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還有這班義和團,統已改易前裝,大肆搶掠。可憐潰兵與敗散團民擠做一槽,百姓不堪騷擾,反眼巴巴地專望洋兵。洋兵到一處,順民旗幟,高懸一處。七月十七日聯軍入張家灣,十八日進陷通州,二十日直薄京城。榮祿連日入宮稟報太后,太后自悔不及,只有對榮祿嗚嗚哭泣。榮祿道:"事已至此,請太后不必悲傷,速圖善後事宜。"正在這時,忽載瀾跑來,大聲叫道:"老佛爺,洋鬼子來了!"言未已,剛毅也隨了進來,報稱:有洋兵一隊駐紮天壇附近。太后道:恐怕是我們的回勇,從甘肅來的。"剛毅道:"不是回勇,是外國鬼子,請老佛爺即刻出走。不然,他們就要殺來了。
太后遲了半晌,才道:"與其出走,不如殉國。"榮祿道:"太后明見很是。"太后道:"你快去收集軍隊,準備守城,待我定一會神,再作計較。"榮祿應命退出,載瀾、剛毅亦退。
是日召見軍機,接連五次,直到半夜,復行召見。光緒帝亦侍坐太后旁,等了好一會,只剛毅、趙舒翹、王文韶三人進來。太后道:"他們到哪裡去了?想都跑回家去了,丟下我母子二人不管,真是可恨。"剛毅道:"洋兵已經攻城,皇太后、皇上不如暫時出幸,免受洋鬼子惡氣。"太后道:"榮祿叫我留京,我意尚在未定。"剛毅道:"洋鬼子厲害得很,聞他帶有綠氣炮,不用彈子,只叫炮火一燃,這種綠氣噴出,人一觸著,便要僵斃,所以我兵屢敗。兩宮總宜保重要緊,何苦輕遭毒手!"太后道:"照此說來,只好暫避。但你們三人,總要跟隨我走。"三人齊聲遵旨。太后復向王文韶道:"你年紀太大了,我不忍叫你受此辛苦,你隨後趕來罷。"王文韶道:"臣當盡力趕上。"光緒帝聞言,亦開口道:"是的,你總快快盡力趕上罷。"太后又語剛毅、趙舒翹道:"你們兩人會騎馬,應該隨我走,沿路照顧,一刻也不能離開。"二人又唯唯連聲。太后令他們退出,整備行裝,候旨啟行。三人才退,宮監來報:洋鬼子已攻進外城了。太后忙回入寢宮,卸了旗裝,喚李蓮英梳一漢髻。太后平時最愛惜青絲,烏雲壓鬢,垂老不白一莖。相傳同治年間,李蓮英曾得何首烏,獻入太后蒸服,因有此效。每當梳洗,必令蓮英篦刷。蓮英做了梳頭老手,每日不損太后一發,又善替太后裝飾。向例宮中梳髻,平分兩把,叫做叉子頭,垂後的叫做燕尾。蓮英為太后梳成新式,較往時式樣尤高,油光脂澤,不亞玄妻。這時改做漢髻,太后尚顧影自憐道:"詎料今天到這樣地步。"當下叫宮監取一藍夏布衫,穿在身上。又命光緒帝、大阿哥及皇后、瑾妃統改了裝,扮做村民模樣,隨召三輛平常騾車,帶進宮中。眾妃嬪等,統於寅初齊集,太后諭眾妃嬪道:"你們不必隨去,管住宮內要緊。"又命崔太監至冷宮,帶出珍妃。珍妃到太后前,磕頭請安。
太后道:"我本擬帶你同行,奈拳眾如蟻,土匪蜂起,你年尚韶稚,倘或被擄遭污,有損宮闈名譽,你不如自裁為是。
珍妃到此,自知必死,便道:"皇帝應該留京。"太后不待說完,大聲道:"你眼前已是要死,還說什麼?"便喝崔某快把她牽出,叫她自尋死路。光緒帝見這情形,心中如刀割一般,忙跪下哀求。太后道:"這不是講情時候,讓她就死罷!好懲戒那不孝的孩子們,並叫那鴟梟看看,羽毛尚未豐滿,就啄他娘的眼睛。"光緒帝往外一顧,見崔太監已牽出珍妃。珍妃還是向帝還顧,淚眼瑩瑩,慘不忍睹。不到一刻,崔監回報,已將珍妃推入井中。光緒帝嚇得渾身亂抖。
