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閔蘅在入口的藥里用的藥量十分謹慎,但霍氏的香囊、枕下所用藥物都是閔蘅所配,霍氏一向有夜裡愛發夢的毛病,之前在濮陽時閔蘅給她調理得當,十分得她的心,不想,這次是越用越嚴重了。
其實平日裡還有另外一位姓鐘的太醫隨閔蘅同去,但霍氏為見蕭瀾,總是將自己的病情誇大其詞,見了鐘太醫,便覺得是蕭瀾遣來揭她的底的,萬般防著,脈也不叫他診,只信閔蘅。
到了此刻,也不知該說她是真聰明還是假聰明了。
“這烏頭糙應用了有一陣子了,輕者使人郁燥,用得久了,便會漸次夢實不分,發至瘋癲,更甚者,至死。”
蕭瀾想起傍晚時劉院正打霍氏那兒回來說的話,揉了揉眉心。
——閔蘅說的不錯,他的確是給蕭瀾稟過,而且不止一次,但鑑於以往,蕭瀾並沒有全信。
“太后沒有讓你做什麼嗎?”蕭瀾默了一瞬,他心裡不能說不難受,可影響不了他一貫的冷靜。
閔蘅閉口不言。
“朕猜猜”,蕭瀾睇著他,“與皇后有關?”
閔蘅面色變了變,下意識往偏殿方向看了一眼,蕭瀾忽而道:“朕動過殺你的念頭。”
閔蘅瞬間就懂了,臉上不複方才的漠然,有些窘迫,他低聲道:“微臣從未枉做他念!皇后娘娘更是無辜。”
“朕當然知道”,蕭瀾笑了笑,“朕信不過你,但任何時候,朕都信得過自己的皇后,所以沒有動你分毫。然而今日,你利用了她。”
閔蘅腰板兒緩緩塌下,半個字也說不出來。
“皇后的甜湯里,你兌了水芹汁,這東西本是好的,她喝了能增益氣血,護血脈,可朕喝了卻正好相反,因在濮陽時聞過那劣香,皇后當初泡了好些日子的藥浴方好,朕也曾吃了閔馨的幾服藥……”
閔蘅忙道:“此事與閔馨無關,當時她被微臣藉口關在家裡,並不知曉我多添了一味藥。”
蕭瀾神色淡淡,閔蘅頓了下道:“既然劉院正已然查明白,皇上必也清楚了,這水芹汁於皇上便如一味藥引子,可引當日香毒,不過因時日太久,見效甚慢。閔蘅是尋家仇,閔馨當初年紀太小,不知舊事,我有心護她,未曾讓她插手半點兒,請皇上明察。”
他痛痛快快地都認了。
“你的確是有心護她,親事都給她相看好了,可惜時間趕不及。”
延湄等人在偏殿大半聽不到,但後面幾句聲音大還能聽個一句半句,閔馨悶頭便要到外殿去,蕭真伸胳膊一擋,拽著領子把她推到了傅長啟身邊。
閔馨眼淚連串般地往下掉,抬眼看蕭真,蕭真臉上籠了一層寒霜,再不向之前那般溫和調笑。
閔馨也不敢哭出聲,抽得打嗝,傅長啟遞了帕子給她,一手在她肩膀上按了按,輕輕搖頭,閔馨已經不知道自己是什麼心情了,幾個時辰前她還與傅長啟傻笑,幾個時辰後,覺得一切都變了。
延湄隨便看一眼,也不管他們做什麼,自己坐在案後,翻看一本算術書。
