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青年革命將領奧什指揮的共和國軍隊一網打盡。——譯者

  拿破崙從來不肯聽天由命,何況他有充分理由表示抱怨。有關當局拒絕

  把他的兒子給他;而瑪麗·路易絲則已以奈珀克為其情夫。路易十八拒絕如

  約付給他年金。或許他已獲悉,在維也納正在議論把他放逐到聖赫倫那島。2

  月26 日,即在夏布隆離開厄爾巴島之後兩天,拿破崙登舟返回法國。此行結

  果只為他招致新的不幸。

  3 月1 日,拿破崙一帆風順到達儒昂灣。從儒昂灣出發,他向格勒諾布

  爾進發,拉貝杜瓦耶上校在該地迎候他,並將要塞交出。10 日,里昂工人熱

  烈歡迎他勝利歸來。曾經誇下海口要生擒拿破崙的內伊也於14 日在隆勒索尼

  埃宣布起義,並在奧塞爾與他匯合向巴黎進軍。直到此時仍很自信的路易十

  八受到這個打擊後,自知大勢已去,乃於19 日到20 日的夜間,倉惶出走里

  爾,繼之逃往根特。3 月20 日,拿破崙回到杜伊勒里宮。帶著三色旗的雄鷹

  才又從一個鐘樓飛到另一個鐘樓,一直飛到巴黎聖母院的塔樓上。

  三、“百日”

  拿破崙沒有遇到任何認真的抵抗。波旁公爵和昂古萊姆公爵夫人妄圖拉

  走一部分軍隊,都失敗了。昂古萊姆公爵從朗格多克推進到德龍河,但很快

  就被包圍,他乘船逃往西班牙。拿破崙的歸來雖然沒有遇到直言不諱的敵人,

  然而他發覺法國有了很大變化;在“百日”期間,法國政治生活顯得生氣勃

  勃,這使得他感到為難、不安。

  法國大革命的精神在光天化日下公然再度表達出來,並且恢復了革命傳

  統。在他飛馳的歸途中,拿破崙不惜訴諸大革命的精神,他猛烈地攻擊那些

  企圖恢復舊制度的貴族和僧侶。路經奧頓時,他就曾使用革命期間的語言喊

  出:“我要把他們吊死在路燈上!” 事實上當時是有一個洶湧澎拜的人民運

  動確實在反對貴族和僧侶們。另一方面,雅各賓派的資產階級紛紛也重建起

  結盟軍,4 月底布列塔尼的結盟軍已經組成,5 月14 日巴黎的也組成,而尤

  其在東部各地,在洛林和在斯特拉斯堡,在布爾戈尼厄和在多斐內,結盟軍

  的組成獲得很大成功。在這些組織中,令人回憶起救國委員會和共和二年的

  軍隊,大唱《馬賽曲》和《出征歌》。行政當局對此感到驚慌不安,有意識

  地採取措施,務必使大革命精神的復活不致產生任何實際效果。拿破崙是同

  意的,他無意於重新發動大革命;絕對專制和世襲的君主政體既已失而復得,

  人民只應保持緘默,靜候下達出征命令。

  但是拿破崙對待自由主義者的態度,不敢象對待人民那樣輕率專斷。自

  從他到達里昂之時起,無疑地是出於拉貝杜瓦耶的忠告,他開始發出大量諾

  言,雖然或許他本人也並不重視這些諾言。但是,在巴黎,報紙雜誌、合法

  團體以及參政院本身都要求組織一個立憲制政府。拿破崙在論及路易十八時

  曾說:“這個惡棍替我把法國慣壞了。”其實路易十八是無能為力的,他絕

  不是心甘情願,而是迫不得已地去遷就那些名流新貴,這些人物的勢力部分

  地是帝國時期政策的產物。而拿破崙既不想依靠人民,也只得同路易十八一

  樣遷就他們。為了不致食言,他僅允頒布一個《帝國憲法補充條例》,並由

  他親自和邦雅曼·貢斯當共同起草。甚至在3 月19 日,貢斯當還在《辯論報》

  發表了一篇惡毒攻擊拿破崙的文章,但是一經召見,他立即效忠皇帝。這個

  補充條例相當多地摹仿憲章,而且也同憲章一樣是一個妥協性的文件。自由

  主義的資產階級沒有能夠爭取到保持有財產資格的選舉權:拿破崙恢復了普

  遍選舉權和各級選民團;但是他對元老院中有一部分世襲貴族則作了讓步,

  這是他在共和十二年憲法中所拒絕過的。《補充條例》的妥協結果沒有使任

  何人感到滿意。在《補充條例》付諸全民投票時,參加投票的人數很少;在

  選舉議員時,半數以上的選民未參加投票。保留世襲貴族使愛國黨人心灰意

  冷,使他們擁護拿破崙的積極精神消失殆盡。至於自由主義的資產階級,他

  們也不信任拿破崙,很快地就重新攻擊他。《補充條例》在一次“五月校場

  大會”①(實際上遲到6 月1 日才舉行)上舉行盛大儀式予以宣布以後,議員

  們就著手自行改為制憲議會,而從事修改這個條例。簡言之,拿破崙疏遠了

  那些熱誠擁護他的法國人,而並不能博得新貴名流的好感。

  自由主義的反對派使政府感到頭疼。擔任警務大臣的富歇各方敷衍,面

  面俱到,此外他還秘密地同梅特涅談判。擔任內務大臣的卡爾諾很少更換官

  員。特派專員的行動並不比1814 年更為得力。路易十八所保留下來的帝國時

  期的出版檢查制度,現在被廢除了,王黨分子趁機利用這一措施。他們利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