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詠笑了笑:「詠也是剛剛進來。宮人傳報了的,娘娘寫得入神,沒有聽見罷了。」

  朱瑩無奈地說:「我也是沒辦法。我都這樣了,也不知皇后娘娘為太子殿下操了多少心。」

  王詠彎了彎眼睛,道:「皇后娘娘為殿下操碎了心,可她上心的地方畢竟與您不一樣。詠想著,單論用心,您是不會輸給皇后娘娘的。」

  他嘴裡這樣講,心中卻滲出幾分悲來。

  皇帝著急了,才以幾乎是揠苗助長的手段,逼迫太子儘快學會處理政務,成為一個合格的「太子殿下」。

  而能促成一個皇帝,出現這樣急迫態度的事情,只可能是擔憂自己的壽命。

  然而世上的天才又能有多少呢?恐怕幾代人里,都未必能出現一個。

  太子年方十歲,還是太小了。比起大齊歷代帝王的皇子,他又因病而讀書少了許多。

  在很多事上,太子想的都天真得可怕,這樣的人……

  是無法一個人挑起大梁的。

  他想著事情,朱瑩已經團起那張紙來,有些喪氣地說:「我沒養過這個年紀和情性的孩子,總感覺計劃上有什麼不對。」

  「娘娘不防給詠看一看。」王詠道。

  朱瑩猶豫片刻,便將那紙團丟給了他:「看吧,正好幫我出個主意。」

  王詠斜靠在桌案邊上,展開那張紙。

  紙上只有半張是計劃,另外一半,倒全是對太子的分析。

  王詠看完了,道:「娘娘說太子殿下,說得有些不對。」

  朱瑩忙問:「哪裡不對了?」

  他笑著說:「詠今日來找娘娘時,正好遇見殿下。殿下問詠關於收世家稅的事情,口齒伶俐得很,甚至還發了點脾氣。只是後來可能叫詠駁倒了,便直接走了。」

  朱瑩託了腮。

  她思索片刻,喃喃說道:「太子殿下在我這兒,簡直像耗子見了貓似的,一眼就能看出害怕來,半個字都不肯多說。」

  她又指了指王詠,道:「可面對你,他就又敢說事情了。」

  「是這樣。」王詠說。

  朱瑩幾乎找不出可以形容太子的詞來了:「殿下媚上而欺下嗎?可真按照宮規來講,他地位在我之上呢。」

  「娘娘理政,殿下跟隨娘娘學習,」王詠說,「真要什麼都按照條例來,詠算是什麼身份,那些外廷臣子何必要和詠打好交道呢。」

  「你說得倒也對。」朱瑩抽出另一張紙來,把這事給記上了,「那便是太子殿下害怕能管束自己的人,因此不敢多加言語,而對於他可以管的人……」

  「也不儘是娘娘所想的樣子。」王詠插言道。

  他說:「殿下質問詠時,因詠並未心虛,他態勢便幾度衰弱,最後離開時顯然已經有所動搖。」

  朱瑩難以理解:「是不是因為你在聖上那裡受寵,他才會如此?」

  「詠再受寵,之於太子殿下,也與娘娘完全不同啊。」

  朱瑩雙手抱頭,半晌,從鼻子裡重重地呼出氣來。

  「真讓人頭疼。」她道。

  對比不上自己的人敢於大膽說話,這對太子來說,其實也能算是一件好事,可……

  只要地位遠遠低於他的人理直氣壯,太子氣勢就顯而易見地泄了,這怎麼可以!

  以後妥妥是那些想拿捏皇帝的人,眼中的一塊大肥肉啊!

  計劃是行不通了,她得告訴皇帝皇后這一點,讓他們也跟著想辦法。尤其是皇后……

  太子成了如今的模樣,皇后這位慈過頭的母親功不可沒。

  想到這裡,朱瑩丟了筆,道:「等明日我稟告聖上和皇后娘娘以後,再做打算也不遲。」

  王詠附和她:「娘娘說得對。」

  朱瑩起身,帶著王詠走回內室。

  內室的熏爐已經搬出去了,正殿處的香氣散了進來,就變得極為淺淡。

  許多擺件也已經封進庫里,書架上,桌案上,甚至床頭牆角,隨處可見的全都是書。

  忙起來以後,她便不常進宮中的小書房了。

  「娘娘素常勞累,讀書是好,可也要顧惜身子啊。」

  朱瑩坐在榻上,王詠便走了過來,雙手輕輕按住她肩膀往後壓,叫朱瑩半躺在上頭。

  「我也沒辦法。我本就比不得別人,再不學,只怕更比不上,更看不懂政務了。」

  朱瑩微閉了眼,躺了下去。宮人就在內室外面侍奉著,可因著王詠在這裡,她竟有些不想喚人進來了。

  「這種事非一時一日之功,順其自然就好。」王詠說。

  他也順其自然地俯身,雙手輕輕按揉著朱瑩的額頭。

  宮中宦官出外監軍打仗,一向是在中軍指揮,如王詠這般衝鋒在前的並不多。

  他戰場上多了,手上的力道自然大,雖然竭力放輕了,偶爾幾下失手,仍然按得朱瑩頭皮一疼。

  她只張了眼,瞧王詠一下,伸手抓住王詠腰帶,拉著他在床榻邊沿處坐下了。

  「你也不清閒,平素忙得很,何必又來照管我。我這裡宮人多得是。」朱瑩道。

  王詠手上沒停,垂下眼,輕聲反駁道:「娘娘的宮人多是多了,可惜哪個都不是我。」

  朱瑩便不再說話了。

  她閉著眼睛過了很久,幾乎要睡過去時,王詠才終於停下來。

  朱瑩笑道:「我竟然忘記恭喜廠臣了,廠臣功勳卓著,得聖上厚賞,實在是一件大喜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