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頁
事已至此,李旦也無話可說。原以為自己的人,不知道什麼時候,也被李隆基這小子策反了。保護他?軟禁他罷了,讓他死也死不成。幸得只要權力,不要他的命。站在城樓的風中,李旦長嘆一聲:「三郎啊,以後的事,你看著辦吧。我老朽,管不得了!」
管不得了。
李旦瞅准機會跑過去,揪著方才站出來支持他的某位大臣,低首耳語:「去找太平公主,讓她快跑,跑得越遠越好。」
那人聽了點頭,混在人群中便走。剛剛轉身,李旦忽然想起來什麼,扭頭望著那人背影,唇顫動著想叫住他。這句話,最終卻沒有說出口。
「告訴她,說我對不起她。」
可是來不及了,沒有時間了。
第二天,太上皇李旦下誥:自今軍國行政,一皆取皇帝處分。朕方無為養志,以遂素心。
太平,太平又如何呢?她只是刀劍,敵人已然跪地投降,他手中的刀,還有用處麼?李隆基根本沒有派人抓她,任由她接到哥哥的一句「逃」,騎上馬,往終南山奔去。
一日奔波,路過山寺,她下馬,預備向寺中僧人討口水喝,而後繼續向南。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饑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僧人吟誦著《藥師經》,聲音清澈而明淨。舉起盛滿井水的碗,太平向寺院中望去。水順著碗邊滴滴答答下來,她卻無知覺,只看見寶殿正中,供著一尊金光閃耀的大佛。
大佛微笑著。
「阿娘。」她喚道。
慈眉善目的佛,有著母親的眼。那般莊嚴。[R5]
阿娘。
放下水碗,走進殿宇之內,跪下叩拜。每一下,前額貼住地面,那樣虔誠。伏在大佛腳邊,手指摩挲上腳背,她俯身輕輕吻了吻。再仰頭,大佛眼角垂下,好像也在看她。似笑非笑,不知是輕蔑,還是寬慰。
「沒有你的我,真的一無是處,一事無成麼?」
不是的吧。大概……不是的吧。她搖頭。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R6]
「阿娘,我是你的掌珠,卻不能成為你的驕傲。」她雙眼緊盯著大佛,鄭重其事,「也許,我永不能成神明。」
也許所有人都認為,神明的孩子應該有所作為。可她偏偏是個凡人。而且她喜歡做個凡人。一個有所求卻無所得的凡人。一個求不得亦放不下的凡人。恣意妄為的凡人。大喜大悲的凡人。
凡人的死,不會像神明一樣寂然悲涼。她會是,偉岸而壯烈。
再見。就要再見了。
未再往南行,留在山寺,她聽一日《藥師經》。是夜,寺中點上長明燈,佛前,命人燃起火盆。
「公主,七月點火盆做什麼?」
太平沒有回答,只問:「要你拿的東西,都帶來了吧?」
書韻呈上木匣。打開蓋板,裡邊是一件衣服,飄著淡淡的香。三指拈出衣裙,半張畫掉落出來,又躺進盒中。
「再留一天吧,後日,我們回去。」
「皇帝又沒找來,公主為何要回去?」
火盆燃起,將夏日的燥熱烘托得更烈。半面畫丟進去,麻紙很快點著了。火焰的吞噬中,那張漂亮的臉萎縮,消散,化作輕煙。
「他不來找,只是在羞辱我罷了。沒有太上皇,沒有宰相,沒有羽林將軍,我什麼都不是。他甚至不屑於追殺。就像婉兒所說,回到長安以後,我置辦豪宅,爭搶水碾,造成貪財荒淫的景象。天長日久,自然不得人心啊。」
鼻尖埋進衣裙之中,那裡還殘留著婉兒的味道。
這個時代的悲劇,就在於帶頭衝擊的鳥兒,精疲力竭地死在了天羅地網之中。但至少她反抗過,那個明媚剛強的婉兒啊。
「書韻,那天我對她說『等你回來』,她答應我了。她會回來的吧。如果今日就回來,我躲在這裡,她找不到我怎麼辦……她會不會著急啊,她會不會罵我負心,她會不會就走掉了?會不會,就又錯過了……」
如果,我死在別的地方,她就找不到我了。
「公主……」
她將衣裙扔進火盆,火勢霎時暗了一下,不久又慢慢燃燒起來。青燈古佛,香菸繚繞,這情景,恍若隔世。
葫蘆瓢子呈上來,蘸水,一點一點洗去臉上的妝粉胭脂,洗去這個時代的印記。老了,老了。優雅地退場,是她最後能做的。
洛陽,意氣盡衰,落日殘陽;長安,滿城繁華,難守長安。
那一天,終究來到。她起得很早,天還沒亮,便喚人梳妝。
「許久沒有照過鏡子了,書韻,拿柄銅鏡來吧。」她說。
陪伴三年的侍女,站在身後,為她梳妝。鏡中的自己,莫名憔悴,鬢邊眼角,起了細密的紋路。
「我有白髮麼?」幫我拔掉吧。
本想夜闌燈下,細訴別後相思。可是,一點新的歡娛,又勾起無窮舊恨。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R7] 花辭樹啊。花都落乾淨了,才會長出綠葉來。完成生命的輪迴。平日常穿的素衣襦裙,已漿洗完畢,透著烈日陽光的氣息。已然放在眼前了,她忽然擺手說不穿,一時興起,偏要那件打馬球穿的男裝。衣袍收著袖口,有著明艷逼人的鮮紫暗紅,洛陽牡丹不過如此。[R8]
