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悒鮫綃透。
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然而一切都已經過去,事情無法改變,時光也無法倒流,短暫而珍貴的沈園相會很快也成為過去,接下來的日子,唐琬和陸游又陷入無盡的思念之中。
就在沈園相會的第二年,無法擺脫相思之苦的唐琬再一次來到沈園,她期待著能夠與陸游再一次相遇,但是,望斷秋水,也不見陸游的身影。淚水漣漣中,唐琬在絕望與悲痛中,在牆上也題了一首《釵頭鳳》,用來回應一年前陸游為她題寫的《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字字血,字字淚,這兩首《釵頭鳳》成了千古絕唱,也成就了陸游和唐琬感天動地的愛情悲劇。
題完這首詞不久,唐琬就在憂鬱中死去,像一片落葉一樣隨風飄逝。
唐琬念著陸游的名字含淚九泉。
趙士臣一邊喚著唐琬的名字,一邊派人叫陸游趕來見唐琬最後一面。
陸游匆匆趕到,然而,一切為時已晚……
※虹※橋書※吧※BOOK.HQDOOR.COM※
第39節:謝靈運,因旅行而掉頭的人(1)
謝靈運,因旅行而掉頭的人
時代:晉、宋時代
籍貫:河南太康
關鍵人物: 謝混、宋文帝、孟顗
非正常死亡方式: 棄市而死
非正常死亡原因: 鋒芒太露,為當政者所嫉恨
謝客少年自風流
有一把寶劍,紋飾瑰麗,鋒刃犀利,但卻因它的剛性有餘韌性不足而容易折斷。有一個詩人,文採風流冠絕當時流芳後世,卻因為鋒芒太露乖於世俗而棄屍街頭。無論寶劍還是詩人,剛強太過,鋒芒太露,就容易自蹈滅亡。
人如寶劍,霜刃未曾試,就應經折鋒損銳了。他以為自己會有大出息,以自己的出身和文采,何愁不建立令世人矚目的功業呢?可是,沒有人為他提供可以揮灑自如的舞台。他自視甚高,卻沒人拿他當盤菜。有幾個看得起他的,卻混得不如他好。
他感到很鬱悶,於是縱情山水,政治上不得意不要緊,再因此遮擋住充滿陽光的生活就大不應該了。
他調低了姿態,做了一名專職的旅遊家,旅遊之餘順便寫了幾首小詩,把自己見到的秀麗的山川物色訴諸筆端,也不期望流傳後世,只不過自娛自樂罷了。
沒想到他的自娛之舉卻使他成了後世山水詩人供奉的鼻祖。這個榮譽有多大呢?這麼說吧,就是一旦談到山水詩,就得提他的名子,然後感恩戴德的承認,要不是有這個人,後人都不知道什麼是山水詩呢!
這個人就是謝靈運。
謝靈運生活的時代,正趕上晉宋交替,偏安一隅的東晉最後連偏安的局面也守不住了,權臣劉裕起自寒門,不僅要從世族大家的手裡奪權,還要過把當皇帝的癮。搶班奪權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會傷害很多人的既得利益,阻力肯定小不了。
東晉施行門閥制度,王、謝兩大家族占據了政府高位,世襲罔替。只要是王謝子弟,只要不是太傻太弱智,就可以做大官,享受高級待遇。庶族寒門就苦了,要是沒本事,一輩子別想翻身,有本事的話機會也很渺茫,只能走當兵這條路,沒準時氣不錯,興許能當上軍隊部門的將領,那樣地位或可改觀,但要想和王謝兩家平起平坐,想都別想,即使你的官比人家做得大,人家照樣不鳥你,你照樣有自卑感,誰叫人家是世族高門呢?人家天生的地位高,皇帝還要看人家臉色行事呢,何況是寒門出身的大兵哥?
世族和寒門之間的成見大得很,世族瞧不起寒門,跟寒門一朝為官,與寒門攀談,與寒門結親,都被看成是恥辱的事。舉一個例子為證:
桓溫在東晉是一個響噹噹的人物,他為了恢復中原故土,從江陵出兵北伐,在大船的高樓上,看到眼前浩浩蕩蕩的洛水,不禁豪情萬丈,面對著滿目創痍的河洛大地,發出一番感慨:"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
意思就是,中原到現在還不能收復,王夷甫是要負責任的。王夷甫就是王衍,世族大家出身,桓溫在大江上說的這句刻薄話,一是指責王衍清談誤國,二是發泄對世族大家的不滿,言外之意就是王衍就是出身好啊,要不然誤國也輪不到他啊。
就是這位牛哄哄的桓大將軍,也只是在背後牢騷幾句而已,當著面王謝大族的面照樣不敢造次。
王坦之做桓溫的長史,是桓溫的部屬下級,但王坦之出身世族大家,先天的優勢誰也比不了。桓溫為了能和王家攀上親,就向王坦之求婚,希望王坦之能夠把女兒嫁給他的兒子。
www.HQDOOR.COM���虹▲QIAO書吧▲
第40節:謝靈運,因旅行而掉頭的人(2)
當時的人做夢都想跟王謝兩家攀上親戚,那樣就顯貴了。桓溫的家族算不上寒門,但也算不上世族,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當然希望能和王家通婚,藉此提高家族的地位。
王坦之聽桓溫一說,沒往心裡去,愛搭不理地說,你等信兒吧。事情過去很久了。有一次王坦之回家看望父親,突然想起桓溫求婚的事來,就徵求父親的意見。王坦之的父親叫王述,非常喜歡王坦之,坦之都是成年人了,他還抱在膝上。但當他聽說這件事後卻勃然大怒,把坦之從膝上推下去,惡狠狠地說,你傻了嗎?你怎麼能顧及桓溫的面子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大兵呢?
