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無論他說什麼,皇帝只說是攀誣,「拿下!來人!將他拿下!」
皇帝發話了,殿前司和內侍們到底是硬著頭皮沖了出去,殿內頓時又起了兵戈,然而宮秋庭和李重夔到底更強,後頭又不見增援,皇帝面前的人逐漸稀少。
有本事的護衛也已經被宮家暗堂之人牽制住,宮秋庭步步踏上御階,走向皇帝。
皇帝怕得後退,但背已經撞到了牆,他嘴硬道:「宮將軍!宮將軍馬上就到了!孽黨!你們殺了朕自己也逃不了。」
宮秋庭打碎他最後一絲希望:「王將軍已陳兵城外了,什麼將軍都不能救不了你,寧王,你還不束手就擒,將王位還給信王府嗎?」
「今日我就是死了,你們也是亂臣賊子!根本沒有傳位詔書的謀大逆之徒。」
宮秋庭一劍釘如他臉側的牆:「寧王說的可是這個?」
一封加蓋了玉璽的詔書捏在他手上,真是皇帝這麼多年苦苦找尋的傳位詔書!
皇帝面色扭曲片刻,終於是認了,冷笑道:「呵!如今信王種全都滅絕了!你宮家不立我的兒子,想改朝換代是不是?」
他知道言清就是信王僅剩的小兒子,已經被他斬首在午門外了。
宮秋俯身輕聲道:「誰說信王種死絕了?」
這時,一個抱著兩三歲小孩的布衣婦人走了進來。
作者有話說:
不做皇后啦,做攝政王妃吧
第90章 結局(一)
皇帝木楞看著, 瞪突了一雙眼睛。
「不不不……他絕不是信王的種!」說著就要踉蹌起身,撲向那對母子。
宮秋庭長劍更快,銀輝一閃, 已沒入皇帝胸口,皇帝的身子一頓, 僵直不動,俄而吞聲倒了下去。
血跡在身下蔓延,和其他殞命者的鮮血混在了一起。
皇帝就這麼輕描淡寫地死了, 那婦人嚇了面色蒼白,顫抖的手不住拍著懷中哭鬧的孩子。
殿內站滿了人,卻一點聲音都沒有發出,等著如今殿中真正的主宰說話。
抖落劍上血跡,宮秋庭揚聲說道:「逆王伏誅, 承先帝遺志, 傳位信王之孫。」
此言一出, 在場眾人紛紛下跪,三呼「萬歲」之後,一時間不知是在拜宮秋庭, 還是那婦人懷中的小孩。
懵然不知的兩三歲小孩被放在御座上,沒人護著,嚇得哇哇大哭。
他的娘親也只是一個沒見到世面的平民女子, 這種場面下根本不敢亂動,一個王朝就這樣完成了換代。
宮秋庭忙得很,新皇既立,還有許多的事要他拿主意, 小至寧王屍身及其子孫的處置, 大至宮中軍士、官員重任, 皇帝登基的禮制,及宮外尚在流竄的宮椋羽及其部從,和陳兵在城門口的幽州軍,甚至是收服信王黨真正的殘部。
但頭一件事,宮秋庭想讓人去接奚容到身邊來。
可如今他身邊正亂,不比有暗堂守衛的藥鋪安全,索性就先擱下了。
宮秋庭對一切都早有預料安排,忙中不亂,將千頭萬緒理得井井有條,但即便如此,等從事務里抬起頭來,天也早已經亮過一輪了。
「王將軍入城了嗎?」宮秋庭放下文書問道,他臨時在邕和殿處理公務。
部下道:「就在外邊候著。」
「請進來。」
王問山面色並不好看,見到宮秋庭坐在高廣的書案之後,處置著大靖朝的國政,忍不住諷道:「攝政王大人真是日理萬機,要見一面還得乖乖在外等候。」
宮秋庭不與他嘴仗,「舅舅勤王有功,為何不悅?」
「你們這些小兔崽子一個兩個地算計老子,我告訴你,這事不會就這麼算了。」拿他女兒做筏,王問山怎能不氣。
他佯裝納罕:「把人關住的是宮椋羽,外甥只是將她救出送到舅舅身邊。」
王問山不傻,冷哼道:「你最好是如此!」
知道宮秋庭算計他,王問山本可以帶著女兒一走了之,總歸人他護得住,但宮秋庭偏又給他遞了一封信。
正統之事不容混淆,他得入宮確定一切,如今一看傳位詔書,倒確實是寧王篡位了,但信王留下的血脈只不過三歲,宮秋庭這攝政王只怕是要坐上很久了,這一切難說他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心。
「舅舅可捉拿了宮椋羽?」宮秋庭另拿起一本奏摺。
誰料王問山卻答:「我沒看到那小兔崽子,城門駐守的不過是尋常的守城兵罷了。」
宮秋庭忽然嗅到一絲不對的感覺。
「主子!」一名暗衛上前低聲稟報了事情。
宮秋庭將沉下面色,「如今九個城門可見宮椋羽人馬出去?」
部下搖頭:「尚未有消息。」
「舅舅請恕外甥暫不能相陪。」他將手中奏章丟下,匆匆出了宮去。
王問山看著他的背影嘆了口氣,跟著出宮,帶兵攔人去了。
前一日午後,奚容喝完湯藥就有幾分昏昏欲睡了,內外正是一片靜謐之時。
忽然有雄渾的鐘聲自宮門那邊響起,接著是城門那邊,聲響在京城的天空上迴蕩不休。
她察覺到一絲不對,起身往門口看去,襲光出現在了門口,亦在戒備。
「發生了什麼事?」
「有人逼宮,這是讓四方救駕的信號。」
是誰敢做這樣大逆不道的事?奚容詫愕不已,同時心底又有一絲猜測。
皇帝發話了,殿前司和內侍們到底是硬著頭皮沖了出去,殿內頓時又起了兵戈,然而宮秋庭和李重夔到底更強,後頭又不見增援,皇帝面前的人逐漸稀少。
有本事的護衛也已經被宮家暗堂之人牽制住,宮秋庭步步踏上御階,走向皇帝。
皇帝怕得後退,但背已經撞到了牆,他嘴硬道:「宮將軍!宮將軍馬上就到了!孽黨!你們殺了朕自己也逃不了。」
宮秋庭打碎他最後一絲希望:「王將軍已陳兵城外了,什麼將軍都不能救不了你,寧王,你還不束手就擒,將王位還給信王府嗎?」
「今日我就是死了,你們也是亂臣賊子!根本沒有傳位詔書的謀大逆之徒。」
宮秋庭一劍釘如他臉側的牆:「寧王說的可是這個?」
一封加蓋了玉璽的詔書捏在他手上,真是皇帝這麼多年苦苦找尋的傳位詔書!
