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頁
田喜眼睛越瞪越大,他認得這位大人,正是前陣子被皇上摘了官的前衛尉宮秋庭,這是又被陛下赦免了罪過?可再怎麼樣,騎馬踏入宮門也實在荒唐。
然而宮秋庭進來還未完,後面竟跟著鐵甲森寒的軍隊,李重夔也上了馬,跟隨在宮大人身側。
一輛馬車被護在裡面,不知道是何人。
馬蹄很快,在宮道上奔馳,田喜深深意識到,這已是犯了宮規大忌。
他抱著笤帚幾乎貼在了牆上,面前策馬的軍隊馳過,帶起驚心動魄的震動,比刮面的雪花還冷冽懾人。
田喜自認沒見過世面,但他可此刻也知道,靖朝的天怕是要變了。
等軍隊過後,他連宮道也不掃了,趕緊回自己的監捨去躲著,就怕這場宮變殃及自己。
大太監正往西暖閣蹣跚而回,天寒地凍的天,他走得腳有些冰麻。
才剛走了一半,後邊驚天動地的馬蹄聲就響徹耳膜。
大太監轉頭就看到了,蒼老面容驚愕不住,那是領頭的朱衣深袍,不是本該在大理寺牢里,等著被處斬嗎?
這是……真的謀反了!
大太監趕忙抬步往御花園那邊沖,但兩條腿怎麼跑得過四條腿,馬上就被提著後頸抓起來了。
他一聲也不敢出,混到這位置,早就是人精了,「造反了」這三個字會要了他的命。
大太監被提在馬上,看了一眼領頭的宮秋庭,他直視前方,即使做著謀逆大大事,依舊面色平靜,但眸光卻比起宮家大公子更加凌厲蕭寒、盛氣凌人。
他早說這衛尉大人是人中龍鳳,怎麼會因誣陷就坐以待斃呢。
西暖殿裡,那舞女腰肢後仰,更顯盈盈一握,她將十幾年的功底都拿了出來,登時贏得了滿堂彩。
樂聲一變,成了輕快激昂的北地音樂,舞女們隨著樂聲轉圈,裙擺旋成了綻放的百花。
樂聲越疾,轉得越快,直瞧得人眼花繚亂,引起紛紛不絕地讚嘆。
到了最高亢的時候,猶如裂帛紛紛撕落。
「碰——」一記重音打斷了殿裡的熱烈。
一具帶血的屍體被甩了進來,重重砸在殿中,眼前景象掐住了百官的喉嚨,凍住了他們的肢體。
血淋淋的屍體上穿的赫然是殿前司的甲衣。
「啊——!」最近的舞女尖叫一聲,紛紛朝兩邊避去。
皇帝亦站起身,眼睛盯著那屍身就要怒問,然而不須人回話,他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造反了!」
「來人!快護駕!」
外頭亂亂響起的高聲,原本被樂聲掩蓋的刀劍兵戈聲逐漸清晰,聽著就在殿外了。
皇帝瞳孔巨震,不敢置信,是誰悄無聲息越過宮禁殺到了殿前來?
