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臣父受蕭氏脅迫,潛於軍中,先以熱毒置於清泉村村民飯食之中,造成瘟疫之假象,其目的便是讓神醫清雲不得隨軍上山。而後,大軍上山當夜,臣父將蒙汗藥置於大軍伙食當中…」
「易殊,你給朕閉嘴!」 尉遲暄不妨皇室辛秘被如此抖出,勃然大怒,喝止道:「來人!給朕將他拿下!」
「皇上…禁軍都在外面。」 宋誠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外面的刀兵之聲愈演愈烈,殿內厝火積薪亦是不遑多讓。
沈庭霖愈發覺得一頭霧水,左相…到底是何立場?
身旁的御史隋節面上難得一見笑意,捋著鬍子,老神在在與沈庭霖道:「多年相交…我到底是不層看錯他。」
「蕭匯,緊隨其後,將服下蒙汗藥的五萬兵馬一夜之間屠戮殆盡!」 左相放下手中的奏紙,揮手,一旁的慧妃命人抬上一件長寬近兩尺的黑漆木箱。
左相抬手掀開木箱,抬腿踢翻,將其中的名冊、帳本、泛黃的書箋,悉數倒在地上,供眾人拾起傳閱。「三十餘年來,蕭氏迫害忠良、貪腐、結黨營私、魚肉百姓之罪證,無一不缺、無一不詳,皆在此箱之中!」
尉遲暄此時哪裡還有何不明,左相這許多年來與蕭家往來密切,蕭氏所圖樁樁件件皆經他之手。隱忍多年,便是為了今日,蕭匯離京、太皇太后殯天,時機成熟,數罪並發。雙手緊緊扣住龍椅,咬牙切齒道:「此事,交由刑部查辦。」
「臣領旨…」 新任刑部尚書劉基,縮頭縮腦上前,應下差事。
「皇上,臣還未說完。」 左相躬身拾起箱中的一卷名單,抬手展開。「清遠伯府,逼良為娼,實為皇室授意。在座各府,皆有皇室之暗樁。」
「易殊!」 尉遲暄怒火攻心,再三出言喝止。
「瑤招山之難,蕭匯所作所為,皆由太宗授意、忌憚永靖侯府所致。」 左相大義凌然,所言振聾發聵,絲毫不懼天子色變。「臣,不忍見瑤招山數萬大軍埋骨,沉冤不見天日!請皇上,將臣今日所言種種,昭告天下!」
「你放肆!」 尉遲暄惱羞成怒。
「臣請皇上詔令天下,嚴懲蕭氏,為先父洗冤!」 沈庭霖辭色俱厲,絲毫不退。
「先永靖侯沈鶴安,為我大周鞠躬盡瘁,不該折於奸佞之手。臣,請皇上頒下罪己詔,昭示天下!」 隋節上前,斬釘截鐵道。
「臣附議!」 事已至此,袁溫孤亦是上前,正色直言道。
「皇上,老臣請見!」 外面的動靜不知何時停了下來,劉達的聲音傳入殿中。
尉遲暄懸心吊膽終於落定,胸有成竹般,坐回龍椅,好整以暇道:「宣。」
「臣劉達,見過皇上。」 劉達目不斜視,著兵甲,周身皆是冷厲殺伐之氣。
「左相易殊,言辭悖亂,污衊皇室,給朕拿下。」 尉遲暄下令。
「禁軍統領蕭炎已被臣斬首,禁軍負隅頑抗者,殺之。」 劉達抬眼,目光灼灼看向上首,一字一頓。
「老臣,見過皇上。」
聞聲,眾人皆看向殿門。原本數月前於江南回京路上,遇刺身亡的沈庭秋赫然出現,龍威虎步走進殿中。「臣附議,請皇上下罪己詔。」風起,沈庭秋兩側袖管空空。
餘下眾臣見時機成熟,皇上敗局已定,紛紛下跪齊聲道:「臣等附議!」
尉遲暄聞言直覺目眩魂搖,怔愣許久,忽覺氣血上涌,喉間腥甜。一口血噴了出來,直直倒了下去。
