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我該怎麼辦呢,拿你怎麼辦呢?我以前最喜歡對無尤和為用說,如今我卻想對你說。”林湛盧伸手抓住善信左胳膊,問:“可好了?”
善信一驚,那左臂傷只有極少人知道,而湛盧竟然知曉,盯著他,慎重地點點頭。
“不必緊張,是你那支箭射斷了我發,所以我才知曉。你真是太不小心了,身為主帥,怎麼可以不顧安危呢,祖父就是這樣教你嗎?”林湛盧收回手,掃了眼善信胳膊,把一瓷瓶放在他面前,“日日堅持,至多十日就可痊癒。”
“三哥……”善信握住瓷瓶。
“不要問為何,因為我也不知。”林湛盧別過頭去看水。
“三哥,我從不想與你為敵,也不願與你為敵,如今也不會與你為敵。”林善信拽著湛盧袖,道:“回家吧!”
林湛盧淡笑不語,只是抽回衣袖,繼續為他續上了茶。兩個默默地喝著,不再多說什麼,直到日落,天邊一片殘陽。林湛盧才道:“晚了,回去吧。”
“若十日我未破城,第十一日,我們再一敘吧。”善信起身道。
“好。”林湛盧點頭。
“阮姨婆讓無尤告訴你:請放下包袱,恣意地為自己而活。”善信說罷出帷帳,翻身上馬,策馬而去。
*
十日內,林善信兩次破城未果,第十一日繼續和林湛盧品茶敘舊,說起幼年舊事,整整一日,繼續相約十日後。接著又是十日,一個十日接著一個十日,如此對峙三月有餘。林善信六軍未損多少,卻讓永寧城湯將軍犯起了嘀咕,這林善信和林湛盧本就是一家,若是如此一來二去就把城賣掉了,自己豈不是倒霉。湯將軍背著林湛盧修書給八皇子說此事,八皇子雖回信給湯將軍說信任林湛盧,但是在第五月時候,八皇子也坐不住了,派了之前皇子府身邊近侍去暗暗監視林湛盧,那近侍本就有些私心,覺得技不如林湛盧,而林湛盧又自來有些恃才傲物。那近侍就和湯將軍暗地裡算計了林湛盧,不顧林湛盧備戰計劃,重新安排了一番。結果當夜慘敗,損失無數,若不是城門堅固,林湛盧及時趕到,怕就破了城了。
*
而這些日子,林善信也沒有閒著,幽井已挖好。從軍營一直聯通東城門,守備最弱一個。如今永寧城因為上一仗缺失了不少兵力,東城門因為靠近南流方,本就百姓多,兵衛少,按著這些日子收集來情況,林湛盧正在被削弱,如今就是破城大好時機。林善信讓士兵輪換著休息,養精蓄銳。子時,在夜幕掩蓋下六軍兵臨城下,韓將軍已經帶著人馬去了東門外,只等廝殺聲起,煙火上揚之時,東門就會城門大開。善信騎在自己心愛坐騎上,一身銀光凜冽,彎弓把火箭射向城樓頂。瞬間刀光劍戟聲起,火光悽厲照亮黑夜,早已守在東門死士迅速開啟了東門,韓將軍帶著人馬一路直衝北門而來。不過是轉瞬之間,善信手中暗第三隊就在殘月下神不知鬼不覺地從西門攀進了永寧城,直奔林湛盧府邸。
*
北門大開,林善信率先策馬奔入,大軍隨之進入,北門一片混亂,廝殺地分不清。岳老二帶著三千兵勇在北城內,浴血奮戰。百姓都被驚醒,一時間城內萬家燈火,照耀著兵勇們。蕭前鋒已經抓住湯將軍,大部分將士在蕭前鋒吼聲中放下了武器,自願投降。善信一路往前沖卻怎麼都沒看見林湛盧,他暗三隊長並未找到林湛盧人。林善信返回去下馬扣住湯將軍脖子,眼神輕蔑,手下卻暗暗下了狠勁,詢問林湛盧下落。湯某人已經被林善信嚇個半死,什麼都說了出來:林湛盧被他和那近侍困在城樓下暗室里。等林善信找到暗室里滿身血污林湛盧時,他睜開眼睛看了眼善信,只道:“萬般才華又如何,卻輸給了人心險惡。”然後倒了下去。林善信抱著林湛盧,在城門前低吼一聲,吩咐影子們一定要找到那個混蛋近侍,然後帶到他面前一刀刀割了餵狗!
