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千真萬確。他不僅開口承認,還供出了一個印章。首領,那是東宮人才有的印章,他是大鄴的太子。」
第114章 .大局初定我想娶你。
姜鴻軒一死,天下大局將定。
沈清容入鄴京後,立即從張侍郎手中取來先帝的血書。先帝在位時,曾言明會立沈清容為太子,而鴻熹才是篡位之人。
這樣一來,沈清容就成了繼位的正統。
朝中從來不缺牆頭草。看著沈清容入京,早有諸多大臣順勢而倒。
只剩下一小部分人,因與太子一黨交情太深,仍舊固執地想要輔佐姜賦上位。沈清容將姜賦封做睿王,堵住那些人的嘴後,開始真刀真槍做起了實事。
第一件事,是遣人去尋太子。
第二件事,是為沈家平反。
他雖攬下大權、臨朝聽政,但沈家還背負著「反賊」的罪名。沈家若不平反,他心裡過意不去,登基也沒有名正言順的理由。
黎雲書明白這些,主動替他搜集著證據。
人證找尋得大差不差時,王勝忽然來報,「黎大人,殿下請您進宮一敘。」
入宮之後,黎雲書正要跪拜,被他先一步攙住,「你來的正好,禮部奉上了登基的儀典章程,說要有兩人隨從其後。歷來帝王登基時,那二人多是皇后與權臣。我既未成親,便想著......」
黎雲書不自覺地攥緊袖口,聽他笑道:「便想著今年只留你一人,如何?」
談話時,沈清容一直緊緊抓著黎雲書的胳膊,眉飛色舞高興至極。黎雲書見王勝偷偷朝這邊瞥,斂起神色,「殿下。」
她目光向下一掃,沈清容後知後覺鬆開手後,聽她輕道:「都是要登基的人了,該行的禮數還是得有,不必如此客氣。」
沈清容亦看向了王勝,以及一眾偷偷覷向這邊卻不敢吱聲的宦官。他吩咐:「你們先下去吧。我有事情想和黎大人單獨聊聊。」
待眾人走後,黎雲書無奈道:「你知道身為君主該用什麼稱呼自己嗎?」
沈清容彎起眼角,「不知道,你來教我吧。」
「......」
她知沈清容是在說笑,收回了話題,「我知道你的好意,但若讓我兼任那一個身份,我不願意。」
「為何?」
「古來禮制設立皇后與權臣陪同,乃是表達對百官擁簇的感激,希望後宮和睦、朝中太平。這位置代表的是你的態度,你讓我一個人立在那裡,外人只會覺得你是個為情所困之人,他們又用什麼理由來信任輔佐你?」
黎雲書見他在自己身旁坐下,將手搭在他手背上,「那兩個位置必須有人。最好的方法,是把一個位置讓給為你打天下的天鋒軍首領,另一個位置給朝中的太子舊黨。你找誰都行,但不能是我。」
他聽了這話有些不舒服,「你為我做的一切就不算數了嗎?」
「選儀典之人,是大局;你我情誼,是私情。」
說話之時,沈清容悄悄從身後攬住她的腰,將頭靠在她肩上。黎雲書正要提醒,他道:「這裡沒人看著,你繼續說。」
那人的溫度隔著衣衫傳來,溫暖而輕柔,像有羽毛拂過她心尖。黎雲書不由自主地緩下聲音,「朝中仍有不少人親附姜賦,但他們不見得想與你為敵。你好好待見,自然能籠絡不少力量。而天鋒軍將士隨你征戰這麼久,功勞比我要大得多,萬不可怠慢了。」
沈清容靠在她身旁,指尖沿著她的掌紋划過,一陣酥麻順著掌心傳遍全身。
「我知道。我一開始也是這麼設想的。」
黎雲書微愣,「那你傳喚我......」
「只是怕你會不高興,想聽聽你的看法。」他笑得很開心,「果然與我一樣。」
黎雲書沒來得及回應,頸旁傳來點點涼意。她心緒一晃,便覺他吻過脖頸,附耳輕道:「你是我很重要的人,這次我不想委屈你。」
她無奈,「殿下,大局為重。」
「所以我翻遍章程,替你找到了另一個職務。」他將她的長髮別至耳後,扳過她肩膀,認真地看著,「他們說,要有一人代表百官為帝王宣讀頌詞。你是整個京城公認最清正的清官,這位置給你很合適。以往的頌詞多是臣子表明忠君心志,由那人帶領眾臣宣誓,這次我想變動一下。」
黎雲書微微睜大眼,見他笑得溫柔,「你要告訴他們,效忠的不是我,是天下百姓。頌詞由你來寫,至於宣誓,我會和大家一起。」
她回過神,「好。還有嗎?」
「還有......」
沈清容斂睫上前,輕吻在她唇旁。
氣息交織。
情絲漸亂。
沒有多餘的動作,只是輕輕淺淺的纏綿,在試探中觸碰著久違的情感和心緒。
她望著金碧輝煌的房梁和圓柱,正怔神著,聽他附耳輕道:「等一切都安定下來,我想娶你。」
她眼睫顫了顫,如湖泊一般的雙眼泛起細碎的光,雙唇抿得極緊。
「可我不願做第二個昭妃。」
「你本就是朝中權臣,是黎雲書,而非某一人的妃嬪。若讓你重蹈覆轍,我會後悔一輩子。」沈清容捧著她的臉,認真道,「這世間沒人支持昭妃,但我會支持你。」
黎雲書擁住面前之人,靜默看著殿內一切。
「多謝。」
*
