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這樣,我們又進行重新研究,改變了方法。我們商定要選擇一個身體不那麼強壯,能夠對付的警察,採取先跟蹤摸清對方生活規律,後下手的方式,跟蹤時不帶工具。”“到9月份左右,我們搞清了幾個對象。一個是林業派出所的民警,家住水泥廠附近;一個是礦務局林業處保衛科的人,50多歲的老頭,住市外貿局後院;第三個是住礦務局裝璜公司後院的一個警察,後來找不著他了。”
“再就是工商市場派出所姓高的警察,我是在市場發現他的。他個子不高,不太壯,我認為這個對象挺好,所以跟他到大棚。那是下班的時候,他騎自行車在前面走,我在後面跑著跟,到選煤廠就不見了。下一次,我就在選煤廠那兒等他,以後他又不走那個道了。沒辦法,又到工商派出所門口等他,待他下班時就跟住他,有時候一個人跟,有時候和田原兩個人跟,跟了兩個月,一直到把他的規律摸清。一是住的地點;二是按時上下班;三是路線,騎自行車走選煤廠院外,步行走選煤廠院內,坐三輪就走勝利街那條道。我認為時機已經成熟,就想動手。但這時候田遇上劫道的,被捅了一刀,住院了。我只好照顧田原直到他出院。”
“大約是同年12月份的一天,我拿鐵管,田原拿刀,4點多鐘來到工商派出所門口,等高出來,就在後面跟著。那天他步行,他在進選煤廠院之前,我們已經從別的胡同先繞到院裡。事先我們選定在地溝里把他幹掉,因為那裡比較黑,去的人少。”“我們先下到地溝里準備好,待他走進來,我們就迎面走過去,一左一右。他手裡提著一件什麼東西,從我們中間穿行。這時候田原先把他脖子摟住,我就用鐵管打擊他的頭部。打了數下,他倒下了。田原彎腰把他的槍拿下來,我用刀把他的皮帶割斷,把槍套取下來。接著,田原又用我的鐵管打了他幾下。看死了,我們倆就走。”“當時沒人看到,我們倆出地溝順鐵路往南跑,跑回我家。我家沒人,我把槍放在我的皮箱裡,田原就回家了。”“就這麼個過程。案後,我看到槍里有六七發子彈,外面有五發裝飾彈。”
記到這裡,閆自忠不禁停筆抬頭看了看面前的罪犯。自從開始招供後,孫海波無意再和警察繞圈子,基本上採取配合態度,有問必答,神情上也顯得較為平靜。看得出來,他對於數罪併罰不抱顧慮,反正也是死定的人了。令閆自忠感到納罕的是此人如此有耐心,可以花幾個月的時間尋找、跟蹤一名民警,直到確定下謀殺他的準確地點,可以說,當高連國被孫海波第一眼看中時,他就已經必死無疑了。從起步起孫海波就成了職業犯罪分子,他放棄了自己的營生,長時間一心一意地準備幹掉一個人,不受情緒影響,一切按計劃行事,目的的只是先取得一支槍。這樣的人不除掉,實乃社會的大患。
“高連國與你無冤無仇,他有家有小,你就這麼殘忍地謀害他,沒問過良心嗎?”閆自忠問。孫海波臉上肌肉抽動了一下,仍然是剛才的語調:“我也沒辦法,社會就是這樣,有我沒他。”拿到了第一支槍,孫、田兩人就馬上開始研究搶儲蓄所的事。這時外面捕捉“12.19”兇手的風聲正緊。田原也是職業犯罪分子,兩人經常一起上街觀察,把五六個儲蓄所看在眼裡。最後,他們選定了小金鶴儲蓄所作為襲擊目標。理由很簡單,這個地點離街道斜對過的向陽區公安局不足200米,營業員思想容易麻痹,防範不會嚴。當然,這個估計是孫海波得出的。他們對小金鶴儲蓄所觀察了20多天,始終在附近街面上轉,偶爾走進儲蓄所看看。兩人發現這裡每天都是下午3點多鐘就不營業了,把錢用布包好,4點以前就會有專車來把錢運走。這段時間裡基本上沒有什麼顧客,又開著門。
