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頁
人人都以為「他」對太子感情太深,到底捨不得這個兒子。誰能想到,「他」此舉只是政治考量。此時,再立起來的胤礽不過是一個靶子。一個亮閃閃的靶子。
靶子的結局可想而知。胤礽最後事敗被圈禁在咸安宮。
咸安宮……
康熙一點點將思緒收回來。他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鬆開緊握的雙拳,無聲嘆息。造成這一切的根本是什麼?莫過於四個字:帝王疑心。
夢中「他」對皇權的在意重於兒子。而胤礽也沒有此世界的胤礽做得好。不如此世界胤礽會撒嬌,不如此世界的胤礽會示弱,不如此世界的胤礽會「避嫌」。
康熙張了張嘴,突然喉頭哽咽。這一刻,他更為深刻地體會到,胤礽在他們這段父子關係中的籌謀與付出,為此胤礽捨棄良多,退讓良多。這才沒讓他們走到另一個時空的結局。
康熙看著話本,神色閃爍。他從未對胤礽說過他的夢,更未說過夢中事。按理胤礽該是不知道的。可偏偏他前腳做夢,後腳胤礽就送上了話本。太巧了。康熙有許多疑問,也有許多猜測,更有許多不解。
他想問,卻又不敢問,最終將這些心思全部按壓下來。他不知道胤礽具體是怎麼回事,但他確信一點。
他確信這個世界的胤礽很好,不會如平行時空的胤礽一樣,但他呢?他真的可以做到永遠對胤礽疼愛有加,信任不疑嗎?當然,此刻的康熙無比確認自己的答案是:可以。
然而以後呢?
夢裡,「他」最開始對胤礽也是疼愛有加,信任不疑的;後來產生芥蒂,使了些平衡權術以及打壓手段,可仍舊沒想過廢太子;只是事情一步步發展,「他」不只廢了太子,還能毫不猶豫將胤礽二次立起來當靶子;最終胤礽被圈,「他」竟能忍心連胤礽見兒子最後一面的請求都不答應,更是將胤礽的女兒蹉跎到了二十多歲才出嫁,嫁的也不好。
康熙捫心自問,如今胤礽也接觸朝政,掌控權柄了,甚至還有一隊一千五百人的親衛。此時他沒有忌憚,反而因胤礽表現出色趕到欣慰。可是他會永遠這樣想嗎?
隨著胤礽的權柄越來越大,直逼皇權,他會怎麼做?他會不會變成另一個時空的「自己」?
康熙心尖抖了抖,他太了解自己,正因為了解,他沒辦法斬釘截鐵說出「不會」兩個字。他驚恐地發現,他居然保證不了。保證不了他和胤礽可以一輩子兩不相疑,完全不走另一個時空的老路。這樣的認知讓康熙恐慌至極,忐忑不安。
康熙想了許久,造成另一個時空父子反目結局的根源在哪裡?在金鑾殿上的那把龍椅,在蓋章聖旨的那方玉璽。那麼這些東西與胤礽相比,孰輕孰重?他真的能夠接受,坐在龍椅之上,俯瞰天下,皇權在握,卻永遠失去胤礽的結果嗎?他又真的承受得了嗎?
