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可北境,丟不得。就連他也不得不承認,朝中竟找不出一人能與當年的沈鶴安比肩,震懾北燕。
可西郊大營的兵符,一直到現在尚無著落…先皇荒唐,難保當年不是將兵符給了淳賢皇貴妃…
「可恨!」 尉遲暄急怒攻心,抬手拂落了先皇的靈牌。他苦心孤詣布置的這局棋…從敖登逃回北境開始,急轉直下。
「皇上。」 宋誠入內,「袁大人求見。」
「宣!」
「給皇上請安。」。袁溫孤進到御書房,直接行了扣頭大禮,將官帽脫下放在了地上。
「舅舅…這是做什麼?」
「皇上!收手吧!」 袁溫孤以頭搶地,懇切道:「攘外必先安內,北燕虎視眈眈,皇上!斷不可再行內耗了!」
尉遲暄聽聞此言,神色陡然陰沉,盯著袁溫孤一言不發。
「皇上!沈家走到今日,都是被逼無奈啊!」 袁溫孤對近日前朝後宮所發生的事瞭然於胸,眼看著便要釀成大禍,實在於心不忍才前來相勸。
「黎民百姓,只知沈氏勞苦功高,絲毫不將皇室放在眼裡!他沈氏不登皇位,卻宛如君主!」 尉遲暄壓抑許久的怒氣一觸即發,橫眉怒目道:「當年永靖侯府,於朝野一呼百應!今日,沈家欲反,北境軍便陳兵於津州府,指兵京城!」
「當年,太宗對沈鶴安出手,便為近日之禍埋下隱患。皇上不可一錯再錯啊!」 這些日子,袁溫孤將這半年來諸事的前因後果理順,才發現尉遲暄給沈家布下的殺局。只是…棋差一招才有今日之禍,皆是皇上剛愎自用,好大喜功所致。
「朕錯?是他沈氏亂臣賊子!汲汲營營欲奪朕位!」 尉遲暄神色狠戾瘋狂,沉聲道:「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沈家與尉遲氏早在瑤招山事發後,便不死不休!朕若再如先皇一般面慈心軟,便是等同於將尉遲氏的皇位拱手讓人!」 尉遲暄早在得知太宗御蕭家所為以後,便明白沈氏不能再留。太宗、先皇、母后、淳賢皇貴妃,可曾給過他分毫選擇的機會?
「他沈氏若有反心,當初何必將皇位拱手相讓?」 袁溫孤悲切勸道:「沈家今日所求,不過清白二字。皇上下罪己詔,陳明太宗皇室之罪,便可解。百姓不願再生戰亂,沈家亦然,日後皇上放下舊怨,專注國計民生,收攏民心,江山自然穩固,何須兵戎相見,如此激進!」
尉遲暄見他字字句句皆是在為沈家開脫,冷了臉色,嘲諷道:「舅舅莫不是想起與淳賢皇貴妃的舊情,倒向沈家了?」
袁溫孤聞言愕然怔住,看向上首良久…心下悲涼,失望難以言喻,頹然叩首道:「老臣告退。」 拾起官帽,起身離開。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4-22 20:45:10~2022-04-24 00:32:5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abyssal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敗降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abyssal 50瓶;我可能不是人 10瓶;好大一碗麵 2瓶;蔚藍里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74章 定局 [V]
十一月十九,太皇太后喪禮當日,適逢達摩祖師誕辰,奉真長老開座論經,江湖神醫清雲先生在皇寺行義診布藥,百姓趨之若鶩,皆聚集於皇寺之中,京中幾若無人。
各宮主位、重臣顯貴、王室公卿,齊聚德輝殿,為太皇太后行喪禮。
尉遲暄端坐於上首龍椅之上,命宋誠宣讀太皇太后喪旨。
「太皇太后蕭氏於十一月十三日薨逝,奉奉天承運,皇帝昭曰:『太皇太后佐理內政有年,淑德彰聞,宮闈式化。倏爾薨逝,予心深為痛悼…」
宋誠旨意還未宣完,德輝殿的大門轟然緊閉,隱約可聞殿外兵戟相碰之聲。
終於來了…尉遲暄陡然色變,閉目穩住心神,復與宋誠道:「繼續宣旨。」
奉真長老論經、清雲先生義診的消息一傳出,京中百姓走空,尉遲暄便知是到了亮劍之時。皇城內外皆已布防,成敗,在此一舉。
宋誠聽著外面越來越響的動靜,雙手顫抖幾欲拿不住聖旨。深吸一口氣,繼續道:「宜追封為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太皇太后,以示褒崇。蕭氏滿門…」
「慢著!」 左相打斷宣旨,雙手捧著張近一尺長的奏疏,昂首闊步上前。擲地有聲道:「蕭氏德不配位,臣,有本奏!」
「今日乃太皇太后喪儀,不論朝政,左相退下。」 尉遲暄雙目微眯,探究的目光看向左相。
「蕭氏滿門,罪惡滔天。」 左相面不改色,繼續朗聲道:「此間所記條陳,乃臣數年來明察暗訪所得,請陛下聖裁昭雪。」
沈庭霖看著左相的舉動,不解其意。隨即與袁溫孤目光相接,二人皆是一頭霧水。只有不遠處的裕王,目光澄明打量左相良久,隨即瞭然。
「你給朕退下!」 尉遲暄心有所感,怒喝道。
「皇上,不如聽左相一言。」 大長公主餘威猶在,抬手擋出帶人慾上前拉住左相的宋誠。
「先父易攀,當年乃永靖侯沈鶴安軍中之伙頭軍兵部司務,隨軍罹難於瑤招山,乃瑤招山大難之兇手!」 左相氣定神閒,言之鑿鑿。
