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頁
胤礽不肯:「我守著汗阿瑪。」
「朕身邊還有一群奴才呢,用不著你。」
「奴才是奴才,跟兒臣怎麼一樣呢。」
康熙沒辦法了,眼神瞄向眾位太醫,示意他們上。
太醫心領神會,一個個站出來:「太子殿下,您剛新婚不久,太子妃還等著您呢。」
「太子妃深明大義,汗阿瑪病了,孤伺候汗阿瑪乃天經地義,她會理解的。」
太醫又道:「皇上需要安靜。」
「孤小心點,不發出聲音就是了。」
太醫繼續:「殿下,皇上最是疼您,若您因為照顧皇上累倒了,豈不讓皇上擔心,皇上的病又如何能好?」
胤礽指了指康熙床邊,「孤又沒說要沒日沒夜照顧汗阿瑪不休息。在這安張軟塌,孤就歇在這。」
太醫無奈,看向康熙:皇上,臣等盡力了。
不提四年前那回還好,一提四年前,胤礽哪能放心離開,更何況康熙才因為看到石令儀又心緒大震呢。瞧瞧四年前那回,再瞧瞧親征噶爾丹路上那回。康熙經得住第三次嗎?別說康熙,若真再來一次,胤礽也受不住啊。所以,他必須守著,必須盯著。
因著胤礽的堅持,康熙最終敗下陣來,只能依了胤礽。心下哀嘆:胤礽不走,他就得繼續裝下去,連個「休息」的時候都沒有。這可怎麼得了。偏偏主意是他出的,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想到一日三頓都得當真胤礽的面喝藥,康熙咬咬牙,自閉了。
就這樣,康熙病了數日,胤礽隨侍湯藥數日。康熙的病沒有加重,卻也未見明顯好轉。後宮前朝人心晃蕩。胤礽更是心急如焚。
第七日,康熙傳旨召了索額圖、明珠、張英等一眾大臣入宮覲見,下令禪位於太子。
眾臣皆驚。胤礽更是目瞪口呆,這模樣活似交待後事,他緊握住康熙的手:「汗阿瑪,不行!我不答應。我不當皇帝,我就想當太子,只當太子,一輩子當您的太子。汗阿瑪,您會好起來的。太醫也沒說您的病就到了這個地步,您何必如此。」
「別怕。朕還好,朕知道自己的情況,朕相信自己能好起來。」
「那您還……」
「可朕什麼時候才能好起來?就算好起來,朕的身體也大不如以前了,國事繁瑣,勞心勞力,若朕一直被國事纏身,又能撐得了多久?」
胤礽張了張嘴,不知如何反駁。他很想說,汗阿瑪您會在位六十一年,您的日子還長著呢。可是不一樣了,如今什麼都不一樣了。原時空歷史上,康熙可沒有幾次吐血,更不曾昏迷,亦不曾精神恍惚狀似癲狂。
胤礽突然無比自責,都是因為他,若不是他,康熙何至於此。
「汗阿瑪!」
胤礽雙目濕潤,鼻尖酸楚。
「保成,你是太子,該明白於你而言,什麼最重要。朕現今身體不適,於國事是力不從心了,若你不願登基,至江山社稷於何地?至天下萬民於何地?」
「我……我……」
見胤礽糾結掙扎,康熙直接替他做了決定,轉頭吩咐眾臣:「回去準備吧,欽天監挑個日子,請太子登基。」
「汗阿瑪!」
胤礽聲音急切了兩分,康熙微笑著輕輕擦掉他臉上的淚珠:「汗阿瑪還在呢。汗阿瑪不走,你便是登基了,也還嫩著呢,汗阿瑪得看著點,幫你壓住這些老狐狸,不然汗阿瑪怎麼放心,對不對?」
胤礽咬唇。
康熙又說:「汗阿瑪當太上皇,日子快活又悠閒,也更好調養身體。只是辛苦我們保成了。汗阿瑪知道處理國事很累,汗阿瑪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若不是覺得實在……」
康熙頓住,一嘆:「如果保成不願意便罷了,汗阿瑪知道你不喜歡繁瑣,不喜歡被國事纏身,若是這般,也只能汗阿瑪自己來了。」
康熙強撐著從床上起來,卻又半途倒了回去。
這副模樣,胤礽哪裡還敢勉強他,連連道:「汗阿瑪歇著吧,我來!我答應你!」
康熙嘴角微微勾起。
康熙三十一年六月,太子登基。原定於這個月要舉行的太子妃冊封儀式準備到一半撤了回去,直接籌備起了太子的登基大典。石令儀沒等來自己的太子妃冊封,直接當了皇后。整個人都是懵的。
她才嫁給太子不到兩個月,太子就登基了。這事怎麼覺得這麼玄幻了。
別說她,就連胤礽,即便走完了登基大典所有流程,人也是懵的。至今不明白,康熙怎麼就禪位了呢?他怎麼就答應了呢?怎麼就這麼快當上史上最累社畜了呢?
