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書》云:飲食以時,饑飽得中,水谷變化,沖氣和融,精血生,榮衛以行,腑臟調平,神志安寧,正氣充實於內,元真通會於外,內外邪,莫之能幹,一切疾患無 從所作也。又:飲食之宜,當候已飢而進食,食不厭熟嚼,仍候焦渴而引飲,飲不厭細呷,無待飢甚而後食。食不可飽,或覺微渴而省飲,飲不欲太煩,食不厭精 細,飲不厭溫熱。食無生冷、韌、焦燥、粘滑物傷,則胃中水谷易於腐化矣。食物飽甚,耗氣非一,或食不下而上涌嘔吐以耗靈源,或飲不消而作痰咯唾以耗神水。 好食炙者,將為口瘡、咽痛、壅熱、癰瘍之疾。偶食物飽甚,雖覺體倦,無輒就寢,可運動徐行納百餘步,然後解帶、松衣、伸腰、端坐,兩手按摩心腹,交叉來往 約一二十過,復以兩手自心脅間按擦,向下約十數過,令心腹氣道不至壅塞,過飽食隨手消化也。當盛暑時,食飲加意調節,緣伏陰在內腐化稍遲,又果園蔬,多將 生啖,蘇水桂漿,惟欲冷飲,生冷相值,克化尤難。微傷即飧泄,重傷即霍亂吐利。是以暑月食物尤要節減,使脾胃易於磨化,戒忌生冷,免有腹髒之疾也。
《瑣碎錄》云:暑月瓷器如日照者,不可便盛飲食。
閻孝忠曰:吳楚之人,每中脘有疾,翻謂脾病,胸腹痛不以虛實,悉謂脾病。凡脾藥皆椒姜術附之類。又盛夏必然食,居密室服藥,習以為常。余勸以夏當寒食,高居以遠炎暑。則曰:吳楚與北人異,以此自將安樂,充實豈不難哉。
《經》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順天地之柔剛。註:陰報於陽謂五月,五陽一陰始生,聖人春食溫,夏食寒,以抑陽扶陰。十一月,五陰一陽,故熱附炎以抑陰扶 陽,反此者是謂伐根。盛夏熱食,窮冬寒食,以自取困踣,吾未如之何。一日之忌:暮無飽食物,至飽傷臟腑。又人之陽氣,隨日升沉,日中則隆,日西則虛。無勞 復筋骨,當休息肢體,力省運行,食難磨化,或即就寢,不免重傷。故云:夜食飽甚損一日之壽也。王叔和洞識攝生之道,常謂:人曰食不欲雜,雜則或有所犯,當 時或無災患,積久為人作疾。尋常飲食,每令得所,多食令人膨短氣,或致暴疾。夏至秋分少食肥膩、餅之屬,此物與酒食瓜果相妨,當時不必習病,入秋節變陽消 陰息,寒氣總至,多諸暴卒。良由涉夏取冷太過,飲食不節故也。而不達者,皆以病至之日便謂是受病之始,而不知其所由來者漸矣。豈不惑哉。
卷之三:食物
物之無益而有損者,常人尤不可多食,況病人當避忌者乎,此書所載。凡物之有益而無損者,不書。或損益相半者,則書其損而不書其益。
卷之三:果實
生棗令人熱,渴、氣脹、寒熱、羸瘦者,彌不可多,動臟腑,損脾元,與蜜同食損五臟。軟棗冷,動宿疾,發嗽,與蟹相忌。
梅子壞齒及筋,多食發熱。
生龍眼平,沸湯內淖過不動脾。
櫻桃,寒熱病多食,發暗風,傷筋骨,嘔吐。小兒多食作熱,性熱也。
生荔枝性熱,多食發虛熱、煩渴、口乾、衄血。
楂子不可多食,損齒及筋。
乳柑太寒,冷脾,發痼疾,利腸,發輕汗。脾胃冷人,尤不可多食,諸柑性同。
橘柚酸者聚痰,甜者潤肺,不可多食,令人口爽,不知五味。
橙子溫,皮多食傷肝,與檳榔同食,頭旋噁心,生痰瘧。
楊梅多食發熱,損齒及筋。
杏實熱,多食傷筋骨。
杏酥生熟吃俱得,半生半熟,殺人。
杏仁久服,目盲,眉、發、須落,動宿疾。雙仁者,殺人,可研細治犬傷。
桃實,發丹石,損胃,多食有熱。飽食桃仁,水浴成淋。桃杏花,本五出而六出者,必雙仁能殺人者,失常故也。
李子平,發瘧,多令虛熱,白蜜和食,傷人五內,不可臨水上啖之及與雀肉同食。李不沉水者,毒。仁和
雞子食,內結不消。
梨寒,乳鵝梨、紫花梨治心熱,此外生不益人,多食,寒中。產婦,金瘡人,勿食,令萎困。其性益齒而損脾胃,正二月勿食佳。有人家生一梨,大如斗,送之朝貴,食者皆死。考之樹下有大蛇,聚毒於此,不常為妖也,他此。