此言一出,滿朝譁然。無人不斂神定色,
可西郊大營的兵符,一直到現在尚無著落…先皇荒唐,難保當年不是將兵符給了淳賢皇貴妃…
「可恨!」 尉遲暄急怒攻心,抬手拂落了先皇的靈牌。他苦心孤詣布置的這局棋…從敖登逃回北境開始,急轉直下。
「皇上。」 宋誠入內,「袁大人求見。」
「宣!」
「給皇上請安。」。袁溫孤進到御書房,直接行了扣頭大禮,將官帽脫下放在了地上。
「舅舅…這是做什麼?」
「皇上!收手吧!」 袁溫孤以頭搶地,懇切道:「攘外必先安內,北燕虎視眈眈,皇上!斷不可再行內耗了!」
尉遲暄聽聞此言,神色陡然陰沉,盯著袁溫孤一言不發。
「皇上!沈家走到今日,都是被逼無奈啊!」 袁溫孤對近日前朝後宮所發生的事瞭然於胸,眼看著便要釀成大禍,實在於心不忍才前來相勸。
「黎民百姓,只知沈氏勞苦功高,絲毫不將皇室放在眼裡!他沈氏不登皇位,卻宛如君主!」 尉遲暄壓抑許久的怒氣一觸即發,橫眉怒目道:「當年永靖侯府,於朝野一呼百應!今日,沈家欲反,北境軍便陳兵於津州府,指兵京城!」
「當年,太宗對沈鶴安出手,便為近日之禍埋下隱患。皇上不可一錯再錯啊!」 這些日子,袁溫孤將這半年來諸事的前因後果理順,才發現尉遲暄給沈家布下的殺局。只是…棋差一招才有今日之禍,皆是皇上剛愎自用,好大喜功所致。
「朕錯?是他沈氏亂臣賊子!汲汲營營欲奪朕位!」 尉遲暄神色狠戾瘋狂,沉聲道:「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沈家與尉遲氏早在瑤招山事發後,便不死不休!朕若再如先皇一般面慈心軟,便是等同於將尉遲氏的皇位拱手讓人!」 尉遲暄早在得知太宗御蕭家所為以後,便明白沈氏不能再留。太宗、先皇、母后、淳賢皇貴妃,可曾給過他分毫選擇的機會?
「他沈氏若有反心,當初何必將皇位拱手相讓?」 袁溫孤悲切勸道:「沈家今日所求,不過清白二字。皇上下罪己詔,陳明太宗皇室之罪,便可解。百姓不願再生戰亂,沈家亦然,日後皇上放下舊怨,專注國計民生,收攏民心,江山自然穩固,何須兵戎相見,如此激進!」
尉遲暄見他字字句句皆是在為沈家開脫,冷了臉色,嘲諷道:「舅舅莫不是想起與淳賢皇貴妃的舊情,倒向沈家了?」
袁溫孤聞言愕然怔住,看向上首良久…心下悲涼,失望難以言喻,頹然叩首道:「老臣告退。」 拾起官帽,起身離開。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4-22 20:45:10~2022-04-24 00:32:5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abyssal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敗降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abyssal 50瓶;我可能不是人 10瓶;好大一碗麵 2瓶;蔚藍里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74章 定局 [V]
十一月十九,太皇太后喪禮當日,適逢達摩祖師誕辰,奉真長老開座論經,江湖神醫清雲先生在皇寺行義診布藥,百姓趨之若鶩,皆聚集於皇寺之中,京中幾若無人。
各宮主位、重臣顯貴、王室公卿,齊聚德輝殿,為太皇太后行喪禮。
尉遲暄端坐於上首龍椅之上,命宋誠宣讀太皇太后喪旨。
「太皇太后蕭氏於十一月十三日薨逝,奉奉天承運,皇帝昭曰:『太皇太后佐理內政有年,淑德彰聞,宮闈式化。倏爾薨逝,予心深為痛悼…」
宋誠旨意還未宣完,德輝殿的大門轟然緊閉,隱約可聞殿外兵戟相碰之聲。
終於來了…尉遲暄陡然色變,閉目穩住心神,復與宋誠道:「繼續宣旨。」
奉真長老論經、清雲先生義診的消息一傳出,京中百姓走空,尉遲暄便知是到了亮劍之時。皇城內外皆已布防,成敗,在此一舉。
宋誠聽著外面越來越響的動靜,雙手顫抖幾欲拿不住聖旨。深吸一口氣,繼續道:「宜追封為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太皇太后,以示褒崇。蕭氏滿門…」
「慢著!」 左相打斷宣旨,雙手捧著張近一尺長的奏疏,昂首闊步上前。擲地有聲道:「蕭氏德不配位,臣,有本奏!」
「今日乃太皇太后喪儀,不論朝政,左相退下。」 尉遲暄雙目微眯,探究的目光看向左相。
「蕭氏滿門,罪惡滔天。」 左相面不改色,繼續朗聲道:「此間所記條陳,乃臣數年來明察暗訪所得,請陛下聖裁昭雪。」
沈庭霖看著左相的舉動,不解其意。隨即與袁溫孤目光相接,二人皆是一頭霧水。只有不遠處的裕王,目光澄明打量左相良久,隨即瞭然。
「你給朕退下!」 尉遲暄心有所感,怒喝道。
「皇上,不如聽左相一言。」 大長公主餘威猶在,抬手擋出帶人慾上前拉住左相的宋誠。
「先父易攀,當年乃永靖侯沈鶴安軍中之伙頭軍兵部司務,隨軍罹難於瑤招山,乃瑤招山大難之兇手!」 左相氣定神閒,言之鑿鑿。
此言一出,滿朝譁然。無人不斂神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