外殿蕭瀾吩咐了一聲:“韓林,刀。”
韓林應聲進來,解下自己的佩刀,呈到蕭瀾面前,蕭瀾挑挑眉,韓林便站過來,取下刀鞘,寒光晃著閔蘅的臉。
閔馨在門fèng看著,禁不住一聲低叫。
外面手起刀落。
☆、第122章發落
外殿,手起刀落。
“錚…”一聲略微刺耳的聲音。
刀尖划過閔蘅身旁的金磚,留下一道泛白的印子。
閔蘅臉色煞白,眼皮顫得厲害,嘴唇緊緊抿著,但起伏的胸口顯示出了他的緊張,慢慢睜眼,見蕭瀾一手拄刀,冷眼看著他。
“朕還當你是不怕死的。”
殿內無風,閔蘅的脖子上全是汗。
他咽了下唾沫,嗓子依舊發乾,道:“皇上要殺便殺。”一出聲,他才覺自己仿似泄了一口氣,渾身發酸。
蕭瀾隨手一轉刀柄,刀立著轉了個花,他鬆手,刀交韓林手中。
“這一下是你謀害朕的”,蕭瀾稍稍彎腰,緩聲道:“皇后心裡一直記著你當初的救護之恩,今兒朕替她還了,省得她再記著。”
一語誅心。
閔蘅不可遏制地手抖了,道:“我還加害了太后娘娘。”——此刻他但求一死。
蕭瀾眯了眯眼,由上而下地審視著他,道:“閔蘅,你這人個壞不透卻又好不夠,想拿拿不起,想放又放不下。”
他聲音稍低:“你知道朕與皇后同吃同住,因而借她的手來害朕,可是,那水芹汁所加的量不大,後面更是越來越少,及至昨日與前日的甜湯里,甚至沒有加,這是為何?”
閔蘅眉頭一皺,偏開目光。
“因為你後悔了”,蕭瀾冷笑,“你自打動手那日起,心裡便掙扎不休,一面放不下舊年之仇,一面又唾棄自己行暗害之事,心中翻來覆去,無法安寧。”
“其實,你若早就打定主意,就該早早將妹妹嫁出去,她冠了夫姓,自然株連不到。從潁川到金陵,你的機會絕不止這一次,卻磨蹭到現今才動手,朕若是你”,蕭瀾道:“不會用這麼慢的法子,因為你一旦做了,縱然再後悔,也沒人會領情。”
閔蘅腰背一跨,頹然道:“皇上便是看穿了臣的性子,才准微臣繼續留在宮裡?”
蕭瀾挑挑眉,沒說話。
閔蘅自己何嘗不知?在未入京之前,蕭瀾應是信他的,他確實有許多次能下手的機會——蕭瀾受過好幾次的重傷,在他醫治之時,只要有那麼一次豁出去,在蕭瀾外敷的藥上用毒,蕭瀾怕都難救了。
然而他糾結反覆,沒有下手。
他的母親不是霍氏,丈夫雖死,她心中亦哀,可是從未在閔蘅或者閔馨面前提過“報仇”兩個字,只願他們平平安安,康健度日,再辛勞也要將閔蘅送去學醫,讓他不能丟了父親之志,甚至在臨終閉眼時,她留給閔蘅的最後四個字是“醫者仁心”。
蕭瀾剛到濮陽的那次受傷,閔蘅去時,藥箱裡便備了射罔粉,這東西是由烏頭糙煎汁曬出,毒性比直接用厲害百倍。
沒用上。
閔蘅當時從侯府出來,心情複雜之極,他幾乎給自己找遍了藉口——蕭瀾是因為殺匈奴受的傷,他算是為濮陽百姓留他一命。
