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妯娌間有默契,要說競爭嘛,也是有的。在李惠嫻看來,她夫君的兄長是在外面掙富貴榮華,她的夫君卻是次子,就是要掙了家業,也比不得長兄的危險嘛。

  再則,長媳有義務要在家孝順父母。而次媳,就未必了。

  所以,李惠嫻打的主意,就是想跟著夫君趙策在一起,哪怕夫君要打理家業,她也是樂得跟隨,離了封縣城的。

  李惠嫻瞧著,她若是跟夫君努力努力,這先是生下嫡長孫,也不是沒個可能的。

  趙家二媳婦李惠嫻,一口氣想憋個大招,想生了嫡長孫。這點子心思,趙家上下,呵呵,都有數的。

  對於這事情,杜明月樂意的。

  不管是長子的兒子,還是次子的兒子,這不都是她的孫孫嘛。

  中秋節一過,次媳想隨次子趙策一起,來個夫唱婦隨這事情。杜明月是同意了。

  宋微娘瞧著弟妹得嘗所願,那是羨慕壞了。奈何,她是長媳,這打理家務,孝順爹娘之事,她逃不脫,這是責任,也是榮耀。

  特別是夫君趙籙,對宋微娘也是這等的態度,說是戰場兇險,軍營之類更不歡迎女眷。所以,宋微娘除了在家守望了夫君歸來外,也無他法。

  秋天過去了,入了冬。

  在第一場小雪後,趙籙歸來了,帶著滿身的榮耀。

  趙家上上下下都知道了,趙籙雖非升官品,可實缺卻是升了。

  趙籙的實授官職,是英德郡太守兼英德郡兵的都指揮使,這文武一把裝,可謂是盡顯了唐王劉平安對其的信任。

  趙籙歸來,趙家免不了大宴賓客。

  對此,杜明月是跟長媳嘮叨了,這暗中的指意,就是希望媳婦抓住機會,趕緊揣個孩子。畢竟,長子當太守了,這住了太守府的話,長媳跟著去宋城也是可以了的。

  對於婆母的大度,宋微娘是感激極了。

  當然,暗戳戳里,宋微娘也是求了送子觀音,恨不能快點給趙家生下嫡長孫。這夫君有本事,作為嫡妻家世不顯,她的壓力山大啊。

  於是,晚間,杜明月拉著長媳在傳授了夫妻相處的好法子。

  趙子殷則和兒子在書房談事情。

  “文職武職於一身,權柄過重,恐非益事。”對於兒子兩職都兼任,趙子殷的看法,是實非福氣。這上司的信任過重,有時候後果未必是好的。

  “爹,這是特殊情況。”

  “唐王殿下得到消息,漢王將對徐州用兵。咱們英德郡是為了防範豫州那邊可能的用兵,才會讓兒子文武二職兼任。”

  “特殊之事,行非常之事。”

  趙籙解釋了原由道。

  “原來如此。”

  趙子殷點點頭,又問道:“此回荊州一戰,究竟實情如何?”

  “這傳言裡,有說慘勝,有說大勝,更兼有說實則唐王殿下敗了,不過益州那邊慘勝,無力再進逼而矣。”

  父親相問,趙籙沒有隱瞞,便回道:“是慘勝。”

  說話時,趙籙聲音低沉,畢竟,他的官帽子,也是手下的兵丁染紅了的啊。

  雖說,慈不掌兵,可那是說得為了追求勝利,不擇手段。而在這等亂世里,有兵才是草頭王。這英德郡的郡兵,糧餉可是趙家自籌的,說是私軍都不為過。這等自家的本錢,那是噬了一點,也是心疼的。更何況,在荊州戰場時,趙籙對唐王劉平安還有救駕之功,那時,英德郡的郡兵,可謂是損失慘重。

  雖說,荊州一戰後,唐王劉平安是給補足了兵額,補足了軍械武器。可是,摻進來的沙子,也不少的。

  不過嘛,上位者追求平衡,對於唐王的小動作,趙籙身為屬下,自然是裝著不知罷了。

  當然,這荊州一戰,光有損失,也是不然。單憑趙籙得了英德郡太守一職,他就是損了再多的兵丁,也是值得了。

  因為,這太守一職,都指揮使一職,二職都握在手中,這英德郡可謂是由趙籙一手把持。這把英德郡建設成自家的後花園,也是指日可待了。

  到時候,要兵有兵,要地有地,要糧有糧。想想美好的未來,哪怕要再跟漢王抗上一回,趙籙覺得,咬咬牙也就是忍了。

  挨過去,趙家就註定會一飛沖天。

  “說起來,若是荊州大戰,讓唐王雖勝矣,亦是損失慘重。兒子也不會有機會,兼上了太守一職。”

  “此回,是我趙家的大機緣,爹,兒子需得家中全力支持。”

  趙子殷思索片刻後,點頭,道:“此事,為父會全力支持你。”

  關係了家族前程的大事,又是這等最好的機會,趙子殷自然是沒二話的。

  就在第二場小雪時,趙籙就跟豫州的兵馬,交手的一回。

  算不得勝利,畢竟,他手頭的兵,新丁占了大半。雖說,也是好好的操練了一段時日,趙家更是把老本都投進去了。

  倒底還是欠點火候,所以,一時間也是靠著城池,算是守住了豫州軍的攻勢。置於城外的一些村莊,受了兵災,就是免不了。

  好歹,在雪越下越大,這個冬越來越冷時,豫州那邊退兵了。

  小年夜,趙家祭祀祖宗時,杜明月得了兩個好消息。她的長媳、次媳都懷孕了。

  也就是說,來年趙家要添兩個孫兒輩的孩子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