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在王述看來,桓溫的官做得再大,也只是一個大兵而已。王述的觀點在王謝等世家大族是很普遍的,不是王述偏激,而是當時的政治制度偏激。
謝靈運就生在世族大家,他的生活環境傳遞給他的信息是,你不是一個普通人,你出身高貴,你不能與寒門為伍,你要做大官,那些出身寒門的人連給你提鞋的資格都沒有。因此,謝靈運從小的時候,門第觀念就比較強烈,認為自己是高人一等的,自己和那些俗世的人不一樣。
說起謝靈運的家世,也很不一般。他的爺爺就是大名鼎鼎的謝玄。想當年,前秦的皇帝苻堅為了統一全國,帶領八十萬軍隊南下攻晉,與謝玄指揮的晉朝軍隊相遇淝水,雙方展開激戰,結果苻堅不是謝玄的對手,落荒而逃。謝玄這一仗打得漂亮,使東晉又得以苟延殘喘下去。
謝靈運的父親卻不怎麼光彩了,不知道怎麼搞的,是個弱智低能兒。是遺傳嗎?不可能啊,要是謝玄也是弱智的話,怎麼可能在淝水取得勝利呢?而且只有他一個人低能,他的兄弟姐妹都不是如此,更讓人難以解釋的是,他的兒子謝靈運不但不是個低能兒,而是智商高得很,父親兒子都不是低能,就他自己是,這是哪個環節出了毛病?
謝靈運小的時候,謝玄非常寵愛他,常常跟人說,我生了個傻兒子,卻得了一個乖孫子!想來,兒子的低能對謝玄是個不小的打擊,自己一生勇武睿智,怎麼會有這樣的兒子呢?謝靈運的聰明靈秀給了謝玄不少的安慰。
謝混是謝靈運的從叔,血緣關係上疏遠了一些,但並不妨礙叔侄之間的親近。謝混對謝靈運的喜愛超過謝玄,在他的爭取下,謝靈運以很小的年紀襲封康樂公,食邑三千戶,這個數字在當時來說,夠一個寒門子弟奮鬥一輩子的。
因此,謝靈運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窮困潦倒。他的家世賦予他的利益和榮耀太多了,這種情況好也不好。好的方面是他不知道什麼叫自卑,他做什麼事情自信心都很足,既有膽略上的自信,也有尊嚴上的自傲,有著天然的使命感,我就是幹這事的!不好的方面就是經不起挫折,做事情一旦不順就自暴自棄,放任自流。
謝靈運寫文章寫得好,史書上稱文章之美,江左莫逮。意思就是江南一帶搞文學的,謝靈運的版稅拿得最高,他的作品賣得最好。謝靈運也不謙虛,別人誇他也就算了,他還自誇一番:天下的文采總共有十石,曹子建獨得八石,我得一石,剩下一石天下人共享。
見識真正的吹牛高手了吧!不過,你不得不佩服他,人家就敢這麼說,你怎麼不敢?再說謝靈運吹得有分寸,天下文采總共十石,他只得了一石,拿大頭的是曹植,看來他還是承認自己不如曹植的。謝靈運必定是曹植的鐵桿粉絲,要不然他怎麼會把八石的文採給了曹植而不是別人?
謝靈運有好的家世,又有好的文采,這些先天的優勢決定了謝靈運不可能平平淡淡地度過一生。他有從政的願望,而且夢想著自己能夠在仕途上大展雄才偉略。
可是,他錯了,文學搞得好不一定政治也搞得好。
做官不如旅行
謝靈運有官癮,一直想做官,而且要做大官,小官對他來說無異於一種恥辱。
可是他的性格決定了他不可以做官,如果非做不可,肯定會碰一個頭破血流,弄不好還要搭上性命。這倒不是說他不適合做官,而是官場太黑暗了,政治太殘酷了,謝靈運為人性驕氣傲,受不了委屈,鋒芒畢露處處拔尖,遇到不公平的待遇不能隱忍,總而言之就是不肯屈居人下,這種性格能在官場混下去嗎?
