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翌日,李隆基上表,請廢上官婉兒昭容名分[R2] ,降為庶人,為唐隆之變正名。當年士子請願,風波過去了大半年,漸漸被人遺忘了。當年昭容與韋氏的恩恩怨怨,算是糾葛不清,此時若能將她劃歸韋黨,算對她的慘死給了說法。畢竟,皇室的正確與合法,才是最要緊的。

  緊接著,李隆基做了個低姿態,請讓太子之位與哥哥李成器,李旦沒有準許。他又請召姑母回長安,這次李旦很快批下了。在李旦眼中,三郎慢慢變成重情重義,懂得分寸的好兒子,孝順、謙和、不爭不搶,能贏得大臣支持和長輩的喜歡。

  消息被有意無意地傳到蒲州,很快太平接到了哥哥的信件,言辭懇切地請她回去。

  「三郎對你也記掛得很。」這句話看得她一陣陣犯噁心。記掛的很?也許真是記掛得很。真可笑,無論你怎麼迴避,有人就是不放過你。

  更可笑的是,另一個人,無論你怎麼牽掛,怎麼留戀,卻那樣輕易就放過了。

  她把信件扔進火爐,沒有理睬。

  不久後,長安來了正式的制書,召太平公主還朝。說是皇帝的命令,字裡行間,都是李隆基下的戰書。她燒不了,只能看著這黃絹發呆。婉兒昭容之位被奪,文集也限制傳抄,命令已經下來。她知道,哥哥既不想讓太子毫無班底,像李顯一樣被重臣控制,又不想讓兒子太膨脹,免得自己皇位坐不安穩。所以他最希望太平回來,制衡住三郎,以便到死時都緊握著權力。卻不考慮他死後,妹妹會被怎樣清算……

  或許他在借著廢除婉兒名位,逼她回來。他知道她不想趟這趟渾水,也知道她沒有贏的機會。

  太平將黃絹捲起來,輕輕放在一旁。起身走到院中,坐在樹下的蒲團上,斑駁的日色從葉片中透過,灑下點點金光。

  時代已經逝去,我們這一代女人,是時候退出政壇了。婉兒看得很清楚,所以她登鋒履刃,以身作則,在最前邊離開了。那時她若真想讓我陪她死,我會苟且偷生麼?如果那天她執意要我也去,亂軍中大概也會被侄子所害,一刀斬於馬下。隨後,李隆基挾制少帝攝政,一切就安穩地過渡了。可她為什麼不要呢?

  我是紅妝時代最後的遺患,不能苟且偷生。三郎只有堂堂正正打敗我,才能坐穩他的朝堂。他無論如何都要打敗我的,也只有通過打敗我立威。

  則天陛下教她天下,婉兒又教給了我。我也想教三郎,只是不知道,他能不能看清。僅有謀略膽量,看不清什麼是天下,王朝還是會毀在他手裡。這大概,就是婉兒的本意。真是,連這些都能算計到。為了天下,這女人未免太薄情、太狠心了些,連陪她赴死都不讓。她不知道我有多疼。

  本想執她之手,白首終老。那時我想,惟願身死吾妻後,莫讓她相思兩隔。沒想到,我能這麼想,她卻如此狠心。從頭到尾,都是我愛得更卑微。因為她那個人,太耀眼了,沒法卑微。我也不想叫她卑微。[R3]

  有誰因為自己所愛之人,去愛上她的所愛。我便是。她在意的東西,我也要拼死用生命守護。

  究竟什麼,是天下呢。

  「或許我的確是個老古板,抱有不切實際的夢想,仍抓著上個時代的人不放手。」婉兒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如今也一字一句,清晰地從她口中吐露出來,「但我不後悔,為大唐紅妝的驚鴻一瞥,添上寥寥數筆,這是我的榮幸。」

  她回來了。[R4]

  帳舞蟠龍,簾飛繡鳳。儀仗列隊,車馬迤邐。城為之傾,街因之沉。龍幡鳳旌雙雙,稚羽宮扇對對。金銀煥彩,珠玉生輝。[R5] 金頂鵝黃繡鳳鑾輿,長串宮燈穿插其間,猶如火龍。長安的少年列著隊,在街邊引頸仰望,看那位絕色長公主。她戴一頂墜著珠寶的鳳冠,沒有坐在車裡,而是端坐於馬上。面如冰雪,大氣端莊。她要所有人看見,太平公主回來了。她來赴死,就像母親與婉兒一樣,為了所愛的天下,奔赴自己的宿命。

  回來了,就沒想過善終。以自我毀滅的方式,才能綻放出那片煙火。

  從今往後,只剩盔甲,再無軟肋。[R6]

  她說,還有一些該做的事沒做完,所以回了長安。歸來的條件,是為婉兒復位昭容,並贈諡號,彰顯她為大唐之忠臣。

  她心中默默念著,一定得守住婉兒名譽,即便自己萬劫不復。因為這是底線。

  婉兒,我不知何時,也把你當做底線。原來我的底線……可高了。[R7]

  最終諡號擬為「惠文」二字,「文」乃諡中第一,最好的諡號,她給了她。[R8] 此外,則天皇帝自廢帝號以後,景雲年間又一次降格,號為「大聖天后」。這次回來,太平請復母親的帝號,尊為「天后聖帝」,兼復太原郡王、王妃陵寢。[R9] 真心也好,作秀也罷,她要做的事,做完了。

  隨後,沒有過多喘息,太平投入了朝廷的洪流。既然無法逃避,她自暴自棄似的參與進了戰鬥,盡心力和太子爺頂了起來。原本離開的人聚攏回來,她看得清,夤緣攀附者多,忠誠不二者少。唯蕭至忠、崔湜二人,自始至終不曾離開。崔湜常來看她,有時也無甚大事,談天說地罷了。想借她家中婉兒文集一閱,公主也沒準許。

  她笑著對崔湜說:「你們這些跟隨我的人,大約不久會死的。」

  「誰能無死呢?」崔湜總是這副模樣,好似什麼都無所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