偏殿守衛的將士終於有所反應,潮水般涌了進來,護在了皇帝面前。
底下的百官和侍從終於反應過來外頭是在逼宮,一瞬間連滾帶爬的四散奔逃,然而前後都被圍住,他們也只能躲到了偏殿了。
偏偏皇帝藏哪裡都不是,只能高喊:「護駕護駕。」
京中多文官,更何況能坐到高位的都是世家出身,比起捨命護皇帝,他們更在意自己身家性命。
零星的幾個武官或老邁或平庸,站在皇帝面前,連同殿前司將士並內侍們勉強地支撐著局面。
「宮將軍!宮將軍何在!」皇帝高喊,「誰出去送信讓宮將軍前後夾擊,官升四品!封侯!」
有心動地跪在地上,殿前司將軍說道:「如今還是讓人放煙火,讓人敲響襲鍾更快!」
皇帝急得都混了頭,忙點頭道:「對對對!速速吩咐人去,升官封爵!」
迅速就有人去,西暖殿上空白日炸響了一朵煙花。
而這時,大開的殿門外,最後一位在外苦戰的殿前司兵死在了門檻上。
很快,以西暖殿為中心,雄渾的鐘聲響起,宮牆上,城牆上的聲音接力一般朝外傳開,很快就響徹整個京城,所有人都知道了皇帝被逼宮的消息。
宮秋庭執著染血長劍踏入了殿門,雋麗的眼看向上首縮在眾人身後的皇帝。
「寧王,這十幾年帝位坐得可還安穩?」他笑道,身後跟著李重夔。
皇帝怒得酒氣衝上頭,一張臉漲得青紫:「大膽逆臣賊子!你今日如此行徑,是要帶著全家遺臭萬年嗎!李重夔!朕授你兩卿之職,你就是這麼對朕的嗎?」
李重夔低頭說:「臣,忠于靖朝。」
宮秋庭自在踱步上前,聲如清溪淙淙:「若先帝復生,會不會也對寧王說這句話呢?」
皇帝:「你這話什麼意思!」
他還是皇子時,封號正是「寧」。
宮秋庭語調一轉,有如九尺寒冰:「寧王,當年你趁先帝病重,信王巡邊未回,聯合當時內侍大監,篡改遺旨,回京後行偷襲之事,令其元氣大傷奔逃出宮,以為此事天衣無縫?」
一席話猶如石破天驚,一群人左看右看,眼中都是驚疑。
皇帝心底的擔憂終究暴露,他心跳如鼓,但深知此刻絕不能認,斥道:「大膽!朕本就是先帝所選承繼大統之人,何來篡改陷害,你這信王孽黨,朕定要誅你九族!速速拿下!」
「這些年誅殺信王餘眾,不就是想找到那份下落不明的傳位詔書嗎?可惜,當日先帝識出你有不軌,早讓忠心宮人帶著詔書去尋了信王,可惜遭了兵亂,這詔書兩年之後才到了信王子手上。」
然而宮秋庭進來還未完,後面竟跟著鐵甲森寒的軍隊,李重夔也上了馬,跟隨在宮大人身側。
一輛馬車被護在裡面,不知道是何人。
馬蹄很快,在宮道上奔馳,田喜深深意識到,這已是犯了宮規大忌。
他抱著笤帚幾乎貼在了牆上,面前策馬的軍隊馳過,帶起驚心動魄的震動,比刮面的雪花還冷冽懾人。
田喜自認沒見過世面,但他可此刻也知道,靖朝的天怕是要變了。
等軍隊過後,他連宮道也不掃了,趕緊回自己的監捨去躲著,就怕這場宮變殃及自己。
大太監正往西暖閣蹣跚而回,天寒地凍的天,他走得腳有些冰麻。
才剛走了一半,後邊驚天動地的馬蹄聲就響徹耳膜。
大太監轉頭就看到了,蒼老面容驚愕不住,那是領頭的朱衣深袍,不是本該在大理寺牢里,等著被處斬嗎?
這是……真的謀反了!