與此同時,城外皇寺里的佛陀金身上,忽然浮現出密密麻麻的文字,將瑤招山舊事之真相大白於天下。
百姓皆謂佛祖顯靈,齊齊叩拜。
御書房內殿,尉遲暄只覺渾身乏力,頭痛欲裂。迷朦之中想起方才殿上所發生之事,喚道:「宋誠!」
「皇上醒了?」 坐在一旁的沈明嬌走到他榻邊,笑盈盈看著他。聞聲軟語道:「皇上…要死了。」
「沈明嬌!」 尉遲暄看著這張巧笑倩兮的臉,恨不能除之而後快。
「皇上歇歇吧!」 沈明嬌想到父親斷了的兩臂,嘲諷道:「少動氣,還能見到改朝換代的那一天。」
「亂臣賊子!亂臣賊子!」 尉遲暄瞠目欲裂,面色蒼白,嘴唇是可怖的暗紫色。「竟敢給朕用毒!」
「臣妾,是為了讓皇上安心啊!」 沈明嬌一身鵝黃色的蘇繡月華錦衫,纖臂上懸懸掛著羅翠軟紗,三千青絲松松垮垮束起雲鬢。巧笑倩兮道:「沈家不反,皇上總是不安心,想盡辦法逼反沈家。如今…您可是安心了?」
當日在正陽宮,皇后香爐之中所燃,正是能激發蔓藤草毒性的七角楓粉末。
「呵,」尉遲暄知事已至此再無回天之力,怒極反笑,問道: 「左相,一直是沈家的人?」
「是尉遲皇室犯了眾怒,天怒人怨,遭了報應。」
沈明嬌也是在昨夜,左相將罪證箱屜隨內務府買辦送到慧妃手中時,才知道左相這些年表面上在為與皇室、蕭家之流同氣連枝,實則一直暗中搜集罪證,扶持裕王,便是在等時機成熟時為瑤招山之難昭雪。不曾想尉遲暄步步相逼,倒是讓沈家與左相不謀而合。
至於其中緣由,大概便如隋御史所言:「天理昭昭,自在人心。」
「嬌嬌欲如何做?扶持你肚子裡的孩子登基?」 尉遲暄從床頭的暗格里拿出一道聖旨,仍在沈明覺眼前。「朕一旦駕崩,御鑒司便會將此聖旨昭告天下。」
「易殊,你給朕閉嘴!」 尉遲暄不妨皇室辛秘被如此抖出,勃然大怒,喝止道:「來人!給朕將他拿下!」
「皇上…禁軍都在外面。」 宋誠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外面的刀兵之聲愈演愈烈,殿內厝火積薪亦是不遑多讓。
沈庭霖愈發覺得一頭霧水,左相…到底是何立場?
身旁的御史隋節面上難得一見笑意,捋著鬍子,老神在在與沈庭霖道:「多年相交…我到底是不層看錯他。」
「蕭匯,緊隨其後,將服下蒙汗藥的五萬兵馬一夜之間屠戮殆盡!」 左相放下手中的奏紙,揮手,一旁的慧妃命人抬上一件長寬近兩尺的黑漆木箱。
左相抬手掀開木箱,抬腿踢翻,將其中的名冊、帳本、泛黃的書箋,悉數倒在地上,供眾人拾起傳閱。「三十餘年來,蕭氏迫害忠良、貪腐、結黨營私、魚肉百姓之罪證,無一不缺、無一不詳,皆在此箱之中!」
尉遲暄此時哪裡還有何不明,左相這許多年來與蕭家往來密切,蕭氏所圖樁樁件件皆經他之手。隱忍多年,便是為了今日,蕭匯離京、太皇太后殯天,時機成熟,數罪並發。雙手緊緊扣住龍椅,咬牙切齒道:「此事,交由刑部查辦。」
「臣領旨…」 新任刑部尚書劉基,縮頭縮腦上前,應下差事。
「皇上,臣還未說完。」 左相躬身拾起箱中的一卷名單,抬手展開。「清遠伯府,逼良為娼,實為皇室授意。在座各府,皆有皇室之暗樁。」
「易殊!」 尉遲暄怒火攻心,再三出言喝止。
