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到時候,若是益州討不了好,這算得新主立威了,一切許能平安。

  可萬一……

  那等時候,就怕是變局將起啊。

  作為唐王勢力下的一員,趙籙自然是不想大勢變化的如此危矣。畢竟,趙籙可是靠著唐王這塊金字招牌吃飯的。

  以趙家的小小勢力,在這等諸候亂起的時代,實在是過於渺小了。

  奈何,勢不如人,這不就得在亂世中沉浮嘛。

  至六月,金陵城的消息,確切的傳來了。

  老唐王已逝,世子爺劉平安登位,坐上了新的唐王寶座。

  而荊州那邊,自然是這位新任唐王,領兵前去抗敵。

  知道這等消息後,趙籙是大吃一驚,當即是暗中回了封縣城一回。

  父子再見,自然是免不了談了新的行勢。

  書房之中,那油燈已經是燃了許久,父子二人都未曾開口。相對靜坐良久後,趙籙才道:“前面局勢尚未明,兒子手握一廂兵馬,只得待行事明朗。不曾想……”

  “倒是唐王登位後,出兵之時,也是未曾招兒子前去聽用。怕是咱們這樣的地方之人,唐王心中是忌憚的。”

  趙籙講完這些話後,是望著他爹趙子殷,問道:“爹,你看這回荊州一戰,唐王勝算幾何?”

  “……”趙子殷搖頭,回道:“看不透。”

  “靜觀其變吧。”

  趙子殷最後,對兒子如此說道:“大人物總歸需要小人物靠攏的。咱們趙家不能賭,也賭不起。不如,等著贏家通吃時,咱們作附尾之事便罷。”

  趙籙聽後,卻道:“若如此,怕唐王一旦贏了此戰,咱們家討不了好。”

  “那你想怎麼辦?”

  趙子殷對長子問道。

  “兒子想寫一封請戰信,呈於唐王案上。”

  趙籙很明白的講明了,他的想法。

  趙子殷望長子一眼,良久後,回道:“既然你有大決心,那便去做吧。”

  對於長子的意思,趙子殷倒底是不支持,也不反對。

  一個家族,想要長久的生存下去,除了鷹派,有賭性求奮進外,也是需要鴿派,保守一二的。畢竟,剛與柔,沒有真正的高下,不過是勢矣,時矣。

  趙籙得了他爹的話,當天,只在家歇了一晚,與妻子宋微娘是溫存了一晚。然後,次日就是回了軍營。

  這上稟唐王劉平安的請戰書,自然是需要他自己理個意思,然後,再讓趙菩幫忙潤潤色。然後,再是由自己親筆謄抄一遍,快馬加鞭的送到了唐王的跟前。

  對於趙籙的這等表決心,劉平安這位新任唐王收到了請戰書後,兩個字,“滿意”。

  要說,這少主繼位嘛,下面的老臣,不說以老賣老,那免不了是給新主挑刺兒,是決計少不了的。特別是益州兵馬來襲,劉平安這位新唐王的日子,那並不是好過啊。

  只不過,劉平安也是一個有大決心的人。

  這一位新的南方藩鎮之主,那是不顧整個王庭內外的的反對聲,一心孤行的準備領兵新征。說白了,這位唐王殿下那就是準備跟益州打一仗,用勝利來壓制他父王留下來的老臣們的以老賣老啊。

  對於每一位新上任的一方勢力首領而言,唐王劉平安要經歷的,自然是免不了新老交替時的必然情形。

  “給英德郡的趙籙發去旨意。道本王准了他的請戰。”

  對身邊的伴當,唐王劉平安是直接發了話。

  相比起老臣,唐王劉平安更相信他一手提拔的少壯派。這中間,牽扯到了一個資歷問題。

  畢竟,那些老臣嘛,有資歷跟唐王劉平安叫板。

  而少壯派,又不一樣了。這些新人,地位比起老臣,那是低微許多的。這不,就給了唐王劉平安的操作空間。

  一朝天子一朝臣,這說的嘛,就是這麼一個問題。

  封縣城,趙宅。

  杜明月知道了,她的長子籙哥兒將出征,還是遠去荊州之時,已經是嚇壞了。

  原由嘛,也挺簡單的,因為,她同樣是早得了消息,說是益州來犯,這唐王和柴節度使之間,必然會有上那麼一個大決戰,決出勝利者的。

  只不過,之前嘛,只聽著是小打小鬧。眼下,這荊州聽說,被益州的兵馬吞沒了一個縣的地盤。

  那金陵城的消息,是新任唐王要親征。

  可金陵城離著英德郡,也是遠著呢。所以,知道長子是自己請戰,這夫君還是同意了的。杜明月就是氣不打一處來。

  戰場之上,刀槍無眼啊。

  自從知道這消息後,杜明月心火就上升,然後,她在夏日炎火里,居然是受了風寒。

  大夫自然是請了,長媳宋微娘還是待了杜明月這婆母身邊,除了開導外,就只能是默默陪著了。

  對此,杜明月心頭是不爽。

  可對著守空房的長媳,杜明月又不好牽怒。

  這不,怪不了別人,她就是自個兒生了悶氣。

  以致於大夫除了講,是心中鬱結,晚間不能安寢,造成的心火上涌,脾胃虛弱外,就是小病加重了。

  在天邊的晚霞漸漸消散時,趙子殷從衙門裡歸家。

  這長媳宋微娘就是告退了。

  倒是夫妻二人處了一塊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