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人說明朝在軍事上的失利,在於對北京的守御分兵太散。恩來,你看呢?”毛主席轉身問總理。

  周恩來望著翻卷的河水和起伏的山巒,沉思片刻說:“十三陵、居庸關和北京城,地非不險、城非不高、兵非不多、糧非不足也,國法不行而人心去也。”

  “顧炎武的話被你拿來,確實恰如其分啊!”毛澤東說著望望周恩來的臉,兩個巨人會心地笑笑,走下寶頂,邁出陵園大門。

  就在毛澤東上車的一剎那,好像遺失了什麼,他抓住車門,回身深深地望了一眼蒼松翠柏中的皇家陵園,臉上掠過一絲淡淡的悵惘。這稍縱即逝的神情,被總理及時捕捉並作出了反應。

  “主席,還去定陵嗎?”

  “他日再去吧。”毛澤東說著轉身進入轎車,向十三陵水庫駛去。

  毛澤東突然改變參觀定陵地下宮殿的計劃,使陪同人員大為不解。於是,在當時的中國高層領導人中,唯有毛澤東一個人從未踏進地下宮殿之門。

  陵園裡來了“胡伯伯”

  1958年夏末,一輛轎車駛入定陵園內,車裡走下一位下頒留有長須的老人。只見他上身穿一件略顯肥大的粗布白褂,腳穿一雙膠皮“抗戰鞋”,瘦削的臉面露出睿智。隨同的黃文歡外長向迎來的夏鼐、朱欣陶等人介紹:“這就是我們越南抗戰的領袖胡志明主席。”

  胡志明微笑著同工作人員一一握手,用流利的廣東話客氣地說道:“今天給你們添麻煩了。”

  工作人員請胡志明進木板房接待室,可他似乎沒有在意,眼睛在草地瞟了一下說:“屋裡悶,還是先在這兒坐一會吧。”逕自坐在松樹下的大石上面,眾人也只好坐下來陪他說話。

  “這陵園真美,在越南見不到。”當他爬上高高的明樓時,胡志明望著面前的景物讚嘆地說。

  夏鼐答道:“越南的陵園也有它獨到的特點,中國也同樣見不到。”趙其昌搶拍了一組鏡頭,胡志明擺擺手說:“請不要拍照吧。”說罷繫著鞋帶,微微笑起來。趙其昌趕忙收起了照像機。

  一刻鐘後,胡志明起身跟工作人員參觀了部分展品,然後走下地宮。

  接待室里,胡志明臉上仍然顯露著喜悅與興奮,他微微地搖搖頭:“這麼豪華的地下宮殿和器物,真是難以想像。這次可是沒有白來啊!”

  朱欣陶拿出一張白紙鋪展在胡志明面前:“胡主席,您是第一位來這裡參觀的外國領導人,請您在上面留句話作個紀念吧。”說著將毛筆遞過來。

  胡志明拿著毛筆,望望身邊的黃文歡說:“這次來中國,外界沒有報導,題字的事還是下一次再說吧。”說著,在紙的右下側寫了“胡志明”三個字,放下了筆。

  後來,據《參考消息》披露,胡志明確是秘密來華,和毛澤東主席進行了會談。會談的內容新聞界未作公開報導,外人也無從知道。若干年後,有關人士透露,胡志明主席的這次來訪,主要是商談中國援越的具體事宜。

  周恩來對死人不感興趣

  1965年9月,周恩來總理陪同巴基斯坦總統阿尤布汗來到定陵。隨行還有陳毅、吳晗等中央和北京市政府要人。

  一下車,周總理便吩咐隨行的服務人員到售票口買票。門票買好後,總理問:“這票多少錢一張?”

  服務人員回答:“三毛。”

  周恩來皺了一下眉頭,轉問身邊的吳晗:“是不是貴了點?”

  吳晗微微一笑:“不貴,總理你可知道,這裡複製一頂風冠就要幾千塊哪!三毛錢一張要幾年才能收回來呢。”

  周總理點點頭,不再作聲,陪同阿尤布汗走進展覽廳。吳晗指著一頂鳳冠對總理說:“這是請通縣花絲鑲嵌廠的老藝人複製的,怎麼樣?”

  總理望著鳳冠端詳了一會兒,說道:“還是蠻好的。阿尤布汗總統,你看呢?”周恩來把臉轉向客人。

  翻譯轉達總統的話:“很好,真是太美了。”

  走出展廳,總理陪客人向地宮走去。來到明樓前,眾人駐足觀望。雄偉壯觀的明樓在陽光的照射中,分外神奇秀麗,飛檐上的螭獸禽鳥,在藍天白雲的烘托下,躍躍欲飛。阿尤布汗興奮地漲紅了臉。正在這時,有個負責文化和定陵博物館的人,來到周恩來面前,滿臉堆笑地說:“總理,您看是不是在這明樓上掛一幅紅軍長征的圖畫?”

  總理“嗯”了一聲,驚奇地看了一眼面前的人,面帶不易察覺的慍怒,對陪同人員說道:“我參加過長征,我不會畫,你們誰會畫?”

  獻策者紅著臉躲到眾人身後,不再吭氣了。

  從地宮出來,阿尤布汗總統搖搖頭,伸出拇指。翻譯將他的話譯過來:“這地下宮殿太偉大了,如此輝煌的建築和氣勢,真了不起。”

  總理臉上流露出興奮之情:“這裡有十三座帝王陵墓,每一座都是這個樣子。”

  吳晗及時地接過總理的話:“長陵比這定陵規模還要大,要是發掘,一定更為壯觀,研究價值也大於定陵。”

  定陵發掘後,由於全國興起了挖掘帝王陵墓的熱潮,在鄭振鐸、夏鼐的建議下,國務院下發了“停止對一切皇帝陵墓發掘”的文件,因而定陵發掘的名義是“試掘”,但吳晗、郭沫若等文化名人卻一直想發掘長陵,實現當年的宿願。此刻他見機會難得,便接著剛才的話問總理:“我們是否再發掘長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