大太監趕忙抬步往御花園那邊沖,但兩條腿怎麼跑得過四條腿,馬上就被提著後頸抓起來了。
他一聲也不敢出,混到這位置,早就是人精了,「造反了」這三個字會要了他的命。
大太監被提在馬上,看了一眼領頭的宮秋庭,他直視前方,即使做著謀逆大大事,依舊面色平靜,但眸光卻比起宮家大公子更加凌厲蕭寒、盛氣凌人。
他早說這衛尉大人是人中龍鳳,怎麼會因誣陷就坐以待斃呢。
西暖殿裡,那舞女腰肢後仰,更顯盈盈一握,她將十幾年的功底都拿了出來,登時贏得了滿堂彩。
樂聲一變,成了輕快激昂的北地音樂,舞女們隨著樂聲轉圈,裙擺旋成了綻放的百花。
樂聲越疾,轉得越快,直瞧得人眼花繚亂,引起紛紛不絕地讚嘆。
到了最高亢的時候,猶如裂帛紛紛撕落。
「碰——」一記重音打斷了殿裡的熱烈。
一具帶血的屍體被甩了進來,重重砸在殿中,眼前景象掐住了百官的喉嚨,凍住了他們的肢體。
血淋淋的屍體上穿的赫然是殿前司的甲衣。
「啊——!」最近的舞女尖叫一聲,紛紛朝兩邊避去。
皇帝亦站起身,眼睛盯著那屍身就要怒問,然而不須人回話,他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造反了!」
「來人!快護駕!」
外頭亂亂響起的高聲,原本被樂聲掩蓋的刀劍兵戈聲逐漸清晰,聽著就在殿外了。
皇帝瞳孔巨震,不敢置信,是誰悄無聲息越過宮禁殺到了殿前來?
偏殿守衛的將士終於有所反應,潮水般涌了進來,護在了皇帝面前。
底下的百官和侍從終於反應過來外頭是在逼宮,一瞬間連滾帶爬的四散奔逃,然而前後都被圍住,他們也只能躲到了偏殿了。
偏偏皇帝藏哪裡都不是,只能高喊:「護駕護駕。」
京中多文官,更何況能坐到高位的都是世家出身,比起捨命護皇帝,他們更在意自己身家性命。
零星的幾個武官或老邁或平庸,站在皇帝面前,連同殿前司將士並內侍們勉強地支撐著局面。
「宮將軍!宮將軍何在!」皇帝高喊,「誰出去送信讓宮將軍前後夾擊,官升四品!封侯!」
有心動地跪在地上,殿前司將軍說道:「如今還是讓人放煙火,讓人敲響襲鍾更快!」
皇帝急得都混了頭,忙點頭道:「對對對!速速吩咐人去,升官封爵!」
迅速就有人去,西暖殿上空白日炸響了一朵煙花。
而這時,大開的殿門外,最後一位在外苦戰的殿前司兵死在了門檻上。
很快,以西暖殿為中心,雄渾的鐘聲響起,宮牆上,城牆上的聲音接力一般朝外傳開,很快就響徹整個京城,所有人都知道了皇帝被逼宮的消息。
宮秋庭執著染血長劍踏入了殿門,雋麗的眼看向上首縮在眾人身後的皇帝。
「寧王,這十幾年帝位坐得可還安穩?」他笑道,身後跟著李重夔。
皇帝怒得酒氣衝上頭,一張臉漲得青紫:「大膽逆臣賊子!你今日如此行徑,是要帶著全家遺臭萬年嗎!李重夔!朕授你兩卿之職,你就是這麼對朕的嗎?」
李重夔低頭說:「臣,忠于靖朝。」
宮秋庭自在踱步上前,聲如清溪淙淙:「若先帝復生,會不會也對寧王說這句話呢?」
皇帝:「你這話什麼意思!」
他還是皇子時,封號正是「寧」。
宮秋庭語調一轉,有如九尺寒冰:「寧王,當年你趁先帝病重,信王巡邊未回,聯合當時內侍大監,篡改遺旨,回京後行偷襲之事,令其元氣大傷奔逃出宮,以為此事天衣無縫?」
一席話猶如石破天驚,一群人左看右看,眼中都是驚疑。
皇帝心底的擔憂終究暴露,他心跳如鼓,但深知此刻絕不能認,斥道:「大膽!朕本就是先帝所選承繼大統之人,何來篡改陷害,你這信王孽黨,朕定要誅你九族!速速拿下!」
「這些年誅殺信王餘眾,不就是想找到那份下落不明的傳位詔書嗎?可惜,當日先帝識出你有不軌,早讓忠心宮人帶著詔書去尋了信王,可惜遭了兵亂,這詔書兩年之後才到了信王子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