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時和現在之間,曾有一段輝煌的時期,河流上熙熙攘攘,充滿生命力。在那個時候,四處都是煙霧、蒸汽、汽笛和火光。但現在,汽船已全然不見了,河流恢復了寧靜。

  墓地中的死者不會喜歡現在這個樣子,他們中半數都是曾在大河上討生活的人。

  墓地一片寧靜。如今,躺在這裡的人的孫輩都已死去。這裡鮮有來訪者,寥寥無幾的訪客都是來探望一座普普通通的孤墳。

  有些墳墓配有高大的墓碑。其中之一的頂端還有一座塑像,那是個高大的男人,衣著像是個汽船舵手,緊握舵輪,雙眼注視著遠方。

  有些墓碑上鐫刻著彩色的銘文。記載了死者的生辰和在大河上喪生的忌日,告訴大家這人是死於鍋爐爆炸,還是戰爭,或是落水溺斃。

  但那幾位訪客無意瞻仰這些墓碑。他們尋找的是一座比較平常的墳塋。

  歷經百年的風雨銷蝕,墓石仍舊屹立不倒,上面鐫刻的字跡也清晰可辨:人名,年份,還有兩行詩句。

  阿布納·馬什船長

  (1805~1873)

  我們將不再四處遊蕩

  不在深夜中徜徉

  在人名上方,有人以高超的技巧在石碑上精心雕刻了一個小小的裝飾物,玲瓏浮凸,細緻入微。

  那是兩艘漂亮的明輪船,正在比賽。時光和風雨在她們身上留下了痕跡,但還是能看清她們的煙囪中噴吐著煙霧,還能感受到她們的速度。

  如果你俯身上前,用指尖撫過石面,便會分辨出她們的名字。

  落後的那條船叫“日蝕號”,在當時極富盛名。對於大多數河流歷史學家來說,領先的那艘船名不見經傳,她的名字似乎叫“菲佛之夢號”。

  經常來這裡的那位訪客總愛撫摸她,好像是想求得好運。

  奇怪的是,他總是在夜晚來訪。

  書評

  吸血鬼的新大陸——我讀《熱夜之夢》

  郭衛文

  1621年12月26日,從英格蘭南安普敦啟航的“五月花”號三桅帆船,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旅程,終於在今天美國麻薩諸塞州的普利茅斯港拋下錨鏈。船上第一批移民劃著名小艇上岸時,按照古老的航海傳統,首先登上一堆高聳於海面的巨大礁石——後來被稱為“普利茅斯石”。“五月花”號上禮炮轟鳴,人聲鼎沸,102名來自歐洲的清教徒放聲歡呼,慶祝新生活的開始。從此,美洲在歐洲人的眼裡成為一個充滿無限機會的“新大陸”,成為冒險家和夢想家們的天堂,而後來的美國文學從這一刻起也就打上了“新大陸之夢”的烙印。

  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對道德重生的渴望,是“新大陸之夢”最突出的特徵。美國作家特別偏愛塑造帶有這種特徵的新冒險英雄。美國當代文藝理論家W·B·劉易斯在其《美國的亞當》一書中這樣描述道:“所謂美國式的英雄,是一個嶄新的形象,一個從歷史中解放出來的個人。他幸運地失去了祖先,不受傳統的家庭和種族遺傳的影響和玷污。他是一個獨來獨往的人,依靠自己的力量,憑自己的意志行事,隨時準備藉助於自己獨有的、內在的智慧來應對一切可能發生的事情。”

  應該說,我們在美國通俗文學作品和好萊塢夢工廠出產的電影中,早已對這種類型的美國英雄耳熟能詳了,從西部牛仔到特種軍人,從蝙蝠俠到蜘蛛俠,一個個又帥又酷的孤膽英雄,身手敏捷,生活簡樸,替天行道,大快人心。

  與走多數通俗文學中始終保持著高度道德純潔性的英雄不同,美國主流文學作品中的硬漢們往往會表現出“黑暗”的一面,那是一種飽受原罪觀念煎熬的內心掙扎。剛剛擺脫歐洲傳統枷鎖的硬漢們,轉眼間陷入新世界清教良心的束縛之中。我們在讀霍桑、馬克·吐溫、梅爾維爾和海明威等作家的作品時,就常常感受到主人公心靈深處的陰影。墮落的亞當痛苦地意識到自己的罪惡,形象也因此變得豐滿深刻起來。

  鋪墊了前面三段之後,再來說說我本人閱讀《熱夜之夢》的過程。

  閱讀之前,我所了解的信息如下:

  1、作者喬冶·馬丁近年來人氣超旺,奇幻巨著《冰與火之歌》為其贏得了“美國托爾金”的美譽。

  2、《熱夜之夢》是在毆美極具口碑的吸血鬼題材小說。

  因此,我有如下閱讀預期:

  1、場面恢宏壯麗(類似《魔戒》)。

  2、情節緊張(類似德庫拉和范海辛之間的較量)、場景恐怖、從心理學角度看,血是人類潛意識中最普遍的象徵意象之一,代表著激情、祭獻、犧牲、恐怖和狂暴。這正是吸血鬼題材作品能調動人們興趣的心理原因。我估計《熱夜之夢》也會按照這一套路演繹。

  但是,剛開始閱讀,我就發現喬治·馬丁選擇的寫作策略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這給我帶來一種打破閱讀預期的新奇的閱讀快感。再讀下去,我發現作者知識淵博,愛好廣泛,甚至將法國大革命和詩人拜倫這些不搭界的人和事都巧妙地揉和到了吸血鬼的成長曆程中。繼續讀,我越來越佩服作者對人物和場景所作的細緻深入的刻畫:塑造人物從外表到心靈,複雜豐富,走的完全是主流路線;刻畫場景從大場面到小道具,都表現出非凡的文字寫實功底。一部吸血鬼題材的幻想小說,被嵌入南北戰爭前後那段真實的美國歷史背景中,而且傳達出“新大陸之夢”的夏雜內涵,的確難能可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