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此期間,華盛頓方面也在考慮結束戰爭的方法和手段。雖然美國陸軍部主張入侵日本,空軍則堅持進行大規模的轟炸,但是也有一些人認為,只要對“無條件投降”作出“合理的解釋”,日本是會投降的,“唯一使他們猶豫不決的,是關於天皇的未來地位問題。” [ 作者註:參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美國》R·S·克萊茵(1951年版),第333-347頁。 ] 後來審訊日本高級戰犯時,得出了一種看法,認為“日本人已經處在快要投降的邊緣上,但是對帝國主義制度的廢除和天皇本人要受到戰犯待遇的驚恐,卻在支撐著他們。” [ 作者註:N·柯倫特:《史汀生部長:國家管理的的研究》,(1954年版),第224頁。 ]

  正當這些意見還在醞釀的時候,原子彈的發展已經進展到幾乎即將成功的階段, [ 作者註:邱吉爾第一次提到原子彈是在1941年8月30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第3卷第730頁);而戈培爾則在1942年3月21日才提到它(《戈培爾日記》,第98頁)。 ] 1946年4月,史汀生指派了一個委員會,為他提出關於使用原子彈問題的建議。6月2日,他在—份備忘錄中向杜魯門總統陳述了自己的觀點。他提出,如果原子彈的最後試驗和準備能夠圓滿完成的話,那麼,原子彈的使用就可以作為侵入日本的一種選擇方策。他建議,在使用原子彈之前要先發出警告,指出:“我們將對這個島國施加各種不可抗拒的力量,這種力量的使用將會使它承受不可避免的毀滅。”此外,他還私下設想:“如果加以補充,說明我們並不反對日本在現有王朝之下實行君主立憲制度,那麼,實際上就會增加日本投降的可能性。” [ 作者註:《在和平與戰爭中服役》,第368頁。 ]

  7月17日,召開了波茨坦會議。同一天,史汀生向杜魯門總統報告了一個重要的消息,說是前一天對原子彈進行的最後試驗已經絕對地成功了。於是,杜魯門和邱吉爾為了避免入侵所帶來的傷亡而決定使用原子彈。邱吉爾寫道:“現在,所有惡夢般的陰影都已經消除了,前途似乎是一片光明,一兩聲巨響就可以結束戰爭……此外,我們也不必再去要求俄國人的幫助了。” [ 作者註:《第二次世界大戰》,第6卷第552-553頁。邱吉爾說,他從來沒有想過杜魯門決定使用原子彈是不合理的。他說,在原子彈降落之前,日本已是必敗無疑了。 ]

  邱吉爾錯了。因為斯退丁紐斯告訴我們說:“甚至到波茨坦會議時,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以後,……美國軍界仍堅持要蘇聯加人遠東戰爭,在雅爾達和波茨坦兩次會議中,美國的參謀首長們特別關注日本在滿洲的軍隊。這支獨立的軍隊被認為是日本軍隊的精華……而且人們還相信,即使日本島投降了,如果俄國不捲入到戰爭中來,這支軍隊還能將戰爭拖延下去。” [ 作者註:愛德華·R·斯退丁紐斯:《羅斯福與俄國人:雅爾諾會議》(英文版1950年),第96頁。實際上,在那時“精華”也變成了“糟粕”,受過訓練的人員早已被抽調走了,而且也沒有石油。 ]

  在波茨坦會議召開之前,東京與駐莫斯科大使佐滕之間的來往電信,都被華盛頓破譯出來了。 [ 作者註:在珍珠港事件之前,日本的密碼即已被破譯,在整個戰爭中都是如此。 ] 7月13日,日本外交部電告佐滕說:“在莫洛托夫前往波茨坦之前,趕緊把帝國政府希望結束戰爭的強烈願望告訴他……‘無條件投降’是和平的唯一的障礙。” [ 作者註:R.巴托:《日本的投降決定》(1954年版),第130頁。 ] 這樣,日本的險惡地位就已變得象晶體一樣透明,而且,立即結束戰爭的道路似乎也已打通。但是,美國仍於7月26日對日本下了最後—道通牒:“我們要求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的日本武裝力量無條件投降……否則,日本就要徹底被毀滅。” [ 作者註:《波茨坦宣言》,全文參見《日本的投降決定》一書的附錄C,第243-234頁。 ] 其中,沒有一字提到天皇。

  兩天之後,鈴木拒絕了這個最後通牒。他宣布說,那是“不值得大家注意的。” [ 作者註:《在和平與戰爭中服役》,第369頁。 ] 於是,為了掩護俄國按預定日期(8月8日)進入戰爭,美國決定向日本投放兩顆原子彈。一顆於8月6日投在廣島,另一顆於8月9日投到長崎。8月6日是星期一,上午8時15分,一個火球在廣島中心西北方的上空出現了。它的爆炸威力相當於二萬噸梯恩梯炸藥;在它的中心,溫度高達一億五千萬攝氏度,這比太陽中心的溫度還要高出大約十倍。 [ 作者註:弗雷德·霍伊爾;《自然宇宙》,(1960年版),第36頁。 ] 它所產生的壓力,據估計每平方英寸上是十萬噸以上。一股“風暴性的大火”使幾百個火頭同時點燃了,最遠的離爆炸中心有四千六百碼的距離。城市中有4.5平方英里的土地完全被燒壞,有七萬到八萬的人死亡,五萬人受傷。儘管如此,在這座城市邊緣上的工廠,卻幾乎完全沒有被損壞。“據估計,如果戰爭繼續進行的話,這些工廠能在三十天以內恢復正常的生產。” [ 作者註:《美國戰略轟炸調查總結報告》(太平洋戰爭),第24頁。 ]

  8月9日,日本最高戰爭指導會議一致同意,把“無條件投降”問題提交天皇去作最後決斷。日皇決定求和,10日,東京廣播宣布,日本政府準備接受同盟國在“波茨坦宣言”中所提出的條件,但是要求,宣言中不包括任何改變天皇統治大權的內容,只能在有此諒解上下接受宣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