坐在金鑾殿的龍椅之上,聽著禮部尚書對於冊封石令儀為皇后的各項禮制,胤礽迷迷糊糊點頭,下朝後便想找康熙,卻看到乾清宮一片忙亂,奴才們清點著東西,搬來搬去。至於康熙,完全不見人影。
魏珠瞧見他過來,上前行禮:「皇上,太上皇說您已登基,乾清宮乃帝王居所,讓您挑個日子搬過來。他已吩咐了內務府對咸安宮進行整改修葺,日後便住咸安宮去。至於修葺期間這些時日,他說如今已是盛夏,他正好去暢春園避暑。」
胤礽:……
說好的要看著我呢?說好的要幫我壓住朝中那些老狐狸呢?跑了?就這麼跑了?
胤礽不敢置信!尤其是康熙居然選咸安宮作為日後的居所,這TM是找虐嗎?找虐嗎?
「朕身邊還有一群奴才呢,用不著你。」
「奴才是奴才,跟兒臣怎麼一樣呢。」
康熙沒辦法了,眼神瞄向眾位太醫,示意他們上。
太醫心領神會,一個個站出來:「太子殿下,您剛新婚不久,太子妃還等著您呢。」
「太子妃深明大義,汗阿瑪病了,孤伺候汗阿瑪乃天經地義,她會理解的。」
太醫又道:「皇上需要安靜。」
「孤小心點,不發出聲音就是了。」
太醫繼續:「殿下,皇上最是疼您,若您因為照顧皇上累倒了,豈不讓皇上擔心,皇上的病又如何能好?」
胤礽指了指康熙床邊,「孤又沒說要沒日沒夜照顧汗阿瑪不休息。在這安張軟塌,孤就歇在這。」
太醫無奈,看向康熙:皇上,臣等盡力了。
不提四年前那回還好,一提四年前,胤礽哪能放心離開,更何況康熙才因為看到石令儀又心緒大震呢。瞧瞧四年前那回,再瞧瞧親征噶爾丹路上那回。康熙經得住第三次嗎?別說康熙,若真再來一次,胤礽也受不住啊。所以,他必須守著,必須盯著。
因著胤礽的堅持,康熙最終敗下陣來,只能依了胤礽。心下哀嘆:胤礽不走,他就得繼續裝下去,連個「休息」的時候都沒有。這可怎麼得了。偏偏主意是他出的,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想到一日三頓都得當真胤礽的面喝藥,康熙咬咬牙,自閉了。
就這樣,康熙病了數日,胤礽隨侍湯藥數日。康熙的病沒有加重,卻也未見明顯好轉。後宮前朝人心晃蕩。胤礽更是心急如焚。
第七日,康熙傳旨召了索額圖、明珠、張英等一眾大臣入宮覲見,下令禪位於太子。
眾臣皆驚。胤礽更是目瞪口呆,這模樣活似交待後事,他緊握住康熙的手:「汗阿瑪,不行!我不答應。我不當皇帝,我就想當太子,只當太子,一輩子當您的太子。汗阿瑪,您會好起來的。太醫也沒說您的病就到了這個地步,您何必如此。」
「別怕。朕還好,朕知道自己的情況,朕相信自己能好起來。」
「那您還……」
「可朕什麼時候才能好起來?就算好起來,朕的身體也大不如以前了,國事繁瑣,勞心勞力,若朕一直被國事纏身,又能撐得了多久?」