沈家一案本就是冤案,卷宗上漏洞百出,平反並未消耗多少時間。
第114章 .大局初定我想娶你。
姜鴻軒一死,天下大局將定。
沈清容入鄴京後,立即從張侍郎手中取來先帝的血書。先帝在位時,曾言明會立沈清容為太子,而鴻熹才是篡位之人。
這樣一來,沈清容就成了繼位的正統。
朝中從來不缺牆頭草。看著沈清容入京,早有諸多大臣順勢而倒。
只剩下一小部分人,因與太子一黨交情太深,仍舊固執地想要輔佐姜賦上位。沈清容將姜賦封做睿王,堵住那些人的嘴後,開始真刀真槍做起了實事。
第一件事,是遣人去尋太子。
第二件事,是為沈家平反。
他雖攬下大權、臨朝聽政,但沈家還背負著「反賊」的罪名。沈家若不平反,他心裡過意不去,登基也沒有名正言順的理由。
黎雲書明白這些,主動替他搜集著證據。
人證找尋得大差不差時,王勝忽然來報,「黎大人,殿下請您進宮一敘。」
入宮之後,黎雲書正要跪拜,被他先一步攙住,「你來的正好,禮部奉上了登基的儀典章程,說要有兩人隨從其後。歷來帝王登基時,那二人多是皇后與權臣。我既未成親,便想著......」
黎雲書不自覺地攥緊袖口,聽他笑道:「便想著今年只留你一人,如何?」
談話時,沈清容一直緊緊抓著黎雲書的胳膊,眉飛色舞高興至極。黎雲書見王勝偷偷朝這邊瞥,斂起神色,「殿下。」
她目光向下一掃,沈清容後知後覺鬆開手後,聽她輕道:「都是要登基的人了,該行的禮數還是得有,不必如此客氣。」
沈清容亦看向了王勝,以及一眾偷偷覷向這邊卻不敢吱聲的宦官。他吩咐:「你們先下去吧。我有事情想和黎大人單獨聊聊。」
待眾人走後,黎雲書無奈道:「你知道身為君主該用什麼稱呼自己嗎?」
沈清容彎起眼角,「不知道,你來教我吧。」
「......」
她知沈清容是在說笑,收回了話題,「我知道你的好意,但若讓我兼任那一個身份,我不願意。」
「為何?」
「古來禮制設立皇后與權臣陪同,乃是表達對百官擁簇的感激,希望後宮和睦、朝中太平。這位置代表的是你的態度,你讓我一個人立在那裡,外人只會覺得你是個為情所困之人,他們又用什麼理由來信任輔佐你?」
黎雲書見他在自己身旁坐下,將手搭在他手背上,「那兩個位置必須有人。最好的方法,是把一個位置讓給為你打天下的天鋒軍首領,另一個位置給朝中的太子舊黨。你找誰都行,但不能是我。」
他聽了這話有些不舒服,「你為我做的一切就不算數了嗎?」
「選儀典之人,是大局;你我情誼,是私情。」
說話之時,沈清容悄悄從身後攬住她的腰,將頭靠在她肩上。黎雲書正要提醒,他道:「這裡沒人看著,你繼續說。」
那人的溫度隔著衣衫傳來,溫暖而輕柔,像有羽毛拂過她心尖。黎雲書不由自主地緩下聲音,「朝中仍有不少人親附姜賦,但他們不見得想與你為敵。你好好待見,自然能籠絡不少力量。而天鋒軍將士隨你征戰這麼久,功勞比我要大得多,萬不可怠慢了。」
沈清容靠在她身旁,指尖沿著她的掌紋划過,一陣酥麻順著掌心傳遍全身。
「我知道。我一開始也是這麼設想的。」
黎雲書微愣,「那你傳喚我......」
「只是怕你會不高興,想聽聽你的看法。」他笑得很開心,「果然與我一樣。」
黎雲書沒來得及回應,頸旁傳來點點涼意。她心緒一晃,便覺他吻過脖頸,附耳輕道:「你是我很重要的人,這次我不想委屈你。」
她無奈,「殿下,大局為重。」
「所以我翻遍章程,替你找到了另一個職務。」他將她的長髮別至耳後,扳過她肩膀,認真地看著,「他們說,要有一人代表百官為帝王宣讀頌詞。你是整個京城公認最清正的清官,這位置給你很合適。以往的頌詞多是臣子表明忠君心志,由那人帶領眾臣宣誓,這次我想變動一下。」
黎雲書微微睜大眼,見他笑得溫柔,「你要告訴他們,效忠的不是我,是天下百姓。頌詞由你來寫,至於宣誓,我會和大家一起。」
她回過神,「好。還有嗎?」
「還有......」
沈清容斂睫上前,輕吻在她唇旁。
氣息交織。
情絲漸亂。
沒有多餘的動作,只是輕輕淺淺的纏綿,在試探中觸碰著久違的情感和心緒。
她望著金碧輝煌的房梁和圓柱,正怔神著,聽他附耳輕道:「等一切都安定下來,我想娶你。」
她眼睫顫了顫,如湖泊一般的雙眼泛起細碎的光,雙唇抿得極緊。
「可我不願做第二個昭妃。」
「你本就是朝中權臣,是黎雲書,而非某一人的妃嬪。若讓你重蹈覆轍,我會後悔一輩子。」沈清容捧著她的臉,認真道,「這世間沒人支持昭妃,但我會支持你。」
黎雲書擁住面前之人,靜默看著殿內一切。
「多謝。」
*
沈家一案本就是冤案,卷宗上漏洞百出,平反並未消耗多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