太后道:"上你的車子,把帘子放下,免得有人認識。"光緒帝上了車,太后令溥倫跨轅,自己亦坐入車內,放下帘子,叫大阿哥跨轅,令皇后、瑾妃亦同坐一車。又命李蓮英道:"我知道你不大會騎馬,總要盡力趕上,跟我走。"蓮英應命。太后復飭車夫,先往頤和園,倘有洋鬼子攔阻,你就說是鄉下苦人,逃回家去。車夫唯唯。天尚未明,三輛騾車已自神武門出走,只端王載漪及剛毅、趙舒翹乘馬隨行,途中幸沒有洋兵攔阻,一直到頤和園。太后等入園坐了片刻,略用茶膳,外面又有太監來報:洋鬼子追來了。太后忙率著皇帝等,上車急奔。行了六七十里,日已西斜,還沒有吃飯的地方。又行數里。到了貫市。貫市是個荒涼市鎮,只有一個回回教堂,有幾個回子居住。太后見天色將晚,便令車夫向教堂借宿,回子還算有情,慨然應允。進了教堂,便飭車夫覓購食物。怎奈貫市地方,尋不出什麼佳點,只有綠豆粥一物,由車夫買了一大碗,呈上兩宮。太后、皇帝等人,見了這物,既是齷齪,又是冰冷,本想不去吃它,怎奈飢腸轆轆,沒奈何吃了一碗,勉強充飢。教堂中本沒有被褥等件,太后又不說真名真姓,那個來侍奉老佛爺?到了夜間,隨地臥著,只太后睡一土炕,忍凍獨眠,蒙矇矓矓地睡了一回。光緒帝寤不成寐,輾轉反側,自言自語道:"這等況味,統是義民所賜。"太后偏偏聽見,便嗔道:"你豈不知屬垣有耳嗎?休要多嘴!"翌晨早起,出了教堂,又坐著騾車趕路。接連三日,尚無官廳,統是隨便歇宿,無被無褥,無替換衣服,也無飯吃,只有小米粥充飢。直到懷來縣,縣令吳永,起初未得報告,毫無預備。忽聞太后到署,手忙腳亂,連朝服都不及穿著,即由便衣跪接,迎入署中。太后住縣太太房,皇上住籤押房,皇后住少奶奶房。太后至房中,手拍梳頭桌道:"我腹飢得很,快弄點食物來吃,無論何物,都可充飢。
太后遲了半晌,才道:"與其出走,不如殉國。"榮祿道:"太后明見很是。"太后道:"你快去收集軍隊,準備守城,待我定一會神,再作計較。"榮祿應命退出,載瀾、剛毅亦退。
是日召見軍機,接連五次,直到半夜,復行召見。光緒帝亦侍坐太后旁,等了好一會,只剛毅、趙舒翹、王文韶三人進來。太后道:"他們到哪裡去了?想都跑回家去了,丟下我母子二人不管,真是可恨。"剛毅道:"洋兵已經攻城,皇太后、皇上不如暫時出幸,免受洋鬼子惡氣。"太后道:"榮祿叫我留京,我意尚在未定。"剛毅道:"洋鬼子厲害得很,聞他帶有綠氣炮,不用彈子,只叫炮火一燃,這種綠氣噴出,人一觸著,便要僵斃,所以我兵屢敗。兩宮總宜保重要緊,何苦輕遭毒手!"太后道:"照此說來,只好暫避。但你們三人,總要跟隨我走。"三人齊聲遵旨。太后復向王文韶道:"你年紀太大了,我不忍叫你受此辛苦,你隨後趕來罷。"王文韶道:"臣當盡力趕上。"光緒帝聞言,亦開口道:"是的,你總快快盡力趕上罷。"太后又語剛毅、趙舒翹道:"你們兩人會騎馬,應該隨我走,沿路照顧,一刻也不能離開。"二人又唯唯連聲。太后令他們退出,整備行裝,候旨啟行。三人才退,宮監來報:洋鬼子已攻進外城了。太后忙回入寢宮,卸了旗裝,喚李蓮英梳一漢髻。