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在1972年舉行最高級會談後的一年內,蘇聯為埃及和敘利亞軍隊提供了他們認為發動戰爭所必不可少的武器。1973年最高級會談前三個月,蘇聯決定為埃及提供“飛毛腿”飛彈,這是為了打消埃及人對發動戰爭的任何猶豫而有意識採取的行動。薩達特曾計劃在1973年5月發動戰爭,但他又決定推遲,原因正如他在1974年8月會見《今日消息》周刊記者時所談的那樣,“當時,蘇聯人定於5月在華盛頓與尼克森舉行第二次最高級會談,由於某些沒有必要在這時透露的政治原因,我決定推遲進攻日期……”。與此同時,阿薩德總統對莫斯科進行了一次秘密訪問,訪問的結果是加速提供全套地對空飛彈系統,1973年7、8月,這套系統被趕運到了敘利亞。
就在勃列日涅夫在他的祝酒詞中娓娓動聽地對容易上當的世界(很大程度上是對很容易上當的美國政府和人民)大談其和平與友誼,和再次主張蘇美兩國必須致力於把國際緊張局勢減至最低限度的時候,蘇聯卻自覺和積極地在中東地區準備著一場新的抗爭。
許多跡象表明,在1973年9月的第三周,蘇聯最高領導層便完全了解埃及打算發動戰爭。義大利共產黨的《團結報》在9月21日發表的一條新聞聲稱,勃列日涅夫延長對保加利亞的訪問,是為了會見埃及總統薩達特。儘管後來蘇聯否認了這一情節,但似乎有理由認為,在這次會見中,勃列日涅夫和薩達特對蘇聯的援助以及蘇聯對即將來臨的軍事行動的各方面應作何反應,都作了最後的安排。這一情況還可以同義大利外交部接到的報告聯繫起來看,該報告說,勃列日涅夫在這次訪問中,就所計劃的蘇聯空運問題與保加利亞人進行了協調安排。事實上,10月2日保加利亞通訊社發出的一條英語新聞,就報導了敘利亞和埃及準備馬上發動進攻。看來發布這一報導是由於一時的疏忽,因為它立即就被撤消了。
戰爭前一星期,蘇聯發射了幾顆宇宙衛星,偵察以色列北部和南部前線,蘇聯的船隻離開了埃及港口,蘇聯電子情報船從埃及向北行駛,在埃及和敘利亞的蘇聯顧問家屬,在蘇聯大使們分別接到戰爭迫在眉睫的通知後,倉促撤離,這一切使人們更加相信,戰爭是得到蘇聯默許的,預且他們確實深知戰爭的準備情況。
戰爭一爆發,蘇聯即向埃及和敘利亞順利地進行了大規模的空運,而不是象美國對以色列的空運那樣,是臨時組織並經過過激烈談判的。戰爭爆發前便肯定在黑海港口作好準備的蘇聯船隻,裝載著戰前儲備好的裝備,於10月11日星期四就已經在敘利亞港口卸貨。這一事實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更足以證明,戰爭的補給計劃是得到蘇聯事先的默許和精心準備的。戰爭期間,當敘利亞首都受到以軍威脅時,以色列和美國情報機構都獲悉,蘇聯三個空降師處於待命狀態。
赤裸裸的嚴峻事實是,就在蘇聯與美國最高級會談的一片祝酒聲中,蘇聯在玩弄騙人的詭計,悍然違背了在他們的堅持下才於1972年5月簽訂的緩和“基本原則”的條款和精神。很少有這麼多國家被這樣公開欺騙。許多領導人和政治家出於各自的目的和私利,拼命追求緩和這一幻想,但只有非常天真的人才會繼續相信克里姆林宮的誠意。因為實際上根本不存在緩和——至多也不過是單方面的緩和,蘇聯實際上在嘲弄1972年最高級會談上他們所同意的“基本原則”中的每一句話。現在,就象當時那樣,緩和,從最好處想,不過是個實用主義的神話,而從最壞處想,則是危險的幻想。
有理由認為,蘇聯由於知道戰爭繼續打下去可能產生的後果,因此在戰爭第一天便提出要實現停火,公開理由是敘利亞曾要求他們這樣做,但薩達特強調說,敘利亞否認了這種說法,並在後來據傳同意美國10月13日的倡議。他們對戰爭的估計,並沒有受那種搞亂了阿拉伯人思想的歡欣若狂的影響。在整個戰爭中和戰爭一結束,蘇聯都對軍事局勢進行了非常明確的估量,並據此採取行動和作出反應。當戰爭似乎對阿拉伯人有利時,蘇聯竭力鼓動繼續進行戰爭。他們趕運補給品並鼓動其他阿拉伯國家增加援助(如勃列日涅夫曾敦促阿爾及利亞總統布邁丁採取更積極的行動)和使用石油武器。只有當他們認識到由於戰術態勢決定埃軍第三集團軍必垮無疑時,才迅速行動——甚至達到了製造可能導致核衝突的緊張局勢的地步——制止戰爭。戰爭一結束,蘇聯人採取的行動(包括他們堅持要在中東地區駐紮蘇、美部隊,和威脅要派7個空降師去埃及等),看來也是為了進一步試圖重建他們的地位,這種地位自1972年7月他們從埃及撤走兩萬軍事人員,已被大大削弱了。
通過日內瓦談判,蘇聯已成為參與解決中東問題談判的一方。它的戰略似乎是讓美國占領這個舞台的中心,並且不用蘇聯施加壓力,而儘可能迫使以色列作出讓步。然後,蘇聯顯然是要儘量防止發生任何可能損害它作為阿拉伯國家的主要武器供應者地位的事件。因此任何解決問題的辦法——或是創造一種和平氣氛,或是僅僅減輕武器供應的重要性,看來都有損於蘇聯的利益。此外,蘇聯人將利用巴勒斯坦問題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該組織領導人亞西爾·阿拉法特1974年夏季在莫斯科受到國賓待遇),來危害約旦國王海珊的統治,並在適當時機把它作為影響以、阿衝突談判方向的重要手段。