*
影子們收到命令,瞬間四散在城內。等善信把湛盧帶回軍營,老軍醫診了又診,看了又看,最後拿銀針護住了林湛盧心脈,然才道:“若要救,當世怕只有正一大夫有力回天呀。”林善信從那姓湯守城將嘴巴里知道,就是他備戰這兩日,八皇子讓他們秘密把林湛盧關起來,在明日便運去給他處置。而那個近侍因為嫉恨林湛盧,經三番四次下了毒手。影子在第二日一早帶回了那近侍,當著林善信面讓這人生生疼死。林善信只給他說了一句:“你傷了我三哥多少,你就千百倍還回來吧!”
*
大軍要繼續攻戰,而林善信身為主帥必然不能離開。只得選了五十個暗力親自護送林湛盧回京。林善信對這些人淡淡地道:“若是他死了,你們也就不用回來了!”林善信不知道為何那一刻看見滿身血污林湛盧,讓他嚇地全身顫抖,讓他恨想殺了所有傷害過林湛盧人。也許就是那一刻,他才明白自己身上和林湛盧流著如此相同血液,如此相似,眼前浮現那些過去光景,卻沒有不開心,只有害怕。在那一刻他才明白他手中人真得就是他親人,他三哥,怎麼割捨都不會割捨斷。而之前種種不喜歡,原來僅僅是因為彼此太為相似。
一個月後,五十影子如數歸隊。林湛盧已經被正一大夫收下,林善信手中信箋上是無尤匆匆幾筆:“一定救回。勿念,我等你回來。”
紀家閨秀正文尾聲
新皇登基第五年,也是開元五年。二月二剛過,故彰被無尤關在府內,不許出去胡鬧。就在正月里,這傢伙竟然和當朝李相對起了對子,初學聲律娃娃就如此不知好歹,也讓無尤多少有些害怕,這孩子鋒芒已露,雖然掩蓋不住,但是總是揪心。如今善信已經出征第五個年頭了,倒是時常有朝堂消息,可是多少還是念著那個人身影,想著他有沒有好好地吃飯,有沒有受傷,有沒有想起這裡還有個家……故彰已經八歲,故明和吉兒也已經五歲,正是最煩人時候,三個小孩子在府里吵吵鬧鬧,倒是看著很是和睦。
*
林家私塾在大伯父林元會督辦下也已經籌備好了,林家本家和各個外戚家裡孩子皆是送了來,新請來幾個西席都是李相走了路子來。故彰在給無尤第六遍保證不鬧後,才把他也送了去,故明一看故彰去了,也鬧著去。好在也開了一個女娃娃班,吉兒也跟著去了。每個月休息五日,其他時間都是上午上課,晌午便回來,下午府里又會聽見三個小孩子吵鬧聲音。留在府內安老伯給故彰安排了騎射課程,每兩日就要學習一次。無尤去看過,覺得甚好,知道這必然是善信早就安排。故明每次都跟著去看,嘻嘻哈哈地倚著樹,嘲笑故彰笨。
*
三月,紀為用調回京城,任戶部侍郎。為用和青若住進了以前後庫胡同紀家,青若回來時候已經肚子微顯,無尤倒是時常過去看她,說一些體己話。本是想讓青若住過來,但是看見哥哥和青若那一副無我樣子,便作罷了。袁氏很不放心,是兩三日就往那邊跑,唯恐為用照顧不周。躺在西院床上林湛盧一直沒有醒來,命總算是保住了,可是人卻一直沒有醒過來跡象。正一給所有人都說,人如今已經沒有問題,在好轉,只是什麼時候能醒來,就要看天命了。無尤每日都要來和林湛盧說說話,講一些現在和以前事兒,然後很費心護理西院花糙。無尤想總有一日他會醒來。
*
“故明,你在做什麼?”無尤聲音突然響起。
故明連躲都未躲,只是轉過身眨巴了下眼睛,欺身上前,撒嬌狀:“娘親。”
無尤不理會,看見故明正在撕《中庸》,臉色一沉,道:“為何撕聖人之書?”
