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后對皇后所為未予置評,眉頭仍深深皺著:「若此時廢后,恐怕即刻便有大禍。太平盛世,帝位不至於動搖,你這寵妃卻未必還能好過,你也要為你的三個孩子想想。」

  「是,所以臣妾才說,臣妾從不想動搖後位,皇上也不想廢后。」顧鸞抬頭,目不轉睛地望著太后,「餘下的事情,還請太后娘娘幫一幫皇上。」

  太后微滯:「什麼意思?」

  「皇上想讓皇后娘娘稱病,在行宮之中安養。」她如實稟明,「臣妾思來想去,縱使皇后娘娘妥協,朝臣們也未必願意。而若朝中非議四起,皇后娘娘心中動搖、慾念再起也未可知,到時不免事端再起。臣妾想求太后娘娘安撫諸位大人,讓大人們信服皇上的說辭,免去後顧之憂。」

  「你想得倒很周全。」太后抬了抬手,示意顧鸞起身,「可哀家還想問問,皇后若留在行宮不回去,這執掌宮權的重擔你想好怎麼擔了麼?掌理六宮和當寵妃可不一樣,單憑你這獨寵的架勢,哀家看你就難服眾,可若讓你把皇上推給旁人……」太后輕笑一聲,「你怕是也不肯吧。」

  「太后娘娘明察秋毫,臣妾的心思娘娘都知道。」顧鸞垂首,「但這些就不是臣妾能做主的了,終究要看皇上的意思。」

  太后的神情有一瞬的複雜,俄而又笑出來,搖頭:「是個精明人,倒是哀家多慮了。」

  說著她就起了身,心平氣和地向外走去。顧鸞趕忙上前攙扶,二人一道行至殿門口,太后掃見張俊,眼中又滲出幾許揶揄的味道。

  顧鸞垂眸:「宜姑姑進宮了,不知太后娘娘想不想同宜姑姑敘敘舊?可讓張公公去請。」

  「是。」張俊會意地拱手,好似自己等在這兒就是為了此事一樣。

  太后笑出聲:「天熱,不勞煩她走這一趟了。」

  說話間,太后身邊的嬤嬤已迎了上來,顧鸞恭謹地退到一旁,施禮恭送。

  待得太后走遠,張俊便告了退,燕歌回到近前,遙遙望了眼:「太后娘娘沒怪娘娘吧。」

  「沒有。」顧鸞笑笑,「你去請景雲過來吧。我與皇上說了打算,皇上沒有異議,但也要看她肯不肯辦。」

  「諾。」燕歌福身告退,顧鸞逕自折回殿中等著,不過多時,景雲到了。

  昨日夜裡,皇后近前的宮人盡數被押去了宮正司受審,景雲雖沒遭罪,卻也沒睡好,此時不免面容疲憊。

  她下拜見禮,顧鸞扶了她一把,又屏退宮人,示意她坐。

  景雲依言落座,神色多有些不安,沉默地低著頭。

  顧鸞溫聲:「你別怕,鳥盡弓藏的事本宮和皇上都干不出來。你此番有功,我們都知道。」

  景雲聲音輕輕:「奴婢不敢居功。」

  顧鸞又言:「這回叫你來,是想問你願不願意再幫本宮一次。」

  景雲微怔,抬眸望著她,靜等下文。

  顧鸞緩緩道:「皇后娘娘心有怨氣,非一日兩日可輕易消,還需有人在她身邊時常勸解才好。本宮思來想去,你與皇后娘娘相伴多年,有些話還是你說最為合適。」

  景雲連連點頭:「奴婢願意去!」

  「你先別急著應,箇中利弊本宮要跟你說明白。」顧鸞莞爾,語中頓了頓,「此番波折,若雲沒了,娘娘身邊親近些的宮人也都受了重刑。唯你毫髮無傷,她未見得不會起疑。雖說皇上有意另擇宮人放在她身邊,若你有什麼異樣自有人會去御前稟奏,皇上也會願意救你一命。可事情總怕有個萬一――萬一她怒火上來欲殺你而後快,皇上也未必能及時擋下。」

  「奴婢不怕!」景雲當即道。她好似有些激動,呼吸都被牽扯得有些急,「奴婢不怕……娘娘,皇后娘娘不是壞人,奴婢知道她的!奴婢願意幫她,也願意在行宮陪著她,只要……只要她和皇長子殿下能好好的,奴婢怎樣都不打緊。」

  顧鸞聞言,心底一陣唏噓。

  景雲這是真正的忠心,從頭至尾都在為皇后打算。皇后很該好生珍重這份情誼才是,偏生被那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若雲蠱惑了,倒與景雲多有疏遠。

  顧鸞沉默了半晌:「本宮盡力護你周全。」

  景雲道了謝,顧鸞讓燕歌給她在清心苑中安排了個住處,讓她姑且歇上兩天,待得事情安排周全再回皇后身邊,景雲自然千恩萬謝。

  等景雲告退,顧鸞思索半晌,便去清涼殿找楚稷了。

  她打算為景雲求個免死金牌。老實說,這要求有些過分。

  免死金牌從不是能輕易賜下的,能得此物的人多是功勳顯赫的臣子,又或深得皇帝喜愛的皇子公主。

  顧鸞屈指數算,本朝自立國起,賜下的免死金牌也不過三四塊。如今她為著一個開口去求,真可謂實實在在的「恃寵而驕」。

  可私心裡,她實在不願景雲平白殞命了。

  她與楚稷的重生已改變了不少事情,誠然大多都是往好里走的,但因此喪命的總歸也有。其中有些不是好人,死了便也罷了,不必多提。可如景雲這樣的,顧鸞到底還是盼著她能好好活下去,否則她心裡多少會有虧欠。

  她走進清涼殿的時候,楚稷正手把手地教孩子們寫字。今日難得悅穎和b穎也在,五個孩子乖乖地坐成一排,顧鸞聽到他夸悅穎:「才學了幾日漢字就能寫成這樣,已很好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