於是,他們選定一天(1月25日),於下午3點多鐘來到儲蓄所。當時孫海波藏著一根鐵管,田原帶著手槍。孫事先交代田,儲蓄所里通過營業室的二道門是拉門,不是推門,事完之後要跟著孫按已經勘查好的路線跑。兩人在窗外掃了一眼,就知道此時裡面沒有客戶,遂一同走進去。按照分工,孫海波停在窗子前、監視外面是否有人往裡走,如果來人就通知田原。田原在櫃檯處站了一下就直接奔二道門。二道門有兩道,外面一道是鐵門,掛著鎖,裡面一道是滑粒板門。
田原逕自把鐵門上的鎖從縫裡摘下來,把鐵門拽開,又去推滑粒板板門,這次他弄錯了,應該是拽不是摧。結果沒有弄開。田原喊:“把門打開!我喊一、二、三、不開門我就打死你們!”這邊的孫海波一聽就知道同夥打不開門了,趕快跟過去,伸手一拽把手,把門拽開了,等著同夥進去,自己又轉臉看窗外。這時,槍就響了,警報也響了。後來據田原說,裡面的男營業員揚起一把椅子來擋他,所以他開了槍。田原第一次開槍打人毫不猶豫。槍聲和警報聲都是孫海波不想聽到的,那裡離公安局畢竟近,他就過去拽了田原走,兩人跑出來,從向陽區政府後院奔二馬路,穿胡同奔逃。路上,田原又一次忘記了孫海波的囑咐,跑到了前面,跑進了死胡同,才有了遇到幾個孩子後問路的情節。孫估計多跑了80多米,跑回孫家後,他立即“批評”了田原。說他不聽話。
事實上孫海波選擇的這位“魯將”的確容易臨時打亂孫的部署,在後來的“1.17”案件中,也是田原操之過急致使計劃敗裂。在小金鶴儲蓄所搶劫案中,假若按照細心的孫海波的安排,田原記住了門要去拉這件事,後來的情況又會是怎樣發展呢?就很難想像了。當天晚上,孫海波和他的弟弟孫海滔到田原家去了,這種聚會在他們講很平常。但是,9點左右,公安局來人到了田家。這裡面又涉及到六號民警段崇先。那天晚上,正逢段在六號所值班,不久接到市局打來的電話,緊急通知了下午小金鶴儲蓄所發生的劫案,並且具體說明了一名罪犯的特徵:男性,23歲左右,身高1.75米左右,上身穿一件黑色帶灰白的半截呢子大衣,左眼有毛病,似“格棱眼”。命令各派出所立即摸查。所長郝亦堂馬上安排段崇先與另一民警許先明下街工作。在段崇先印象中,28委5組的青年田原左眼是有毛病的,年齡、身高也相仿,於是他與許先明徑直來到田家。
“再就是工商市場派出所姓高的警察,我是在市場發現他的。他個子不高,不太壯,我認為這個對象挺好,所以跟他到大棚。那是下班的時候,他騎自行車在前面走,我在後面跑著跟,到選煤廠就不見了。下一次,我就在選煤廠那兒等他,以後他又不走那個道了。沒辦法,又到工商派出所門口等他,待他下班時就跟住他,有時候一個人跟,有時候和田原兩個人跟,跟了兩個月,一直到把他的規律摸清。一是住的地點;二是按時上下班;三是路線,騎自行車走選煤廠院外,步行走選煤廠院內,坐三輪就走勝利街那條道。我認為時機已經成熟,就想動手。但這時候田遇上劫道的,被捅了一刀,住院了。我只好照顧田原直到他出院。”
“大約是同年12月份的一天,我拿鐵管,田原拿刀,4點多鐘來到工商派出所門口,等高出來,就在後面跟著。那天他步行,他在進選煤廠院之前,我們已經從別的胡同先繞到院裡。事先我們選定在地溝里把他幹掉,因為那裡比較黑,去的人少。”“我們先下到地溝里準備好,待他走進來,我們就迎面走過去,一左一右。他手裡提著一件什麼東西,從我們中間穿行。這時候田原先把他脖子摟住,我就用鐵管打擊他的頭部。打了數下,他倒下了。田原彎腰把他的槍拿下來,我用刀把他的皮帶割斷,把槍套取下來。接著,田原又用我的鐵管打了他幾下。看死了,我們倆就走。”“當時沒人看到,我們倆出地溝順鐵路往南跑,跑回我家。我家沒人,我把槍放在我的皮箱裡,田原就回家了。”“就這麼個過程。案後,我看到槍里有六七發子彈,外面有五發裝飾彈。”
