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久而久之,他們會談起婉兒,談起她離世之前的幾個月,回憶她說的話、做的事。太平淡然了許多,她看著座下的年輕人,看他時時深邃而恍惚的眼睛。的確有趣,這樣一個愛著婉兒,並且深沉地懷念她的人,沒有掩藏厚重的情感,更不像某些士人般對自己橫加指責。儘管是她害死了婉兒,又草草安葬下去。

  在公主的舉薦下,崔湜得到提拔,又一次做到宰相的位置。[R10]

  李隆基忽而有些慌亂,他很快發現,時局並沒有自己預計地樂觀。姑母認真運作起來,還真有些招架不住。更何況父親為了壓他,重用了姑母的黨羽,原本速戰速決變成纏鬥,久攻不下。

  雙方各樹黨羽,打擊異己,仿佛又回到太平離開之前。那時的問題仍不能解決,宰相中有些是公主的人,有些是太子的人,天長日久,工作難免推諉扯皮。數月過去,官員封的越來越多,卻辦不成事。國家混亂,倉庫空虛,水旱災害頻繁。

  那年十月,李旦大宴承天門。宰相們都很高興,通常只有盛大的喜事,譬如萬國朝貢、大赦天下、冊封王侯之類,才會動用這個地點。他們喜滋滋地坐在下邊,等著皇帝宣布這件大好事。

  李旦起身舉杯,長嘆了一氣。

  「政教多闕,水旱為災,府庫益竭,僚吏日滋」,他細數著為政以來的弊病,隨後自罪道,都是自己德行不足,才落得這般境地。事態越發不可收拾,座下的宰執,也難辭其咎。開展一番批評與自我批評以後,國家領導人宣布,在座不在座的宰相,今日全部罷免。

  這下李隆基傻眼了,當時宰相隊伍中,支持他的人占絕大多數。而被父親換上來的,僅有兩個是他的黨羽。傷害性很大,侮辱性也極強,明擺著是說他的人不行,得換公主黨羽主持大局。這速戰速決已經不是纏鬥了,再這樣下去,自己也許就沒了,直接被姑姑速戰速決掉。

  太平公主,不簡單。

  李隆基略略凝眉,隨後一個微笑。他最善於死地後生,挑戰越大,他便越是興奮。

  [R1]《資治通鑑》記載:上召群臣三品以上,謂曰:「朕素懷澹泊,不以萬乘為貴,曩為皇嗣,又為皇太弟,皆辭不處。今欲傳位太子,何如?」群臣莫對。太子使右庶子李景伯固辭,不許。殿中侍御史和逢堯附太平公主,言於上曰:「陛下春秋未高,方為四海所依仰,豈得遽爾!」上乃止。

  [R2]此事未有記載。但根據墓志銘,婉兒下葬之前就復位昭容,《唐會要》、《資治通鑑》的原文又記載,景雲二年秋,七月癸巳,追復上官昭容,諡號惠文。仇鹿鳴先生《上官婉兒墓誌透露的史實》一文指出,《資治通鑑》與《唐會要》可能誤記。這個猜測,不能草率的當作事實看待,陸楊先生在《上官婉兒和她的製作者》一文中提出過反駁,也很有道理。另一種說法就是婉兒復位昭容兩次,中間曾被廢過一次,誰幹的就不用多猜了。

  權衡再三,我最終採取了兩次贈官都是真的,李三中間廢過一次婉兒昭容的寫法。

  [R3]可她不知道,婉兒死前,為了她放下身段,向李三下跪求饒。卑微到塵埃里。也許,她永遠也不會知道了。

  [R4]要是當時太平執意不回來,不做父子相爭的工具就好了。我時常這麼想。她這樣的人,一生所求,不過做個富貴閒人,飲酒賦詩罷了。卻一生不得脫離困局。她又回來了,大張旗鼓,車如流水馬如龍。

  [R5]這段出自《絕代才女上官婉兒》中婉兒歸家省親,用在這裡也蠻合適。

  [R6]《上官婉兒與她的大唐》里的話,那是在婉兒母親死去以後,用來描述婉兒內心的。

  [R7]這是呼應第二十七章 ,婉兒也說過,太平是她的底線哦。

  [R8]仇鹿鳴的《上官婉兒墓誌透露的史實》:上官昭容還曾被「追諡」為「惠文」,但這是下葬之後的事,《墓誌》製作於下葬之前,不可能有記載。《唐會要》卷八十:「惠文,贈昭容上官氏。景雲二年七月追諡。以其有功,故此追贈」,《資治通鑑》卷二一O亦記載:「(景雲二年)秋,七月,癸巳,追復上官昭容,諡日惠文」。諡號是對官員生平貢獻和人品行事的官方集中評價,在唐代有諸多限制,「諸職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身亡者,佐史錄行狀申考功,考功責歷任勘校,下太常寺擬諡訖,復申考功,於都堂集內省官議諡,然後奏聞」,諡號是經過群臣集議而定,非皇帝個人的專權行為。唐代女性得諡者僅見於皇后與幾位公主,上官昭容得諡堪稱殊榮,另一庶姓女性得諡的特殊案例,乃武則天之母楊氏,贈諡「貞烈」。

  [R9]《新唐書??卷七十六》:景雲元年,號大聖天后。太平公主幹政,請復二陵官,又尊后曰天后聖帝,俄號聖后。太平誅,詔黜周孝明皇帝號,復為太原郡王,後為妃,罷昊、順等陵。

  [R10]《資治通鑑》記載:湜私侍太平公主,公主欲引以為相,湜請與象先同升,公主不可,湜曰:「然則湜亦不敢當。」公主乃為之並言於上。上不欲用湜,公主涕泣以請,乃從之。

  第151章 不得安(3)

  李旦是個極為矛盾的人。他一面堅定不改立太子的決心,另一面,又利用妹妹狠狠打擊兒子。一面見著事態愈發不可收拾,疲憊不已,萌生退隱之心,一面又放不下掌握的權力,放不下自己的欲望。他找來術士[R1] 論道,仿佛看脫凡塵,就要羽化成仙,又始終不放不下權力,親自郊祀、躬耕、改元、大赦,顯示自己的權威和正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