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然而一切都已經過去,事情無法改變,時光也無法倒流,短暫而珍貴的沈園相會很快也成為過去,接下來的日子,唐琬和陸游又陷入無盡的思念之中。
就在沈園相會的第二年,無法擺脫相思之苦的唐琬再一次來到沈園,她期待著能夠與陸游再一次相遇,但是,望斷秋水,也不見陸游的身影。淚水漣漣中,唐琬在絕望與悲痛中,在牆上也題了一首《釵頭鳳》,用來回應一年前陸游為她題寫的《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字字血,字字淚,這兩首《釵頭鳳》成了千古絕唱,也成就了陸游和唐琬感天動地的愛情悲劇。
題完這首詞不久,唐琬就在憂鬱中死去,像一片落葉一樣隨風飄逝。
唐琬念著陸游的名字含淚九泉。
趙士臣一邊喚著唐琬的名字,一邊派人叫陸游趕來見唐琬最後一面。
陸游匆匆趕到,然而,一切為時已晚……
※虹※橋書※吧※BOOK.HQDOOR.COM※
第39節:謝靈運,因旅行而掉頭的人(1)
謝靈運,因旅行而掉頭的人
時代:晉、宋時代
籍貫:河南太康
關鍵人物: 謝混、宋文帝、孟顗
非正常死亡方式: 棄市而死
非正常死亡原因: 鋒芒太露,為當政者所嫉恨
謝客少年自風流
有一把寶劍,紋飾瑰麗,鋒刃犀利,但卻因它的剛性有餘韌性不足而容易折斷。有一個詩人,文採風流冠絕當時流芳後世,卻因為鋒芒太露乖於世俗而棄屍街頭。無論寶劍還是詩人,剛強太過,鋒芒太露,就容易自蹈滅亡。
人如寶劍,霜刃未曾試,就應經折鋒損銳了。他以為自己會有大出息,以自己的出身和文采,何愁不建立令世人矚目的功業呢?可是,沒有人為他提供可以揮灑自如的舞台。他自視甚高,卻沒人拿他當盤菜。有幾個看得起他的,卻混得不如他好。
他感到很鬱悶,於是縱情山水,政治上不得意不要緊,再因此遮擋住充滿陽光的生活就大不應該了。
他調低了姿態,做了一名專職的旅遊家,旅遊之餘順便寫了幾首小詩,把自己見到的秀麗的山川物色訴諸筆端,也不期望流傳後世,只不過自娛自樂罷了。
沒想到他的自娛之舉卻使他成了後世山水詩人供奉的鼻祖。這個榮譽有多大呢?這麼說吧,就是一旦談到山水詩,就得提他的名子,然後感恩戴德的承認,要不是有這個人,後人都不知道什麼是山水詩呢!
這個人就是謝靈運。
謝靈運生活的時代,正趕上晉宋交替,偏安一隅的東晉最後連偏安的局面也守不住了,權臣劉裕起自寒門,不僅要從世族大家的手裡奪權,還要過把當皇帝的癮。搶班奪權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會傷害很多人的既得利益,阻力肯定小不了。
東晉施行門閥制度,王、謝兩大家族占據了政府高位,世襲罔替。只要是王謝子弟,只要不是太傻太弱智,就可以做大官,享受高級待遇。庶族寒門就苦了,要是沒本事,一輩子別想翻身,有本事的話機會也很渺茫,只能走當兵這條路,沒準時氣不錯,興許能當上軍隊部門的將領,那樣地位或可改觀,但要想和王謝兩家平起平坐,想都別想,即使你的官比人家做得大,人家照樣不鳥你,你照樣有自卑感,誰叫人家是世族高門呢?人家天生的地位高,皇帝還要看人家臉色行事呢,何況是寒門出身的大兵哥?
世族和寒門之間的成見大得很,世族瞧不起寒門,跟寒門一朝為官,與寒門攀談,與寒門結親,都被看成是恥辱的事。舉一個例子為證:
桓溫在東晉是一個響噹噹的人物,他為了恢復中原故土,從江陵出兵北伐,在大船的高樓上,看到眼前浩浩蕩蕩的洛水,不禁豪情萬丈,面對著滿目創痍的河洛大地,發出一番感慨:"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
意思就是,中原到現在還不能收復,王夷甫是要負責任的。王夷甫就是王衍,世族大家出身,桓溫在大江上說的這句刻薄話,一是指責王衍清談誤國,二是發泄對世族大家的不滿,言外之意就是王衍就是出身好啊,要不然誤國也輪不到他啊。
就是這位牛哄哄的桓大將軍,也只是在背後牢騷幾句而已,當著面王謝大族的面照樣不敢造次。
王坦之做桓溫的長史,是桓溫的部屬下級,但王坦之出身世族大家,先天的優勢誰也比不了。桓溫為了能和王家攀上親,就向王坦之求婚,希望王坦之能夠把女兒嫁給他的兒子。
www.HQDOOR.COM���虹▲QIAO書吧▲
第40節:謝靈運,因旅行而掉頭的人(2)
當時的人做夢都想跟王謝兩家攀上親戚,那樣就顯貴了。桓溫的家族算不上寒門,但也算不上世族,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當然希望能和王家通婚,藉此提高家族的地位。
王坦之聽桓溫一說,沒往心裡去,愛搭不理地說,你等信兒吧。事情過去很久了。有一次王坦之回家看望父親,突然想起桓溫求婚的事來,就徵求父親的意見。王坦之的父親叫王述,非常喜歡王坦之,坦之都是成年人了,他還抱在膝上。但當他聽說這件事後卻勃然大怒,把坦之從膝上推下去,惡狠狠地說,你傻了嗎?你怎麼能顧及桓溫的面子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大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