藤梨,名沐猴梨,食多冷中。林檎多食,發熱澀氣,好睡發冷疾,生瘡癤,脈閉不行,子不可食,令人煩。
石榴多食,損肺及齒。山石榴多無益,澀氣。
栗子,溫,生治腰腳。生即發氣,宜暴干蒸炒,食多即氣壅,患風水氣,人不宜食。生栗可於灰火中煨,令汗出,殺其水氣,不得通熟。小兒食生者,多難化。熟者,多滯氣。
柿子,寒,日干者,性冷,多食腹痛,生者彌冷。紅柿與蟹同食,吐紅;飲酒食紅柿,心痛至死,亦易醉,不解酒毒。一種塔柿引痰,日干多動風火,干味不佳。子性尤冷,與蟹同食,腹疼大瀉。葡萄酒過,昏人眼,架下飲酒,防蟲屎傷人。
白果生引疳,解酒;熟食益人,然不可多食,腹滿,有雲滿一千個者,死。此物二更開花,三更結子,當是陰毒之物。有人艱糴,取白果以為飯,飽食,次日皆死。
蔞芰也,冷髒色利,損陽,令陰萎,不益脾,難化,令脹滿,姜酒解之。七月食生菱,作蟯蟲。茨菰,大寒,動宿冷氣,腹脹滿,小兒秋食之,臍下痛,孕不可食。
吳茱萸食,患腳氣,癱瘓,損齒,失顏色。
荸薺性與烏芋同。
芡實生食,動風冷氣,損脾難消卻益精。
藕多食,冷中,能去疫氣,產後惟此不同生冷忌者,破血故也。
甜瓜,動痼疾,多食,陰下濕癢,生瘡,發虛熱。破腹,令人弱,腳手無力。少食則可不中暑,多食未有不下。貧下多食,深秋下痢難治,損陽故也。患腳氣食此, 永不除。五月甜瓜沉水者,殺人。多食,發黃疸,動氣,解藥力。雙蒂者,殺人。與油餅同食發病。防州太守陳逢原,避暑食瓜至秋,忽腰腿痛,不能舉動,遇商助 教療之,更生。
西瓜甚解暑毒,北人稟厚食慣,南人稟薄,不宜。多食至於霍亂,冷病人終身不除。
木瓜,溫,皮薄微赤黃,香,甘酸不澀,向里子頭尖,一面方,是真。益脾而損齒。若圓和子微黃,蒂粗澀小圓,味澀微咸,傷人氣,多食損牙。
甘蔗多食,衄血,燒其滓,煙入目則眼暗。
砂糖,寒,多食心痛。鯽同食成疳;葵同食生流癖;筍同食成食瘕,身重不能行。小兒多食,損齒及生蟯蟲。不可多食,損齒傷筋。
松子多食,發熱毒。
柰子多食,臚脹,不益人,病人尤甚。
胡桃,平,多食,利小便,脫人眉,動風,動痰,噁心嘔吐。酒同食過多,咯血。五月食未成果核,發癰癤寒熱。秋夏果落地,惡蟲緣食之,患九漏。一切果核雙仁害人。生果停留多日,有損處,食之傷人。
治諸果毒,燒豬骨過為末,水服方寸匕。
枇杷多食,發痰熱。
橄欖食之,必去兩頭,有大熱。過白露摘食,庶不病。
《瑣碎錄》云:暑月瓷器如日照者,不可便盛飲食。
閻孝忠曰:吳楚之人,每中脘有疾,翻謂脾病,胸腹痛不以虛實,悉謂脾病。凡脾藥皆椒姜術附之類。又盛夏必然食,居密室服藥,習以為常。余勸以夏當寒食,高居以遠炎暑。則曰:吳楚與北人異,以此自將安樂,充實豈不難哉。
《經》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順天地之柔剛。註:陰報於陽謂五月,五陽一陰始生,聖人春食溫,夏食寒,以抑陽扶陰。十一月,五陰一陽,故熱附炎以抑陰扶 陽,反此者是謂伐根。盛夏熱食,窮冬寒食,以自取困踣,吾未如之何。一日之忌:暮無飽食物,至飽傷臟腑。又人之陽氣,隨日升沉,日中則隆,日西則虛。無勞 復筋骨,當休息肢體,力省運行,食難磨化,或即就寢,不免重傷。故云:夜食飽甚損一日之壽也。王叔和洞識攝生之道,常謂:人曰食不欲雜,雜則或有所犯,當 時或無災患,積久為人作疾。尋常飲食,每令得所,多食令人膨短氣,或致暴疾。夏至秋分少食肥膩、餅之屬,此物與酒食瓜果相妨,當時不必習病,入秋節變陽消 陰息,寒氣總至,多諸暴卒。良由涉夏取冷太過,飲食不節故也。而不達者,皆以病至之日便謂是受病之始,而不知其所由來者漸矣。豈不惑哉。
卷之三:食物
物之無益而有損者,常人尤不可多食,況病人當避忌者乎,此書所載。凡物之有益而無損者,不書。或損益相半者,則書其損而不書其益。
