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說著,楚潯枂就轉身跟禮部尚書去了,沒走幾步卻停了下來,轉頭看著先生道:“那等登基大典結束,我就去安淮寺尋先生。”
“嗯。”先生點點頭,臉上笑意更甚。
楚潯枂這才滿意的轉過身,跟著禮部尚書走了。
禮部尚書已率各個官員先回大殿上候著了,楚潯枂在階梯上候著,直至鼓聲響起,才開始邁步,猜著紅綢布一步又一步的走上階梯,鼓聲迴蕩著,號角聲響。
入大殿,楚潯枂直直走入,看著那主位上的龍椅,一時恍惚,從今天起她就是東玄的皇帝了。直至在龍椅上坐下後,楚潯枂才回了神,看著殿下俯首的百官,透過殿門看那些整齊排列在殿外的御林軍,一時間五味雜然。
“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大臣齊齊行禮。
“眾卿平身。”楚潯枂悄悄地握著拳,壓住心底的緊張。
“謝皇上。”
禮部尚書繼續主持著登基大典的事宜,楚潯枂都從容的配合著,畢竟此前都演示過數次了,也熟了,只是在三國使臣入殿時,楚潯枂才坐不住了。
南荒來的是使臣,只是北雲與西夷是他們的皇帝親臨,北雲的皇帝是宋君顏,西夷的皇帝是媛兮。
楚潯枂看著在殿下的宋君顏和媛兮,宋君顏與從前相比倒沒變,不過是眉宇間多了幾分剛毅,那冷漠的神態竟生生將他艷麗的容貌壓下了。
楚潯枂曾想過無數次同宋君顏見面的情形,卻從未想過會以這種形式,她想若是見到了宋君顏,她定會質問他,為何負了她,她想她定是滿腔的怒火,恨不得扒了他的皮,可如今,那滿肚子的氣卻瞬間消失了。
無意識的摸了摸胸口,沒有一點變化,再看看宋君顏,明明還是與從前一般的模樣,可那些熟悉感都沒了,就連那些恨意都沒了,就像對待尋常人那般,除了不滿外,她對他生不出旁的情緒了。
別開了眼,楚潯枂看著變得端莊華貴的媛兮,淡聲吩咐下去,“北雲與西夷君王遠道而來辛苦了,快賜座。”
很快,大典成,直至午膳時分移步去宴席,宋君顏都沒能單獨同楚潯枂說上話,宴席上,楚潯枂坐在主位上,宋君顏與媛兮坐在她兩側,觥籌交錯,楚潯枂自然的同他們說著話,真真是個帝王款待使臣的模樣,尊重卻不諂媚。
三人客套的說著話,底下的大臣談話間卻也留了心思在上邊,畢竟他們都知楚潯枂與宋君顏的舊事,卻見上首的三人面色自然,並無窘迫。
楚潯枂客套的同媛兮說著話,她能察覺宋君顏的眼神一直黏在她身上,卻也沒在意,笑著沖宋君顏舉著杯,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趁楚潯枂抬頭飲酒間,媛兮看了眼宋君顏,又暗暗垂下眼。
近黃昏,這宴席才散,楚潯枂知道宋君顏和媛兮來東玄目的定不簡單,只是想到先生那瘦得不成形的模樣,卻想快些離去,去安淮寺看看才好。
只是,在一干官員走後,宋君顏和媛兮卻叫住了她,楚潯枂想推脫讓禮部尚書陪著,可瞧著宋君顏那模樣,就像是有事要同她說的,想想也罷,早說完早做了斷也好,她也不願糾纏著,晚些去安淮寺也可。
就按著宋君顏的意思遣了宮人,獨留下他們三人,誰也沒開口說話,殿內靜悄悄的,一時間氣氛有些尷尬。
楚潯枂卻不想耽擱著,淡淡的掃了眼宋君顏,開口,“北雲帝有要事就說吧。”
