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賢妃娘娘不受寵,沒有自己的孩子,只能在他身上找到做母親的,那種望子成龍的感覺,說起來,也……怪可憐的。

  那他下回帶些小東西去鸞儀宮吧。

  沒準賢妃娘娘收了東西,心裡很高興,也就如媽媽一樣,不再盯著他學這學那了。

  太子腦瓜轉了轉,膩歪在常姝雁懷裡撒嬌:「媽媽,賢妃娘娘喜歡什麼啊?明天我想帶些給她。」

  常姝雁笑了笑:「你這孩子,也懂事了,這段時間確實要勞累著賢妃,那……」

  她想了一會兒,繼續道:「你的話,太貴重的東西用不著。像那些活物,賢妃就算喜歡,也未必有時間去看,不防便多帶點薔薇露、各樣新鮮點心,也算表一表你的心意。」

  「我聽媽媽的。」太子說道。

  他忍不住又拿朱賢妃跟自己母親做了對比。

  還是媽媽好,他只要一問,媽媽就替他拿了主意,半點都不用他費心。

  哪像賢妃娘娘似的,一直在逼問他有什麼自己的想法,要他說出來,真是讓人為難。

  當太子這麼累的話,他真的不想做了。

  太子一想到以後,每日裡都會苦難上幾個時辰的生活,只覺得天地都暗淡無光了。

  可這事沒得商量。

  他說他不想當太子,不僅賢妃娘娘打他,連媽媽也打他,如果爹爹知道了,恐怕更要打他!

  他皺著臉,忽然嘆了口氣。

  常姝雁忙問:「怎麼了?誰欺負你了?」

  太子壓根不敢說,他又在盤算著不當太子。

  常姝雁又問:「可是在政務上有什麼想不通的事?你還小,有不懂的便問,賢妃會告訴你的。」

  聽了這話,太子更覺日月無光了。

  只是皇后的話,叫他突然想起了那個已經拋到腦後的問題,忙問道:「媽媽,西廠王詠那群人,正盤算著征世家重稅呢,這是真的嗎?」

  這問話沒頭沒尾的,常姝雁不禁一怔。

  「重稅?王詠敢出這個主意?」

  「是依附著他的大臣出的。」太子說。

  常姝雁禁不住出神。大臣們要收世家重稅,奏章給了朱瑩也沒什麼用,最終還是得看皇帝的想法……

  她問:「這稅怎麼收?」

  太子抓了抓腦袋。

  他看得快,又打心裡厭惡那些政務,如今竟都記不清楚了。幸好他路上遇見了王詠!

  太子回答:「好像是……和百姓一樣交稅。」

  「和百姓一樣?」常姝雁重複著他的話,眉頭微微地皺了。

  到底是哪裡一樣?

  她思慮的時間長了,太子小心問道:「媽媽,您是在擔憂外祖家嗎?」

  「你這孩子……」常姝雁拍著他的頭。她想說小孩子不要管這些事了,然而太子如今已經開始學習政務了。

  她猶豫一會兒,終於道:「是有些。明日你去了,替我給賢妃說一聲,就說請她來永安宮一趟。」

  「是。」太子應道。

  常姝雁已經沒心思陪兒子玩耍了,便喚來奶娘和宮人,命他們帶太子下去休息。

  她信步走到鎏金熏爐前,裡頭線香燃著,煙卻不重。常姝雁怔了一會兒,到底還是平復下來了。

  常家大概會沒事的。皇帝還需要武將戍邊,需要常家鎮守邊區。

  只要有一個世家還得用,皇帝便不會下達太絕的政令。

  她只需要告訴家裡人,叫他們隨著皇帝的意思走,便夠了。

  第72章 春光好

  王詠走進鸞儀宮時,院中不知名的野花已經開了。

  零零星星的淡紅和鵝黃,點綴在泛了青的草地上,給他帶來幾分怡然之感。

  宮牆上停著成群的鳥雀,嘰嘰喳喳地叫著。

  七八歲上下的小宮女們,手裡端著白瓷碗,盛了各樣精米,嬉笑著站在牆下,學那些鳥兒的聲音,呼喚它們飛下來。

  牆根細柳上,還爬著兩個更小些的內侍,要比誰能順著柳枝爬到更高處。

  樹底下幾個年紀大的宮人,背著手立在不遠處,預備著隨時把小孩兒抱下來。

  這場景勾起王詠年幼時的記憶。他站在石板鋪就的路上,含了笑,看那些孩子。

  小宮女們歡呼著散開了,地上灑著薄薄一層米,膽子大些的鳥兒飛落到下面啄食。

  爬在樹梢上的小內侍貪看她們玩耍,不留心一腳踩空,下頭守著的中年內侍,立刻不慌不忙上前,抬手把他抱下來。

  倆小孩都下到地上,叫一個綠衣宮女點著腦門訓斥。

  他們低著頭聽訓,待宮女說得口乾舌燥,離開以後,立刻又跑到小宮女那裡,和她們一起餵鳥雀玩。

  他看得忍不住輕笑出聲,搖搖頭,一直進了正殿裡。

  這個時間,朱瑩已經處理完到手的全部政務,交由司禮監太監帶走。

  她伏在桌案上,提著毛筆深思,琢磨著該怎麼把太子的毛病給掰正了。

  心裡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可單單有想法還不夠,瞻前顧後不敢說出來,是絕對不行的。

  王詠站在她身後,視線於字跡上流連,忽而笑道:「娘娘的字精進了,除去筆力弱了些外,倒是好看許多了。」

  朱瑩驚得手上一抖,忙放下筆。

  「你幾時來的?怎不叫我一聲,在這兒站多久了?」她連連問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