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每當想起我們以前在一起時快樂的點點滴滴,就像鴉片,讓我忍不住想撥電話給你。結果,卻總是不免想起更多的痛苦,讓我像被火燙了一樣縮回手。回想起來,不僅是關於她,九年裡還有那麼多的時候,患得患失、焦慮、傷心、欲言又止。其實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沒法讓你知道的心裡的話,並不比分開後少。
想想都累。
想來感情真是一件糟糕的東西,人與人在一起,那麼多的痛苦,換那麼少的一點快樂。
還不如什麼都沒有。
二〇〇四年的這個時候,蘇亞已經從百花出版社辭職,與人合夥創辦了一家出版公司。父母一心指望那個“有實力”的女婿為他們提供的一切,她打算自己來做,這總好過被成天埋怨“連個像樣的男朋友也沒有”。
蘇亞的運氣很好,簽下了幾套英國的童書版權,在國內都非常暢銷。二〇〇四年,全國的圖書市場已經遠不如前些年,可是蘇亞的出版公司第一年就賺錢,連賺了三年。一個人總能輕易得到自己並不真正想要的東西,真心想要的卻偏不給你,這是蘇亞的切身感受。
二〇〇六年初夏,蘇亞按揭買房,選中了羅馬庭院這個樓盤。她買了一套聯排別墅給父母住,自己買了一套酒店式公寓,與父母相距十五分鐘,可惜不能離得更遠。她把別克停在別墅的車庫裡,這樣她可以勉強自己每天過去看一看父母,也可以有藉口很快地離開,因為把車開出來,肯定是有事情等著她外出。
搬入新居之後,蘇懷遠和齊秀珍絕口不再提及蘇亞的婚事。
蘇亞的生活就像一列火車,雖說選擇的不是自己喜歡的方向,卻總算駛上了一段平穩的軌道,並且打算從此就這麼平直地向前,不作他想。可是到了二〇〇七年春天,一個重大的變故降臨到蘇亞身上。
二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六日周五,午後一點四十五分,耀眼的陽光從窗外湧進來,灌滿了我整個臥室,也把這個躁動不安的城市照得光影分明,纖毫畢現。
老街區的咖啡吧已經陸續開門營業,咖啡豆磨好了,啤酒凍到了冰櫃裡,一部分桌椅被搬到室外,在地中海式建築的迴廊上,或是人行道邊,撐起一把把白色遮陽傘,或是在某個鬧中取靜的院子裡,背靠著一棵上百年的香樟樹。
還沒到時候,生意寥寥。室外七八套桌椅,坐著他們唯一的一個客人。中年男人,身材高大略胖,短褲,涼鞋,橙色圓領恤,寶石藍的棒球帽壓得很低,蓋住了大半張臉,只露出有絡腮鬍子的下巴。
他的手邊放著一個V形高腳杯,冰摩卡快喝完了。還有一杯冰檸檬水,每次有人過來加水,他都從不抬頭。服務生並沒有覺出什麼異常,獨自過來喝咖啡的人總會有些古怪,對人愛理不理的,仿佛希望全世界的人都看不見他似的。更何況,這個客人在上網,手提電腦打開著,聚精會神,正用手指敲擊鍵盤。
我正在一邊看蘇亞的帖子,一邊喝果汁,忽然被MSN上突然閃動起來的對話框打斷了。我記得我沒有登錄過MSN啊。我點開,對話框裡先是一行莫名其妙的字:“我知道你在電腦邊上。”隨即,下面幾行接踵而至:“你聽我說,你還會遇到危險的。少出門,凡事自己小心!”
是比爾,竟然是比爾。
還沒咽下去的半口番茄汁頓時嗆在喉嚨里,咳得我眼冒金星。
我立刻撥電話給王小山:“喂,你們警察幹什麼吃的?兇手都逃出來滿大街溜達著呢!”
王小山那邊可能信號不好:“什麼?你說誰,誰逃出來了?”
“兇手!”我大喊一聲。
電話那頭愣了片刻,忽然大笑起來:“你是說比爾吧,我們早就把他放走了。”
“為什麼?”
“證據不足。”
“他自己都承認了,還有什麼證據不足的?”我對著電話嚷嚷。
王小山說:“自己承認也沒用,他跟許多犯罪條件根本不吻合。比如說,他和蘇亞根本就不認識,沒有手機通話記錄,沒有簡訊,沒有郵件,沒有MSN聊天記錄,連一個論壇短消息都沒發過……他在論壇上只跟三個網友聯繫過,‘冬菇’往來最多,接下來是‘蟑螂’和‘小艾’。”
難道是我冤枉了他?那他為什麼不反駁我呢,我知道了,他一定是對我太失望了,不願再分辯什麼,覺得多餘。反正他知道自己不是兇手,最後不會獲罪就是了。
“怎麼啦?”王小山問我,“你不知道他沒事了嗎?我還以為他一出來就會跟你聯繫的。”說到這裡,王小山的聲音聽上去簡直心花怒放,他還故意問了一句:“都這麼多天了,他沒跟你聯繫啊?”
我想比爾是不願意再理我了吧。
我記得在我住院的時候,他半夜陪我在思南路上散步,就是兩周前,他再次鄭重地勸我放棄追查這個案子。他說:“你有多少推理,就會有多少犯罪,只有停止推理,犯罪的事實才能像河床上的石子一樣顯露出來。”
我聽得不是滋味,於是問他:“你這是在譏笑我越幫越忙嗎?”
