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天早上起來,良妃的兩隻眼睛下有濃濃的黑眼圈。

  接下來的幾天,良妃每夜都睡不好。所謂疑心生暗鬼,原本沒覺得的事情,被身邊的人一遍遍提起,難保就會害怕了。

  想想青鳥堂的總堂主,明明都死了還能復活,像慧嬪碧荷之類的,若怨氣太重遲遲不願投胎,定要找她麻煩的話,她真是招架不住。

  良妃是個很信鬼神的人,懷疑就跟種子似的,在見鍾嬪的那一天就在心裡種下了,此後越長越瘋,漸漸無法控制。

  加上安寧時不時發病,良妃被她嚇得神神叨叨,白天勞累夜晚失眠,幾個因素一湊,整個人恍恍惚惚,便開始出現幻覺。

  有一回她正坐那兒發呆,突然覺得帘子後頭走出來一個人。她以為是銀杏,正想叫她上杯茶,卻發現那人一身粉衫滿身珠翠,笑起來眉眼帶俏,活脫脫慧嬪的樣子。

  當年慧嬪入宮兩人頭一回見面時,她穿的就是這身衣裳。

  良妃嚇一跳,差點從椅子裡跌下來。

  還有一回她正跟人說話,說著說著覺得耳朵邊有人在吵,仔細一聽又是慧嬪的聲音。軟中帶脆,有股子慡利勁兒,還呵呵笑了兩聲,和從前一模一樣。

  幾次三番的事兒把良妃折磨得夠嗆,她開始疑神疑鬼,總覺得慧嬪就躲在哪個地方在瞧自己。慢慢的不止慧嬪,碧蓮碧荷石榴石竹全都跑了出來。

  有一夜她好容易睡著了,卻夢見碧蓮爛著一張臉沖她飄來,厲聲質問她為何要害自己。她那七竅流血的模樣嚇得良妃尖叫連連,嚇壞了一眾人。

  這種白天夜裡不得安寧的日子,良妃撐了足有一個月,到最後實在有些撐不下去了。她開始想辦法化解怨氣。

  先是叫人到宮外的各大寺廟上香祈福,給這幾人點燈燒紙錢,還請大師作法事。可錢花了不少,卻一點作用沒有。

  她又以開始往宮裡的佛堂跑。那佛堂原本是為太后建的,後來太后宮裡建了小佛堂,那裡便不日日去了。宮裡嬪妃遇著不順的事兒就會去那裡拜拜,求個心安而已。

  良妃如今成了驚弓之鳥,去到佛堂已不止是拜拜那麼簡單。她在裡頭從早待到晚,親自上香供奉磕頭。宮裡不讓燒紙錢,她便派人往這幾人家裡送錢,除了慧嬪家,其餘四家都送了不少銀兩,叫她們的家人為她們燒去金銀財帛奴僕大宅,只盼她們在地下心平氣和,不要再來找自己的麻煩。

  可所有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勞。剛做的那幾天還能有點用,能叫她睡個踏實覺。可時間一長鬼魅如影隨形隨之不去。良妃好幾次痛苦地想要尖叫,卻只能強行忍著,不敢叫人發現心頭的驚懼。

  巨大的恐懼無處發泄堆積在心裡,良妃的病越來越重。她又不敢找太醫扶脈,怕對方查出問題回頭到皇帝跟前亂嚼舌根

  她不瘋,更不能叫皇帝以為她瘋了。要不她這輩子可真就完了。

  良妃想破腦袋,覺得是延禧宮的風水不好。這幾人都是宮裡的人,尤其幾個宮女從前就住這裡,如今冤死肯定要纏著她。她便索性冒險把神婆請進宮裡來作法驅邪。

  這是極其冒險的事兒,一旦被發現要有大麻煩。銀杏不住地勸她,叫她別玩火自焚,可良妃這時候已有些精神不正常,整天一驚一乍,眼看要出大麻煩。

  她堅持要請人來,銀杏也拗不過她,去找崔太監商量辦法,兩人到底只是奴才,制不住主子,兩眼一抹黑屁主意沒有。

  最後崔太監只能囑咐銀杏:“你看著些,別叫她胡言亂語。這事兒務必要小心,悄悄進來悄悄出去,千萬不能叫旁人發現。”

  銀杏提著一顆心,硬著頭皮往下干。良妃得償所願,還高興了一陣子。等到神婆進宮那一日,她又變得緊張起來,連道兒都有些不好走。一早叫人看住幾個孩子,安排人悄悄將神婆帶進自己寢宮,請她作法去邪。

  那神婆五十來歲年紀,有一雙極銳利的眼睛,上下掃一眼良妃,就把其餘人都給轟了出去。屋子裡一早擺好祭壇供品香燭符紙,良妃滿懷希望盯著神婆瞧,只盼著她真能揪出那幾縷怨魂。

  聽說這神婆極厲害,宮外不少高門大戶都請她去做法,所謂百試百靈。有那小兒夜夜啼哭叫她治好的,也有家宅不寧戾氣橫生被她化解的。還有被惡鬼纏身人不人鬼不鬼的,也能叫她救回來。

