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頁
古代戰場,短兵相接之後一般是不會用弓箭的,因為很容易傷到自己人。但是剛才向司徒卓放冷箭的人卻不同:此人非常冷靜,也非常會尋找時機,而且放出的箭又准又力道雄渾。能夠在眼花繚亂的戰場上找到稍縱即逝的時機,準確的抓住目標,簡直就是古代版的狙擊手。
如果司徒卓看到有人放箭才開始閃避,是絕對逃不過這一箭的。得益於在維和戰場上的歷練敏銳直覺,連隨時有人放冷槍的非洲叢林,司徒卓都能好端端的回來,古代神箭手的箭羽再快也快不過子彈。所以司徒卓幾乎是在不可能的情況下避開了這一箭。
即便如此,司徒卓也很是驚懼了一下。戰場上千軍萬馬,如何能識別一個躲在其中的神箭手?自己僥倖避開了第一箭,以後呢?
戰場上淬鍊出來的殺伐氣質、危急時刻幾乎能不假思索的選擇出最佳方案已經成了本能。司徒卓想都沒想,拍馬便向西海王衝去。
西海王是西海國軍的主心骨,靠近了西海王,那個神箭手投鼠忌器,便沒那麼多機會放冷箭。
圍攻司徒卓的西海國士兵只覺司徒卓戰力猛增,幾乎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當然,□□凡胎的人是不可能無限增長戰鬥力的。司徒卓突然銳不可當,是用放棄防守換來的。
為了儘快達成戰鬥目標,司徒卓眼裡幾乎只剩下一個西海王。其餘擋在自己面前的西海國兵,仿佛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擋住自己殺西海王的障礙。
至於周身要害,司徒卓已經不去想防守的事。西海國軍中萬一藏著不止一個神箭手,其實是防不勝防的,那麼護著周身要害就顯得多餘,而且會拖慢自己的速度。
好比在一個周圍都是狙擊手的地方,與其想怎麼躲,不如移動起來,不讓對方瞄準。
解除危險的方法從來不是一味的防守、迴避,而是儘快解除危險源。而此刻戰場上的危險源其實是西海王。
司徒卓的近身侍衛見王爺突然前沖,也都繃緊了每一根神經,連忙護在司徒卓的兩側和身後,彌補空檔。被司徒卓放棄的防守由侍衛填補上來,非常自然的提高了團隊戰鬥力。
為了避免王爺落單,侍衛們拼盡全力,堪堪能夠跟上司徒卓,照顧他身後那些空檔。
司徒卓一劍削向一個西海國士兵,另一個西海國士兵的長|槍已經遞到司徒卓耳畔。司徒卓來不及回劍格擋,左手伸出直抓槍柄。
跟在司徒卓身側衝鋒的衛參將見敵軍勇猛,怕司徒卓萬一不敵,朝廷軍必是兵敗如山倒。忙不顧安危撲上去,直削那西海國士兵拿槍的手臂。
西海國士兵眼見長|槍被司徒卓抓住,想要回奪,衛參將的刀已經削到,只得放手。
司徒卓趁機奪過長|槍,向前用力一擲。
長|槍夾著勁風直奔西海王,西海王的護衛舉過盾牌擋住長|槍,卻見司徒卓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又飛出一把匕首。那舉盾牌的西海國士兵護主心切,被盾牌擋住視線,覺得手上一沉,知道擋住那一柄勢大力沉的長|槍,來不及鬆一口氣,就覺小腹一痛。
低頭看時,只見小腹上插著一把刀柄精緻的匕首,一看就是貴族使用的。
西海王剛殺了一個撲向自己的朝廷軍,就見一個侍衛在自己眼前倒下,司徒卓已經衝到了近前,兩人相距不過數丈。
西海王從不敢看輕司徒卓,此時依舊覺得自己到底低估了他。自己一生戎馬,縱橫西域,向來都是自己衝殺到敵軍主帥之前,從武力和心理上全面戰勝對手,沒想到今日卻反過來了。司徒卓衝殺到了自己近前,而自己的信心正在喪失。
那個漢人年輕的小王爺明明不是最強壯的人,卻像草原上的頭狼一樣,勇不可當。
自己真的老了嗎?西海王想。
戰場形勢雖然千變萬化,但是從來都是此消彼長。西海王對自己略微懷疑,全神貫注的司徒卓已經又殺了一個西海國兵,往前沖了一丈。
西海王作為一國之主,身邊侍衛都是西海國最優秀的勇士,但是現在西海王的兩路策應都無法按計劃抵達,那麼這麼消耗下去,西海國軍落敗是必然之事。只是沒打到最後一刻,西海王不會就此認輸。
萬一斬首了司徒卓,便還有翻盤希望。因此,西海王極力支撐,西海國那些侍衛圍上來,護著西海王撤退。司徒卓到底沒能一舉擊殺西海王。
真正讓西海王絕望的不是司徒卓多麼勇猛,而是這個人真的獨具智慧。
西海王只撤退了一里地,暫時避開了司徒卓的威脅。便停下來關注著戰場形勢,尋求翻盤機會,然後便見遠處煙塵滾滾,仿若又有人殺過來了。
西海王心中生又出一股不祥的預感,果然探子回稟說被西海王臨時分出去的幾路西海國軍都被漢人軍隊堵回來了。西海國君仿佛被捆住四肢的巨獸,迴轉的範圍越來越小。
這一日之後,西海王雖然依舊親自上陣,但是西海國軍的士氣卻在不停的削弱。朝廷軍很多將士都感覺到了這一點,覺得勝利在望。
司徒卓部和西海王部鏖戰數十日,這一日西海王得到戰報,部隊後方被襲。
即便即將戰敗,西海王依舊是一代帥才,其實西海王早就料到了今日。七王子途中遇到朝廷軍,八王子遲遲沒有消息,西海王就知道不好。如果已經有朝廷軍深入了西海國內,自己被包抄是遲早的事。
如果司徒卓看到有人放箭才開始閃避,是絕對逃不過這一箭的。得益於在維和戰場上的歷練敏銳直覺,連隨時有人放冷槍的非洲叢林,司徒卓都能好端端的回來,古代神箭手的箭羽再快也快不過子彈。所以司徒卓幾乎是在不可能的情況下避開了這一箭。
即便如此,司徒卓也很是驚懼了一下。戰場上千軍萬馬,如何能識別一個躲在其中的神箭手?自己僥倖避開了第一箭,以後呢?
