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頁
皇家沒有為婉兒正名,更未承認錯殺的失誤。最最要緊的一點,是未給詔葬的禮遇,連帶著配套的鹵簿、監臨、賻贈、手力,全都一無所有。這種態度過分模糊了,似乎一半默認,婉兒就是該殺的逆臣。
他們靜靜站在那裡,累了就坐下等著,不吃不喝,請求太平公主為她主持公道。
他們的訴求很多,除了禮葬,尤其是太子李隆基,一定要他出面罪己,擔負起錯殺忠臣的罪過。不為名不為權力,也非夤緣攀附,院中士人無畏的神情,與曾經毫無二致。太平站在這裡,望著滿院的人,初秋的太陽還有些許餘威。他們靜靜看著她。
我不是沒想過全身而退,可惜,出不去了。
記起遺信里的話語,她真真切切體會到彼時的心境。眾人都在盼著婉兒做救世的王,正如現在要求自己做正義的審判官。出不去了。
「諸位莫急,復位昭容與禮葬的事,我已與陛下說過,中書也批下了。朝廷承認上官昭容歸心李唐——」
「太子該出面請罪!」下邊有人喊。
「朝廷只復昭容,賻贈一點都無,怎能如此敷衍!」
「分明是為了自己的面子,抹殺昭容的功勞!」
太平做了個壓下的手勢,眾人聲音不自覺低下去,仰頭望著她。她面色很冷,沒有分毫慌亂,深吸一口氣,緩緩道:「諸位的心境我明白,本殿向來敬慕昭容,又何嘗不想如此。如今停靈不久,墓葬才修一半,時間還長。諸位請放心,我為她主持喪禮,該有的,都會爭取來。」
底下嘀咕一會兒,多數人還是不肯走。在他們眼中,太平是政變主謀,更是太子親姑姑,要為自己遮醜的。如今這樣說,不過想把他們搪塞過去罷了。士子們在院中靜坐,輪番過來請願,弄得她更吃睡不好。
此時接到朝廷文書:有司已定,上官昭容於八月二十四日下葬洪瀆原。
她一個激靈,八月二十四日?也就剩七八天的時間,墓中的壁畫都沒弄好,墓誌修訂未完,更不要說定製的陶俑。她抓著文書直奔宮城,不說興師問罪,至少得討個說法。在前殿,無意撞見李隆基。那人雙眼瞟了下她,看著那一襲花紋都無的素衣,輕輕哼了一聲:「喲,守寡呢?」
「太子,你別欺人太甚。」她咬牙切齒。
我一讓再讓,默許你做了太子,你倒好,如今這樣陰我。我告訴你李隆基,其他的事,我都可以退,只有這一點,我堅決不能讓步。八月二十四日,你想讓我怎麼辦?就這樣草草埋下去?你讓我拿什麼去糊弄?
