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公公滿頭大汗,心說您知道還問老奴……
沐淳那個氣呀!從皇后口中知道這童家歷來有納良家子的傳統,袁芝娘什麼出府榮養,哪有一心榮養了,還心念念的想方設法回童家呢,莫不是童父生前還有與子同帳御女的僻好?可憐的顧蕊,被利用成什麼樣了!沐淳氣得太陽穴隱隱作痛。
“李公公,且下去吧,今日你就只是來送冊子的,可知?”
周皇后聲音平平淡淡,卻有不怒自威的氣勢,李公公如獲大赦,抱著冊子趕緊告退。
“娘娘……”
沐淳起身感謝,周皇后按住她:“淳娘無需多禮,慧慈師太對我幫助甚多,這個忙我既然接手了,那幫到底吧。若是你信我,不出明年,一定把表妹給你送到身邊。”
當真?沐淳忙作惶恐狀,心說果然是朝中有人好辦事,想來顧蕊上了這個大當怕是會學乖些。語氣里的驚喜之意甚是誇張:“娘娘,您說,我該怎麼感激您?”
“你夫妻倆多為我跟陛下爭口氣就行。”
爭口氣?沐淳還沒想明白話里的意思,外面太監就傳沐淳去正陽殿受賞。
“快些,看看陛下賞你什麼,若真是好東西,別忘記分本宮一點。”
“娘娘這般懂持家之道,想來陛下也一樣,好不好的沐氏都得全搬回家去,不分,京中都知沐氏財迷,娘娘好歹去打聽打聽再來沐氏這裡要東西。”
“哈……”周皇后用袖遮面大笑不止,催沐淳趕緊去,受完賞還得見太后娘娘,今日事情多著呢。
沐淳走出坤華宮,完全沒有大鬆一口氣如釋重負之類的感覺,周皇后當真是惹人喜歡得緊。
這廂心裡正高興著,當太監領她來到正陽殿,見到滿堂的大臣時,她腦子登時就懵作一團,下意識站直了身體。她本以為臣子們已經下朝了,誰知殿中立滿了身著紅紫青黑官袍的男人。
再當她聽到皇帝說賞她五百斤黃金的時候,已經傻得動彈不得,腦子裡全是錢,險些呼不出氣,這,這怎地跟行房時有一樣的快感……
“淳娘,快些行禮。”尹子禾在一旁小聲提醒她。
媽呀,現在她才發現相公就在她旁邊,詫異望過去,反倒把人家看得一呆,
……
直到沐淳讓太監領著走出正陽殿時,才聽到堂內早已鬧哄哄爭吵聲一片。
人家沐氏還未拜見完楊太后,夏貴妃就得知了這事,又揪落一室的帳子,氣得大發雷霆。沒等臣子們下朝,她就去皇帝御書房等著了,這事必須勸一勸,陛下向來會聽她的勸。
大殿裡爭論的焦點只在於沐氏那水泥路到底值不值論一等功勳?一介婦人,文不能治國,武不能安邦,史無前例論一等大功到底配不配?
尹子禾一改往日謙遜作派,提議他們親自去瓊花縣走一遭,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五里一坡十里一山的西北以西,道路有多難行,只有切實領教過才有資格置喙。
然後,就把一早準備好的摺子拿出來,這是修路前和修路後瓊花縣的風貌對比。說完,鬧得最凶的那幾個大臣暫時噤了聲,都是從底層爬起來的,心知這摺子看起來的確是漂亮,也很驚人,要從摺子找突破口,不太現實。
尹子禾繼續上表,道他一年修路所花費用十萬餘兩,沒管朝廷要一文錢,俱是瓊花縣衙自行支出。全縣百姓非但沒被賦稅壓垮,日子反倒好了不少。離任時,他還給繼任縣令留下了足夠支撐兩個月的修路銀資。
有臣子反駁他,說他這是打的地頭蛇,當然沒把百姓壓垮。打蛇用的可是朝廷的刀,怎能說沒管朝廷要錢?順著這由子往上一捋,道此事有西北都督陳昻出的力,也當有兵部一份功勞……得啵得啵講得口水四濺,七七八八東拉西扯,就差明說沒曾縣令什麼事了。
第165章 服不服
駁曾舉人的大臣,是現任戶部左侍郎羅開, 戶部乃夏右丞一派, 至於況左丞, 他已經稱病一月沒上朝了。
“侍郎大人好口才,所言甚是,陳都督見識卓越, 肯信任下官這小小縣令, 也敢擔起朝廷命官之大責。少了他的襄助, 估計下官只得向皇上討要了。”曾舉人見羅侍郎歪著臉還意猶未盡的模樣,又道:“然, 今日大人與下官爭辯的是水泥方子, 並非修路銀資!”
曾舉人說著立即上前一步, 朝正德帝拱了拱手:“下官肯請陛下准許羅侍郎外派往金花縣或虞花縣打蛇, 也請准許陳都督同樣鼎力支持於他。若是他也能在一年內將其中一縣達到瓊花縣之成效,下官不但讓拙荊一文不少退回賜賞,還親自上門負荊請罪。”
“你!”羅開氣得後退一步, 本是你小子恬不自恥, 哪來的正氣凜然?他厭死了這毫無退讓之意的俊俏後生,憤憤道:“以事論事, 曾舉人何苦行刁鑽之舉!”
