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頁
書是各地的富商們捐的,藏書樓一層十幾間屋子,書架上沒有空的地方。
如此一來,岳山書院的資源渾厚無比,吸引了無數學子前來求學。
明陽學館在天啟十九年六月搬遷,跟岳山書院合併,學館裡的夫子們仍舊在岳山書院教書,只不過如今岳山書院今非昔比,像王夫子、孔夫子他們只能去教低年級了。
岳山書院分為甲乙丙丁四個年級,丁班就是開蒙學童的班級,過了童生試後,可以進入丙班。做秀才之後能升入乙班。甲班是舉人才能去讀的班。很多人衝著喬明淵的名聲而來,來了之後,眼見喬家為子孫後代的安排都極為折服,不乏有大儒仰慕喬明淵的為人,來到岳山書院做夫子,一時間岳山書院炙手可熱。
岳山書院首先向喬氏族人招生,之後才對外招生。
喬家的新族長設立了規矩,岳山書院每三個月進行一次招生考試,每年進行一次年度考試,設有淘汰制度,規矩比縣學府學都不差。
因為這些,書院的崛起勢不可擋。
喬明淵也很願意看到岳山書院崛起,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總歸要族人自己立起來,而且書院開設之後,他在朝廷上也有後生支持,不至於一代告罄。
喬家的人在這些年的薰陶之中,逐步開始有了眼界,他們期待朝中有人,而且這人要一直都在,那麼,喬明淵死後就得有百年規劃。
喬家人的規劃就是源源不斷的給朝廷輸送自己的人,保住他們的前途。
過了好日子之後沒有人願意再回去過苦日子,嘗過讀書帶來的好處,越發想讓子孫都來讀書,讀書才是唯一的出路。
想想喬家從前沒有遠見以至於在喬明淵的太祖爺爺當官時沒規劃好,才落後了一百年,他們不願意等百年後子孫還過這樣的苦日子,能提筆桿子做人上人,誰願意讓孩子們提鋤頭呢?
從前是沒那個條件,現在有那個條件了,當然不能自斷前程。
喬氏族人都指望著喬明淵能有出息,如今在喬文珩身上仿佛看到了第二個喬明淵,福寶在下河村的日子過得極為舒坦。
族人們都寵著他護著他,生怕他有一點不好。
福寶也不是一個恃寵而驕的人,他很愉快的考完了院試之後,收拾行囊帶著鄉親們給他爹的禮物回京了。
回到京城是九月初。
這時候順寶和嬌娘已經會說一些比較清楚的話了。
兩小寶貝扶著家中奴僕的手在走路,小孩子忘性大,見福寶進來都不認得,嬌娘往翠屏懷裡鑽,順寶哇哇的哭了起來。
「嬌娘,順寶,是我呀,是哥哥!」
福寶將東西丟給身後跟著的郭文松,上前就去哄兩個弟弟妹妹。
兩孩子都不怎麼買帳。
福寶哄了一陣,順寶還是哭,嬌娘停下來了,她仔細的辨認自己的親哥哥,辨認了好久才認出來,撲到了哥哥的懷裡,蹭了福寶滿臉。福寶被親得滿臉口水還是高興,不枉費他最疼妹妹啊,妹妹果真最愛他!
