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語罷,楚潯枂也不再看先生一眼,轉身離去,她覺得她真的是孤身寡人了,沒了親人,就連算親近的人都沒了。
先生看著楚潯枂的背影,也不再說什麼,他坐著馬車回了安淮寺,馬車在寺門口停下,下馬車時先生的身子微微傾斜,安坤連忙扶住先生,半攙扶著先生走上台階。
一入院中,檀香中掩不住的藥味傳來,先生坐在扶椅上,安坤拿來一塊絨毯給先生蓋上,又端來一碗藥,遞給先生,眼神難掩擔憂。
先生喝了藥,將碗遞給安坤,微眯著眼,問道:“給洵公主的藥可有送去?”
“前些日子就送去了。”安坤回答著,又道:“那些冊子也一併送去了。”
“好。”先生應著,將蓋在腿上的絨毯拿下,緩緩向案桌走去。
安坤見了也沒理先生,先生自顧自的拿起筆,淡聲道:“過來幫我研磨吧。”
聽到先生的聲音,安坤這才將手中的碗交給侍女,走到案桌前,開始研磨,看著冊子上密密麻麻的字,又看看先生那慘白的臉色,安坤皺了眉:“先生明日再寫吧,今日先歇著。”
“明日復明日,可我的明日卻不多了,早些寫完才好。”先生應著,沒想卻又劇烈的咳了幾聲,安坤連忙輕拍著先生的背,給他順氣。
咳嗽止了,接過安坤遞來的帕子,又是一片鮮紅,先生也沒在意,繼續寫著。
待到了晚膳的時辰,先生才停下筆,看著窗外半明半暗的燈,自顧自的說著,“我走後,你就按我所說去尋洵公主,她就是你們的新主子了。”
安坤的正在研磨的手一頓,又繼續著手中的動作像是沒聽到先生的話那樣。
先生也沒在意,繼續說著,“洵公主性子雖看似驕縱,卻是個有分寸的人,待屬下極好,定不會虧待了你們,我去了之後,你們跟著她,我也放心。
反過來,有你們護著她,我也能安心的去了。”
安坤磨著的墨已經飛濺出來,沾濕了桌角,先生卻像沒見到那樣,起了身,向外邊走去,聽到安坤的聲音,帶著幾分不忿,“公子,這般做值得嗎?”
“若是不值得,你以為你家公子會做?”先生應了,語氣中帶著幾分笑意。
只是,察覺了先生話中的笑意,安坤心中更難受了,就算換了命,那人也不知道,還不如不換!
先生走著,摸了摸掛在腰間的香囊,那是兩年前在姑蘇時楚潯枂贈予他的,面上漸漸染了笑,值不值得哪是能說得清的,不過是心中所想罷了。
就像他母妃,為了他父皇,旁人都說不值得,可他母妃卻覺得值得。
而他所奉之人,不知比他父皇好了千萬倍,還是心甘情願的,又何來的不值得呢?
只是,他要食言了,不能陪她走遍河山了,那飲酒作詩,對飲南山下的日子,也不過是在姑蘇時才有的情景。
想著,先生竟然覺得有幾分害怕,要留她獨自一人了。
作者有話要說:
快完結啦~快完結啦~
第122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各不相干
本想同先生說幾句好話,也好解了那天在安淮寺的尷尬,可那天在殿中先生那疏離的態度又是楚潯枂惱怒了,一連著幾天都沒去尋先生。
而先生也一直待在安淮寺,竟沒有搬入國師府的意思,楚潯枂心中更惱,索性連安插在安淮寺的探子送來的消息都不看了。
其實,仔細想想她也沒什麼立場可生氣的,只是她就是不喜先生對她的態度,如同一個值得信賴的人,突然間就沒了,這樣倒不如從未有過這樣的一個人。
想著,楚潯枂停下了,轉身看著跟在她身後的若書,問道:“你家公子是個怎樣的人?”
“公子待人接物都溫和至極,就如那溫潤公子那般,不過也只有熟悉公子的人才知,不過是面上溫和,實則冷淡,除了對下屬稍稍親近外,奴婢還頭一次見公子對旁人這般上心。”說著,若書抬頭看了眼楚潯枂,又道,“公子待公主倒是極好的。”
楚潯枂看了若書一眼,也沒說話,想著若書說的話,看似溫和,實則冷淡,也罷,也罷,她不該糾結於此的,冷淡些豈不是更好,總的日後她也不會全心全意信賴一人,倒不如慢慢淡了。
因她剛處理朝政,還未熟悉,每日都要召集幾位尚書來御書房商議,直至近了晚膳時分才完畢,再加上登基大典將近,楚潯枂已沒了心思去想先生的事,直至登基大典那日楚潯枂才見到先生,他坐在輪椅上,由身後的人推著,已是初春卻還穿著寒冬的毛裘,面色蒼白,眼眶微微凹陷,瘦得脫了形。
瞧著這憔悴的先生,楚潯枂慌了,先生定是瞞著她了,不是病了,又怎會在短短半月瘦得不成人形了,先生正同范韜說話,楚潯枂想走過去,卻被禮部尚書叫住了,“洵公主,吉時已到,快些準備入殿了。”
楚潯枂正想說什麼,抬眼卻見先生正望著她,臉上帶著笑意,目光溫和著,他嘴唇微微動著,楚潯枂聽到先生的聲音傳來,“潯兒,快去吧。”
先生對楚潯枂的稱呼明顯是逾越了,旁邊的大臣都裝作沒聽到,也不敢作聲,楚潯枂對著先生笑了笑,應著,“好。”
先生看著楚潯枂的背影,也不再說什麼,他坐著馬車回了安淮寺,馬車在寺門口停下,下馬車時先生的身子微微傾斜,安坤連忙扶住先生,半攙扶著先生走上台階。
一入院中,檀香中掩不住的藥味傳來,先生坐在扶椅上,安坤拿來一塊絨毯給先生蓋上,又端來一碗藥,遞給先生,眼神難掩擔憂。
先生喝了藥,將碗遞給安坤,微眯著眼,問道:“給洵公主的藥可有送去?”