記到這裡,閆自忠不禁停筆抬頭看了看面前的罪犯。自從開始招供後,孫海波無意再和警察繞圈子,基本上採取配合態度,有問必答,神情上也顯得較為平靜。看得出來,他對於數罪併罰不抱顧慮,反正也是死定的人了。令閆自忠感到納罕的是此人如此有耐心,可以花幾個月的時間尋找、跟蹤一名民警,直到確定下謀殺他的準確地點,可以說,當高連國被孫海波第一眼看中時,他就已經必死無疑了。從起步起孫海波就成了職業犯罪分子,他放棄了自己的營生,長時間一心一意地準備幹掉一個人,不受情緒影響,一切按計劃行事,目的的只是先取得一支槍。這樣的人不除掉,實乃社會的大患。
“高連國與你無冤無仇,他有家有小,你就這麼殘忍地謀害他,沒問過良心嗎?”閆自忠問。孫海波臉上肌肉抽動了一下,仍然是剛才的語調:“我也沒辦法,社會就是這樣,有我沒他。”拿到了第一支槍,孫、田兩人就馬上開始研究搶儲蓄所的事。這時外面捕捉“12.19”兇手的風聲正緊。田原也是職業犯罪分子,兩人經常一起上街觀察,把五六個儲蓄所看在眼裡。最後,他們選定了小金鶴儲蓄所作為襲擊目標。理由很簡單,這個地點離街道斜對過的向陽區公安局不足200米,營業員思想容易麻痹,防範不會嚴。當然,這個估計是孫海波得出的。他們對小金鶴儲蓄所觀察了20多天,始終在附近街面上轉,偶爾走進儲蓄所看看。兩人發現這裡每天都是下午3點多鐘就不營業了,把錢用布包好,4點以前就會有專車來把錢運走。這段時間裡基本上沒有什麼顧客,又開著門。
於是,他們選定一天(1月25日),於下午3點多鐘來到儲蓄所。當時孫海波藏著一根鐵管,田原帶著手槍。孫事先交代田,儲蓄所里通過營業室的二道門是拉門,不是推門,事完之後要跟著孫按已經勘查好的路線跑。兩人在窗外掃了一眼,就知道此時裡面沒有客戶,遂一同走進去。按照分工,孫海波停在窗子前、監視外面是否有人往裡走,如果來人就通知田原。田原在櫃檯處站了一下就直接奔二道門。二道門有兩道,外面一道是鐵門,掛著鎖,裡面一道是滑粒板門。
田原逕自把鐵門上的鎖從縫裡摘下來,把鐵門拽開,又去推滑粒板板門,這次他弄錯了,應該是拽不是摧。結果沒有弄開。田原喊:“把門打開!我喊一、二、三、不開門我就打死你們!”這邊的孫海波一聽就知道同夥打不開門了,趕快跟過去,伸手一拽把手,把門拽開了,等著同夥進去,自己又轉臉看窗外。這時,槍就響了,警報也響了。後來據田原說,裡面的男營業員揚起一把椅子來擋他,所以他開了槍。田原第一次開槍打人毫不猶豫。槍聲和警報聲都是孫海波不想聽到的,那裡離公安局畢竟近,他就過去拽了田原走,兩人跑出來,從向陽區政府後院奔二馬路,穿胡同奔逃。路上,田原又一次忘記了孫海波的囑咐,跑到了前面,跑進了死胡同,才有了遇到幾個孩子後問路的情節。孫估計多跑了80多米,跑回孫家後,他立即“批評”了田原。說他不聽話。
事實上孫海波選擇的這位“魯將”的確容易臨時打亂孫的部署,在後來的“1.17”案件中,也是田原操之過急致使計劃敗裂。在小金鶴儲蓄所搶劫案中,假若按照細心的孫海波的安排,田原記住了門要去拉這件事,後來的情況又會是怎樣發展呢?就很難想像了。當天晚上,孫海波和他的弟弟孫海滔到田原家去了,這種聚會在他們講很平常。但是,9點左右,公安局來人到了田家。這裡面又涉及到六號民警段崇先。那天晚上,正逢段在六號所值班,不久接到市局打來的電話,緊急通知了下午小金鶴儲蓄所發生的劫案,並且具體說明了一名罪犯的特徵:男性,23歲左右,身高1.75米左右,上身穿一件黑色帶灰白的半截呢子大衣,左眼有毛病,似“格棱眼”。命令各派出所立即摸查。所長郝亦堂馬上安排段崇先與另一民警許先明下街工作。在段崇先印象中,28委5組的青年田原左眼是有毛病的,年齡、身高也相仿,於是他與許先明徑直來到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