康熙忽然氣息不穩,哽咽難言。他思量了數日,最終得出一個結論。要想破局,要想杜絕這種情況,唯有破釜沉舟,一勞永逸。
下定決心之後,康熙去了趟慈寧宮,遣退所有奴才,與太皇太后呆了一個多時辰。二人說了什麼,做了什麼,無人得知。只是自慈寧宮回來之後,康熙突發舊疾,病倒在床。
聽聞消息之時,胤礽正在同石令儀用膳,手中的碗都摔了,直奔乾清宮。
康熙面色蒼白,床邊圍了一圈人,整個太醫院幾乎都出動了。瞧見胤礽,眾人連忙行禮,給他讓出道來。胤礽來到康熙身邊,神色焦急:「汗阿瑪!」
康熙反倒笑著安慰他:「莫怕,朕不是沒事嗎?有太醫呢。」
胤礽瞪眼,臉色都這麼難看了,還說沒事!他轉頭看向太醫:「汗阿瑪病情如何,傳話的人說是舊疾,孤怎麼不知道汗阿瑪有舊疾,哪來的舊疾?」
劉太醫硬著頭皮回答:「太子殿下,您可還記得四年前,皇上吐血昏迷過一回?」
胤礽面色大變,四年前……那一次,康熙確實兇險。胤礽呼吸急促起來:「當時你們不是說汗阿瑪醒過來就沒事了嗎?這麼多年了,你們可從來沒提過當初有留下隱患,這會兒卻說是舊疾,莫不是你們這四年多的平安脈白診了!」
劉太醫看了康熙一眼,康熙乾咳道:「不怪他們,是朕怕你擔心,不讓他們提。」
胤礽咬牙,雙目通紅:「事關汗阿瑪的身體安危,這麼大的事,汗阿瑪也瞞著我!」
「那你當初將計就計設套抓朱和濰,就不涉及自身安危了?你不也照樣瞞著朕?怎麼只需你瞞朕,不許朕瞞你?」
胤礽被噎得半死,啞口無言。
康熙嘴快說完,見他這般模樣又有些後悔,伸手握住他:「沒事,朕感覺還好……咳咳咳。」
好字還沒完全落音,便是一陣劇烈咳嗽氣喘。
胤礽唬了一跳,忙跪下來給他順氣,又責令太醫趕緊開方熬藥。湯藥端上來,康熙表情有一瞬間的扭曲,可惜胤礽背對著接藥碗沒看到。
眼見胤礽一勺勺攪和藥汁,康熙言道:「放著吧,朕呆會兒喝。」
胤礽搖頭:「藥不太燙,我多攪兩下,吹一吹就可以喝了。」
說著,已經將湯碗湊到康熙嘴邊,康熙無奈,只能硬著頭皮喝下去,喝完便說:「朕有些累了,想歇息會兒。」
胤礽忙扶康熙躺下,自己卻沒有要走的意思。康熙就這麼跟他大眼瞪小眼,最後還是自己沒頂住說:「你也回去吧。」
靶子的結局可想而知。胤礽最後事敗被圈禁在咸安宮。
咸安宮……
康熙一點點將思緒收回來。他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鬆開緊握的雙拳,無聲嘆息。造成這一切的根本是什麼?莫過於四個字:帝王疑心。
夢中「他」對皇權的在意重於兒子。而胤礽也沒有此世界的胤礽做得好。不如此世界胤礽會撒嬌,不如此世界的胤礽會示弱,不如此世界的胤礽會「避嫌」。
康熙張了張嘴,突然喉頭哽咽。這一刻,他更為深刻地體會到,胤礽在他們這段父子關係中的籌謀與付出,為此胤礽捨棄良多,退讓良多。這才沒讓他們走到另一個時空的結局。
康熙看著話本,神色閃爍。他從未對胤礽說過他的夢,更未說過夢中事。按理胤礽該是不知道的。可偏偏他前腳做夢,後腳胤礽就送上了話本。太巧了。康熙有許多疑問,也有許多猜測,更有許多不解。
他想問,卻又不敢問,最終將這些心思全部按壓下來。他不知道胤礽具體是怎麼回事,但他確信一點。
他確信這個世界的胤礽很好,不會如平行時空的胤礽一樣,但他呢?他真的可以做到永遠對胤礽疼愛有加,信任不疑嗎?當然,此刻的康熙無比確認自己的答案是:可以。
然而以後呢?
夢裡,「他」最開始對胤礽也是疼愛有加,信任不疑的;後來產生芥蒂,使了些平衡權術以及打壓手段,可仍舊沒想過廢太子;只是事情一步步發展,「他」不只廢了太子,還能毫不猶豫將胤礽二次立起來當靶子;最終胤礽被圈,「他」竟能忍心連胤礽見兒子最後一面的請求都不答應,更是將胤礽的女兒蹉跎到了二十多歲才出嫁,嫁的也不好。
康熙捫心自問,如今胤礽也接觸朝政,掌控權柄了,甚至還有一隊一千五百人的親衛。此時他沒有忌憚,反而因胤礽表現出色趕到欣慰。可是他會永遠這樣想嗎?
