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頁
雖然手腳皆凍得發麻,可他的動作卻並不慌亂,待收拾乾淨後,他又將那五百兩銀票取了出來,一張一張揣進袖籠。
若半路撞見黑甲軍,這些銀子或可買命。
這般想著,郭陶忍不住眉頭直跳,心底湧出一股懼意。
那黑甲軍當真強得怕人。
那一排排槍陣就如同一個個勾魂使者,火光一亮,便能奪走七八條性命;大炮就更駭人了,被擊中者無不穿腸爛肚、斷手殘腳,連個全屍都留不下。
郭陶記得,便在全軍潰散之時,他身邊一名士卒不幸便被炮火擊中,半個腦袋都沒了,紅白之物噴濺而出,灑得到處都是。
那時,誠王前鋒營已然十去其九,兩軍陣前堆滿了屍首。
主帥臨陣倒戈,三軍大亂,根本擋不住黑甲軍的攻勢,兩軍接戰不過半刻,誠王那千餘精銳便潰不成軍,四散而逃。
或許,這便是誠王迫不及待投降的因由罷。
那樣一支強軍,足以將一切與之抗衡的力量碾作齏粉。
誠王,沒有選錯。
郭陶仰起頭,向著飛撲的大雪,長長地吁了一口氣。
放眼大齊,能夠令誠王心甘情願俯首稱臣者,也只有龍椅上的那一位了。
再往下推想,今夜之事,建昭帝必定也早就知悉了,此際皇城如此安靜,必是兩衛動了手。
「那位大人」手下的那些死士,約莫再也回不來了。
此時的郭陶念頭通達,縱使一腔憤懣,卻也不得不承認,誠王殿下,有梟雄之風。
他沒跟錯主子。
只可惜,天不予我,亦是無可如何。
飛快將情緒捺下,郭陶爬起來,四下看了看,便貓著腰行至牆角背陰處,仔細觀察著周遭動靜。
今晚的玉京城必定血流成河,建昭帝龍威之下,整個朝堂都得清出一半兒來。
而如他這樣的小角色,一時半刻地還入不了貴人們的眼,這也給了他一線生機。
這一線生機,他必須抓牢。
好在郭陶早在準備。
五年前,他便在京城置了一處產業,所用的身份、姓名等皆是偽造的。
這件事他沒告訴任何人。
此乃他給自己留的退路。
而這樣的退路,在江南和東北還各有一處。
郭陶在黑暗中勾了勾唇角。
狡兔尚有三窟,生而為人,總不能比兔子還笨不是?
再三確定周遭無人後,郭陶便借著房舍樹木投下的陰影,悄悄潛出了歸鴻巷。
玉京城多年來不曾大興土木,街衢道路幾無變化,是以郭陶沒多久就辨明了路徑,不由暗道了一聲「僥倖」。
此處離他的產業居然不算太遠,走得快些,盞茶功夫也就到了。
他此時手腳已然活動開了,行動比方才迅速得多,更兼雪大風疾,倒也一路有驚無險地抵達了目的地——刺槐胡同。
他名下的間鋪面就在胡同口往裡數第九家。
雖是勝利在望,郭陶卻也不敢掉以輕心,縮身於胡同口的陰影下,探頭朝里張望。
很黑。
亦很靜。
整條胡同只有兩三家門口點著氣死風燈,那燈影在風裡晃來搖去地,越顯得幽寂。
天助我也。
郭陶在心中默念,抬腳便要往裡走,驀地,身後傳來一聲斷喝:
「站住!」
郭陶大驚失色,心中暗叫「吾命休矣」。
也就在這個當兒,幾道身影出現在不遠處的路口,連滾帶爬朝北而去,雜亂的腳步聲漸近復漸遠,郭陶隱約聽見還有人在喊「去北門」,眨眼間便沒了蹤影。
再過數息,一隊持槍的黑甲軍追了出去。
從頭到尾,並無人注意到刺槐胡同口的那團陰影。
郭陶哆嗦著縮在牆根兒下,直到周遭再無別的動靜,他方才扶著牆、抖著腿,顫巍巍地站了起來。
許是蹲久了的緣故,此時他腿腳都有點不聽使喚,歪在牆邊,半晌動彈不得。
好在,腦瓜子還能動。
「北門……北門……」
他捏著眉頭,總覺著那北門之外有一處所在,與今晚息息相關。
很快他便有了答案。
「是東平郡王。」
他低聲自語地道。
他記得東平郡王府在京城北郊有一所別莊,離城不過三十里地。
聽說,那莊子位置很偏,極宜於靜養,如今,王妃與三夫人便住在那裡。
這念頭只在腦中轉了轉,便被郭陶丟去一旁。
罷了,他如今自身難保,還管什麼王府不王府、別莊不別莊的,關他屁事。
他搓了搓因凍僵的手,再伸頭往胡同里看了片刻,確定四下無人,這才邁著蹣跚的步了,慢慢地往裡走去……
第420章 驚夢
八開扇水閣的外頭,植著兩棵高大的木樨,碎金滿樹、花香清淺,風一拂,似能撩撥人的心。
戲台子上,胡琴「咿咿呀呀」地拉著,艷妝的伶人拖著長長的水袖,一轉首、一折腰,婉轉的曲聲隨水四散,唱的是:
「閒踏天門掃落花……」
甫一開聲,夫人太太們便轟然叫好,賞錢跟下雨似地直鋪了半個台面兒。
安氏坐在人堆里,矜持地彎著唇,也自輕輕拊掌喝彩。
至於賞錢,早有婆子替她給了,何需她這個王府三夫人親自動手?
