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而蒙古仍然不肯放棄四川,咸淳七年(1271年),蒙古在成都設置四川行省。也正是在本年,蒙古忽必烈正式建國號為大元。在四川戰場,釣魚城仍然是宋元雙方爭奪的焦點,張珏“魁雄有謀,善用兵,出奇設伏,算無遺策”,為保衛釣魚城立下了赫赫戰功。然一人終究難以獨撐大局,南宋局勢日益危急,四川大部亦落入元軍之手。當時大元皇帝忽必烈已將京師遷往大都,元軍在四川分設東、西川行樞密院。西川行樞密院由李德輝和汪世顯第四子汪良臣主持。李德輝是忽必烈藩邸舊臣,曾任太子真金老師,除了主持四川事務外,還兼任皇子安西王王相,是忽必烈派在陝川的心腹。汪良臣雖只是汪世顯第四子,既無長子身份,也不像二哥汪德臣那般繼承了父親汪世顯的爵位,卻因娶了闊端之女安敏公主而身價倍增,有駙馬都尉頭銜。東川行樞密院則由死在釣魚城下的汪德臣長子汪惟正主持,彼時他已經繼承了父親的爵位,並娶耶律楚材孫女耶律晝錦為妻,亦是漢人大臣中的顯貴。汪氏叔侄二人分別幾次致信張珏,勸其投降,汪良臣甚至多次抬出了亡妻安敏的名頭,然張珏只是置之不理。

  德祐元年(1275年)五月,張珏升任四川制置副使、重慶知府,成為領導全川抗元鬥爭的主帥。宋廷因久聞其大名,知其善於用兵,對元軍作戰多能取勝,命他帶兵赴京保衛臨安。然入川所有通道已被元軍阻斷,詔令未能送到張珏手中。

  當年,兩院元軍兵分兩路進擊,預備一鼓作氣占領全川,最後在重慶會師。

  雖然東、西川行樞密院長官都是姓汪,但卻不大和睦。東院長官汪惟正是因其父汪德臣而顯貴,而汪德臣卻只是汪世顯次子。當年汪世顯降蒙,長子汪忠臣入質大汗窩闊台帳下,次子汪德臣入質二皇子闊端帳下,汪世顯死後,汪德臣反而繼承父親爵位,地位反超長兄,且對諸兄弟盛氣凌人,餘人自然不服。蒙哥登上汗位後,亦親近汪德臣,但因其鋒芒太露,又扶持汪世顯第四子汪良臣來制衡汪德臣父子,將安敏公主嫁給了汪良臣。汪良臣由此成為汪氏家族尚主第一人,地位甚至超過了汪德臣。汪德臣死後,汪惟正雖然繼承了父親的爵位,但受寵信程度明顯不如四叔汪良臣。他認為父親和自己才是四川戰場上功勞最大的人,對汪良臣因妻而貴憤憤不平。這一因地位變化而產生的矛盾,直接表現了在東、西兩院的軍事行動上。

  西川行院先攻陷敘州,隨即進抵瀘州州治神臂城。宋方瀘州主帥為梅應春,即昔日因避戰亂到釣魚城借讀的梅秀才,他於寶祐四年(1256年)中進士,同榜者有文天祥、謝枋得及其弟梅應申等人。初授餘干令,後主動上書朝廷,稱“當國事多艱之日,盡忠竭智,不二其心”,還作《復瀘凱歌》道:重壁山前瑞色開,浮環夜渡捷騎來。

  一旗金鼓轅門曉,喚得滿城生意回。

  休訝朝家奏報遲,平生忠孝鬼神知。

  但留一片丹心在,會有天回地轉時。

  朝廷感其忠心,於是將梅應春派到四川,任瀘州安撫使。然當元軍水陸大軍到達神臂城下時,他並沒有“盡忠竭智”,也沒有“但留一片丹心在”,而是作《望楚賦》稱:“廣、陵同根於李,而所處異域,亮、瑾均樹於菖,而所事殊國。”不顧幕僚劉霖勸阻,主動打出降幡,還將反對投降的部將李丁孫、唐奎瑞等人殺害。元軍授梅應春為瀘州安撫使,命他與元千戶熊耳同鎮守神臂城。其餘元軍則在降臣趙金等人的引導下,直向重慶殺去,預備搶在東院之前占領南宋四川軍政大本營,立下頭等大功。

  東川戰場上,開、達、巴、渠諸郡已先後為東川行院元軍所攻取,只剩下合州釣魚城及其支持下的重慶、涪州和夔州等幾個沿江孤城還在宋軍控制之中。四川局勢風雨飄搖,一時降官如毛、降兵如潮。儘管東川元軍前期節節勝利,然進抵釣魚城下時,卻再也無法前進一步。眼見西川行院軍沿江東,節節進逼重慶,東川行院軍卻久阻釣魚城下,無尺寸之功。為了和西川行院爭功,東川行院遂棄釣魚城不攻,集中兵力,合圍重慶。於是重慶城便被元東、西川行院的五路大軍團團圍困,自秋徂冬,援絕糧盡,形勢十分危急。

  張珏時任四川最高軍政長官,本該赴重慶上任,然在元軍大力圍攻重慶的局面下,只能繼續留在合州釣魚城中,但“屢以死士間入城,許以赴援,且為之畫守御計”。為了解重慶之圍,次年(1276年),張珏派部將趙安襲擊元軍東川行院所在地青居城,生擒元安撫使劉才、參議馬嵩,逼迫部分元軍回師青居城,減小了重慶壓力。隨即再派部將張萬率精兵乘坐巨艦,自水路突破元軍重圍,沖入重慶城,由此增加了重慶守軍的防備力量。

  而此時長江上游重鎮瀘州神臂城中也發生了一場大變故。有一名中年婦人來到官署求見元將熊耳,自稱姓郭名天興,是金國大將郭斌之女;而他熊耳,名為蒙古熊耳部落首領,其實是郭斌遺孤,即河西流傳已久的郭氏孤兒,也是她郭天興的親弟弟。當年張如意在劍門關脅持忽必烈時,熊耳人也在場,當即認出這自稱郭天興的婦人便是宋蜀帥張珏義妹,下令將其拘捕,但只帶回私邸監禁,並沒有張揚。他徘徊許久,最終還是相信了張如意的話,因為對方準確說出了他身上兩處胎記的位置,並如她所請,放出了被梅應春軟禁的劉霖,預備一道商議對策。熊耳妻子宗離為元重臣李德輝同母異父之妹,發現丈夫異常後,通知了正在神臂城養傷的西川行院先鋒大將趙匣刺。趙匣刺急忙帶人來圍捕,劉霖事先走脫,張如意及熊耳姊弟因拒捕被當場格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