類似的藉口他之後用了挺多回。
直至眼下,他在霍氏的藥里動手腳,霍氏這刻興許都還不清楚,可閔蘅也無絲毫的輕鬆與痛快。
他沒敢忘了自己母親的話。
——他是個大夫,這雙手該是用來救人,而非害人。
他利用延湄時,第二日便後悔了。
既後悔,又害怕。
害怕延湄知道了會對他滿是憎惡,會恨不得殺了他。
他有私心。
可他這點兒私心早被蕭瀾瞧在眼裡。
閔蘅想到這裡潰不成軍,只願一刀得個痛快。
蕭瀾看看他,吩咐韓林:“把寧王幾人都請過來吧,沒什麼不能聽的。”
閔馨在偏殿靠著牆發抖,她剛剛越過屏風能看見閔蘅的頭頂,但不知到底傷得如何,力氣已經抽乾,韓林一扣門,她驚得順著牆軟倒。
傅長啟扶了她一把,說:“站穩。”
閔馨抬袖子囫圇擦了把臉,退開一步哽聲道:“多謝傅大人。”
延湄看見韓林便放下書往外走,到門口時稍頓了下,她剛剛自然聽見了閔馨的驚叫,轉頭看傅長啟一眼,傅長啟沖她抬抬下巴。
延湄繞過屏風,看一眼殿中,提裙朝蕭瀾跑過來。
她跑得有點兒猛,蕭瀾伸臂抱住她還被帶的半轉過身子,她腦袋扎在蕭瀾懷裡,髮髻間的鬧蛾金釵在一顫顫地震著翅膀。
“瀾哥哥”,延湄抬眼看他,帶了點兒特別的意味,抱著他沒撒手,蕭瀾沒多說什麼,輕輕捏了捏她後脖頸兒。
延湄笑起來,鬆手站直身子。
閔馨看到兄長沒有血濺當場,總算提上一口氣,慌慌跪下磕頭。
蕭瀾看向傅長啟和蕭真,今夜就是讓他們來聽聽是怎一回事的,至於他們之後與閔馨要怎樣,蕭瀾倒沒打算管。
蕭真臉色不好,傅長啟看一眼閔蘅,也沒吱聲。
殿內安靜片刻,蕭瀾開口:“趁著你還有命在,滾吧。”
“皇上!”閔蘅和閔馨還沒反應過來,蕭真先道:“閔蘅此罪是誅九族的不赦之罪,皇上三思。”他的話說完閔蘅才反應過來,愕然抬頭看向蕭瀾。
他是抱了必死之心,且到這個份兒上,死比活著讓他更痛快些。
蕭瀾沒說話,韓林得了令,提著閔蘅的領子往外拖,延湄看一眼,出聲道:“刀拿來。”
韓林不敢違,看向蕭瀾,蕭瀾點點頭,韓林只得把刀遞給延湄,延湄上前幾步,接過刀,幾乎沒有停頓,直接便刺在閔蘅的右手。
閔蘅一顫,不敢回視她,咬牙將掌心往前送了送。
刀刃鋒利,刺得他手掌一片血肉模糊。
“你不該害瀾哥哥。”延湄慢慢道,“閔蘅,我再也不認識你了。”
說罷,延湄鬆手扔了刀。
她並不在乎閔蘅是不是害了霍氏和太和帝,但她在乎蕭瀾,剛剛出來看見蕭瀾沒有殺閔蘅,她鬆了口氣之餘又有點難過。
延湄自小沒有欠過旁人人情,是以閔蘅在漢中救她那次,她嘴上雖然只說了一回,但心裡頭其實記得很重,覺得是要拿命還的,因而想著他不能死,要還給他。
可是等她看見蕭瀾真的沒有動他一絲一毫,延湄心裡頭又猛一下難受,蕭瀾為她著想,所以沒傷閔蘅,可是他害了她的瀾哥哥啊!
