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次日清晨5點30分,警方釋放了布蘭農,並派人監視他的行動。

  布蘭農徑直走到聖約翰大教堂去望六點鐘的彌撒。看來,不管颳風下雨還是兇殺,他每天早晨都要去教堂彌撒。

  我繼續往下看。

  硬紙盒裡儲存著全部檔案--官方表格,有些現在已經廢除不用了,還有談話和審訊的記錄。細節描述啦,報告啦,小傳啦,全都在裡面--囊括警方所能挖掘的一切--可是,案件仍然沒有破。

  我看完以後瞧了一下手錶。兩個多小時過去了。我又回過頭來看那些鋪在寫字檯上的文件。恩,我似乎可以看到和聽到鄧拉甫在同嫌疑犯或證人談話。

  我若有所思地往後一靠,一下子就人仰椅翻。我這才鬧明白為什麼把這把轉椅存放在這些廢紙堆里。我從地上爬起來,把椅子重新裝好,又提心弔膽地坐下去。

  我看到哪兒啦?哦,對了,看到鄧拉甫警長在傳訊呢,比如說,威爾遜太太。

  威爾遜太太目光敏銳,積極主動:“我對布蘭農夫婦真的了解不多。他們搬到這邊來才六個月光景。”

  “能提供多少就說多少吧。”

  “嗯,我可以說她有一個優點。她總在星期一洗衣服,不像我們這裡有些人那樣。您知道,星期二啦,要麼星期三啦,要麼不論哪天,而且她洗的衣服總晾得很有秩序。”

  “有秩序?”

  “是啊,所有的枕頭套晾在一起。襪子挨著襪子,所有的襯衫都晾在一根繩子上,我們這兒的一些人都是抓一件晾一件,亂七八糟,您知道。”

  “哦,那麼,您在6點40分一聽到布蘭農太太的喊叫聲就立刻奔向窗口了嗎?”

  “對了。可是外面沒什麼亮光,我只看見一個黑影從後面的草坪上跑出去,鑽進小巷。”

  “是布蘭農先生嗎?”

  “我可不敢發誓說是他,只有一個人影,說是誰都行。”

  “布蘭農夫婦是安靜的鄰居嗎?比如說,沒有大聲吵過架嗎?”

  “安靜極了。您會認為他們是一對理想的恩愛夫妻。除了那些伏特加酒瓶子。”

  “伏特加酒瓶子?”

  “是啊,每隔一兩天布蘭農太太就從她家後門悄悄溜出來,偷偷把一隻空酒瓶塞進垃圾箱裡的垃圾底下。清潔付來的時候,我正巧在門外--他們現在兩星期才來清掃一次,您知道。垃圾每星期一次,而廢品兩星期一次--我還注意所有的瓶子都是伏特加酒瓶,每兩星期就有八九個之多。”

  “布蘭農夫婦都喝烈性酒嗎?”

  “恩……我想布蘭農先生可能一滴也不沾。反正我一眼就能看出誰是什麼樣的人。”她悄悄擠出點微笑。“人們喝伏特加不久因為它氣味不大嗎?我是說,她可以偷著喝,把酒瓶子藏起來;他壓根兒就不會知道,對不?”

  “布蘭農家朋友多嗎?客人多不?”

  “沒什麼客人。不過我確實知道她有一位特殊的朋友。”

  “這人常來看望她嗎?”

  “不完全是來看望。是一種折中的作法。”

  “折中?”

  她的目光更亮了些。“是這麼回事……我姐姐住的地方離這兒只有四個路口--一直走,在犄角那裡--我常去她家。我敢說,一星期至少有四五趟。大概八個星期前的一個下午,我正和瑪吉坐在客廳窗前喝茶,一抬頭看見布蘭農太太從街那頭走過來了。她在路口停下來,我還當她在等公共汽車呢,可是好幾輛車都開過去了,她還站在那裡。”

  “後來呢?”

  “我就納悶了,這是怎麼回事啊。所以我和瑪吉就盯上了她,過了大約五分鐘,一個男人開著一輛大汽車在她面前停下來,布蘭農太太就上了車。”威爾遜太太停頓了一下。“那是星期三,後來在星期五,我和瑪吉碰巧又坐在窗前,同樣的事又發生了--布蘭農太太在那裡等候,搭上了同一輛大汽車。後來我們倆……瑪吉……決定每天下午一到兩點鐘就注意一下,您猜怎麼著,布蘭農太太每星期至少讓那輛大汽車接走兩三趟。”

  “您能形容一下那輛汽車嗎?”

  “我對汽車實在不行,反正那輛車看上去很闊氣。我也沒辦法形容那個男人。他從來沒有下過車。不過嘛……”

  “怎麼樣?”

  威爾遜太太的兩頰略微有點泛紅。“我姐姐趕巧把那輛汽車牌號記下來了。我是說,那事叫人有點起疑,您知道,後來我……她……認為反正記一下也沒什麼壞處,萬一發生點什麼事……”

  對,她把記下來的汽車牌號交給了鄧拉甫警長。州汽車管理局查出車主是查理·葛林住在北西蒙大街2481號。

  葛林年近50歲,是咱們這個地方最大的百貨公司的副總經理。他結了婚,有兩個孩子在讀大學。

  葛林忐忑不安。“您有什麼事,警長?”

  “您認識一位愛琳·布蘭農太太嗎?”

  葛林皺眉沉思起來。“布蘭農?布蘭農?我想不起來認識姓布蘭農的人。”

  “這張照片能幫您回憶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