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有被準確執行,林尼和四臂村都未能攻克。拿破崙本人也聽任敵軍敗退撤

  走,16 日整個上午毫無進展。實際情況是:布呂歇爾和格奈森諾已重新集結

  了八萬四千人,決心冒險一戰;而威靈頓,直到12 日還在按兵不動,在15

  日仍然在等待法軍從蒙斯方向來進攻,突然迅速地向東調動以便攻擊法軍的

  側翼。最後,到16 日中午過後,拿破崙發覺普魯士人集重兵於林尼;他決定

  打,命令內伊和德魯埃從四臂村迂迴到普軍的右方。但是拿破崙已經把洛博

  兵團留在沙勒羅瓦,洛博到晚間才趕來,以致拿破崙手下只有六萬八千人。

  內伊受到威靈頓不斷加強的兵力的攻擊,無法脫身。拿破崙的命令也未能順

  利傳達下去,以致德魯埃在兩個戰場之間來回移動,對哪個戰場也幫不了忙。

  布呂歇爾的軍隊被從中間突破,被迫撤退,但未被殲滅。拿破崙得了感冒而

  離開了戰場,法軍也未乘勝直追,直到17 日上午將過的時候,格魯希才領兵

  追趕敗退的敵軍,到了夜間終於發現,敵軍並不是退向那慕爾,而是向瓦弗

  前進。格魯希此時不是渡過迪勒河去攔擊普軍,而是尾隨普軍追擊,以致布

  呂歇爾得以不受阻攔地前進去增援威靈頓。

  此時威靈頓已向北退走,並已在蘇瓦尼森林的前面,在聖讓山高地上構

  築陣地,他共有六萬七千人,陣地右邊有烏古蒙莊園和聖拉埃農莊強固的屏

  障,陣地中心也隱蔽得很好。陣地的左翼比較暴露,但是他在這一邊等待普

  魯士援軍的到來。在17 日一整天,拿破崙調動軍隊轉而進攻威靈頓,他此時

  有七萬四千人;18 日由於大雨造成的困難,他等到將近中午時才發動攻勢;

  其後果是到下午一點鐘時,比洛就出現在法軍的側翼。正面進攻英軍陣地是

  由內伊指揮的,他指揮得很不好,首先進攻英軍右翼,在烏古蒙莊園前受阻

  攻不上去,於是轉向中路進攻,直到下午三點半都被阻於聖拉埃農莊;繼之,

  以密集縱隊推進的步兵遭到掃射,經過激烈肉搏後被擊敗;騎兵也沖入英國

  人的方形陣地,但被英軍擊退;最後集結起來的步兵再度進攻而動搖了敵軍

  的陣線。內伊請求出動近衛軍給敵人最後的、致命的一擊。但是拿破崙已不

  得不派出很大部分的近衛軍去增援洛博,因為洛博被比洛不斷增多的部隊逼

  得逐步後撤,拿破崙只能派出五營老近衛軍,英軍方面抵擋這些老近衛軍攻

  擊的是英國的近衛軍——威靈頓最後的後備隊。就在這個時刻,齊坦到達法

  軍的最右翼,於是英軍轉入反攻。拿破崙的部隊陣腳大亂,潰不成軍,驚慌

  逃竄,傷亡三萬人,被俘七千五百人。格魯希在瓦弗還能令敵軍不敢輕視,

  甩脫敵人全師返還。法軍殘部到拉昂集中後退過塞納河。

  21 日拿破崙回到巴黎,仍想重整旗鼓,繼續抗敵。但是議院表示反對,

  次日他宣布退位。議院選一個以富歇為首的執政委員會,他決定拿破崙應於

  29 日離開馬爾梅松。議院宣稱反對波旁王朝,6 月30 日威靈頓到達巴黎城郊,

  議院派出代表團去見威靈頓。當時普遍認為宜以奧爾良公爵取代路易十八,

  仍留在維也納的塔列朗也附和此議。要使同盟各國都同意廢君復辟,並非輕

  而易舉;亞歷山大始終強烈地反對他。但是亞歷山大此時不在巴黎,拿破崙

  出乎意外的大敗使威靈頓和路易十八得以控制解決方案。路易十八立即兼程

  回國,28 日他在康布雷允諾宣布大赦。威靈頓答覆議員代表說,改朝換代無

  異革命行為,而革命行為勢必招致法國被肢解。在這個問題上議院和執政委

  員會發生分裂。7 月3 日,受任為軍隊總司令的達武簽署了巴黎投降書,並

  將軍隊撤退過羅亞爾河。8 日,路易十八再即王位。

  此時拿破崙在7 月3 日到達羅什福爾。他曾要求派出帆艦,以便乘坐前

  往美國,執政委員會藉口海上有英國巡邏艦,命令他登艦待命,事實上扣留

  他當作囚犯。14 日,路易十八下令把他交給英國人。不過還沒有做到這一步,

  9 日拿破崙已開始同英國人談判,要求把他帶往美洲,或者到英國;15 日,

  他登英艦“伯雷勒芬”號,把自己交到英國人手裡。

  英國政府、普魯士人,甚至梅特涅都想割去法國幾省之地。卡斯爾雷堅

  決反對這麼幹,他得到威靈頓和亞歷山大的支持。最後,他終於使首相利物

  浦改變了主張,同時沙皇也說服了奧地利。因此,普魯士人陷於孤立,不得

  不讓步。9 月26 日提出的和約草案被塔列朗拒絕;但路易十八撤換了塔列朗,

  11 月20 日在第二次巴黎和約上簽了字。這次和約從法國奪去菲利普維爾和

  馬利恩堡、薩爾路易、朗道和薩爾等地,以及法國還保留的那部分薩伏衣;

  法國應付賠款七億法郎,外加私人要求的賠償二億四千萬法郎;同盟軍將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