳婦一碗水端平,而是這時代就這樣。長子長媳的位置不同,這是要真正繼承家業的後輩,真是等杜明月和夫君百年後,這次子、三子、幼子,那是要分出去過的。
為了免得將來麻煩,杜明月自然要給足了長媳的權威。
要不然,二媳婦萬一心大了,跟長媳頂牛,那她這個婆母就要坐蠟了。有事情,防患於未然,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弟妹是大戶人家出身,管家理事自然是熟練的。”
“有娘這話,二弟妹,往後我拿你頂了差遣,你可不能躲懶了。”宋微娘笑呵呵的應承下了婆母的幫襯。
李惠嫻嫁進趙家前,對於趙家的情況就已經熟知了。她樂意嫁進來,完全是因為她個人喜歡上了趙家的次子趙策。若不然,以著她的家世,更好的夫婿,也不是尋找不到的。
對於婆母暗中之意,還有長嫂的示好,李惠嫻自然沒有拒絕的。
“娘,嫂嫂打理家事,處處都是穩妥的。”
“我啊,還是樂得空閒多些時間,在您的面前,儘儘媳婦的孝心。”
“大嫂,你不怪我這愛躲懶的性子吧?”
對於李惠嫻的話,宋微娘自然是耳里聽著,心頭明了這弟妹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