延湄回身,眼眶有點兒紅,蕭瀾一手把她攬在身前輕輕拍了拍。
閔蘅低著頭,肩膀微微顫動,袖子上暈濕了一小片,閔馨過來扶他,慢慢退出了大殿。
韓林依舊將他們送回去,蕭瀾甚至沒說讓他們離開金陵,可閔蘅知道,處處為牢,他這輩子再也見不著想見的人了。
蕭瀾沒殺他,除了因為延湄,還因為他是天子,想殺個人,太容易了。
現在不用殺,閔蘅自己便能因此事困守餘生。
且走到哪裡都一樣,天下之大,俱是王土。
閔蘅閉上眼,嘴角發咸。
閔馨忙著找繃帶幫他包手,閔蘅道:“不必包了。”
“怎麼不必?”閔馨眼淚滴到他手上,“得快些回去上藥,手筋怕是斷了。”
其實平日裡還有另外一位姓鐘的太醫隨閔蘅同去,但霍氏為見蕭瀾,總是將自己的病情誇大其詞,見了鐘太醫,便覺得是蕭瀾遣來揭她的底的,萬般防著,脈也不叫他診,只信閔蘅。
到了此刻,也不知該說她是真聰明還是假聰明了。
“這烏頭糙應用了有一陣子了,輕者使人郁燥,用得久了,便會漸次夢實不分,發至瘋癲,更甚者,至死。”
蕭瀾想起傍晚時劉院正打霍氏那兒回來說的話,揉了揉眉心。
——閔蘅說的不錯,他的確是給蕭瀾稟過,而且不止一次,但鑑於以往,蕭瀾並沒有全信。
“太后沒有讓你做什麼嗎?”蕭瀾默了一瞬,他心裡不能說不難受,可影響不了他一貫的冷靜。
閔蘅閉口不言。
“朕猜猜”,蕭瀾睇著他,“與皇后有關?”
閔蘅面色變了變,下意識往偏殿方向看了一眼,蕭瀾忽而道:“朕動過殺你的念頭。”
閔蘅瞬間就懂了,臉上不複方才的漠然,有些窘迫,他低聲道:“微臣從未枉做他念!皇后娘娘更是無辜。”
“朕當然知道”,蕭瀾笑了笑,“朕信不過你,但任何時候,朕都信得過自己的皇后,所以沒有動你分毫。然而今日,你利用了她。”
閔蘅腰板兒緩緩塌下,半個字也說不出來。
“皇后的甜湯里,你兌了水芹汁,這東西本是好的,她喝了能增益氣血,護血脈,可朕喝了卻正好相反,因在濮陽時聞過那劣香,皇后當初泡了好些日子的藥浴方好,朕也曾吃了閔馨的幾服藥……”
閔蘅忙道:“此事與閔馨無關,當時她被微臣藉口關在家裡,並不知曉我多添了一味藥。”
蕭瀾神色淡淡,閔蘅頓了下道:“既然劉院正已然查明白,皇上必也清楚了,這水芹汁於皇上便如一味藥引子,可引當日香毒,不過因時日太久,見效甚慢。閔蘅是尋家仇,閔馨當初年紀太小,不知舊事,我有心護她,未曾讓她插手半點兒,請皇上明察。”
他痛痛快快地都認了。
“你的確是有心護她,親事都給她相看好了,可惜時間趕不及。”
延湄等人在偏殿大半聽不到,但後面幾句聲音大還能聽個一句半句,閔馨悶頭便要到外殿去,蕭真伸胳膊一擋,拽著領子把她推到了傅長啟身邊。
閔馨眼淚連串般地往下掉,抬眼看蕭真,蕭真臉上籠了一層寒霜,再不向之前那般溫和調笑。
閔馨也不敢哭出聲,抽得打嗝,傅長啟遞了帕子給她,一手在她肩膀上按了按,輕輕搖頭,閔馨已經不知道自己是什麼心情了,幾個時辰前她還與傅長啟傻笑,幾個時辰後,覺得一切都變了。
延湄隨便看一眼,也不管他們做什麼,自己坐在案後,翻看一本算術書。
外殿蕭瀾吩咐了一聲:“韓林,刀。”