他抱著嬌娘進屋去找娘,慕綰綰知道他來了,也沒起身,她在看帳簿,忙裡抬起頭問福寶考得怎樣。
其實福寶小三元的消息京城裡早知道了,不過慕綰綰還是想親口聽兒子說。
福寶傲嬌的仰著頭:「我這麼聰明必須中啊!」
「去跟馮先生說說,他應該也很高興。」慕綰綰提醒他。
福寶說曉得的。
他趕著回來,將村里人送的禮物一一拿出來,又拿了自己給爹娘弟妹們帶的禮物。喬明淵的是一副上好的圍棋,黑的曜石,白的大理石,格外珍貴。慕綰綰的是一對手鐲,她一向喜歡這種質地的東西;興寶的是鎮紙,嬌娘的是一套雙面繡的小扇子,順寶的是一個小巧的算盤,福寶記得小弟打小就愛玩母親的算盤的。
禮物都合心意,他跟親娘說了一會兒話之後,又去前面找馮勁。
馮勁已經知道了他連中小三元的事情,自己的弟子有出息,他笑得合不攏嘴。
福寶給馮勁帶了一套藏書過來。
聽福寶說喬家組建了岳山書院,正缺先生,馮勁當時就聽進了心裡去。
說實話,喬家這幾個小子都聰明,馮勁自己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教給兩個弟子的東西,他想著岳山書院好,他願意教書育人,可以去岳山書院教學生去。
假以時日,他也能桃李滿天下。
馮勁這麼想也這麼做了,當天喬明淵下衙來,他便跟喬明淵提了這件事。
福寶和興寶都很捨不得,不過最後扛不住老師要走,還是應了。
興寶從尚書房回來就驚喜的看到大哥回來了,還得了大哥精心準備的禮物,可惜沒高興多久先生又要走,小孩子情緒起起落落的,真是難為他。
這一年過得挺平靜的。
不過也沒平靜很久,高元潼倒了之後,內閣天啟帝能做主,新選拔的這些人都不是什麼大氏族,天啟帝用著放心。
他覺得自己可以安然退位了,不能像先帝那樣在位幾十年,任由自己的兒子熬成了老頭。
天啟十九年秋,天啟帝以身體不適為由,宣布退位,太子趙秉凰是國家儲君,名正言順的坐上了帝位。
新帝即位,改國號為承平,這一年為承平元年。
天啟帝退位之後,移居西宮,陳皇后作為新帝的嫡母榮升為陳太后。帝後移居西宮景泰宮,一眾宮妃也移居到了西宮。天啟帝的妃嬪不多,升為太妃的也不多。新帝入駐正宮後,冊封了自己的兄弟們。
如此一來,岳山書院的資源渾厚無比,吸引了無數學子前來求學。
明陽學館在天啟十九年六月搬遷,跟岳山書院合併,學館裡的夫子們仍舊在岳山書院教書,只不過如今岳山書院今非昔比,像王夫子、孔夫子他們只能去教低年級了。
岳山書院分為甲乙丙丁四個年級,丁班就是開蒙學童的班級,過了童生試後,可以進入丙班。做秀才之後能升入乙班。甲班是舉人才能去讀的班。很多人衝著喬明淵的名聲而來,來了之後,眼見喬家為子孫後代的安排都極為折服,不乏有大儒仰慕喬明淵的為人,來到岳山書院做夫子,一時間岳山書院炙手可熱。
岳山書院首先向喬氏族人招生,之後才對外招生。
喬家的新族長設立了規矩,岳山書院每三個月進行一次招生考試,每年進行一次年度考試,設有淘汰制度,規矩比縣學府學都不差。
因為這些,書院的崛起勢不可擋。
喬明淵也很願意看到岳山書院崛起,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總歸要族人自己立起來,而且書院開設之後,他在朝廷上也有後生支持,不至於一代告罄。
喬家的人在這些年的薰陶之中,逐步開始有了眼界,他們期待朝中有人,而且這人要一直都在,那麼,喬明淵死後就得有百年規劃。
喬家人的規劃就是源源不斷的給朝廷輸送自己的人,保住他們的前途。
過了好日子之後沒有人願意再回去過苦日子,嘗過讀書帶來的好處,越發想讓子孫都來讀書,讀書才是唯一的出路。
想想喬家從前沒有遠見以至於在喬明淵的太祖爺爺當官時沒規劃好,才落後了一百年,他們不願意等百年後子孫還過這樣的苦日子,能提筆桿子做人上人,誰願意讓孩子們提鋤頭呢?