太后平時最愛惜青絲,烏雲壓鬢,垂老不白一莖。相傳同治年間,李蓮英曾得何首烏,獻入太后蒸服,因有此效。每當梳洗,必令蓮英篦刷。蓮英做了梳頭老手,每日不損太后一發,又善替太后裝飾。向例宮中梳髻,平分兩把,叫做叉子頭,垂後的叫做燕尾。蓮英為太后梳成新式,較往時式樣尤高,油光脂澤,不亞玄妻。這時改做漢髻,太后尚顧影自憐道:"詎料今天到這樣地步。"當下叫宮監取一藍夏布衫,穿在身上。又命光緒帝、大阿哥及皇后、瑾妃統改了裝,扮做村民模樣,隨召三輛平常騾車,帶進宮中。眾妃嬪等,統於寅初齊集,太后諭眾妃嬪道:"你們不必隨去,管住宮內要緊。"又命崔太監至冷宮,帶出珍妃。珍妃到太后前,磕頭請安。
太后道:"我本擬帶你同行,奈拳眾如蟻,土匪蜂起,你年尚韶稚,倘或被擄遭污,有損宮闈名譽,你不如自裁為是。
珍妃到此,自知必死,便道:"皇帝應該留京。"太后不待說完,大聲道:"你眼前已是要死,還說什麼?"便喝崔某快把她牽出,叫她自尋死路。光緒帝見這情形,心中如刀割一般,忙跪下哀求。太后道:"這不是講情時候,讓她就死罷!好懲戒那不孝的孩子們,並叫那鴟梟看看,羽毛尚未豐滿,就啄他娘的眼睛。"光緒帝往外一顧,見崔太監已牽出珍妃。珍妃還是向帝還顧,淚眼瑩瑩,慘不忍睹。不到一刻,崔監回報,已將珍妃推入井中。光緒帝嚇得渾身亂抖。
太后道:"上你的車子,把帘子放下,免得有人認識。"光緒帝上了車,太后令溥倫跨轅,自己亦坐入車內,放下帘子,叫大阿哥跨轅,令皇后、瑾妃亦同坐一車。又命李蓮英道:"我知道你不大會騎馬,總要盡力趕上,跟我走。"蓮英應命。太后復飭車夫,先往頤和園,倘有洋鬼子攔阻,你就說是鄉下苦人,逃回家去。車夫唯唯。天尚未明,三輛騾車已自神武門出走,只端王載漪及剛毅、趙舒翹乘馬隨行,途中幸沒有洋兵攔阻,一直到頤和園。太后等入園坐了片刻,略用茶膳,外面又有太監來報:洋鬼子追來了。太后忙率著皇帝等,上車急奔。行了六七十里,日已西斜,還沒有吃飯的地方。又行數里。到了貫市。貫市是個荒涼市鎮,只有一個回回教堂,有幾個回子居住。太后見天色將晚,便令車夫向教堂借宿,回子還算有情,慨然應允。進了教堂,便飭車夫覓購食物。怎奈貫市地方,尋不出什麼佳點,只有綠豆粥一物,由車夫買了一大碗,呈上兩宮。太后、皇帝等人,見了這物,既是齷齪,又是冰冷,本想不去吃它,怎奈飢腸轆轆,沒奈何吃了一碗,勉強充飢。教堂中本沒有被褥等件,太后又不說真名真姓,那個來侍奉老佛爺?到了夜間,隨地臥著,只太后睡一土炕,忍凍獨眠,蒙矇矓矓地睡了一回。光緒帝寤不成寐,輾轉反側,自言自語道:"這等況味,統是義民所賜。"太后偏偏聽見,便嗔道:"你豈不知屬垣有耳嗎?休要多嘴!"翌晨早起,出了教堂,又坐著騾車趕路。接連三日,尚無官廳,統是隨便歇宿,無被無褥,無替換衣服,也無飯吃,只有小米粥充飢。直到懷來縣,縣令吳永,起初未得報告,毫無預備。忽聞太后到署,手忙腳亂,連朝服都不及穿著,即由便衣跪接,迎入署中。太后住縣太太房,皇上住籤押房,皇后住少奶奶房。太后至房中,手拍梳頭桌道:"我腹飢得很,快弄點食物來吃,無論何物,都可充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