“娘親,萬般才華何用?”故明也不躲閃,抬頭看無尤。
“讀聖賢書,行君子道。”無尤問故明:“君子之道是為何?”
“孩兒不屑君子道,君子就光明磊落,自己不可小肚雞腸,所以君子往往永遠勝不過小人。”無尤一愣,故明卻繼續道:“君子顧及太多、太愛惜自己形象、名譽和承諾。而小人就灑脫多了,百無禁忌,什麼手段都可以上,可以撒潑打滾,也可以隨口撒謊,還可以翻臉不認人,誰也不能把他怎樣。君子只能用陽謀,而小人卻既可以用陰謀又可以用陽謀,兩相比較,君子明顯處於下風,還沒開打就先少了一半!”
無尤扶額坐了下來,盯著故明,問:“這是誰教你?”
“娘親,孩兒已經大到能分辨是非,不需人教,自然會看。”故明笑嘻嘻地說著。
無尤緩了一緩,問:“那麼我故明是要當小人了?”
“娘,我認為人該有原則和想要之理想,比如爹爹理想便是四海昇平,那麼為了這個理想,若是君子道不好走,為何不走小人道?孩兒認為易經說得才對,萬事萬物變化無窮,沒有所謂正道也沒有所謂邪道。而行中庸之道本該融合了小人和君子之道,撕其是為了孩兒永遠記住,不需再看第二遍。”故明字字清晰。
“那你背一次給我聽吧。”無尤揚起笑容,道。
“好。”故明負手而立。
*
無尤聽著故明一字一字地背中庸,心下忽然就看見林家男人特有血脈融合。若是故彰有一半隨了善信,那必然有另一半隨了無尤。而故明卻占據了圓融詭滑,又不失正道,在他心裡若要走到那個正去,必然要經歷些邪,能融合才能運用,才能更好達成目。之前紀守中就給無尤說,故明這娃娃了不得,是個詭才。也不知道是不是連吉兒那份聰明都被故明拿走了,這孩子過於狡黠。無尤早就曉得他過目不忘,卻還在刻意隱藏,甚至故意出錯讓自己上心。總是看似什麼都無所謂,但是卻對親情格外較真兒,極力維護。如今對無尤說了這番話,也不知道這小傢伙又是做何種打算。
*
而吉兒,無尤無疑是有些憂心,相對於這兩個出眾哥哥,吉兒卻少了這些,什麼都是剛剛能做好。有時候甚至要故彰再次給她講解才能理解。吉兒在某些方面卻很像無尤,喜歡伺候花糙、喜歡小動物、良善緊,見不得那些欺負和乞丐。吉兒已開始和綺晴學刺繡,也不過而而,沒有什麼天賦。不過無尤這些日子卻覺得沒有什麼天賦也是一種天賦,老天會讓吉兒過得平庸而簡單,未嘗不是一種福氣。
*
五月初四,林湛盧奇蹟般醒來。可是醒來後第一句話就問自己是誰,身在何處。無尤驚,忙請來正一大夫,檢查完畢一切安好,只是為何會失憶,卻不得而知。正一說:失憶也未嘗不好,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而今種種譬如今日生,既然已經忘卻就是還了他一個清明未來。封言在半個月前被善信派人送回林湛盧身邊,無尤小心翼翼一句句告訴林湛盧:他叫什麼,是何身份,而那些舊日仇恨往事卻刻意避開不說。如今林湛盧只知自己是原安公二兒子孩子,府里人都恭敬地叫他一聲三公子。醒來後林湛盧恢復地很快,漸漸也在府里時常溜達著,和無尤之間話也多了很多。三個孩子倒是下學後多喜歡粘著他,整個府里就是他最閒散了。
善信一驚,那左臂傷只有極少人知道,而湛盧竟然知曉,盯著他,慎重地點點頭。
“不必緊張,是你那支箭射斷了我發,所以我才知曉。你真是太不小心了,身為主帥,怎麼可以不顧安危呢,祖父就是這樣教你嗎?”林湛盧收回手,掃了眼善信胳膊,把一瓷瓶放在他面前,“日日堅持,至多十日就可痊癒。”
“三哥……”善信握住瓷瓶。
“不要問為何,因為我也不知。”林湛盧別過頭去看水。
“三哥,我從不想與你為敵,也不願與你為敵,如今也不會與你為敵。”林善信拽著湛盧袖,道:“回家吧!”