隨著胤礽的權柄越來越大,直逼皇權,他會怎麼做?他會不會變成另一個時空的「自己」?
康熙心尖抖了抖,他太了解自己,正因為了解,他沒辦法斬釘截鐵說出「不會」兩個字。他驚恐地發現,他居然保證不了。保證不了他和胤礽可以一輩子兩不相疑,完全不走另一個時空的老路。這樣的認知讓康熙恐慌至極,忐忑不安。
康熙想了許久,造成另一個時空父子反目結局的根源在哪裡?在金鑾殿上的那把龍椅,在蓋章聖旨的那方玉璽。那麼這些東西與胤礽相比,孰輕孰重?他真的能夠接受,坐在龍椅之上,俯瞰天下,皇權在握,卻永遠失去胤礽的結果嗎?他又真的承受得了嗎?
康熙忽然氣息不穩,哽咽難言。他思量了數日,最終得出一個結論。要想破局,要想杜絕這種情況,唯有破釜沉舟,一勞永逸。
下定決心之後,康熙去了趟慈寧宮,遣退所有奴才,與太皇太后呆了一個多時辰。二人說了什麼,做了什麼,無人得知。只是自慈寧宮回來之後,康熙突發舊疾,病倒在床。
聽聞消息之時,胤礽正在同石令儀用膳,手中的碗都摔了,直奔乾清宮。
康熙面色蒼白,床邊圍了一圈人,整個太醫院幾乎都出動了。瞧見胤礽,眾人連忙行禮,給他讓出道來。胤礽來到康熙身邊,神色焦急:「汗阿瑪!」
康熙反倒笑著安慰他:「莫怕,朕不是沒事嗎?有太醫呢。」
胤礽瞪眼,臉色都這麼難看了,還說沒事!他轉頭看向太醫:「汗阿瑪病情如何,傳話的人說是舊疾,孤怎麼不知道汗阿瑪有舊疾,哪來的舊疾?」
劉太醫硬著頭皮回答:「太子殿下,您可還記得四年前,皇上吐血昏迷過一回?」
胤礽面色大變,四年前……那一次,康熙確實兇險。胤礽呼吸急促起來:「當時你們不是說汗阿瑪醒過來就沒事了嗎?這麼多年了,你們可從來沒提過當初有留下隱患,這會兒卻說是舊疾,莫不是你們這四年多的平安脈白診了!」
劉太醫看了康熙一眼,康熙乾咳道:「不怪他們,是朕怕你擔心,不讓他們提。」
胤礽咬牙,雙目通紅:「事關汗阿瑪的身體安危,這麼大的事,汗阿瑪也瞞著我!」
「那你當初將計就計設套抓朱和濰,就不涉及自身安危了?你不也照樣瞞著朕?怎麼只需你瞞朕,不許朕瞞你?」
胤礽被噎得半死,啞口無言。
康熙嘴快說完,見他這般模樣又有些後悔,伸手握住他:「沒事,朕感覺還好……咳咳咳。」
好字還沒完全落音,便是一陣劇烈咳嗽氣喘。
胤礽唬了一跳,忙跪下來給他順氣,又責令太醫趕緊開方熬藥。湯藥端上來,康熙表情有一瞬間的扭曲,可惜胤礽背對著接藥碗沒看到。
眼見胤礽一勺勺攪和藥汁,康熙言道:「放著吧,朕呆會兒喝。」
胤礽搖頭:「藥不太燙,我多攪兩下,吹一吹就可以喝了。」
說著,已經將湯碗湊到康熙嘴邊,康熙無奈,只能硬著頭皮喝下去,喝完便說:「朕有些累了,想歇息會兒。」
胤礽忙扶康熙躺下,自己卻沒有要走的意思。康熙就這麼跟他大眼瞪小眼,最後還是自己沒頂住說:「你也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