「姑母,這一點,你就受不住了?」他挑挑眉,「還有更過分的呢。」
我勸您啊,還是按照有司規定的日期,早日將上官昭容歸葬了吧。否則呢,沒有官員喪葬的儀仗事小,留給眾人口實事大。拖得越久,他們就越能鬧騰。到時候非說錯殺了昭容,政變的罪過,也有姑母你一份。
「自然有我一份。我疏忽大意,錯看了你這狼子野心。他們要罵我,我便受著,不干你的事。」
「姑母,此事早些了結,對你對我,還有你最愛的皇帝阿兄,都再好不過。您——好好想想。」
「我不必想,」她側身避開侄兒,「這件事,我絕不會退步。李隆基,你當我是什麼人了?」
「不不不,」太子連連搖頭擺手,「我呢,不是這個意思。我是叫您,好好想想。」他加重了最後四個字,仿佛有什麼不得了的內涵。
「你想說什麼?」太平皺眉,「你是在威脅我麼?」
他很無辜地聳肩,眨著眼看她。
「姑母執意這樣做,便是不喜歡我這個侄兒,偏要與我作對。那樣的話,侄兒思來想去,也只有對不住您了。」他笑著說。
「你到底想做什麼!」她質問道。
「也沒什麼。只是我想啊,兩個月前,是本太子沖入宮中,浴血奮戰,也不知姑母做了什麼。現在處處制約我,還要本太子道個什麼歉。我看,是姑母欺人太甚了。」
姑母,不在二十四日下葬,禮部不會提供官員的儀仗。到時候,您就自己找人抬棺材吧。寒酸是寒酸了些,也未嘗不可嘛。
李隆基最後丟下一句話,轉身走了。
還有事情要辦,她不多停留,幾步走入內殿,與兄長李旦交涉起來。過程很不順利,哥哥搪塞了幾句,大概也以為多停靈一日,便多一日的風險,不如早早下葬算了。老放在那裡,總讓人想起重福的政變,以及自己與兒子上位的合法性。日子久了,再生出一場政變,實在不值當。
太平紅了眼眶:「阿兄——」
你們不能再逼我了,你們不該再逼我了。就這一個願望,一個最最微小的願望,你們——
「欸,你別哭,別哭。」李旦輕輕拍她的肩,「婉兒也想天下安寧的,為此不惜獻出生命。我想啊,她若遇見這種狀況,也會做一樣的選擇……」
她甩開哥哥的手,血絲沾染的眼白,被淚珠放大成可怖的模樣。
「這一點,我絕不會妥協。禮部不給官員儀仗,我自己去準備。我不能讓婉兒躺在沒修好的墓室里。活著已經足夠艱難,讓她在地下也無法安眠,你忍得下心,我做不到。」
說完轉身就走。李旦喚了幾聲,全當作沒聽見。
[R1]這是群友鎮魂公主希望我寫的梗,原文為:《小謫風月》這首歌里有句「可來世太遠太晚太冷,為何不能是今生」。那天聽的這一句,我腦子裡第一反應就是婉平,我覺得可以用一下。可以是婉給平留的絕筆里說要來世再在一起,然後平的心理活動。
他們靜靜站在那裡,累了就坐下等著,不吃不喝,請求太平公主為她主持公道。
他們的訴求很多,除了禮葬,尤其是太子李隆基,一定要他出面罪己,擔負起錯殺忠臣的罪過。不為名不為權力,也非夤緣攀附,院中士人無畏的神情,與曾經毫無二致。太平站在這裡,望著滿院的人,初秋的太陽還有些許餘威。他們靜靜看著她。
我不是沒想過全身而退,可惜,出不去了。
記起遺信里的話語,她真真切切體會到彼時的心境。眾人都在盼著婉兒做救世的王,正如現在要求自己做正義的審判官。出不去了。
「諸位莫急,復位昭容與禮葬的事,我已與陛下說過,中書也批下了。朝廷承認上官昭容歸心李唐——」
「太子該出面請罪!」下邊有人喊。
「朝廷只復昭容,賻贈一點都無,怎能如此敷衍!」
「分明是為了自己的面子,抹殺昭容的功勞!」
太平做了個壓下的手勢,眾人聲音不自覺低下去,仰頭望著她。她面色很冷,沒有分毫慌亂,深吸一口氣,緩緩道:「諸位的心境我明白,本殿向來敬慕昭容,又何嘗不想如此。如今停靈不久,墓葬才修一半,時間還長。諸位請放心,我為她主持喪禮,該有的,都會爭取來。」
底下嘀咕一會兒,多數人還是不肯走。在他們眼中,太平是政變主謀,更是太子親姑姑,要為自己遮醜的。如今這樣說,不過想把他們搪塞過去罷了。士子們在院中靜坐,輪番過來請願,弄得她更吃睡不好。
此時接到朝廷文書:有司已定,上官昭容於八月二十四日下葬洪瀆原。
她一個激靈,八月二十四日?也就剩七八天的時間,墓中的壁畫都沒弄好,墓誌修訂未完,更不要說定製的陶俑。她抓著文書直奔宮城,不說興師問罪,至少得討個說法。在前殿,無意撞見李隆基。那人雙眼瞟了下她,看著那一襲花紋都無的素衣,輕輕哼了一聲:「喲,守寡呢?」
「太子,你別欺人太甚。」她咬牙切齒。
我一讓再讓,默許你做了太子,你倒好,如今這樣陰我。我告訴你李隆基,其他的事,我都可以退,只有這一點,我堅決不能讓步。八月二十四日,你想讓我怎麼辦?就這樣草草埋下去?你讓我拿什麼去糊弄?
