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希爾認為,藝術品私人偵探應該傲那些警察不能做的事,這一觀點為他蠃得了大量的敵人。他以為自己是誰啊,敢私定獎金?更重要的是,希爾怎麼知道他的線人——他們應該是乾淨的——就是竊賊自己,或竊賊買通他們為自己作掩護?
除了他那虛張聲勢的表演之外,希爾每一步都走得異常小心。他專門請教了約翰·史密斯爵士,這位深得大家崇敬的諾丁漢大學法學教授是英國失竊法的專家。史密斯說,在與這些人打交道時,兩個原則必須遵守:不能與警察發生衝突、也不能把保證竊賊不受法律懲罰作為交易條件。
一個黑白分明的人進入了灰色地帶,但希爾在其中自得其樂。希爾可以自己選擇工作,他的眼光永遠盯著那些價值非凡的藝術瑰寶。僅以2003年聖誕節時希爾的工作內容為例,當時他正在加緊搜尋的失竊藝術品包括:讓·巴狄斯特·烏德里①的《白色鴨子》(White Duck),失竊於喬蒙德雷爵士家中,價值五百萬英鎊;萊昂納多·達·芬奇的《紗槌聖母》,價值約為五千萬英鎊;切利尼用金子和黑植木雕成的鹽瓶,價值五千七百萬美元;此外還有大量從貝爾格勒以及西西里島失竊的珍寶。
不過最讓他念念不忘的,還是加德納博物館失竊的那些珍寶,它們的總價值高達三億美元。從1990年3月18日這樁驚天竊案爆發開始,希爾就一直留心觀察,他相信自己已經搞清了是誰偷走了那些繪畫、他們偷走繪畫的原因,以及他們是如何處置那些戰利品的,而最重要的是,希爾相信維米爾的《演奏會》、倫勃朗的《加利利海上的暴風雨》(Storm on The Sea of Galilee)、莫奈的《在托托尼》以及所有其他的失竊物品都還完整無缺,沒有毀壞。
在搜尋加德納博物館失竊物品的道路上,希爾已經花了數不清的時間,接觸了各種各樣的人,追尋了各種線索,以及追蹤那些與案件有關但是非常不願意被打擾的人們。這是一項極其可怕的競賽,成果也無比誘人,蘇富比拍賣行、佳士得拍賣行以及丘博保險公司為加德納博物館失竊物品的尋回,提供了相同的賞格——五百萬美圓。
①讓·巴狄斯特·烏德里(Jeen Baptiste Oudry,1686-1755)法國洛可可派畫家,掛籌毯設計師,他也是十八世紀最偉大的動物畫家之一。
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加利利海上的暴風雨》(Storm on The Sea of Galilee)
截至到目前,在這項追尋工作當中最突出的當屬美國聯邦調查局,據說他們已經分析處理過兩千條線索,派去執行此項任務的探員遍布歐洲、南美、日本以及墨西哥,但還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在竊案發生十周年之際,美國聯邦調査局負責此案的高層官員承認,“我們還沒有得到任何可靠線索。”眼看著又過去了好幾年,情況還是沒有改觀。“所有合乎邏輯的線索都已經被追蹤,並且都已得出了結論,”聯邦調查局的官員表示,“但是沒有任何積極的調査結果。”
對於希爾來說,再沒有比勝過那些揮汗如雨的聯邦調查局特工更讓他感覺愉快的了,那些傢伙握有那麼多的資源,卻只知道照規章辦事,忙著寫備忘錄,以及忠實地追蹤“合乎邏輯的線索”。不過希爾未必能蠃得勝利,他的全部努力可能都會白費,這種事以往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但是,查理·希爾也還是有可能成功的,對此希爾已經想過不止一千遍了。到時候希爾首先要給自己倒上一杯,然後好好地、近距離地、獨自欣賞一會兒那些繪畫,最後才拿起電話,打給加德納博物館的館長。
“這裡是查理·希爾。”他會這麼開頭,口氣一定要隨意,就像平時那樣,“我相信我已經找到了某些東西,是你們想念已久的……”
後記
2004年9月
我坐在曼哈頓的一輛計程車里,陷入了交通堵塞,一個月之前我把這本書的手稿交給了我的出版商。此時是八月份一個星期日的下午,如果沒有周圍轟鳴的喇叭聲和計程車的收音機里跟牙醫鑽牙似的音樂,這應該是個跟田園詩一般的日子。
“現在是兩點整,播報整點頭條。在挪威,竊賊偷走了世界上最著名的繪畫作品——《吶喊》。專家說’這幅畫估價在一億美元左右。警方說目前沒有任何線索。”
我震驚地靠回椅背,但其實我應該對此有所了解的。在我交了手稿之後,故事還沒有結束。藝術與藝術品竊賊之間的種種遠未成為歷史,他們仍然是報紙頭條。
古希臘人說:“蓋棺才能定論。”他們的意思是,就算是最成功的人生也可能在一瞬間崩潰。很多偉大的藝術作品也表達了這一洞見。至於說到失竊的藝術品,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沒有任何一樁案子是真正結案了的。
2004年8月22日,一個周日的早晨,奧斯陸的蒙克博物館擠滿了參觀者。8月是旅遊旺季,從博物館上午10點開門開始,博物館就人滿為患。館藏幾乎囊括了蒙克的所有作品。畫家去世於1944年,享年八十歲,他留下遺囑,把自己的作品都捐贈給了奧斯陸市。這座博物館跟附近的挪威國家美術館幾乎規模相當,也同樣令人難忘,它幾乎再現了蒙克亂糟糟的畫室。很多參觀者駐足在蒙克簡樸的單人床和磨損的地毯前,這些物件與繪畫、雕塑以及印刷品並置展出。