大幾十萬胡漢混血, 若有差次,整個西北都得賠進去,陳昻還不得跑進京來扒了他的皮?這曾牧晟,無非是託了寧王的福, 機緣巧合才占得這天大的便宜!你怎地不說也讓朝廷再派個威遠將軍給我?小小年輕,甚是奸滑!
曾舉人疑惑道:“下官與侍郎大人正是在就事論事,難道大人以為不是?”
羅開讓區區一個縣令嗆得面臉無光,火氣直往腦門上竄:“曾舉人,以你之意,不是廚子便不能評價菜品的好壞不成?”
“當然能,誰說不能,諸位大人不是正在品著麼。下官斗膽問一句,此菜的味道到底如何?可口否?養身否?”
羅開愈發給刺得難受,渾身上下都是火氣,聲音都跑了腔調:“本官也要道一句:值一等功勳否?!”
“下官更要道一句:侍郎大人可拿下這功勳否?”
“豎子可惡!”羅開氣得腦子缺氧,險些翻白眼,髒話都罵出來了。
正德帝重重咳嗽一聲,羅開和曾舉人登時閉口站回自己的位置,一個順著把台階下了,一個把台子讓給皇帝。
“朕的賞賜已然發下,曾舉人前面所求,在朕看來在理,我大康除了瓊花之外,還有金虞二縣。”皇帝目光在下面一個個掃去,好像就要開口:朕甚是需要要這樣有志之士,誰能去替朕除了這大患?
四下突然安靜,氣氛轉向微妙。
正德帝見好就收:“諸位為五百斤黃金爭得面紅耳赤吵鬧不休,到底是不服沐氏,還是不服沐氏的水泥路?何不聽朕說幾句?”
夏右丞身為諸臣之首,上前應道:“陛下請,臣等洗耳恭聽!”
“我大康地廣物博多山川河流,天江年年洪澇災害從未斷過,嚴重之時,上游旱,餓殍遍野;下游澇,數萬子民流離失所。羅卿,你就在戶部任職,應知清楚朝廷每年的賑災銀子有多少,可當得幾個五百斤黃金?”
羅開訝然,暗暗一算,頭皮發緊,好在他臉黑,麵皮泛紅也無人察覺,下意識瞅向夏右丞。
右丞大人面無表情,一心一意傾聽著君王講話。
沐淳那個氣呀!從皇后口中知道這童家歷來有納良家子的傳統,袁芝娘什麼出府榮養,哪有一心榮養了,還心念念的想方設法回童家呢,莫不是童父生前還有與子同帳御女的僻好?可憐的顧蕊,被利用成什麼樣了!沐淳氣得太陽穴隱隱作痛。
“李公公,且下去吧,今日你就只是來送冊子的,可知?”
周皇后聲音平平淡淡,卻有不怒自威的氣勢,李公公如獲大赦,抱著冊子趕緊告退。
“娘娘……”
沐淳起身感謝,周皇后按住她:“淳娘無需多禮,慧慈師太對我幫助甚多,這個忙我既然接手了,那幫到底吧。若是你信我,不出明年,一定把表妹給你送到身邊。”
當真?沐淳忙作惶恐狀,心說果然是朝中有人好辦事,想來顧蕊上了這個大當怕是會學乖些。語氣里的驚喜之意甚是誇張:“娘娘,您說,我該怎麼感激您?”
“你夫妻倆多為我跟陛下爭口氣就行。”
爭口氣?沐淳還沒想明白話里的意思,外面太監就傳沐淳去正陽殿受賞。
“快些,看看陛下賞你什麼,若真是好東西,別忘記分本宮一點。”
“娘娘這般懂持家之道,想來陛下也一樣,好不好的沐氏都得全搬回家去,不分,京中都知沐氏財迷,娘娘好歹去打聽打聽再來沐氏這裡要東西。”
“哈……”周皇后用袖遮面大笑不止,催沐淳趕緊去,受完賞還得見太后娘娘,今日事情多著呢。
沐淳走出坤華宮,完全沒有大鬆一口氣如釋重負之類的感覺,周皇后當真是惹人喜歡得緊。
這廂心裡正高興著,當太監領她來到正陽殿,見到滿堂的大臣時,她腦子登時就懵作一團,下意識站直了身體。她本以為臣子們已經下朝了,誰知殿中立滿了身著紅紫青黑官袍的男人。
再當她聽到皇帝說賞她五百斤黃金的時候,已經傻得動彈不得,腦子裡全是錢,險些呼不出氣,這,這怎地跟行房時有一樣的快感……
“淳娘,快些行禮。”尹子禾在一旁小聲提醒她。
媽呀,現在她才發現相公就在她旁邊,詫異望過去,反倒把人家看得一呆,
……
直到沐淳讓太監領著走出正陽殿時,才聽到堂內早已鬧哄哄爭吵聲一片。
人家沐氏還未拜見完楊太后,夏貴妃就得知了這事,又揪落一室的帳子,氣得大發雷霆。沒等臣子們下朝,她就去皇帝御書房等著了,這事必須勸一勸,陛下向來會聽她的勸。
大殿裡爭論的焦點只在於沐氏那水泥路到底值不值論一等功勳?一介婦人,文不能治國,武不能安邦,史無前例論一等大功到底配不配?
