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會試之前,咱們主支又有一位升為正三品官員了,戶部右侍郎,原先沒說,是位置還沒坐穩,怕咱們這些小支脈太得意。」
戶部作為六部之中,第二重要,能升任到吏部侍郎也是極為不易的,除了能力,族裡不知使了多少勁,可坐上去也得穩定住才行。
都是一族的人,一榮俱榮,陳如松聞言臉上立馬露出笑意,「真是大喜事。」
楊稔也十分高興,她才說王家如今是越來越好,自家這一族也有好事了,「主支是不是好幾位正三品的官員了,不知何時能升到二品,那才是滔天的喜事。」
陳知景聽後搖了搖頭,「難說,三品到二品不是易事。」
「也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是契機了,畢竟都好幾位正三品,日後我去寺廟又多了一個祈禱的事情了。」有二品官的家族和有三品官的家族還是不一樣的,楊稔很明白。
「都是族人,我去準備點賀禮送去,咱們不上門,但是這祝賀還是要的。」楊稔知道自家地位不高,攀不上人家,但既然是一個大族,送點東西,讓人家知道有這家人也好,日後真正有接觸,需要幫忙,也更好說話。
陳如松思索片刻道:「先問問大族叔,若要送,東西也是先送去他那,讓他幫著送就好,咱們一切還是以他為主。」
雖是一個大族,可每一支都有不同的態度,自家是把不準的,大族叔在京城當了這麼些年,早把這些支脈的態度摸清,哪些是想與自家這一支交好的,都明明白白。
像這樣的升官,祝賀也是很講究的,還是問過族叔為好。
「也好,咱們的嫡支是大族叔,本就該聽從他的,能來往的人家,咱們都要好好來往,再過兩年,小景能否升官也是靠族人幫襯。」
兒子能耐是不錯,可能考中進士,大多都是有能耐,做事好的人,即便出眾,這種小官升遷,只要不差就好,拼的就是人脈家世,差的只能一年一年熬,熬到資歷夠,才能升上一級。
「族叔本就帶著咱家接觸了,你沒發現這兩年咱們來往的人家徒然多了麼,你上次還念叨說這兩年花銷比以往多了不少,便就是花在這上。」
楊稔敲了敲腦袋,無奈道:「是了,我竟然沒想明白,還想著只是因著上次小景分官那幾家出了力,族叔讓咱們道謝呢。」
「自然也有幫忙,之後能幫到小景,當然不能一直讓族叔幫咱們聯絡,日後族叔的兒子出息了,考中進士,便不會那麼顧著小景,有些也得靠咱們自己出力。」
「還好之前我不曾怠慢,送的禮都是用心準備的。」都是不斷的人脈啊。
不等夫妻倆去問,陳宗興就派人來叮囑了,這次族人升任正三品官位,要送重禮,叫下人帶著禮跟著他一塊過去就行。
「吳叔吳嬸的年紀都不小,六十歲的人了,咱們得再買兩個下人。」說到讓下人送禮,楊稔就想到吳叔吳嬸這兩個幹了十幾二十年的下人。
這些年吳叔吳嬸的活計也不多,一個負責買菜做飯收拾家裡,一個看門,有時駕驢車送人,雖不算清閒,但沒什麼重活,伙食也不錯,兩人瞧著老態不嚴重。
楊稔自己,也是五十出頭的人了,這樣一想,她難得傷感起來,都老了,是個老婆子啦。
「再給小景配個小廝,便買三個下人吧。」兒子該有個自己的下人使喚了。
「好,吳叔吳嬸就讓他們在莊子上住吧,他們如今還算康健,不用看照,若是日後動不了了,咱們請個人幫忙照料。」
這是京城這邊對待下人的態度,伺候自家多年的下人,都會幫著養老,有些有兒有女的,就會給一筆豐厚的銀子賣身契也給了,讓兒女接走,戶籍還是奴籍,改不了,要出一大筆錢給官府,沒必要,但兒女孝順的話晚年也能過舒坦的日子,戶籍如何也並不重要。
吳叔吳嬸的兒女都沒活下來,也就是說得自家幫著養老。
「咱們問問他們兩人的意見,雖然幫著養老很安寧,但還是下人,他們或許覺得不自在,。」若是換作自己,便是沒有兒女,也是想脫身,在這家幹了半輩子,能有自由身當然是要自由身。
「也是。」楊稔也覺得該讓兩人自己選。
這事,吳叔吳嬸兩人早有預測,他們並不是一直就是下人,而是遭遇不測,不得已當了下人,陳家算是和善的,兩人也就安安心心幹活,一直待到如今。
但能做自己的主,誰想接著當下人呢,既然主家願意放他們走,不是虛言,吳叔也就坦言道:「老爺夫人,落葉歸根,我們兩個想回府城,這些年也攢了些銀子,夠在府城買個小平房住。」
還真想走,楊稔心裡慶幸,幸好自家男人多想了一些,她並不是個強人所難之人,只是日子過得太舒坦,就沒想那麼多,「那好,明年就送你們回去。」
正好明年自家要收租子,得回去一趟,只是,「舟車勞頓,您二位能否承受得住?」
吳嬸笑著搖頭,「夫人放心吧,我們兩個身子還算硬朗,就兩個多月還是能撐過去的。」
聽罷,楊稔看兩人歸鄉心切,也就不多說,「那好,我們再買兩個下人頂你們的活計,你們好好帶他們,讓他們早日上手,你們也好歇會。」