就在勃列日涅夫在他的祝酒詞中娓娓動聽地對容易上當的世界(很大程度上是對很容易上當的美國政府和人民)大談其和平與友誼,和再次主張蘇美兩國必須致力於把國際緊張局勢減至最低限度的時候,蘇聯卻自覺和積極地在中東地區準備著一場新的抗爭。
許多跡象表明,在1973年9月的第三周,蘇聯最高領導層便完全了解埃及打算發動戰爭。義大利共產黨的《團結報》在9月21日發表的一條新聞聲稱,勃列日涅夫延長對保加利亞的訪問,是為了會見埃及總統薩達特。儘管後來蘇聯否認了這一情節,但似乎有理由認為,在這次會見中,勃列日涅夫和薩達特對蘇聯的援助以及蘇聯對即將來臨的軍事行動的各方面應作何反應,都作了最後的安排。這一情況還可以同義大利外交部接到的報告聯繫起來看,該報告說,勃列日涅夫在這次訪問中,就所計劃的蘇聯空運問題與保加利亞人進行了協調安排。事實上,10月2日保加利亞通訊社發出的一條英語新聞,就報導了敘利亞和埃及準備馬上發動進攻。看來發布這一報導是由於一時的疏忽,因為它立即就被撤消了。
戰爭前一星期,蘇聯發射了幾顆宇宙衛星,偵察以色列北部和南部前線,蘇聯的船隻離開了埃及港口,蘇聯電子情報船從埃及向北行駛,在埃及和敘利亞的蘇聯顧問家屬,在蘇聯大使們分別接到戰爭迫在眉睫的通知後,倉促撤離,這一切使人們更加相信,戰爭是得到蘇聯默許的,預且他們確實深知戰爭的準備情況。
戰爭一爆發,蘇聯即向埃及和敘利亞順利地進行了大規模的空運,而不是象美國對以色列的空運那樣,是臨時組織並經過過激烈談判的。戰爭爆發前便肯定在黑海港口作好準備的蘇聯船隻,裝載著戰前儲備好的裝備,於10月11日星期四就已經在敘利亞港口卸貨。這一事實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更足以證明,戰爭的補給計劃是得到蘇聯事先的默許和精心準備的。戰爭期間,當敘利亞首都受到以軍威脅時,以色列和美國情報機構都獲悉,蘇聯三個空降師處於待命狀態。
赤裸裸的嚴峻事實是,就在蘇聯與美國最高級會談的一片祝酒聲中,蘇聯在玩弄騙人的詭計,悍然違背了在他們的堅持下才於1972年5月簽訂的緩和“基本原則”的條款和精神。很少有這麼多國家被這樣公開欺騙。許多領導人和政治家出於各自的目的和私利,拼命追求緩和這一幻想,但只有非常天真的人才會繼續相信克里姆林宮的誠意。因為實際上根本不存在緩和——至多也不過是單方面的緩和,蘇聯實際上在嘲弄1972年最高級會談上他們所同意的“基本原則”中的每一句話。現在,就象當時那樣,緩和,從最好處想,不過是個實用主義的神話,而從最壞處想,則是危險的幻想。
有理由認為,蘇聯由於知道戰爭繼續打下去可能產生的後果,因此在戰爭第一天便提出要實現停火,公開理由是敘利亞曾要求他們這樣做,但薩達特強調說,敘利亞否認了這種說法,並在後來據傳同意美國10月13日的倡議。他們對戰爭的估計,並沒有受那種搞亂了阿拉伯人思想的歡欣若狂的影響。在整個戰爭中和戰爭一結束,蘇聯都對軍事局勢進行了非常明確的估量,並據此採取行動和作出反應。當戰爭似乎對阿拉伯人有利時,蘇聯竭力鼓動繼續進行戰爭。他們趕運補給品並鼓動其他阿拉伯國家增加援助(如勃列日涅夫曾敦促阿爾及利亞總統布邁丁採取更積極的行動)和使用石油武器。只有當他們認識到由於戰術態勢決定埃軍第三集團軍必垮無疑時,才迅速行動——甚至達到了製造可能導致核衝突的緊張局勢的地步——制止戰爭。戰爭一結束,蘇聯人採取的行動(包括他們堅持要在中東地區駐紮蘇、美部隊,和威脅要派7個空降師去埃及等),看來也是為了進一步試圖重建他們的地位,這種地位自1972年7月他們從埃及撤走兩萬軍事人員,已被大大削弱了。
通過日內瓦談判,蘇聯已成為參與解決中東問題談判的一方。它的戰略似乎是讓美國占領這個舞台的中心,並且不用蘇聯施加壓力,而儘可能迫使以色列作出讓步。然後,蘇聯顯然是要儘量防止發生任何可能損害它作為阿拉伯國家的主要武器供應者地位的事件。因此任何解決問題的辦法——或是創造一種和平氣氛,或是僅僅減輕武器供應的重要性,看來都有損於蘇聯的利益。此外,蘇聯人將利用巴勒斯坦問題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該組織領導人亞西爾·阿拉法特1974年夏季在莫斯科受到國賓待遇),來危害約旦國王海珊的統治,並在適當時機把它作為影響以、阿衝突談判方向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