※虹※橋書※吧※BOOK.HQDOOR.COM※
第41節:謝靈運,因旅行而掉頭的人(3)
可是謝靈運不管這一套,在他看來,他們老謝家的人出來就是當官的,自己也不能例外,何況自己本身就是康樂公,公侯伯子男啊,公爵是頭等爵位,以這樣的爵位到政府部門找點事做,能是小官嗎?官小了,他不做,不屑做。
可命運偏拿他開玩笑,朝廷讓他做一個散騎侍郎的官,這個官不是很大,但很清閒,整天沒什麼事情做,月底准發工資,不用承擔責任也不用履行義務。這樣的官對於謝靈運這類搞文學創作的人來說,真是爽呆了。可謝靈運不喜歡,讓一個公爵去做一個散騎侍郎的小官,丟不起那人,因此被他推掉了。
大官做不成,小官不想做,謝靈運只好暫時不做官,沒準將來時來運轉,自己就可以重出江湖,做個宰相給世人看看,我謝家不產無能之輩。
謝靈運沒能擔當拯救天下的大任。那時候桓玄已經起兵造反了,並且攻入了建康,東晉名存實亡。謝靈運一看國事如此,不當官也挺好,省了一大堆的麻煩事,於是便朝夕行樂,做一個引領時尚的弄潮兒。
說句公允的話,謝靈運天生就是一個處於時代前沿的文藝工作者,做官只是他的一廂情願。他的最具優勢的領域就是開一代風氣之先,用自己獨具匠心的設計和創意,為這個兵荒馬亂的時代增添亮色。這個事情是蠻偉大的,比起做官來,更能垂名青史。現在都知道有"謝公屐",一提起"謝公屐"就知道是謝靈運創造的,可是有幾個知道謝靈運曾經做過北府軍的記事參軍呢?
深入人心的東西是好東西,深入人心的作品是好作品。一雙登山鞋比起高高在上的官至來說,更能打動人,給人留下的印象更深刻。以謝靈運的才華何必自找苦吃的一心想要做官呢?他飽讀詩書怎麼就不明白,官職就是枷鎖,一旦戴上就失去了自由和人格,這對於一個靠心靈和感性來搞創作的文藝工作者來說,不是最大的損失嗎?
謝靈運就生在世族大家,他的生活環境傳遞給他的信息是,你不是一個普通人,你出身高貴,你不能與寒門為伍,你要做大官,那些出身寒門的人連給你提鞋的資格都沒有。因此,謝靈運從小的時候,門第觀念就比較強烈,認為自己是高人一等的,自己和那些俗世的人不一樣。
說起謝靈運的家世,也很不一般。他的爺爺就是大名鼎鼎的謝玄。想當年,前秦的皇帝苻堅為了統一全國,帶領八十萬軍隊南下攻晉,與謝玄指揮的晉朝軍隊相遇淝水,雙方展開激戰,結果苻堅不是謝玄的對手,落荒而逃。謝玄這一仗打得漂亮,使東晉又得以苟延殘喘下去。
謝靈運的父親卻不怎麼光彩了,不知道怎麼搞的,是個弱智低能兒。是遺傳嗎?不可能啊,要是謝玄也是弱智的話,怎麼可能在淝水取得勝利呢?而且只有他一個人低能,他的兄弟姐妹都不是如此,更讓人難以解釋的是,他的兒子謝靈運不但不是個低能兒,而是智商高得很,父親兒子都不是低能,就他自己是,這是哪個環節出了毛病?