「姑母,這一點,你就受不住了?」他挑挑眉,「還有更過分的呢。」
我勸您啊,還是按照有司規定的日期,早日將上官昭容歸葬了吧。否則呢,沒有官員喪葬的儀仗事小,留給眾人口實事大。拖得越久,他們就越能鬧騰。到時候非說錯殺了昭容,政變的罪過,也有姑母你一份。
「自然有我一份。我疏忽大意,錯看了你這狼子野心。他們要罵我,我便受著,不干你的事。」
「姑母,此事早些了結,對你對我,還有你最愛的皇帝阿兄,都再好不過。您——好好想想。」
「我不必想,」她側身避開侄兒,「這件事,我絕不會退步。李隆基,你當我是什麼人了?」
「不不不,」太子連連搖頭擺手,「我呢,不是這個意思。我是叫您,好好想想。」他加重了最後四個字,仿佛有什麼不得了的內涵。
「你想說什麼?」太平皺眉,「你是在威脅我麼?」
他很無辜地聳肩,眨著眼看她。
「姑母執意這樣做,便是不喜歡我這個侄兒,偏要與我作對。那樣的話,侄兒思來想去,也只有對不住您了。」他笑著說。
「你到底想做什麼!」她質問道。
「也沒什麼。只是我想啊,兩個月前,是本太子沖入宮中,浴血奮戰,也不知姑母做了什麼。現在處處制約我,還要本太子道個什麼歉。我看,是姑母欺人太甚了。」
姑母,不在二十四日下葬,禮部不會提供官員的儀仗。到時候,您就自己找人抬棺材吧。寒酸是寒酸了些,也未嘗不可嘛。
李隆基最後丟下一句話,轉身走了。
還有事情要辦,她不多停留,幾步走入內殿,與兄長李旦交涉起來。過程很不順利,哥哥搪塞了幾句,大概也以為多停靈一日,便多一日的風險,不如早早下葬算了。老放在那裡,總讓人想起重福的政變,以及自己與兒子上位的合法性。日子久了,再生出一場政變,實在不值當。
太平紅了眼眶:「阿兄——」
你們不能再逼我了,你們不該再逼我了。就這一個願望,一個最最微小的願望,你們——
「欸,你別哭,別哭。」李旦輕輕拍她的肩,「婉兒也想天下安寧的,為此不惜獻出生命。我想啊,她若遇見這種狀況,也會做一樣的選擇……」
她甩開哥哥的手,血絲沾染的眼白,被淚珠放大成可怖的模樣。
「這一點,我絕不會妥協。禮部不給官員儀仗,我自己去準備。我不能讓婉兒躺在沒修好的墓室里。活著已經足夠艱難,讓她在地下也無法安眠,你忍得下心,我做不到。」
說完轉身就走。李旦喚了幾聲,全當作沒聽見。
[R1]這是群友鎮魂公主希望我寫的梗,原文為:《小謫風月》這首歌里有句「可來世太遠太晚太冷,為何不能是今生」。那天聽的這一句,我腦子裡第一反應就是婉平,我覺得可以用一下。可以是婉給平留的絕筆里說要來世再在一起,然後平的心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