既然人家想走,楊稔並不挽留,明年走時再給一筆銀子讓他們養老也就圓滿了。
戶部作為六部之中,第二重要,能升任到吏部侍郎也是極為不易的,除了能力,族裡不知使了多少勁,可坐上去也得穩定住才行。
都是一族的人,一榮俱榮,陳如松聞言臉上立馬露出笑意,「真是大喜事。」
楊稔也十分高興,她才說王家如今是越來越好,自家這一族也有好事了,「主支是不是好幾位正三品的官員了,不知何時能升到二品,那才是滔天的喜事。」
陳知景聽後搖了搖頭,「難說,三品到二品不是易事。」
「也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是契機了,畢竟都好幾位正三品,日後我去寺廟又多了一個祈禱的事情了。」有二品官的家族和有三品官的家族還是不一樣的,楊稔很明白。
「都是族人,我去準備點賀禮送去,咱們不上門,但是這祝賀還是要的。」楊稔知道自家地位不高,攀不上人家,但既然是一個大族,送點東西,讓人家知道有這家人也好,日後真正有接觸,需要幫忙,也更好說話。
陳如松思索片刻道:「先問問大族叔,若要送,東西也是先送去他那,讓他幫著送就好,咱們一切還是以他為主。」
雖是一個大族,可每一支都有不同的態度,自家是把不準的,大族叔在京城當了這麼些年,早把這些支脈的態度摸清,哪些是想與自家這一支交好的,都明明白白。
像這樣的升官,祝賀也是很講究的,還是問過族叔為好。
「也好,咱們的嫡支是大族叔,本就該聽從他的,能來往的人家,咱們都要好好來往,再過兩年,小景能否升官也是靠族人幫襯。」
兒子能耐是不錯,可能考中進士,大多都是有能耐,做事好的人,即便出眾,這種小官升遷,只要不差就好,拼的就是人脈家世,差的只能一年一年熬,熬到資歷夠,才能升上一級。
「族叔本就帶著咱家接觸了,你沒發現這兩年咱們來往的人家徒然多了麼,你上次還念叨說這兩年花銷比以往多了不少,便就是花在這上。」
楊稔敲了敲腦袋,無奈道:「是了,我竟然沒想明白,還想著只是因著上次小景分官那幾家出了力,族叔讓咱們道謝呢。」
「自然也有幫忙,之後能幫到小景,當然不能一直讓族叔幫咱們聯絡,日後族叔的兒子出息了,考中進士,便不會那麼顧著小景,有些也得靠咱們自己出力。」
「還好之前我不曾怠慢,送的禮都是用心準備的。」都是不斷的人脈啊。
不等夫妻倆去問,陳宗興就派人來叮囑了,這次族人升任正三品官位,要送重禮,叫下人帶著禮跟著他一塊過去就行。
「吳叔吳嬸的年紀都不小,六十歲的人了,咱們得再買兩個下人。」說到讓下人送禮,楊稔就想到吳叔吳嬸這兩個幹了十幾二十年的下人。
這些年吳叔吳嬸的活計也不多,一個負責買菜做飯收拾家裡,一個看門,有時駕驢車送人,雖不算清閒,但沒什麼重活,伙食也不錯,兩人瞧著老態不嚴重。
楊稔自己,也是五十出頭的人了,這樣一想,她難得傷感起來,都老了,是個老婆子啦。
「再給小景配個小廝,便買三個下人吧。」兒子該有個自己的下人使喚了。
「好,吳叔吳嬸就讓他們在莊子上住吧,他們如今還算康健,不用看照,若是日後動不了了,咱們請個人幫忙照料。」
這是京城這邊對待下人的態度,伺候自家多年的下人,都會幫著養老,有些有兒有女的,就會給一筆豐厚的銀子賣身契也給了,讓兒女接走,戶籍還是奴籍,改不了,要出一大筆錢給官府,沒必要,但兒女孝順的話晚年也能過舒坦的日子,戶籍如何也並不重要。
吳叔吳嬸的兒女都沒活下來,也就是說得自家幫著養老。
「咱們問問他們兩人的意見,雖然幫著養老很安寧,但還是下人,他們或許覺得不自在,。」若是換作自己,便是沒有兒女,也是想脫身,在這家幹了半輩子,能有自由身當然是要自由身。
「也是。」楊稔也覺得該讓兩人自己選。
這事,吳叔吳嬸兩人早有預測,他們並不是一直就是下人,而是遭遇不測,不得已當了下人,陳家算是和善的,兩人也就安安心心幹活,一直待到如今。
但能做自己的主,誰想接著當下人呢,既然主家願意放他們走,不是虛言,吳叔也就坦言道:「老爺夫人,落葉歸根,我們兩個想回府城,這些年也攢了些銀子,夠在府城買個小平房住。」
還真想走,楊稔心裡慶幸,幸好自家男人多想了一些,她並不是個強人所難之人,只是日子過得太舒坦,就沒想那麼多,「那好,明年就送你們回去。」
正好明年自家要收租子,得回去一趟,只是,「舟車勞頓,您二位能否承受得住?」
吳嬸笑著搖頭,「夫人放心吧,我們兩個身子還算硬朗,就兩個多月還是能撐過去的。」
聽罷,楊稔看兩人歸鄉心切,也就不多說,「那好,我們再買兩個下人頂你們的活計,你們好好帶他們,讓他們早日上手,你們也好歇會。」
既然人家想走,楊稔並不挽留,明年走時再給一筆銀子讓他們養老也就圓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