謝靈運小的時候,謝玄非常寵愛他,常常跟人說,我生了個傻兒子,卻得了一個乖孫子!想來,兒子的低能對謝玄是個不小的打擊,自己一生勇武睿智,怎麼會有這樣的兒子呢?謝靈運的聰明靈秀給了謝玄不少的安慰。
謝混是謝靈運的從叔,血緣關係上疏遠了一些,但並不妨礙叔侄之間的親近。謝混對謝靈運的喜愛超過謝玄,在他的爭取下,謝靈運以很小的年紀襲封康樂公,食邑三千戶,這個數字在當時來說,夠一個寒門子弟奮鬥一輩子的。
因此,謝靈運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窮困潦倒。他的家世賦予他的利益和榮耀太多了,這種情況好也不好。好的方面是他不知道什麼叫自卑,他做什麼事情自信心都很足,既有膽略上的自信,也有尊嚴上的自傲,有著天然的使命感,我就是幹這事的!不好的方面就是經不起挫折,做事情一旦不順就自暴自棄,放任自流。
謝靈運寫文章寫得好,史書上稱文章之美,江左莫逮。意思就是江南一帶搞文學的,謝靈運的版稅拿得最高,他的作品賣得最好。謝靈運也不謙虛,別人誇他也就算了,他還自誇一番:天下的文采總共有十石,曹子建獨得八石,我得一石,剩下一石天下人共享。
見識真正的吹牛高手了吧!不過,你不得不佩服他,人家就敢這麼說,你怎麼不敢?再說謝靈運吹得有分寸,天下文采總共十石,他只得了一石,拿大頭的是曹植,看來他還是承認自己不如曹植的。謝靈運必定是曹植的鐵桿粉絲,要不然他怎麼會把八石的文採給了曹植而不是別人?
謝靈運有好的家世,又有好的文采,這些先天的優勢決定了謝靈運不可能平平淡淡地度過一生。他有從政的願望,而且夢想著自己能夠在仕途上大展雄才偉略。
可是,他錯了,文學搞得好不一定政治也搞得好。
做官不如旅行
謝靈運有官癮,一直想做官,而且要做大官,小官對他來說無異於一種恥辱。
可是他的性格決定了他不可以做官,如果非做不可,肯定會碰一個頭破血流,弄不好還要搭上性命。這倒不是說他不適合做官,而是官場太黑暗了,政治太殘酷了,謝靈運為人性驕氣傲,受不了委屈,鋒芒畢露處處拔尖,遇到不公平的待遇不能隱忍,總而言之就是不肯屈居人下,這種性格能在官場混下去嗎?
※虹※橋書※吧※BOOK.HQDOOR.COM※
第41節:謝靈運,因旅行而掉頭的人(3)
可是謝靈運不管這一套,在他看來,他們老謝家的人出來就是當官的,自己也不能例外,何況自己本身就是康樂公,公侯伯子男啊,公爵是頭等爵位,以這樣的爵位到政府部門找點事做,能是小官嗎?官小了,他不做,不屑做。
可命運偏拿他開玩笑,朝廷讓他做一個散騎侍郎的官,這個官不是很大,但很清閒,整天沒什麼事情做,月底准發工資,不用承擔責任也不用履行義務。這樣的官對於謝靈運這類搞文學創作的人來說,真是爽呆了。可謝靈運不喜歡,讓一個公爵去做一個散騎侍郎的小官,丟不起那人,因此被他推掉了。
大官做不成,小官不想做,謝靈運只好暫時不做官,沒準將來時來運轉,自己就可以重出江湖,做個宰相給世人看看,我謝家不產無能之輩。
謝靈運沒能擔當拯救天下的大任。那時候桓玄已經起兵造反了,並且攻入了建康,東晉名存實亡。謝靈運一看國事如此,不當官也挺好,省了一大堆的麻煩事,於是便朝夕行樂,做一個引領時尚的弄潮兒。
說句公允的話,謝靈運天生就是一個處於時代前沿的文藝工作者,做官只是他的一廂情願。他的最具優勢的領域就是開一代風氣之先,用自己獨具匠心的設計和創意,為這個兵荒馬亂的時代增添亮色。這個事情是蠻偉大的,比起做官來,更能垂名青史。現在都知道有"謝公屐",一提起"謝公屐"就知道是謝靈運創造的,可是有幾個知道謝靈運曾經做過北府軍的記事參軍呢?
深入人心的東西是好東西,深入人心的作品是好作品。一雙登山鞋比起高高在上的官至來說,更能打動人,給人留下的印象更深刻。以謝靈運的才華何必自找苦吃的一心想要做官呢?他飽讀詩書怎麼就不明白,官職就是枷鎖,一旦戴上就失去了自由和人格,這對於一個靠心靈和感性來搞創作的文藝工作者來說,不是最大的損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