林湛盧淡笑不語,只是抽回衣袖,繼續為他續上了茶。兩個默默地喝著,不再多說什麼,直到日落,天邊一片殘陽。林湛盧才道:“晚了,回去吧。”
“若十日我未破城,第十一日,我們再一敘吧。”善信起身道。
“好。”林湛盧點頭。
“阮姨婆讓無尤告訴你:請放下包袱,恣意地為自己而活。”善信說罷出帷帳,翻身上馬,策馬而去。
*
十日內,林善信兩次破城未果,第十一日繼續和林湛盧品茶敘舊,說起幼年舊事,整整一日,繼續相約十日後。接著又是十日,一個十日接著一個十日,如此對峙三月有餘。林善信六軍未損多少,卻讓永寧城湯將軍犯起了嘀咕,這林善信和林湛盧本就是一家,若是如此一來二去就把城賣掉了,自己豈不是倒霉。湯將軍背著林湛盧修書給八皇子說此事,八皇子雖回信給湯將軍說信任林湛盧,但是在第五月時候,八皇子也坐不住了,派了之前皇子府身邊近侍去暗暗監視林湛盧,那近侍本就有些私心,覺得技不如林湛盧,而林湛盧又自來有些恃才傲物。那近侍就和湯將軍暗地裡算計了林湛盧,不顧林湛盧備戰計劃,重新安排了一番。結果當夜慘敗,損失無數,若不是城門堅固,林湛盧及時趕到,怕就破了城了。
*
而這些日子,林善信也沒有閒著,幽井已挖好。從軍營一直聯通東城門,守備最弱一個。如今永寧城因為上一仗缺失了不少兵力,東城門因為靠近南流方,本就百姓多,兵衛少,按著這些日子收集來情況,林湛盧正在被削弱,如今就是破城大好時機。林善信讓士兵輪換著休息,養精蓄銳。子時,在夜幕掩蓋下六軍兵臨城下,韓將軍已經帶著人馬去了東門外,只等廝殺聲起,煙火上揚之時,東門就會城門大開。善信騎在自己心愛坐騎上,一身銀光凜冽,彎弓把火箭射向城樓頂。瞬間刀光劍戟聲起,火光悽厲照亮黑夜,早已守在東門死士迅速開啟了東門,韓將軍帶著人馬一路直衝北門而來。不過是轉瞬之間,善信手中暗第三隊就在殘月下神不知鬼不覺地從西門攀進了永寧城,直奔林湛盧府邸。
*
北門大開,林善信率先策馬奔入,大軍隨之進入,北門一片混亂,廝殺地分不清。岳老二帶著三千兵勇在北城內,浴血奮戰。百姓都被驚醒,一時間城內萬家燈火,照耀著兵勇們。蕭前鋒已經抓住湯將軍,大部分將士在蕭前鋒吼聲中放下了武器,自願投降。善信一路往前沖卻怎麼都沒看見林湛盧,他暗三隊長並未找到林湛盧人。林善信返回去下馬扣住湯將軍脖子,眼神輕蔑,手下卻暗暗下了狠勁,詢問林湛盧下落。湯某人已經被林善信嚇個半死,什麼都說了出來:林湛盧被他和那近侍困在城樓下暗室里。等林善信找到暗室里滿身血污林湛盧時,他睜開眼睛看了眼善信,只道:“萬般才華又如何,卻輸給了人心險惡。”然後倒了下去。林善信抱著林湛盧,在城門前低吼一聲,吩咐影子們一定要找到那個混蛋近侍,然後帶到他面前一刀刀割了餵狗!