皇帝面色扭曲片刻,終於是認了,冷笑道:「呵!如今信王種全都滅絕了!你宮家不立我的兒子,想改朝換代是不是?」
他知道言清就是信王僅剩的小兒子,已經被他斬首在午門外了。
宮秋俯身輕聲道:「誰說信王種死絕了?」
這時,一個抱著兩三歲小孩的布衣婦人走了進來。
作者有話說:
不做皇后啦,做攝政王妃吧
第90章 結局(一)
皇帝木楞看著, 瞪突了一雙眼睛。
「不不不……他絕不是信王的種!」說著就要踉蹌起身,撲向那對母子。
宮秋庭長劍更快,銀輝一閃, 已沒入皇帝胸口,皇帝的身子一頓, 僵直不動,俄而吞聲倒了下去。
血跡在身下蔓延,和其他殞命者的鮮血混在了一起。
皇帝就這麼輕描淡寫地死了, 那婦人嚇了面色蒼白,顫抖的手不住拍著懷中哭鬧的孩子。
殿內站滿了人,卻一點聲音都沒有發出,等著如今殿中真正的主宰說話。
抖落劍上血跡,宮秋庭揚聲說道:「逆王伏誅, 承先帝遺志, 傳位信王之孫。」
此言一出, 在場眾人紛紛下跪,三呼「萬歲」之後,一時間不知是在拜宮秋庭, 還是那婦人懷中的小孩。
懵然不知的兩三歲小孩被放在御座上,沒人護著,嚇得哇哇大哭。
他的娘親也只是一個沒見到世面的平民女子, 這種場面下根本不敢亂動,一個王朝就這樣完成了換代。
宮秋庭忙得很,新皇既立,還有許多的事要他拿主意, 小至寧王屍身及其子孫的處置, 大至宮中軍士、官員重任, 皇帝登基的禮制,及宮外尚在流竄的宮椋羽及其部從,和陳兵在城門口的幽州軍,甚至是收服信王黨真正的殘部。
但頭一件事,宮秋庭想讓人去接奚容到身邊來。
可如今他身邊正亂,不比有暗堂守衛的藥鋪安全,索性就先擱下了。
宮秋庭對一切都早有預料安排,忙中不亂,將千頭萬緒理得井井有條,但即便如此,等從事務里抬起頭來,天也早已經亮過一輪了。
「王將軍入城了嗎?」宮秋庭放下文書問道,他臨時在邕和殿處理公務。
部下道:「就在外邊候著。」
「請進來。」
王問山面色並不好看,見到宮秋庭坐在高廣的書案之後,處置著大靖朝的國政,忍不住諷道:「攝政王大人真是日理萬機,要見一面還得乖乖在外等候。」
宮秋庭不與他嘴仗,「舅舅勤王有功,為何不悅?」
「你們這些小兔崽子一個兩個地算計老子,我告訴你,這事不會就這麼算了。」拿他女兒做筏,王問山怎能不氣。
他佯裝納罕:「把人關住的是宮椋羽,外甥只是將她救出送到舅舅身邊。」
王問山不傻,冷哼道:「你最好是如此!」
知道宮秋庭算計他,王問山本可以帶著女兒一走了之,總歸人他護得住,但宮秋庭偏又給他遞了一封信。
正統之事不容混淆,他得入宮確定一切,如今一看傳位詔書,倒確實是寧王篡位了,但信王留下的血脈只不過三歲,宮秋庭這攝政王只怕是要坐上很久了,這一切難說他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心。
「舅舅可捉拿了宮椋羽?」宮秋庭另拿起一本奏摺。
誰料王問山卻答:「我沒看到那小兔崽子,城門駐守的不過是尋常的守城兵罷了。」
宮秋庭忽然嗅到一絲不對的感覺。
「主子!」一名暗衛上前低聲稟報了事情。
宮秋庭將沉下面色,「如今九個城門可見宮椋羽人馬出去?」
部下搖頭:「尚未有消息。」
「舅舅請恕外甥暫不能相陪。」他將手中奏章丟下,匆匆出了宮去。
王問山看著他的背影嘆了口氣,跟著出宮,帶兵攔人去了。
前一日午後,奚容喝完湯藥就有幾分昏昏欲睡了,內外正是一片靜謐之時。
忽然有雄渾的鐘聲自宮門那邊響起,接著是城門那邊,聲響在京城的天空上迴蕩不休。
她察覺到一絲不對,起身往門口看去,襲光出現在了門口,亦在戒備。
「發生了什麼事?」
「有人逼宮,這是讓四方救駕的信號。」
是誰敢做這樣大逆不道的事?奚容詫愕不已,同時心底又有一絲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