除了他那虛張聲勢的表演之外,希爾每一步都走得異常小心。他專門請教了約翰·史密斯爵士,這位深得大家崇敬的諾丁漢大學法學教授是英國失竊法的專家。史密斯說,在與這些人打交道時,兩個原則必須遵守:不能與警察發生衝突、也不能把保證竊賊不受法律懲罰作為交易條件。
一個黑白分明的人進入了灰色地帶,但希爾在其中自得其樂。希爾可以自己選擇工作,他的眼光永遠盯著那些價值非凡的藝術瑰寶。僅以2003年聖誕節時希爾的工作內容為例,當時他正在加緊搜尋的失竊藝術品包括:讓·巴狄斯特·烏德里①的《白色鴨子》(White Duck),失竊於喬蒙德雷爵士家中,價值五百萬英鎊;萊昂納多·達·芬奇的《紗槌聖母》,價值約為五千萬英鎊;切利尼用金子和黑植木雕成的鹽瓶,價值五千七百萬美元;此外還有大量從貝爾格勒以及西西里島失竊的珍寶。
不過最讓他念念不忘的,還是加德納博物館失竊的那些珍寶,它們的總價值高達三億美元。從1990年3月18日這樁驚天竊案爆發開始,希爾就一直留心觀察,他相信自己已經搞清了是誰偷走了那些繪畫、他們偷走繪畫的原因,以及他們是如何處置那些戰利品的,而最重要的是,希爾相信維米爾的《演奏會》、倫勃朗的《加利利海上的暴風雨》(Storm on The Sea of Galilee)、莫奈的《在托托尼》以及所有其他的失竊物品都還完整無缺,沒有毀壞。
在搜尋加德納博物館失竊物品的道路上,希爾已經花了數不清的時間,接觸了各種各樣的人,追尋了各種線索,以及追蹤那些與案件有關但是非常不願意被打擾的人們。這是一項極其可怕的競賽,成果也無比誘人,蘇富比拍賣行、佳士得拍賣行以及丘博保險公司為加德納博物館失竊物品的尋回,提供了相同的賞格——五百萬美圓。
①讓·巴狄斯特·烏德里(Jeen Baptiste Oudry,1686-1755)法國洛可可派畫家,掛籌毯設計師,他也是十八世紀最偉大的動物畫家之一。
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加利利海上的暴風雨》(Storm on The Sea of Galilee)
截至到目前,在這項追尋工作當中最突出的當屬美國聯邦調查局,據說他們已經分析處理過兩千條線索,派去執行此項任務的探員遍布歐洲、南美、日本以及墨西哥,但還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在竊案發生十周年之際,美國聯邦調査局負責此案的高層官員承認,“我們還沒有得到任何可靠線索。”眼看著又過去了好幾年,情況還是沒有改觀。“所有合乎邏輯的線索都已經被追蹤,並且都已得出了結論,”聯邦調查局的官員表示,“但是沒有任何積極的調査結果。”
對於希爾來說,再沒有比勝過那些揮汗如雨的聯邦調查局特工更讓他感覺愉快的了,那些傢伙握有那麼多的資源,卻只知道照規章辦事,忙著寫備忘錄,以及忠實地追蹤“合乎邏輯的線索”。不過希爾未必能蠃得勝利,他的全部努力可能都會白費,這種事以往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但是,查理·希爾也還是有可能成功的,對此希爾已經想過不止一千遍了。到時候希爾首先要給自己倒上一杯,然後好好地、近距離地、獨自欣賞一會兒那些繪畫,最後才拿起電話,打給加德納博物館的館長。
“這裡是查理·希爾。”他會這麼開頭,口氣一定要隨意,就像平時那樣,“我相信我已經找到了某些東西,是你們想念已久的……”
後記
2004年9月
我坐在曼哈頓的一輛計程車里,陷入了交通堵塞,一個月之前我把這本書的手稿交給了我的出版商。此時是八月份一個星期日的下午,如果沒有周圍轟鳴的喇叭聲和計程車的收音機里跟牙醫鑽牙似的音樂,這應該是個跟田園詩一般的日子。
“現在是兩點整,播報整點頭條。在挪威,竊賊偷走了世界上最著名的繪畫作品——《吶喊》。專家說’這幅畫估價在一億美元左右。警方說目前沒有任何線索。”
我震驚地靠回椅背,但其實我應該對此有所了解的。在我交了手稿之後,故事還沒有結束。藝術與藝術品竊賊之間的種種遠未成為歷史,他們仍然是報紙頭條。
古希臘人說:“蓋棺才能定論。”他們的意思是,就算是最成功的人生也可能在一瞬間崩潰。很多偉大的藝術作品也表達了這一洞見。至於說到失竊的藝術品,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沒有任何一樁案子是真正結案了的。
2004年8月22日,一個周日的早晨,奧斯陸的蒙克博物館擠滿了參觀者。8月是旅遊旺季,從博物館上午10點開門開始,博物館就人滿為患。館藏幾乎囊括了蒙克的所有作品。畫家去世於1944年,享年八十歲,他留下遺囑,把自己的作品都捐贈給了奧斯陸市。這座博物館跟附近的挪威國家美術館幾乎規模相當,也同樣令人難忘,它幾乎再現了蒙克亂糟糟的畫室。很多參觀者駐足在蒙克簡樸的單人床和磨損的地毯前,這些物件與繪畫、雕塑以及印刷品並置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