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不是不是,你老人家誤會了我的問意了!我並非要請教關于思辨之術。我是生性拙直愚笨,處世無方,常常碰壁,敢問關於處世的聰明之道。」
「噫嘻,汝誠拙直愚笨也,又問處世之道!夫今之世,智者見智,仁者見仁,階級不同,思想各異,父子兄弟夫婦姊妹因思想之各異,一家之內各有主張各有成見,雖屬骨肉至親,乖離衝突,背道而馳;古之所謂英雄豪傑,各事其君而為仇敵,今之所謂志士革命家,各為階級反目無情,甚至只因立場之不同,骨肉至親格殺無赦,投機取巧或能勝利於一時,終難立足於世界,聰明之道實則已窮,且唯既愚且魯之徒方能享福無邊也矣。……」
「老先生雖然說的頭頭是道,理由充足,可是,真的聰明之道就沒有了嗎?」
「然則僅有投機取巧之道也矣。試為汝言之:夫投機取巧之道要在乎滑頭,而滑頭已成為專門之學問,西歐學理分門別類有所謂科學哲學者,滑頭之學問實可稱為滑頭學。滑頭學如依大學教授之編講義,大可分成若干章,每章分成若干節,每節分成若干項,引古據今,中西合璧,其理論之深奧有甚於哲學,其引證之廣大舉凡中外歷史,物理化學,藝術文學,經商貿易之直,誘惑欺騙之術,概屬必列,包羅萬象,自大學預科以至大學四年級此一講義僅能講其千分之一,大學畢業各科及格,此滑頭學則無論何種聰明絕頂之學生皆不能及格,且大學教授本人恐亦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難學也可想而知之矣。余處世數十年,頭頂已禿,鬚髮已白,閱歷不為不廣,教訓不為不多,然而余著手編輯滑頭學講義,僅能編其第一章之第一節,第一節之第一項也。此第一章之第一節,第一節之第一項其綱目為『順水行舟』,即人云亦云,亦即人之喜者喜之,人之惡者惡之是也,舉一例言之,如人之惡者為孝子,所謂封建宗法社會之禮教遺孽之一,則汝雖曾經為父侍湯服藥問醫求卜出諸天性以事親人,然論世之出諸天性以事親人者則引『孝子』之名以責難之,惟求青年之鼓掌稱快,勿管本心見解及自己行動之如何也。被責難者處於時勢潮流之下,百辭莫辯,辯則反動更為證實,從此青年鳴鼓而攻,體無完膚,汝之勝利不但已操左券,且為青年奉為至聖大賢,小品之集有此一篇,風行海內洛陽紙貴,於是名利雙收,富貴無邊矣。其第一章之第一節,第一節之第二項為『投井下石』,余本亦知一二,然偶一憶及投井下石之人,殊覺頭痛,實無心編之也。然而滑頭學雖屬聰明之道,實乃左道旁門,汝實不足學也。」
「老先生所言想亦很有道理,現在社會上將這種學問作敲門磚混飯吃的人實在不少,他們也實在到處逢源,名利雙收,可是我是一個拙直愚笨的人,恐怕就要學也學不了吧?」
「嗚呼汝求聰明之道,而不學之,雖屬可取,然碰壁也宜矣!」
是夕問道於世故老人,歸來依然故我,嗚呼噫嘻!