「瑤招山之難,蕭匯所作所為,皆由太宗授意、忌憚永靖侯府所致。」 左相大義凌然,所言振聾發聵,絲毫不懼天子色變。「臣,不忍見瑤招山數萬大軍埋骨,沉冤不見天日!請皇上,將臣今日所言種種,昭告天下!」
「你放肆!」 尉遲暄惱羞成怒。
「臣請皇上詔令天下,嚴懲蕭氏,為先父洗冤!」 沈庭霖辭色俱厲,絲毫不退。
「先永靖侯沈鶴安,為我大周鞠躬盡瘁,不該折於奸佞之手。臣,請皇上頒下罪己詔,昭示天下!」 隋節上前,斬釘截鐵道。
「臣附議!」 事已至此,袁溫孤亦是上前,正色直言道。
「皇上,老臣請見!」 外面的動靜不知何時停了下來,劉達的聲音傳入殿中。
尉遲暄懸心吊膽終於落定,胸有成竹般,坐回龍椅,好整以暇道:「宣。」
「臣劉達,見過皇上。」 劉達目不斜視,著兵甲,周身皆是冷厲殺伐之氣。
「左相易殊,言辭悖亂,污衊皇室,給朕拿下。」 尉遲暄下令。
「禁軍統領蕭炎已被臣斬首,禁軍負隅頑抗者,殺之。」 劉達抬眼,目光灼灼看向上首,一字一頓。
「老臣,見過皇上。」
聞聲,眾人皆看向殿門。原本數月前於江南回京路上,遇刺身亡的沈庭秋赫然出現,龍威虎步走進殿中。「臣附議,請皇上下罪己詔。」風起,沈庭秋兩側袖管空空。
餘下眾臣見時機成熟,皇上敗局已定,紛紛下跪齊聲道:「臣等附議!」
尉遲暄聞言直覺目眩魂搖,怔愣許久,忽覺氣血上涌,喉間腥甜。一口血噴了出來,直直倒了下去。
與此同時,城外皇寺里的佛陀金身上,忽然浮現出密密麻麻的文字,將瑤招山舊事之真相大白於天下。
百姓皆謂佛祖顯靈,齊齊叩拜。
御書房內殿,尉遲暄只覺渾身乏力,頭痛欲裂。迷朦之中想起方才殿上所發生之事,喚道:「宋誠!」
「皇上醒了?」 坐在一旁的沈明嬌走到他榻邊,笑盈盈看著他。聞聲軟語道:「皇上…要死了。」
「沈明嬌!」 尉遲暄看著這張巧笑倩兮的臉,恨不能除之而後快。
「皇上歇歇吧!」 沈明嬌想到父親斷了的兩臂,嘲諷道:「少動氣,還能見到改朝換代的那一天。」
「亂臣賊子!亂臣賊子!」 尉遲暄瞠目欲裂,面色蒼白,嘴唇是可怖的暗紫色。「竟敢給朕用毒!」
「臣妾,是為了讓皇上安心啊!」 沈明嬌一身鵝黃色的蘇繡月華錦衫,纖臂上懸懸掛著羅翠軟紗,三千青絲松松垮垮束起雲鬢。巧笑倩兮道:「沈家不反,皇上總是不安心,想盡辦法逼反沈家。如今…您可是安心了?」
當日在正陽宮,皇后香爐之中所燃,正是能激發蔓藤草毒性的七角楓粉末。
「呵,」尉遲暄知事已至此再無回天之力,怒極反笑,問道: 「左相,一直是沈家的人?」
「是尉遲皇室犯了眾怒,天怒人怨,遭了報應。」
沈明嬌也是在昨夜,左相將罪證箱屜隨內務府買辦送到慧妃手中時,才知道左相這些年表面上在為與皇室、蕭家之流同氣連枝,實則一直暗中搜集罪證,扶持裕王,便是在等時機成熟時為瑤招山之難昭雪。不曾想尉遲暄步步相逼,倒是讓沈家與左相不謀而合。
至於其中緣由,大概便如隋御史所言:「天理昭昭,自在人心。」
「嬌嬌欲如何做?扶持你肚子裡的孩子登基?」 尉遲暄從床頭的暗格里拿出一道聖旨,仍在沈明覺眼前。「朕一旦駕崩,御鑒司便會將此聖旨昭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