“前些日子就送去了。”安坤回答著,又道:“那些冊子也一併送去了。”
“好。”先生應著,將蓋在腿上的絨毯拿下,緩緩向案桌走去。
安坤見了也沒理先生,先生自顧自的拿起筆,淡聲道:“過來幫我研磨吧。”
聽到先生的聲音,安坤這才將手中的碗交給侍女,走到案桌前,開始研磨,看著冊子上密密麻麻的字,又看看先生那慘白的臉色,安坤皺了眉:“先生明日再寫吧,今日先歇著。”
“明日復明日,可我的明日卻不多了,早些寫完才好。”先生應著,沒想卻又劇烈的咳了幾聲,安坤連忙輕拍著先生的背,給他順氣。
咳嗽止了,接過安坤遞來的帕子,又是一片鮮紅,先生也沒在意,繼續寫著。
待到了晚膳的時辰,先生才停下筆,看著窗外半明半暗的燈,自顧自的說著,“我走後,你就按我所說去尋洵公主,她就是你們的新主子了。”
安坤的正在研磨的手一頓,又繼續著手中的動作像是沒聽到先生的話那樣。
先生也沒在意,繼續說著,“洵公主性子雖看似驕縱,卻是個有分寸的人,待屬下極好,定不會虧待了你們,我去了之後,你們跟著她,我也放心。
反過來,有你們護著她,我也能安心的去了。”
安坤磨著的墨已經飛濺出來,沾濕了桌角,先生卻像沒見到那樣,起了身,向外邊走去,聽到安坤的聲音,帶著幾分不忿,“公子,這般做值得嗎?”
“若是不值得,你以為你家公子會做?”先生應了,語氣中帶著幾分笑意。
只是,察覺了先生話中的笑意,安坤心中更難受了,就算換了命,那人也不知道,還不如不換!
先生走著,摸了摸掛在腰間的香囊,那是兩年前在姑蘇時楚潯枂贈予他的,面上漸漸染了笑,值不值得哪是能說得清的,不過是心中所想罷了。
就像他母妃,為了他父皇,旁人都說不值得,可他母妃卻覺得值得。
而他所奉之人,不知比他父皇好了千萬倍,還是心甘情願的,又何來的不值得呢?
只是,他要食言了,不能陪她走遍河山了,那飲酒作詩,對飲南山下的日子,也不過是在姑蘇時才有的情景。
想著,先生竟然覺得有幾分害怕,要留她獨自一人了。
作者有話要說:
快完結啦~快完結啦~
第122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各不相干
本想同先生說幾句好話,也好解了那天在安淮寺的尷尬,可那天在殿中先生那疏離的態度又是楚潯枂惱怒了,一連著幾天都沒去尋先生。
而先生也一直待在安淮寺,竟沒有搬入國師府的意思,楚潯枂心中更惱,索性連安插在安淮寺的探子送來的消息都不看了。
其實,仔細想想她也沒什麼立場可生氣的,只是她就是不喜先生對她的態度,如同一個值得信賴的人,突然間就沒了,這樣倒不如從未有過這樣的一個人。
想著,楚潯枂停下了,轉身看著跟在她身後的若書,問道:“你家公子是個怎樣的人?”
“公子待人接物都溫和至極,就如那溫潤公子那般,不過也只有熟悉公子的人才知,不過是面上溫和,實則冷淡,除了對下屬稍稍親近外,奴婢還頭一次見公子對旁人這般上心。”說著,若書抬頭看了眼楚潯枂,又道,“公子待公主倒是極好的。”
楚潯枂看了若書一眼,也沒說話,想著若書說的話,看似溫和,實則冷淡,也罷,也罷,她不該糾結於此的,冷淡些豈不是更好,總的日後她也不會全心全意信賴一人,倒不如慢慢淡了。
因她剛處理朝政,還未熟悉,每日都要召集幾位尚書來御書房商議,直至近了晚膳時分才完畢,再加上登基大典將近,楚潯枂已沒了心思去想先生的事,直至登基大典那日楚潯枂才見到先生,他坐在輪椅上,由身後的人推著,已是初春卻還穿著寒冬的毛裘,面色蒼白,眼眶微微凹陷,瘦得脫了形。
瞧著這憔悴的先生,楚潯枂慌了,先生定是瞞著她了,不是病了,又怎會在短短半月瘦得不成人形了,先生正同范韜說話,楚潯枂想走過去,卻被禮部尚書叫住了,“洵公主,吉時已到,快些準備入殿了。”
楚潯枂正想說什麼,抬眼卻見先生正望著她,臉上帶著笑意,目光溫和著,他嘴唇微微動著,楚潯枂聽到先生的聲音傳來,“潯兒,快去吧。”
先生對楚潯枂的稱呼明顯是逾越了,旁邊的大臣都裝作沒聽到,也不敢作聲,楚潯枂對著先生笑了笑,應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