管不得了。
李旦瞅准機會跑過去,揪著方才站出來支持他的某位大臣,低首耳語:「去找太平公主,讓她快跑,跑得越遠越好。」
那人聽了點頭,混在人群中便走。剛剛轉身,李旦忽然想起來什麼,扭頭望著那人背影,唇顫動著想叫住他。這句話,最終卻沒有說出口。
「告訴她,說我對不起她。」
可是來不及了,沒有時間了。
第二天,太上皇李旦下誥:自今軍國行政,一皆取皇帝處分。朕方無為養志,以遂素心。
太平,太平又如何呢?她只是刀劍,敵人已然跪地投降,他手中的刀,還有用處麼?李隆基根本沒有派人抓她,任由她接到哥哥的一句「逃」,騎上馬,往終南山奔去。
一日奔波,路過山寺,她下馬,預備向寺中僧人討口水喝,而後繼續向南。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饑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僧人吟誦著《藥師經》,聲音清澈而明淨。舉起盛滿井水的碗,太平向寺院中望去。水順著碗邊滴滴答答下來,她卻無知覺,只看見寶殿正中,供著一尊金光閃耀的大佛。
大佛微笑著。
「阿娘。」她喚道。
慈眉善目的佛,有著母親的眼。那般莊嚴。[R5]
阿娘。
放下水碗,走進殿宇之內,跪下叩拜。每一下,前額貼住地面,那樣虔誠。伏在大佛腳邊,手指摩挲上腳背,她俯身輕輕吻了吻。再仰頭,大佛眼角垂下,好像也在看她。似笑非笑,不知是輕蔑,還是寬慰。
「沒有你的我,真的一無是處,一事無成麼?」
不是的吧。大概……不是的吧。她搖頭。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R6]
「阿娘,我是你的掌珠,卻不能成為你的驕傲。」她雙眼緊盯著大佛,鄭重其事,「也許,我永不能成神明。」
也許所有人都認為,神明的孩子應該有所作為。可她偏偏是個凡人。而且她喜歡做個凡人。一個有所求卻無所得的凡人。一個求不得亦放不下的凡人。恣意妄為的凡人。大喜大悲的凡人。
凡人的死,不會像神明一樣寂然悲涼。她會是,偉岸而壯烈。
再見。就要再見了。
未再往南行,留在山寺,她聽一日《藥師經》。是夜,寺中點上長明燈,佛前,命人燃起火盆。
「公主,七月點火盆做什麼?」
太平沒有回答,只問:「要你拿的東西,都帶來了吧?」
書韻呈上木匣。打開蓋板,裡邊是一件衣服,飄著淡淡的香。三指拈出衣裙,半張畫掉落出來,又躺進盒中。
「再留一天吧,後日,我們回去。」
「皇帝又沒找來,公主為何要回去?」
火盆燃起,將夏日的燥熱烘托得更烈。半面畫丟進去,麻紙很快點著了。火焰的吞噬中,那張漂亮的臉萎縮,消散,化作輕煙。
「他不來找,只是在羞辱我罷了。沒有太上皇,沒有宰相,沒有羽林將軍,我什麼都不是。他甚至不屑於追殺。就像婉兒所說,回到長安以後,我置辦豪宅,爭搶水碾,造成貪財荒淫的景象。天長日久,自然不得人心啊。」
鼻尖埋進衣裙之中,那裡還殘留著婉兒的味道。
這個時代的悲劇,就在於帶頭衝擊的鳥兒,精疲力竭地死在了天羅地網之中。但至少她反抗過,那個明媚剛強的婉兒啊。
「書韻,那天我對她說『等你回來』,她答應我了。她會回來的吧。如果今日就回來,我躲在這裡,她找不到我怎麼辦……她會不會著急啊,她會不會罵我負心,她會不會就走掉了?會不會,就又錯過了……」
如果,我死在別的地方,她就找不到我了。
「公主……」
她將衣裙扔進火盆,火勢霎時暗了一下,不久又慢慢燃燒起來。青燈古佛,香菸繚繞,這情景,恍若隔世。
葫蘆瓢子呈上來,蘸水,一點一點洗去臉上的妝粉胭脂,洗去這個時代的印記。老了,老了。優雅地退場,是她最後能做的。
洛陽,意氣盡衰,落日殘陽;長安,滿城繁華,難守長安。
那一天,終究來到。她起得很早,天還沒亮,便喚人梳妝。
「許久沒有照過鏡子了,書韻,拿柄銅鏡來吧。」她說。
陪伴三年的侍女,站在身後,為她梳妝。鏡中的自己,莫名憔悴,鬢邊眼角,起了細密的紋路。
「我有白髮麼?」幫我拔掉吧。
本想夜闌燈下,細訴別後相思。可是,一點新的歡娛,又勾起無窮舊恨。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R7] 花辭樹啊。花都落乾淨了,才會長出綠葉來。完成生命的輪迴。平日常穿的素衣襦裙,已漿洗完畢,透著烈日陽光的氣息。已然放在眼前了,她忽然擺手說不穿,一時興起,偏要那件打馬球穿的男裝。衣袍收著袖口,有著明艷逼人的鮮紫暗紅,洛陽牡丹不過如此。[R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