戰場上淬鍊出來的殺伐氣質、危急時刻幾乎能不假思索的選擇出最佳方案已經成了本能。司徒卓想都沒想,拍馬便向西海王衝去。
西海王是西海國軍的主心骨,靠近了西海王,那個神箭手投鼠忌器,便沒那麼多機會放冷箭。
圍攻司徒卓的西海國士兵只覺司徒卓戰力猛增,幾乎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當然,□□凡胎的人是不可能無限增長戰鬥力的。司徒卓突然銳不可當,是用放棄防守換來的。
為了儘快達成戰鬥目標,司徒卓眼裡幾乎只剩下一個西海王。其餘擋在自己面前的西海國兵,仿佛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擋住自己殺西海王的障礙。
至於周身要害,司徒卓已經不去想防守的事。西海國軍中萬一藏著不止一個神箭手,其實是防不勝防的,那麼護著周身要害就顯得多餘,而且會拖慢自己的速度。
好比在一個周圍都是狙擊手的地方,與其想怎麼躲,不如移動起來,不讓對方瞄準。
解除危險的方法從來不是一味的防守、迴避,而是儘快解除危險源。而此刻戰場上的危險源其實是西海王。
司徒卓的近身侍衛見王爺突然前沖,也都繃緊了每一根神經,連忙護在司徒卓的兩側和身後,彌補空檔。被司徒卓放棄的防守由侍衛填補上來,非常自然的提高了團隊戰鬥力。
為了避免王爺落單,侍衛們拼盡全力,堪堪能夠跟上司徒卓,照顧他身後那些空檔。
司徒卓一劍削向一個西海國士兵,另一個西海國士兵的長|槍已經遞到司徒卓耳畔。司徒卓來不及回劍格擋,左手伸出直抓槍柄。
跟在司徒卓身側衝鋒的衛參將見敵軍勇猛,怕司徒卓萬一不敵,朝廷軍必是兵敗如山倒。忙不顧安危撲上去,直削那西海國士兵拿槍的手臂。
西海國士兵眼見長|槍被司徒卓抓住,想要回奪,衛參將的刀已經削到,只得放手。
司徒卓趁機奪過長|槍,向前用力一擲。
長|槍夾著勁風直奔西海王,西海王的護衛舉過盾牌擋住長|槍,卻見司徒卓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又飛出一把匕首。那舉盾牌的西海國士兵護主心切,被盾牌擋住視線,覺得手上一沉,知道擋住那一柄勢大力沉的長|槍,來不及鬆一口氣,就覺小腹一痛。
低頭看時,只見小腹上插著一把刀柄精緻的匕首,一看就是貴族使用的。
西海王剛殺了一個撲向自己的朝廷軍,就見一個侍衛在自己眼前倒下,司徒卓已經衝到了近前,兩人相距不過數丈。
西海王從不敢看輕司徒卓,此時依舊覺得自己到底低估了他。自己一生戎馬,縱橫西域,向來都是自己衝殺到敵軍主帥之前,從武力和心理上全面戰勝對手,沒想到今日卻反過來了。司徒卓衝殺到了自己近前,而自己的信心正在喪失。
那個漢人年輕的小王爺明明不是最強壯的人,卻像草原上的頭狼一樣,勇不可當。
自己真的老了嗎?西海王想。
戰場形勢雖然千變萬化,但是從來都是此消彼長。西海王對自己略微懷疑,全神貫注的司徒卓已經又殺了一個西海國兵,往前沖了一丈。
西海王作為一國之主,身邊侍衛都是西海國最優秀的勇士,但是現在西海王的兩路策應都無法按計劃抵達,那麼這麼消耗下去,西海國軍落敗是必然之事。只是沒打到最後一刻,西海王不會就此認輸。
萬一斬首了司徒卓,便還有翻盤希望。因此,西海王極力支撐,西海國那些侍衛圍上來,護著西海王撤退。司徒卓到底沒能一舉擊殺西海王。
真正讓西海王絕望的不是司徒卓多麼勇猛,而是這個人真的獨具智慧。
西海王只撤退了一里地,暫時避開了司徒卓的威脅。便停下來關注著戰場形勢,尋求翻盤機會,然後便見遠處煙塵滾滾,仿若又有人殺過來了。
西海王心中生又出一股不祥的預感,果然探子回稟說被西海王臨時分出去的幾路西海國軍都被漢人軍隊堵回來了。西海國君仿佛被捆住四肢的巨獸,迴轉的範圍越來越小。
這一日之後,西海王雖然依舊親自上陣,但是西海國軍的士氣卻在不停的削弱。朝廷軍很多將士都感覺到了這一點,覺得勝利在望。
司徒卓部和西海王部鏖戰數十日,這一日西海王得到戰報,部隊後方被襲。
即便即將戰敗,西海王依舊是一代帥才,其實西海王早就料到了今日。七王子途中遇到朝廷軍,八王子遲遲沒有消息,西海王就知道不好。如果已經有朝廷軍深入了西海國內,自己被包抄是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