宋君顏看著這一臉淡漠的楚潯枂,語氣平靜至極,與他所想完全不一樣,若是楚潯枂是憤怒的指責他,那他還好好的哄著她,哪怕是恨他,他都有法子讓楚潯枂心情平復下來,可如今楚潯枂這態度,就像在同一個不熟識的人相處那般,讓他一下子沒轍了。
分明事前準備了萬千種方法,可如今卻沒有一種可施展出來。
只是,機會難得,若錯過了這次機會,那才是難以挽回了,宋君顏上前一步,同從前那般目光溫和的看著楚潯枂,溫聲說著:“潯兒,北雲一別已數月,甚是思念,如今終得一見,當真是歡喜至極。”
聽著宋君顏說這些煽情話,楚潯枂卻有些煩了,原先她就喜歡他這溫和的語氣,可現在她卻莫名的不喜,就擺擺手,看向宋君顏,“也算是舊相識了,有話就直說,說完朕還有要事。”
看著楚潯枂這敷衍的態度,就像她從前待旁人那般,宋君顏神色一黯,卻又強打起精神,開口,“當日北雲兵變,我率軍趕往上京,收到消息潯兒與父皇一同被困宮中,故我率軍前往,沒想就出了父皇,才知潯兒被困閒王府,那時正是同叛軍廝殺,之後再匆匆趕往閒王府,沒想為時已晚······”
宋君顏的聲音漸小了,他看了眼楚潯枂,見楚潯枂依舊面色如常,又道:“李銘太竟是西夷前朝皇子,李姝婉以西夷大軍為要挾,逼迫我娶她,若是不娶,便率西夷軍隊進攻北雲,當時北雲正處動盪之際,萬萬不可動兵,無奈之際便出下策,將潯兒送往別莊,讓玄機樓想護,以免被李姝婉傷到。
我本想待解決了李姝婉就將潯兒接出別莊,沒想李姝婉竟接著李銘太之手在朝中安插了棋子,在被迫同東玄開戰之際,那些棋子竟得知潯兒未死的消息,聯名上書要處死潯兒,為保潯兒,我便命琉珠將潯兒送往東玄。
“嗯。”先生點點頭,臉上笑意更甚。
楚潯枂這才滿意的轉過身,跟著禮部尚書走了。
禮部尚書已率各個官員先回大殿上候著了,楚潯枂在階梯上候著,直至鼓聲響起,才開始邁步,猜著紅綢布一步又一步的走上階梯,鼓聲迴蕩著,號角聲響。
入大殿,楚潯枂直直走入,看著那主位上的龍椅,一時恍惚,從今天起她就是東玄的皇帝了。直至在龍椅上坐下後,楚潯枂才回了神,看著殿下俯首的百官,透過殿門看那些整齊排列在殿外的御林軍,一時間五味雜然。
“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大臣齊齊行禮。
“眾卿平身。”楚潯枂悄悄地握著拳,壓住心底的緊張。
“謝皇上。”
禮部尚書繼續主持著登基大典的事宜,楚潯枂都從容的配合著,畢竟此前都演示過數次了,也熟了,只是在三國使臣入殿時,楚潯枂才坐不住了。
南荒來的是使臣,只是北雲與西夷是他們的皇帝親臨,北雲的皇帝是宋君顏,西夷的皇帝是媛兮。
楚潯枂看著在殿下的宋君顏和媛兮,宋君顏與從前相比倒沒變,不過是眉宇間多了幾分剛毅,那冷漠的神態竟生生將他艷麗的容貌壓下了。
楚潯枂曾想過無數次同宋君顏見面的情形,卻從未想過會以這種形式,她想若是見到了宋君顏,她定會質問他,為何負了她,她想她定是滿腔的怒火,恨不得扒了他的皮,可如今,那滿肚子的氣卻瞬間消失了。
無意識的摸了摸胸口,沒有一點變化,再看看宋君顏,明明還是與從前一般的模樣,可那些熟悉感都沒了,就連那些恨意都沒了,就像對待尋常人那般,除了不滿外,她對他生不出旁的情緒了。