韓林應聲進來,解下自己的佩刀,呈到蕭瀾面前,蕭瀾挑挑眉,韓林便站過來,取下刀鞘,寒光晃著閔蘅的臉。
閔馨在門fèng看著,禁不住一聲低叫。
外面手起刀落。
☆、第122章發落
外殿,手起刀落。
“錚…”一聲略微刺耳的聲音。
刀尖划過閔蘅身旁的金磚,留下一道泛白的印子。
閔蘅臉色煞白,眼皮顫得厲害,嘴唇緊緊抿著,但起伏的胸口顯示出了他的緊張,慢慢睜眼,見蕭瀾一手拄刀,冷眼看著他。
“朕還當你是不怕死的。”
殿內無風,閔蘅的脖子上全是汗。
他咽了下唾沫,嗓子依舊發乾,道:“皇上要殺便殺。”一出聲,他才覺自己仿似泄了一口氣,渾身發酸。
蕭瀾隨手一轉刀柄,刀立著轉了個花,他鬆手,刀交韓林手中。
“這一下是你謀害朕的”,蕭瀾稍稍彎腰,緩聲道:“皇后心裡一直記著你當初的救護之恩,今兒朕替她還了,省得她再記著。”
一語誅心。
閔蘅不可遏制地手抖了,道:“我還加害了太后娘娘。”——此刻他但求一死。
蕭瀾眯了眯眼,由上而下地審視著他,道:“閔蘅,你這人個壞不透卻又好不夠,想拿拿不起,想放又放不下。”
他聲音稍低:“你知道朕與皇后同吃同住,因而借她的手來害朕,可是,那水芹汁所加的量不大,後面更是越來越少,及至昨日與前日的甜湯里,甚至沒有加,這是為何?”
閔蘅眉頭一皺,偏開目光。
“因為你後悔了”,蕭瀾冷笑,“你自打動手那日起,心裡便掙扎不休,一面放不下舊年之仇,一面又唾棄自己行暗害之事,心中翻來覆去,無法安寧。”
“其實,你若早就打定主意,就該早早將妹妹嫁出去,她冠了夫姓,自然株連不到。從潁川到金陵,你的機會絕不止這一次,卻磨蹭到現今才動手,朕若是你”,蕭瀾道:“不會用這麼慢的法子,因為你一旦做了,縱然再後悔,也沒人會領情。”
閔蘅腰背一跨,頹然道:“皇上便是看穿了臣的性子,才准微臣繼續留在宮裡?”
蕭瀾挑挑眉,沒說話。
閔蘅自己何嘗不知?在未入京之前,蕭瀾應是信他的,他確實有許多次能下手的機會——蕭瀾受過好幾次的重傷,在他醫治之時,只要有那麼一次豁出去,在蕭瀾外敷的藥上用毒,蕭瀾怕都難救了。
然而他糾結反覆,沒有下手。
他的母親不是霍氏,丈夫雖死,她心中亦哀,可是從未在閔蘅或者閔馨面前提過“報仇”兩個字,只願他們平平安安,康健度日,再辛勞也要將閔蘅送去學醫,讓他不能丟了父親之志,甚至在臨終閉眼時,她留給閔蘅的最後四個字是“醫者仁心”。
蕭瀾剛到濮陽的那次受傷,閔蘅去時,藥箱裡便備了射罔粉,這東西是由烏頭糙煎汁曬出,毒性比直接用厲害百倍。
沒用上。
閔蘅當時從侯府出來,心情複雜之極,他幾乎給自己找遍了藉口——蕭瀾是因為殺匈奴受的傷,他算是為濮陽百姓留他一命。
類似的藉口他之後用了挺多回。
直至眼下,他在霍氏的藥里動手腳,霍氏這刻興許都還不清楚,可閔蘅也無絲毫的輕鬆與痛快。
他沒敢忘了自己母親的話。
——他是個大夫,這雙手該是用來救人,而非害人。
他利用延湄時,第二日便後悔了。
既後悔,又害怕。
害怕延湄知道了會對他滿是憎惡,會恨不得殺了他。
他有私心。
可他這點兒私心早被蕭瀾瞧在眼裡。