從前是沒那個條件,現在有那個條件了,當然不能自斷前程。
喬氏族人都指望著喬明淵能有出息,如今在喬文珩身上仿佛看到了第二個喬明淵,福寶在下河村的日子過得極為舒坦。
族人們都寵著他護著他,生怕他有一點不好。
福寶也不是一個恃寵而驕的人,他很愉快的考完了院試之後,收拾行囊帶著鄉親們給他爹的禮物回京了。
回到京城是九月初。
這時候順寶和嬌娘已經會說一些比較清楚的話了。
兩小寶貝扶著家中奴僕的手在走路,小孩子忘性大,見福寶進來都不認得,嬌娘往翠屏懷裡鑽,順寶哇哇的哭了起來。
「嬌娘,順寶,是我呀,是哥哥!」
福寶將東西丟給身後跟著的郭文松,上前就去哄兩個弟弟妹妹。
兩孩子都不怎麼買帳。
福寶哄了一陣,順寶還是哭,嬌娘停下來了,她仔細的辨認自己的親哥哥,辨認了好久才認出來,撲到了哥哥的懷裡,蹭了福寶滿臉。福寶被親得滿臉口水還是高興,不枉費他最疼妹妹啊,妹妹果真最愛他!
他抱著嬌娘進屋去找娘,慕綰綰知道他來了,也沒起身,她在看帳簿,忙裡抬起頭問福寶考得怎樣。
其實福寶小三元的消息京城裡早知道了,不過慕綰綰還是想親口聽兒子說。
福寶傲嬌的仰著頭:「我這麼聰明必須中啊!」
「去跟馮先生說說,他應該也很高興。」慕綰綰提醒他。
福寶說曉得的。
他趕著回來,將村里人送的禮物一一拿出來,又拿了自己給爹娘弟妹們帶的禮物。喬明淵的是一副上好的圍棋,黑的曜石,白的大理石,格外珍貴。慕綰綰的是一對手鐲,她一向喜歡這種質地的東西;興寶的是鎮紙,嬌娘的是一套雙面繡的小扇子,順寶的是一個小巧的算盤,福寶記得小弟打小就愛玩母親的算盤的。
禮物都合心意,他跟親娘說了一會兒話之後,又去前面找馮勁。
馮勁已經知道了他連中小三元的事情,自己的弟子有出息,他笑得合不攏嘴。
福寶給馮勁帶了一套藏書過來。
聽福寶說喬家組建了岳山書院,正缺先生,馮勁當時就聽進了心裡去。
說實話,喬家這幾個小子都聰明,馮勁自己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教給兩個弟子的東西,他想著岳山書院好,他願意教書育人,可以去岳山書院教學生去。
假以時日,他也能桃李滿天下。
馮勁這麼想也這麼做了,當天喬明淵下衙來,他便跟喬明淵提了這件事。
福寶和興寶都很捨不得,不過最後扛不住老師要走,還是應了。
興寶從尚書房回來就驚喜的看到大哥回來了,還得了大哥精心準備的禮物,可惜沒高興多久先生又要走,小孩子情緒起起落落的,真是難為他。
這一年過得挺平靜的。
不過也沒平靜很久,高元潼倒了之後,內閣天啟帝能做主,新選拔的這些人都不是什麼大氏族,天啟帝用著放心。
他覺得自己可以安然退位了,不能像先帝那樣在位幾十年,任由自己的兒子熬成了老頭。
天啟十九年秋,天啟帝以身體不適為由,宣布退位,太子趙秉凰是國家儲君,名正言順的坐上了帝位。
新帝即位,改國號為承平,這一年為承平元年。
天啟帝退位之後,移居西宮,陳皇后作為新帝的嫡母榮升為陳太后。帝後移居西宮景泰宮,一眾宮妃也移居到了西宮。天啟帝的妃嬪不多,升為太妃的也不多。新帝入駐正宮後,冊封了自己的兄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