*
影子們收到命令,瞬間四散在城內。等善信把湛盧帶回軍營,老軍醫診了又診,看了又看,最後拿銀針護住了林湛盧心脈,然才道:“若要救,當世怕只有正一大夫有力回天呀。”林善信從那姓湯守城將嘴巴里知道,就是他備戰這兩日,八皇子讓他們秘密把林湛盧關起來,在明日便運去給他處置。而那個近侍因為嫉恨林湛盧,經三番四次下了毒手。影子在第二日一早帶回了那近侍,當著林善信面讓這人生生疼死。林善信只給他說了一句:“你傷了我三哥多少,你就千百倍還回來吧!”
*
大軍要繼續攻戰,而林善信身為主帥必然不能離開。只得選了五十個暗力親自護送林湛盧回京。林善信對這些人淡淡地道:“若是他死了,你們也就不用回來了!”林善信不知道為何那一刻看見滿身血污林湛盧,讓他嚇地全身顫抖,讓他恨想殺了所有傷害過林湛盧人。也許就是那一刻,他才明白自己身上和林湛盧流著如此相同血液,如此相似,眼前浮現那些過去光景,卻沒有不開心,只有害怕。在那一刻他才明白他手中人真得就是他親人,他三哥,怎麼割捨都不會割捨斷。而之前種種不喜歡,原來僅僅是因為彼此太為相似。
一個月後,五十影子如數歸隊。林湛盧已經被正一大夫收下,林善信手中信箋上是無尤匆匆幾筆:“一定救回。勿念,我等你回來。”
紀家閨秀正文尾聲
新皇登基第五年,也是開元五年。二月二剛過,故彰被無尤關在府內,不許出去胡鬧。就在正月里,這傢伙竟然和當朝李相對起了對子,初學聲律娃娃就如此不知好歹,也讓無尤多少有些害怕,這孩子鋒芒已露,雖然掩蓋不住,但是總是揪心。如今善信已經出征第五個年頭了,倒是時常有朝堂消息,可是多少還是念著那個人身影,想著他有沒有好好地吃飯,有沒有受傷,有沒有想起這裡還有個家……故彰已經八歲,故明和吉兒也已經五歲,正是最煩人時候,三個小孩子在府里吵吵鬧鬧,倒是看著很是和睦。
*
林家私塾在大伯父林元會督辦下也已經籌備好了,林家本家和各個外戚家裡孩子皆是送了來,新請來幾個西席都是李相走了路子來。故彰在給無尤第六遍保證不鬧後,才把他也送了去,故明一看故彰去了,也鬧著去。好在也開了一個女娃娃班,吉兒也跟著去了。每個月休息五日,其他時間都是上午上課,晌午便回來,下午府里又會聽見三個小孩子吵鬧聲音。留在府內安老伯給故彰安排了騎射課程,每兩日就要學習一次。無尤去看過,覺得甚好,知道這必然是善信早就安排。故明每次都跟著去看,嘻嘻哈哈地倚著樹,嘲笑故彰笨。
*
三月,紀為用調回京城,任戶部侍郎。為用和青若住進了以前後庫胡同紀家,青若回來時候已經肚子微顯,無尤倒是時常過去看她,說一些體己話。本是想讓青若住過來,但是看見哥哥和青若那一副無我樣子,便作罷了。袁氏很不放心,是兩三日就往那邊跑,唯恐為用照顧不周。躺在西院床上林湛盧一直沒有醒來,命總算是保住了,可是人卻一直沒有醒過來跡象。正一給所有人都說,人如今已經沒有問題,在好轉,只是什麼時候能醒來,就要看天命了。無尤每日都要來和林湛盧說說話,講一些現在和以前事兒,然後很費心護理西院花糙。無尤想總有一日他會醒來。
*
“故明,你在做什麼?”無尤聲音突然響起。
故明連躲都未躲,只是轉過身眨巴了下眼睛,欺身上前,撒嬌狀:“娘親。”
無尤不理會,看見故明正在撕《中庸》,臉色一沉,道:“為何撕聖人之書?”