卷之三:果實
生棗令人熱,渴、氣脹、寒熱、羸瘦者,彌不可多,動臟腑,損脾元,與蜜同食損五臟。軟棗冷,動宿疾,發嗽,與蟹相忌。
梅子壞齒及筋,多食發熱。
生龍眼平,沸湯內淖過不動脾。
櫻桃,寒熱病多食,發暗風,傷筋骨,嘔吐。小兒多食作熱,性熱也。
生荔枝性熱,多食發虛熱、煩渴、口乾、衄血。
楂子不可多食,損齒及筋。
乳柑太寒,冷脾,發痼疾,利腸,發輕汗。脾胃冷人,尤不可多食,諸柑性同。
橘柚酸者聚痰,甜者潤肺,不可多食,令人口爽,不知五味。
橙子溫,皮多食傷肝,與檳榔同食,頭旋噁心,生痰瘧。
楊梅多食發熱,損齒及筋。
杏實熱,多食傷筋骨。
杏酥生熟吃俱得,半生半熟,殺人。
杏仁久服,目盲,眉、發、須落,動宿疾。雙仁者,殺人,可研細治犬傷。
桃實,發丹石,損胃,多食有熱。飽食桃仁,水浴成淋。桃杏花,本五出而六出者,必雙仁能殺人者,失常故也。
李子平,發瘧,多令虛熱,白蜜和食,傷人五內,不可臨水上啖之及與雀肉同食。李不沉水者,毒。仁和
雞子食,內結不消。
梨寒,乳鵝梨、紫花梨治心熱,此外生不益人,多食,寒中。產婦,金瘡人,勿食,令萎困。其性益齒而損脾胃,正二月勿食佳。有人家生一梨,大如斗,送之朝貴,食者皆死。考之樹下有大蛇,聚毒於此,不常為妖也,他此。
藤梨,名沐猴梨,食多冷中。林檎多食,發熱澀氣,好睡發冷疾,生瘡癤,脈閉不行,子不可食,令人煩。
石榴多食,損肺及齒。山石榴多無益,澀氣。
栗子,溫,生治腰腳。生即發氣,宜暴干蒸炒,食多即氣壅,患風水氣,人不宜食。生栗可於灰火中煨,令汗出,殺其水氣,不得通熟。小兒食生者,多難化。熟者,多滯氣。
柿子,寒,日干者,性冷,多食腹痛,生者彌冷。紅柿與蟹同食,吐紅;飲酒食紅柿,心痛至死,亦易醉,不解酒毒。一種塔柿引痰,日干多動風火,干味不佳。子性尤冷,與蟹同食,腹疼大瀉。葡萄酒過,昏人眼,架下飲酒,防蟲屎傷人。
白果生引疳,解酒;熟食益人,然不可多食,腹滿,有雲滿一千個者,死。此物二更開花,三更結子,當是陰毒之物。有人艱糴,取白果以為飯,飽食,次日皆死。
蔞芰也,冷髒色利,損陽,令陰萎,不益脾,難化,令脹滿,姜酒解之。七月食生菱,作蟯蟲。茨菰,大寒,動宿冷氣,腹脹滿,小兒秋食之,臍下痛,孕不可食。
吳茱萸食,患腳氣,癱瘓,損齒,失顏色。
荸薺性與烏芋同。
芡實生食,動風冷氣,損脾難消卻益精。
藕多食,冷中,能去疫氣,產後惟此不同生冷忌者,破血故也。
甜瓜,動痼疾,多食,陰下濕癢,生瘡,發虛熱。破腹,令人弱,腳手無力。少食則可不中暑,多食未有不下。貧下多食,深秋下痢難治,損陽故也。患腳氣食此, 永不除。五月甜瓜沉水者,殺人。多食,發黃疸,動氣,解藥力。雙蒂者,殺人。與油餅同食發病。防州太守陳逢原,避暑食瓜至秋,忽腰腿痛,不能舉動,遇商助 教療之,更生。
西瓜甚解暑毒,北人稟厚食慣,南人稟薄,不宜。多食至於霍亂,冷病人終身不除。
木瓜,溫,皮薄微赤黃,香,甘酸不澀,向里子頭尖,一面方,是真。益脾而損齒。若圓和子微黃,蒂粗澀小圓,味澀微咸,傷人氣,多食損牙。
甘蔗多食,衄血,燒其滓,煙入目則眼暗。
砂糖,寒,多食心痛。鯽同食成疳;葵同食生流癖;筍同食成食瘕,身重不能行。小兒多食,損齒及生蟯蟲。不可多食,損齒傷筋。
松子多食,發熱毒。
柰子多食,臚脹,不益人,病人尤甚。
胡桃,平,多食,利小便,脫人眉,動風,動痰,噁心嘔吐。酒同食過多,咯血。五月食未成果核,發癰癤寒熱。秋夏果落地,惡蟲緣食之,患九漏。一切果核雙仁害人。生果停留多日,有損處,食之傷人。
治諸果毒,燒豬骨過為末,水服方寸匕。
枇杷多食,發痰熱。
橄欖食之,必去兩頭,有大熱。過白露摘食,庶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