胤礽張了張嘴,不知如何反駁。他很想說,汗阿瑪您會在位六十一年,您的日子還長著呢。可是不一樣了,如今什麼都不一樣了。原時空歷史上,康熙可沒有幾次吐血,更不曾昏迷,亦不曾精神恍惚狀似癲狂。
胤礽突然無比自責,都是因為他,若不是他,康熙何至於此。
「汗阿瑪!」
胤礽雙目濕潤,鼻尖酸楚。
「保成,你是太子,該明白於你而言,什麼最重要。朕現今身體不適,於國事是力不從心了,若你不願登基,至江山社稷於何地?至天下萬民於何地?」
「我……我……」
見胤礽糾結掙扎,康熙直接替他做了決定,轉頭吩咐眾臣:「回去準備吧,欽天監挑個日子,請太子登基。」
「汗阿瑪!」
胤礽聲音急切了兩分,康熙微笑著輕輕擦掉他臉上的淚珠:「汗阿瑪還在呢。汗阿瑪不走,你便是登基了,也還嫩著呢,汗阿瑪得看著點,幫你壓住這些老狐狸,不然汗阿瑪怎麼放心,對不對?」
胤礽咬唇。
康熙又說:「汗阿瑪當太上皇,日子快活又悠閒,也更好調養身體。只是辛苦我們保成了。汗阿瑪知道處理國事很累,汗阿瑪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若不是覺得實在……」
康熙頓住,一嘆:「如果保成不願意便罷了,汗阿瑪知道你不喜歡繁瑣,不喜歡被國事纏身,若是這般,也只能汗阿瑪自己來了。」
康熙強撐著從床上起來,卻又半途倒了回去。
這副模樣,胤礽哪裡還敢勉強他,連連道:「汗阿瑪歇著吧,我來!我答應你!」
康熙嘴角微微勾起。
康熙三十一年六月,太子登基。原定於這個月要舉行的太子妃冊封儀式準備到一半撤了回去,直接籌備起了太子的登基大典。石令儀沒等來自己的太子妃冊封,直接當了皇后。整個人都是懵的。
她才嫁給太子不到兩個月,太子就登基了。這事怎麼覺得這麼玄幻了。
別說她,就連胤礽,即便走完了登基大典所有流程,人也是懵的。至今不明白,康熙怎麼就禪位了呢?他怎麼就答應了呢?怎麼就這麼快當上史上最累社畜了呢?
坐在金鑾殿的龍椅之上,聽著禮部尚書對於冊封石令儀為皇后的各項禮制,胤礽迷迷糊糊點頭,下朝後便想找康熙,卻看到乾清宮一片忙亂,奴才們清點著東西,搬來搬去。至於康熙,完全不見人影。
魏珠瞧見他過來,上前行禮:「皇上,太上皇說您已登基,乾清宮乃帝王居所,讓您挑個日子搬過來。他已吩咐了內務府對咸安宮進行整改修葺,日後便住咸安宮去。至於修葺期間這些時日,他說如今已是盛夏,他正好去暢春園避暑。」
胤礽:……
說好的要看著我呢?說好的要幫我壓住朝中那些老狐狸呢?跑了?就這麼跑了?
胤礽不敢置信!尤其是康熙居然選咸安宮作為日後的居所,這TM是找虐嗎?找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