“娘親,萬般才華何用?”故明也不躲閃,抬頭看無尤。
“讀聖賢書,行君子道。”無尤問故明:“君子之道是為何?”
“孩兒不屑君子道,君子就光明磊落,自己不可小肚雞腸,所以君子往往永遠勝不過小人。”無尤一愣,故明卻繼續道:“君子顧及太多、太愛惜自己形象、名譽和承諾。而小人就灑脫多了,百無禁忌,什麼手段都可以上,可以撒潑打滾,也可以隨口撒謊,還可以翻臉不認人,誰也不能把他怎樣。君子只能用陽謀,而小人卻既可以用陰謀又可以用陽謀,兩相比較,君子明顯處於下風,還沒開打就先少了一半!”
無尤扶額坐了下來,盯著故明,問:“這是誰教你?”
“娘親,孩兒已經大到能分辨是非,不需人教,自然會看。”故明笑嘻嘻地說著。
無尤緩了一緩,問:“那麼我故明是要當小人了?”
“娘,我認為人該有原則和想要之理想,比如爹爹理想便是四海昇平,那麼為了這個理想,若是君子道不好走,為何不走小人道?孩兒認為易經說得才對,萬事萬物變化無窮,沒有所謂正道也沒有所謂邪道。而行中庸之道本該融合了小人和君子之道,撕其是為了孩兒永遠記住,不需再看第二遍。”故明字字清晰。
“那你背一次給我聽吧。”無尤揚起笑容,道。
“好。”故明負手而立。
*
無尤聽著故明一字一字地背中庸,心下忽然就看見林家男人特有血脈融合。若是故彰有一半隨了善信,那必然有另一半隨了無尤。而故明卻占據了圓融詭滑,又不失正道,在他心裡若要走到那個正去,必然要經歷些邪,能融合才能運用,才能更好達成目。之前紀守中就給無尤說,故明這娃娃了不得,是個詭才。也不知道是不是連吉兒那份聰明都被故明拿走了,這孩子過於狡黠。無尤早就曉得他過目不忘,卻還在刻意隱藏,甚至故意出錯讓自己上心。總是看似什麼都無所謂,但是卻對親情格外較真兒,極力維護。如今對無尤說了這番話,也不知道這小傢伙又是做何種打算。
*
而吉兒,無尤無疑是有些憂心,相對於這兩個出眾哥哥,吉兒卻少了這些,什麼都是剛剛能做好。有時候甚至要故彰再次給她講解才能理解。吉兒在某些方面卻很像無尤,喜歡伺候花糙、喜歡小動物、良善緊,見不得那些欺負和乞丐。吉兒已開始和綺晴學刺繡,也不過而而,沒有什麼天賦。不過無尤這些日子卻覺得沒有什麼天賦也是一種天賦,老天會讓吉兒過得平庸而簡單,未嘗不是一種福氣。
*
五月初四,林湛盧奇蹟般醒來。可是醒來後第一句話就問自己是誰,身在何處。無尤驚,忙請來正一大夫,檢查完畢一切安好,只是為何會失憶,卻不得而知。正一說:失憶也未嘗不好,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而今種種譬如今日生,既然已經忘卻就是還了他一個清明未來。封言在半個月前被善信派人送回林湛盧身邊,無尤小心翼翼一句句告訴林湛盧:他叫什麼,是何身份,而那些舊日仇恨往事卻刻意避開不說。如今林湛盧只知自己是原安公二兒子孩子,府里人都恭敬地叫他一聲三公子。醒來後林湛盧恢復地很快,漸漸也在府里時常溜達著,和無尤之間話也多了很多。三個孩子倒是下學後多喜歡粘著他,整個府里就是他最閒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