閔蘅想到這裡潰不成軍,只願一刀得個痛快。
蕭瀾看看他,吩咐韓林:“把寧王幾人都請過來吧,沒什麼不能聽的。”
閔馨在偏殿靠著牆發抖,她剛剛越過屏風能看見閔蘅的頭頂,但不知到底傷得如何,力氣已經抽乾,韓林一扣門,她驚得順著牆軟倒。
傅長啟扶了她一把,說:“站穩。”
閔馨抬袖子囫圇擦了把臉,退開一步哽聲道:“多謝傅大人。”
延湄看見韓林便放下書往外走,到門口時稍頓了下,她剛剛自然聽見了閔馨的驚叫,轉頭看傅長啟一眼,傅長啟沖她抬抬下巴。
延湄繞過屏風,看一眼殿中,提裙朝蕭瀾跑過來。
她跑得有點兒猛,蕭瀾伸臂抱住她還被帶的半轉過身子,她腦袋扎在蕭瀾懷裡,髮髻間的鬧蛾金釵在一顫顫地震著翅膀。
“瀾哥哥”,延湄抬眼看他,帶了點兒特別的意味,抱著他沒撒手,蕭瀾沒多說什麼,輕輕捏了捏她後脖頸兒。
延湄笑起來,鬆手站直身子。
閔馨看到兄長沒有血濺當場,總算提上一口氣,慌慌跪下磕頭。
蕭瀾看向傅長啟和蕭真,今夜就是讓他們來聽聽是怎一回事的,至於他們之後與閔馨要怎樣,蕭瀾倒沒打算管。
蕭真臉色不好,傅長啟看一眼閔蘅,也沒吱聲。
殿內安靜片刻,蕭瀾開口:“趁著你還有命在,滾吧。”
“皇上!”閔蘅和閔馨還沒反應過來,蕭真先道:“閔蘅此罪是誅九族的不赦之罪,皇上三思。”他的話說完閔蘅才反應過來,愕然抬頭看向蕭瀾。
他是抱了必死之心,且到這個份兒上,死比活著讓他更痛快些。
蕭瀾沒說話,韓林得了令,提著閔蘅的領子往外拖,延湄看一眼,出聲道:“刀拿來。”
韓林不敢違,看向蕭瀾,蕭瀾點點頭,韓林只得把刀遞給延湄,延湄上前幾步,接過刀,幾乎沒有停頓,直接便刺在閔蘅的右手。
閔蘅一顫,不敢回視她,咬牙將掌心往前送了送。
刀刃鋒利,刺得他手掌一片血肉模糊。
“你不該害瀾哥哥。”延湄慢慢道,“閔蘅,我再也不認識你了。”
說罷,延湄鬆手扔了刀。
她並不在乎閔蘅是不是害了霍氏和太和帝,但她在乎蕭瀾,剛剛出來看見蕭瀾沒有殺閔蘅,她鬆了口氣之餘又有點難過。
延湄自小沒有欠過旁人人情,是以閔蘅在漢中救她那次,她嘴上雖然只說了一回,但心裡頭其實記得很重,覺得是要拿命還的,因而想著他不能死,要還給他。
可是等她看見蕭瀾真的沒有動他一絲一毫,延湄心裡頭又猛一下難受,蕭瀾為她著想,所以沒傷閔蘅,可是他害了她的瀾哥哥啊!
延湄回身,眼眶有點兒紅,蕭瀾一手把她攬在身前輕輕拍了拍。
閔蘅低著頭,肩膀微微顫動,袖子上暈濕了一小片,閔馨過來扶他,慢慢退出了大殿。
韓林依舊將他們送回去,蕭瀾甚至沒說讓他們離開金陵,可閔蘅知道,處處為牢,他這輩子再也見不著想見的人了。
蕭瀾沒殺他,除了因為延湄,還因為他是天子,想殺個人,太容易了。
現在不用殺,閔蘅自己便能因此事困守餘生。
且走到哪裡都一樣,天下之大,俱是王土。
閔蘅閉上眼,嘴角發咸。
閔馨忙著找繃帶幫他包手,閔蘅道:“不必包了。”
“怎麼不必?”閔馨眼淚滴到他手上,“得快些回去上藥,手筋怕是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