他說我完全誤會了,他的意思是:“其實別人的瓶子裡究竟有什麼,你是永遠猜不出的,你所能看見的只是你自己無窮無盡的犯罪衝動。”
想想都累。
想來感情真是一件糟糕的東西,人與人在一起,那麼多的痛苦,換那麼少的一點快樂。
還不如什麼都沒有。
二〇〇四年的這個時候,蘇亞已經從百花出版社辭職,與人合夥創辦了一家出版公司。父母一心指望那個“有實力”的女婿為他們提供的一切,她打算自己來做,這總好過被成天埋怨“連個像樣的男朋友也沒有”。
蘇亞的運氣很好,簽下了幾套英國的童書版權,在國內都非常暢銷。二〇〇四年,全國的圖書市場已經遠不如前些年,可是蘇亞的出版公司第一年就賺錢,連賺了三年。一個人總能輕易得到自己並不真正想要的東西,真心想要的卻偏不給你,這是蘇亞的切身感受。
二〇〇六年初夏,蘇亞按揭買房,選中了羅馬庭院這個樓盤。她買了一套聯排別墅給父母住,自己買了一套酒店式公寓,與父母相距十五分鐘,可惜不能離得更遠。她把別克停在別墅的車庫裡,這樣她可以勉強自己每天過去看一看父母,也可以有藉口很快地離開,因為把車開出來,肯定是有事情等著她外出。
搬入新居之後,蘇懷遠和齊秀珍絕口不再提及蘇亞的婚事。
蘇亞的生活就像一列火車,雖說選擇的不是自己喜歡的方向,卻總算駛上了一段平穩的軌道,並且打算從此就這麼平直地向前,不作他想。可是到了二〇〇七年春天,一個重大的變故降臨到蘇亞身上。
二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六日周五,午後一點四十五分,耀眼的陽光從窗外湧進來,灌滿了我整個臥室,也把這個躁動不安的城市照得光影分明,纖毫畢現。
老街區的咖啡吧已經陸續開門營業,咖啡豆磨好了,啤酒凍到了冰櫃裡,一部分桌椅被搬到室外,在地中海式建築的迴廊上,或是人行道邊,撐起一把把白色遮陽傘,或是在某個鬧中取靜的院子裡,背靠著一棵上百年的香樟樹。
還沒到時候,生意寥寥。室外七八套桌椅,坐著他們唯一的一個客人。中年男人,身材高大略胖,短褲,涼鞋,橙色圓領恤,寶石藍的棒球帽壓得很低,蓋住了大半張臉,只露出有絡腮鬍子的下巴。
他的手邊放著一個V形高腳杯,冰摩卡快喝完了。還有一杯冰檸檬水,每次有人過來加水,他都從不抬頭。服務生並沒有覺出什麼異常,獨自過來喝咖啡的人總會有些古怪,對人愛理不理的,仿佛希望全世界的人都看不見他似的。更何況,這個客人在上網,手提電腦打開著,聚精會神,正用手指敲擊鍵盤。
我正在一邊看蘇亞的帖子,一邊喝果汁,忽然被MSN上突然閃動起來的對話框打斷了。我記得我沒有登錄過MSN啊。我點開,對話框裡先是一行莫名其妙的字:“我知道你在電腦邊上。”隨即,下面幾行接踵而至:“你聽我說,你還會遇到危險的。少出門,凡事自己小心!”
是比爾,竟然是比爾。
還沒咽下去的半口番茄汁頓時嗆在喉嚨里,咳得我眼冒金星。
我立刻撥電話給王小山:“喂,你們警察幹什麼吃的?兇手都逃出來滿大街溜達著呢!”
王小山那邊可能信號不好:“什麼?你說誰,誰逃出來了?”
“兇手!”我大喊一聲。
電話那頭愣了片刻,忽然大笑起來:“你是說比爾吧,我們早就把他放走了。”
“為什麼?”
“證據不足。”
“他自己都承認了,還有什麼證據不足的?”我對著電話嚷嚷。
王小山說:“自己承認也沒用,他跟許多犯罪條件根本不吻合。比如說,他和蘇亞根本就不認識,沒有手機通話記錄,沒有簡訊,沒有郵件,沒有MSN聊天記錄,連一個論壇短消息都沒發過……他在論壇上只跟三個網友聯繫過,‘冬菇’往來最多,接下來是‘蟑螂’和‘小艾’。”
難道是我冤枉了他?那他為什麼不反駁我呢,我知道了,他一定是對我太失望了,不願再分辯什麼,覺得多餘。反正他知道自己不是兇手,最後不會獲罪就是了。
“怎麼啦?”王小山問我,“你不知道他沒事了嗎?我還以為他一出來就會跟你聯繫的。”說到這裡,王小山的聲音聽上去簡直心花怒放,他還故意問了一句:“都這麼多天了,他沒跟你聯繫啊?”
我想比爾是不願意再理我了吧。
我記得在我住院的時候,他半夜陪我在思南路上散步,就是兩周前,他再次鄭重地勸我放棄追查這個案子。他說:“你有多少推理,就會有多少犯罪,只有停止推理,犯罪的事實才能像河床上的石子一樣顯露出來。”
我聽得不是滋味,於是問他:“你這是在譏笑我越幫越忙嗎?”
他說我完全誤會了,他的意思是:“其實別人的瓶子裡究竟有什麼,你是永遠猜不出的,你所能看見的只是你自己無窮無盡的犯罪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