別開了眼,楚潯枂看著變得端莊華貴的媛兮,淡聲吩咐下去,“北雲與西夷君王遠道而來辛苦了,快賜座。”
很快,大典成,直至午膳時分移步去宴席,宋君顏都沒能單獨同楚潯枂說上話,宴席上,楚潯枂坐在主位上,宋君顏與媛兮坐在她兩側,觥籌交錯,楚潯枂自然的同他們說著話,真真是個帝王款待使臣的模樣,尊重卻不諂媚。
三人客套的說著話,底下的大臣談話間卻也留了心思在上邊,畢竟他們都知楚潯枂與宋君顏的舊事,卻見上首的三人面色自然,並無窘迫。
楚潯枂客套的同媛兮說著話,她能察覺宋君顏的眼神一直黏在她身上,卻也沒在意,笑著沖宋君顏舉著杯,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趁楚潯枂抬頭飲酒間,媛兮看了眼宋君顏,又暗暗垂下眼。
近黃昏,這宴席才散,楚潯枂知道宋君顏和媛兮來東玄目的定不簡單,只是想到先生那瘦得不成形的模樣,卻想快些離去,去安淮寺看看才好。
只是,在一干官員走後,宋君顏和媛兮卻叫住了她,楚潯枂想推脫讓禮部尚書陪著,可瞧著宋君顏那模樣,就像是有事要同她說的,想想也罷,早說完早做了斷也好,她也不願糾纏著,晚些去安淮寺也可。
就按著宋君顏的意思遣了宮人,獨留下他們三人,誰也沒開口說話,殿內靜悄悄的,一時間氣氛有些尷尬。
楚潯枂卻不想耽擱著,淡淡的掃了眼宋君顏,開口,“北雲帝有要事就說吧。”
宋君顏看著這一臉淡漠的楚潯枂,語氣平靜至極,與他所想完全不一樣,若是楚潯枂是憤怒的指責他,那他還好好的哄著她,哪怕是恨他,他都有法子讓楚潯枂心情平復下來,可如今楚潯枂這態度,就像在同一個不熟識的人相處那般,讓他一下子沒轍了。
分明事前準備了萬千種方法,可如今卻沒有一種可施展出來。
只是,機會難得,若錯過了這次機會,那才是難以挽回了,宋君顏上前一步,同從前那般目光溫和的看著楚潯枂,溫聲說著:“潯兒,北雲一別已數月,甚是思念,如今終得一見,當真是歡喜至極。”
聽著宋君顏說這些煽情話,楚潯枂卻有些煩了,原先她就喜歡他這溫和的語氣,可現在她卻莫名的不喜,就擺擺手,看向宋君顏,“也算是舊相識了,有話就直說,說完朕還有要事。”
看著楚潯枂這敷衍的態度,就像她從前待旁人那般,宋君顏神色一黯,卻又強打起精神,開口,“當日北雲兵變,我率軍趕往上京,收到消息潯兒與父皇一同被困宮中,故我率軍前往,沒想就出了父皇,才知潯兒被困閒王府,那時正是同叛軍廝殺,之後再匆匆趕往閒王府,沒想為時已晚······”
宋君顏的聲音漸小了,他看了眼楚潯枂,見楚潯枂依舊面色如常,又道:“李銘太竟是西夷前朝皇子,李姝婉以西夷大軍為要挾,逼迫我娶她,若是不娶,便率西夷軍隊進攻北雲,當時北雲正處動盪之際,萬萬不可動兵,無奈之際便出下策,將潯兒送往別莊,讓玄機樓想護,以免被李姝婉傷到。
我本想待解決了李姝婉就將潯兒接出別莊,沒想李姝婉竟接著李銘太之手在朝中安插了棋子,在被迫同東玄開戰之際,那些棋子竟得知潯兒未死的消息,聯名上書要處死潯兒,為保潯兒,我便命琉珠將潯兒送往東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