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宋理宗本猜忌吳潛,擔心其仿效張邦昌故伎,遷都之議遂止。

  到了十一月,忽必烈圍攻鄂州兩個多月,戰事完全處於膠著狀態。

  宋軍援兵陸續趕往鄂州,剛剛增援四川的呂文德調任京湖制置使,自四川揮師東下,衝破蒙軍阻截,乘夜突圍進入鄂州城中,加強了鄂州的防禦力量。新上任的右丞相兼樞密使賈似道也從漢陽移軍黃州,扼守長江衝要。

  就在局面對宋軍有利之時,賈似道私下派使者到蒙古軍營求和,表示願意稱臣納貢。忽必烈沒有同意。這時,忽必烈妻子察必派人前來密報阿里不哥正在蒙古大本營謀立大汗,催促忽必烈立即北返。忽必烈為了爭奪汗位,決定立即撤軍,臨行前還虛張聲勢,揚言要立即進攻臨安。

  賈似道非常緊張,恰好此時傳來了蒙古大汗蒙哥的死訊,他才稍稍緩過氣來。畏敵如虎的賈似道不但不乘機出擊,反而再次派人前往蒙古軍營,請忽必烈派人前來議和。忽必烈正要出發北歸,立即順水推舟,派趙璧為使者前往宋軍營議和。賈似道的談判代表提出:請蒙古軍北撤,南宋向蒙古稱臣,降為藩屬;兩國以長江為界,南宋割讓全部江北土地;南宋每年向蒙古進貢銀幣二十萬兩,綢緞二十萬匹。正在談判之中,蒙古使者趙璧遠遠望見蒙古軍營搖旗相招,立即動身離去,臨別時說:“他日再議。”當天,忽必烈大軍即拔營北返。這個所謂的和議即成為初步的口頭協議。

  蒙古軍撤退後,賈似道不顧忽必烈主動撤兵的事實,隱瞞割地賠款求和的真相,同時截殺殿後的蒙古軍士卒,用他們的人頭謊報抗蒙得勝,為此上表說:“諸路大捷,鄂圍始解,江漢肅清。宗社危而復安,實萬世無疆之休。”昏庸的宋理宗不辨忠奸,認為賈似道立了大功,特下詔褒揚,說賈似道“隱然殄敵,奮不顧身,吾民賴之而更生,王室有同於再造”,加封其為少師、衛國公。賈似道回到臨安時,宋理宗更是下令群臣到郊外迎接“功臣”賈似道,慶祝來之不易的“勝利”。從此,賈似道完全把持了朝中軍政大權。其後他為了鞏固權位,大力排斥異己,將熟悉邊防事務的大臣排擠出朝,當時武將中除了主動依附於他的呂文德和馬光祖外,其餘全部去職。南宋朝政更加腐敗。

  忽必烈撤軍後,正在圍攻江西隆興的蒙古鄭鼎部以及湖南潭州的兀良合台部也隨即撤軍。這樣,三支蒙軍主力,南下的忽必烈以及北上的兀良合台軍均是一路克捷,完全按照預定計劃進軍,只因西路主攻戰場蒙哥的失敗而功虧一簣,導致了蒙古這場聲勢浩大的滅宋戰爭全面瓦解,從而使南宋朝廷多延續了二十年。可以說,完全是釣魚城保衛戰扭轉了整個戰局。

  而蒙哥之死不僅僅改變了中原的戰局,延續了宋祚,還緩解了歐亞戰禍,阻止蒙古勢力向非洲擴張。當時,蒙軍正在旭烈兀帶領下發動第三次西征,先後攻滅盤踞裏海以南諸山城的木剌夷國,攻陷巴格達、滅黑衣大食,並侵入敘利亞。敘利亞國王納昔兒棄大馬士革逃往埃及,留守長官獻城投降。正當旭烈兀準備向埃及進軍時,得知蒙哥死訊,於是命大將怯的不花率軍兩萬繼續攻掠敘利亞各地,自己率大軍東還以尋機爭奪汗位。結果怯的不花因寡不敵眾而被納昔兒軍隊打敗,蒙古軍所占領的敘利亞各城得而復失。從此,蒙古的大規模擴張行動走向了低潮,蒙古勢力始終未能打進非洲。正因為釣魚城在戰爭史上的重大意義,改寫了世界中古歷史,因此被歐洲人稱為“東方麥加城”“上帝折鞭之處”。

  蒙古軍退兵後,創建不世奇功的釣魚城主帥王堅聲名響遍大江南北,成為眾望所歸的英雄人物。南宋朝廷也加意恩寵,封王堅寧遠軍節度使、依前左領軍衛上將軍、興元府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兼知合州,節制兵馬,進封清水縣開國伯。

  然而,蒙哥的靈柩還未走遠,英雄的事跡猶在耳邊迴響,余玠的悲劇命運再一次降臨到王堅身上。權臣賈似道嫉妒王堅戰功,生怕他功大壓相,將他調回京城臨安。從此,王堅再也沒有回到他全心全意經營的釣魚城,備受權臣的疑忌排斥,最終於景定五年(1264年)抑鬱而死。

  合州軍民聽到王堅的死訊後,無不悲痛欲絕,特意立廟祭祀,建碑紀念王堅的功勞。王堅之子王安節後來也在德祐元年(1275年)保衛常州抗擊元丞相伯顏率領的元大軍時身亡。

  王堅離開釣魚城時,舉薦中軍都統制馬千替代自己為興戎司主帥。

  之所以沒有舉薦副帥張珏,是因為他曾與蒙古公主安敏有過一段糾纏,二人關係應該很不簡單,不然當初汪德臣也不會想到利用此節來勸降。

  而安敏彼時已下嫁秦鞏汪氏新一代核心人物汪良臣為妻,王堅擔心此事多少會對張珏有影響。後來馬千之子馬嵩在運糧餉途中被蒙古軍俘虜,投降後不斷寫信招降父親,馬千頗為躊躇。朝廷派在合州的暗探將此上報後,宋理宗斷然罷免了馬千,改任張珏為主帥,兼利州東路安撫使、合州知州。

  四川作為戰區,仍然是宋、蒙兩方反覆激戰爭奪的目標。張珏上任後,積極恢復當地的農業生產,外以兵護耕,內教民墾田積粟,訓練士兵,修整兵器,為保衛合州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咸淳二年(1266年)十一月,張珏派部將收復渠州州治所在地大良平山城。次年四月,蒙古軍又進攻合州,此時蒙軍的水師已經初見規模,水陸兩路來勢洶洶。張珏將船碇泊在款龍溪一帶的江面,截斷水流,積成一座水城,挫敗了蒙古水軍的攻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