尹子禾一改往日謙遜作派,提議他們親自去瓊花縣走一遭,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五里一坡十里一山的西北以西,道路有多難行,只有切實領教過才有資格置喙。
然後,就把一早準備好的摺子拿出來,這是修路前和修路後瓊花縣的風貌對比。說完,鬧得最凶的那幾個大臣暫時噤了聲,都是從底層爬起來的,心知這摺子看起來的確是漂亮,也很驚人,要從摺子找突破口,不太現實。
尹子禾繼續上表,道他一年修路所花費用十萬餘兩,沒管朝廷要一文錢,俱是瓊花縣衙自行支出。全縣百姓非但沒被賦稅壓垮,日子反倒好了不少。離任時,他還給繼任縣令留下了足夠支撐兩個月的修路銀資。
有臣子反駁他,說他這是打的地頭蛇,當然沒把百姓壓垮。打蛇用的可是朝廷的刀,怎能說沒管朝廷要錢?順著這由子往上一捋,道此事有西北都督陳昻出的力,也當有兵部一份功勞……得啵得啵講得口水四濺,七七八八東拉西扯,就差明說沒曾縣令什麼事了。
第165章 服不服
駁曾舉人的大臣,是現任戶部左侍郎羅開, 戶部乃夏右丞一派, 至於況左丞, 他已經稱病一月沒上朝了。
“侍郎大人好口才,所言甚是,陳都督見識卓越, 肯信任下官這小小縣令, 也敢擔起朝廷命官之大責。少了他的襄助, 估計下官只得向皇上討要了。”曾舉人見羅侍郎歪著臉還意猶未盡的模樣,又道:“然, 今日大人與下官爭辯的是水泥方子, 並非修路銀資!”
曾舉人說著立即上前一步, 朝正德帝拱了拱手:“下官肯請陛下准許羅侍郎外派往金花縣或虞花縣打蛇, 也請准許陳都督同樣鼎力支持於他。若是他也能在一年內將其中一縣達到瓊花縣之成效,下官不但讓拙荊一文不少退回賜賞,還親自上門負荊請罪。”
“你!”羅開氣得後退一步, 本是你小子恬不自恥, 哪來的正氣凜然?他厭死了這毫無退讓之意的俊俏後生,憤憤道:“以事論事, 曾舉人何苦行刁鑽之舉!”
大幾十萬胡漢混血, 若有差次,整個西北都得賠進去,陳昻還不得跑進京來扒了他的皮?這曾牧晟,無非是託了寧王的福, 機緣巧合才占得這天大的便宜!你怎地不說也讓朝廷再派個威遠將軍給我?小小年輕,甚是奸滑!
曾舉人疑惑道:“下官與侍郎大人正是在就事論事,難道大人以為不是?”
羅開讓區區一個縣令嗆得面臉無光,火氣直往腦門上竄:“曾舉人,以你之意,不是廚子便不能評價菜品的好壞不成?”
“當然能,誰說不能,諸位大人不是正在品著麼。下官斗膽問一句,此菜的味道到底如何?可口否?養身否?”
羅開愈發給刺得難受,渾身上下都是火氣,聲音都跑了腔調:“本官也要道一句:值一等功勳否?!”
“下官更要道一句:侍郎大人可拿下這功勳否?”
“豎子可惡!”羅開氣得腦子缺氧,險些翻白眼,髒話都罵出來了。
正德帝重重咳嗽一聲,羅開和曾舉人登時閉口站回自己的位置,一個順著把台階下了,一個把台子讓給皇帝。
“朕的賞賜已然發下,曾舉人前面所求,在朕看來在理,我大康除了瓊花之外,還有金虞二縣。”皇帝目光在下面一個個掃去,好像就要開口:朕甚是需要要這樣有志之士,誰能去替朕除了這大患?
四下突然安靜,氣氛轉向微妙。
正德帝見好就收:“諸位為五百斤黃金爭得面紅耳赤吵鬧不休,到底是不服沐氏,還是不服沐氏的水泥路?何不聽朕說幾句?”
夏右丞身為諸臣之首,上前應道:“陛下請,臣等洗耳恭聽!”
“我大康地廣物博多山川河流,天江年年洪澇災害從未斷過,嚴重之時,上游旱,餓殍遍野;下游澇,數萬子民流離失所。羅卿,你就在戶部任職,應知清楚朝廷每年的賑災銀子有多少,可當得幾個五百斤黃金?”
羅開訝然,暗暗一算,頭皮發緊,好在他臉黑,麵皮泛紅也無人察覺,下意識瞅向夏右丞。
右丞大人面無表情,一心一意傾聽著君王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