若半路撞見黑甲軍,這些銀子或可買命。
這般想著,郭陶忍不住眉頭直跳,心底湧出一股懼意。
那黑甲軍當真強得怕人。
那一排排槍陣就如同一個個勾魂使者,火光一亮,便能奪走七八條性命;大炮就更駭人了,被擊中者無不穿腸爛肚、斷手殘腳,連個全屍都留不下。
郭陶記得,便在全軍潰散之時,他身邊一名士卒不幸便被炮火擊中,半個腦袋都沒了,紅白之物噴濺而出,灑得到處都是。
那時,誠王前鋒營已然十去其九,兩軍陣前堆滿了屍首。
主帥臨陣倒戈,三軍大亂,根本擋不住黑甲軍的攻勢,兩軍接戰不過半刻,誠王那千餘精銳便潰不成軍,四散而逃。
或許,這便是誠王迫不及待投降的因由罷。
那樣一支強軍,足以將一切與之抗衡的力量碾作齏粉。
誠王,沒有選錯。
郭陶仰起頭,向著飛撲的大雪,長長地吁了一口氣。
放眼大齊,能夠令誠王心甘情願俯首稱臣者,也只有龍椅上的那一位了。
再往下推想,今夜之事,建昭帝必定也早就知悉了,此際皇城如此安靜,必是兩衛動了手。
「那位大人」手下的那些死士,約莫再也回不來了。
此時的郭陶念頭通達,縱使一腔憤懣,卻也不得不承認,誠王殿下,有梟雄之風。
他沒跟錯主子。
只可惜,天不予我,亦是無可如何。
飛快將情緒捺下,郭陶爬起來,四下看了看,便貓著腰行至牆角背陰處,仔細觀察著周遭動靜。
今晚的玉京城必定血流成河,建昭帝龍威之下,整個朝堂都得清出一半兒來。
而如他這樣的小角色,一時半刻地還入不了貴人們的眼,這也給了他一線生機。
這一線生機,他必須抓牢。
好在郭陶早在準備。
五年前,他便在京城置了一處產業,所用的身份、姓名等皆是偽造的。
這件事他沒告訴任何人。
此乃他給自己留的退路。
而這樣的退路,在江南和東北還各有一處。
郭陶在黑暗中勾了勾唇角。
狡兔尚有三窟,生而為人,總不能比兔子還笨不是?
再三確定周遭無人後,郭陶便借著房舍樹木投下的陰影,悄悄潛出了歸鴻巷。
玉京城多年來不曾大興土木,街衢道路幾無變化,是以郭陶沒多久就辨明了路徑,不由暗道了一聲「僥倖」。
此處離他的產業居然不算太遠,走得快些,盞茶功夫也就到了。
他此時手腳已然活動開了,行動比方才迅速得多,更兼雪大風疾,倒也一路有驚無險地抵達了目的地——刺槐胡同。
他名下的間鋪面就在胡同口往裡數第九家。
雖是勝利在望,郭陶卻也不敢掉以輕心,縮身於胡同口的陰影下,探頭朝里張望。
很黑。
亦很靜。
整條胡同只有兩三家門口點著氣死風燈,那燈影在風裡晃來搖去地,越顯得幽寂。
天助我也。
郭陶在心中默念,抬腳便要往裡走,驀地,身後傳來一聲斷喝:
「站住!」
郭陶大驚失色,心中暗叫「吾命休矣」。
也就在這個當兒,幾道身影出現在不遠處的路口,連滾帶爬朝北而去,雜亂的腳步聲漸近復漸遠,郭陶隱約聽見還有人在喊「去北門」,眨眼間便沒了蹤影。
再過數息,一隊持槍的黑甲軍追了出去。
從頭到尾,並無人注意到刺槐胡同口的那團陰影。
郭陶哆嗦著縮在牆根兒下,直到周遭再無別的動靜,他方才扶著牆、抖著腿,顫巍巍地站了起來。
許是蹲久了的緣故,此時他腿腳都有點不聽使喚,歪在牆邊,半晌動彈不得。
好在,腦瓜子還能動。
「北門……北門……」
他捏著眉頭,總覺著那北門之外有一處所在,與今晚息息相關。
很快他便有了答案。
「是東平郡王。」
他低聲自語地道。
他記得東平郡王府在京城北郊有一所別莊,離城不過三十里地。
聽說,那莊子位置很偏,極宜於靜養,如今,王妃與三夫人便住在那裡。
這念頭只在腦中轉了轉,便被郭陶丟去一旁。
罷了,他如今自身難保,還管什麼王府不王府、別莊不別莊的,關他屁事。
他搓了搓因凍僵的手,再伸頭往胡同里看了片刻,確定四下無人,這才邁著蹣跚的步了,慢慢地往裡走去……
第420章 驚夢
八開扇水閣的外頭,植著兩棵高大的木樨,碎金滿樹、花香清淺,風一拂,似能撩撥人的心。
戲台子上,胡琴「咿咿呀呀」地拉著,艷妝的伶人拖著長長的水袖,一轉首、一折腰,婉轉的曲聲隨水四散,唱的是:
「閒踏天門掃落花……」
甫一開聲,夫人太太們便轟然叫好,賞錢跟下雨似地直鋪了半個台面兒。
安氏坐在人堆里,矜持地彎著唇,也自輕輕拊掌喝彩。
至於賞錢,早有婆子替她給了,何需她這個王府三夫人親自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