  她成了良妃最後的希望,若這一下還不成的話,良妃覺得自個兒真要找根強子活活吊死了。

  這樣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她是一天也過不下去了。

  神婆進屋後卻不忙作法,先是繞屋子一圈仔細察看。良妃跟在後頭不敢說半個字,生怕打擾到她,那小心謹慎勁兒,連侍候皇帝都沒這麼上心過。

  對方看過一圈似是不滿,又慢慢踱起步來,這一來回就走了三圈,最後停在了良妃的床頭,裝模作樣掐紙算了兩算,突然扭頭問良妃:“娘娘今兒既請了我來,便要同我說實話。你若有所隱瞞,我便無法為你化解。”

  良妃早就萬念俱灰,聽到這話只是不住點頭:“大師請問,我一定知無不言。”

  “好,那我就問你一句,這幾個人的性命,是你害的吧。”

  良妃沒想到她竟這樣直接,當場嚇得腿軟,緊抿雙唇一個字也不敢說。她還真沒碰過這樣的大師,換了旁人即便知道也不會這麼大喇喇問出來。

  她不知該不該如實回答。

  “娘娘不必顧慮,我既進宮來為娘娘驅邪,你同我說的話我便不會同他人講。你若信不過我,那我此刻便走,娘娘另請高明便是。”

  神婆說著抬腳就要走,卻被良妃一把拉住:“大師莫走,我說我都說。我與她們的死,確實有直接的關係。”

  -------------

  知薇在屋裡來回走著,心裡有些忐忑。

  她總覺得自己這回是當了惡人了。皇帝要收拾良妃,她摻和個什麼勁兒,竟還給他出了主意,想出個神婆進宮的鬼點子來。

  知薇這是參照上一世基督教徒找神父告解這個法子,想叫良妃良心發現,自個兒就把罪孽給說出來了。若她自己說了,也算是自首,皇帝發落時也能給點面子。

  可這會兒想想又覺得這主意挺糟的,怎麼看都有算計人的意思。她只盼著良妃並沒皇帝想得那麼壞,又或者最後皇帝網開一面,至少留她一命。

  宣妃的事情太過慘烈,知薇真怕有人再因此送命。

  雪容卻不以為然,覺得她過於心軟。先是勸了她半天,後又叫人去探消息。

  皇帝據說在乾清宮,一大早進去後便沒出來。這會兒他跟知薇不適合相見,還是暫時分開得好。

  知薇也覺得這樣更好,兩人面對面總有尷尬感。還是等良妃的事情落幕再說。

  消息來得並不晚,才不過酉時延禧宮那邊就有消息傳出來。雪容將打聽到的消息一一同知薇說,語調平靜得嚇人。

  “……說是良妃娘娘不大好,這會兒正傳太醫進去看。”

  “怎麼個不好法?”

  “失了心智胡言亂語,還把請進宮的神婆給打傷了。”

  這是發瘋的意思吧?知薇瞬間無語。良妃的心理素質未免也太差了,怎麼跟安寧公主一個樣兒。

  她突然一凜,有些反應過來。這病難道也會遺傳?良妃母女全都一個樣兒,平時看著挺強悍,可一旦碰上鬼神之事便承受不了。皇帝出主意叫鍾嬪去嚇良妃,結果居然把她活活嚇瘋了。

  一時間知薇有些感慨,不知這是誰的錯。是皇帝還是鍾嬪的?或許還是良妃自己的錯吧。她若不做那些惡事不殺那些無辜,今天也不會落到這樣的下場。

  只是這樣一來,皇帝心裡會怎麼想,他能接受嗎?

  乾清宮那樣消息比承乾宮得的還要早。所謂的神婆不過是聽命於皇帝的一個渾人罷了,平日裡在民間裝神弄鬼,今天卻是長了回臉,進宮給娘娘驅鬼。

  不料鬼沒驅成卻被突然發瘋的良妃給打傷了。好在傷得不重,簡單包紮過後就來向皇帝回話。

  頭一回見九五之尊,饒是神婆從前見多識廣,這會兒也忍不住打擺子,顫著聲兒費了半天勁兒,才算把話回完。

  皇帝情緒平穩,聲音聽不出半絲波瀾。他越這樣神婆越緊張,突然又後悔起來。

  當初貪財被良妃騙進宮,進來後又叫皇帝給拉攏了,現在聽了一耳朵宮闈秘事,回頭還能活著出去嗎?

  那可都是皇家的醜事。貴妃娘娘為了自己女兒,殺了大公主身邊的貼身宮女,又弄死了三公主手下幾個侍候的人。這還不算什麼,最要緊的是她竟買通鍾嬪底下的太監,趁著地動一杯毒茶毒死了慧妃娘娘。

  這事兒要是傳出去,百姓定要議論紛紛。她這哪裡是進宮搏富貴,根本就是提著腦袋在辦事兒啊。

  還有更恐怖的,貴妃從前竟給皇帝下過藥,這裡面的內情她連想都不敢想,按部就班說完之後,恨不得挖空腦袋全給忘了才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