但我們也不要一味賞鑒「嗚呼噫嘻」,因為這之前,有些地方演了「全武行」。
也還是剪報好,我在這裡剪一點記的最為簡單的——藝華影片公司被「影界鏟共同志會」搗毀昨晨九時許,藝華公司在滬西康腦脫路金司徒廟附近新建之攝影場內,忽來行動突兀之青年三人,向該公司門房偽稱訪客,一人正在持筆簽名之際,另一人遂大呼一聲,則預伏於外之暴徒七八人,一律身穿藍布短衫褲,蜂擁奪門沖入,分投各辦事室,肆行搗毀寫字檯玻璃窗以及椅凳各器具,然後又至室外,打毀自備汽車兩輛,曬片機一具,攝影機一具,並散發白紙印刷之小傳單,上書「民眾起來一致剿滅共產黨」,「打倒出賣民眾的共產黨」,「撲滅殺人放火的共產黨」等等字樣,同時又散發一種油印宣言,最後署名為「中國電影界鏟共同志會」。約逾七分鐘時,由一人狂吹警笛一聲,眾暴徒即集合列隊而去,迨該管六區聞警派警士偵緝員等趕至,均已遠揚無蹤。該會且宣稱昨晨之行動,目的僅在予該公司一警告,如該公司及其他公司不改變方針,今後當準備更激烈手段應付,聯華,明星,天一等公司,本會亦已有嚴密之調查矣云云。
據各報所載該宣言之內容稱,藝華公司系共黨宣傳機關,普羅文化同盟為造成電影界之赤化,以該公司為大本營,如出品《民族生存》等片,其內容為描寫階級鬥爭者,但以向南京檢委會行賄,故得通過發行。又稱該會現向教育部,內政部,中央黨部及本市政府發出呈文,要求當局命令該公司,立即銷毀業已攝成各片,自行改組公司,清除所有赤色份子,並對受賄之電影檢委會之責任人員,予以懲處等語。
事後,公司堅稱,實系被劫,並稱已向曹家渡六區公安局報告。記者得訊,前往調查時,亦僅見該公司內部布置被毀無餘,桌椅東倒西歪,零亂不堪,內幕究竟如何,想不日定能水落石出也。
十一月十三日,《大美晚報》。
影界鏟共會
警戒電影院
拒演田漢等之影片自從藝華公司被擊以後,上海電影界突然有了一番新的波動,從製片商已經牽涉到電影院,昨日本埠大小電影院同時接到署名上海影界鏟共同志會之警告函件,請各院拒映田漢等編制導演主演之劇本,其原文云:敝會激於愛護民族國家心切,並不忍電影界為共產黨所利用,因有警告赤色電影大本營——藝華影片公司之行動,查貴院平日對於電影業,素所熱心,為特嚴重警告,祈對于田漢(陳瑜),沈端先(即蔡叔聲,丁謙之),卜萬蒼,胡萍,金焰等所導演,所編制,所主演之各項鼓吹階級鬥爭貧富對立的反動電影,一律不予放映,否則必以暴力手段對付,如藝華公司一樣,決不寬假,此告。上海影界鏟共同志會。十一,十三。
十一月十六日,《大美晚報》。
但「鏟共」又並不限於「影界」,出版界也同時遭到覆面英雄們的襲擊了。又剪報——今晨良友圖書公司突來一怪客手持鐵錘擊碎玻璃窗揚長而去捕房偵查中b……光華書局請求保弧』ξ骺的醞*路藝華影片公司,昨晨九時許,忽被狀似工人等數十名,闖入攝影場中,並大發各種傳單,署名「中國電影界鏟共同志會」等字樣,事後揚長而去。不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日上午十一時許,北四川路八百五十一號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忽有一男子手持鐵錘,至該公司門口,將鐵錘擊入該店門市大玻璃窗內,擊成一洞。該男子見目的已達,立即逃避。該管虹口捕房據報後,立即派員前往調查一過,查得良友公司經售各種思想左傾之書籍,與搗毀藝華公司一案,不無關聯。今日上午四馬路光華書局據報後,驚駭異常,即自投該管中央捕房,請求設法保護,而免意外,惟至記者截稿時尚未聞發生意外之事雲。
十一月十三日,《大晚報》。
搗毀中國論壇印刷所已被搗毀編輯間未受損失承印美人伊羅生編輯之《中國論壇報》勒佛爾印刷所,在虹口天潼路,昨晚有暴徒潛入,將印刷間搗毀,其編輯間則未受損失。
十一月十五日,《大美晚報》。
襲擊神州國光社昨夕七時四人沖入總發行所鐵錘揮擊打碎櫥窗損失不大河南路五馬路口神州國光社總發行所,於昨晚七時,正欲打烊時,突有一身衣長袍之顧客入內,狀欲購買書籍。不料在該客甫入門後,背後即有三人尾隨而進。該長袍客回頭見三人進來,遂即上前將該書局之左面走廊旁牆壁上所掛之電話機摘斷。而同時三短衣者即實行搗毀,用鐵錘亂揮,而長衣者亦加入動手,致將該店之左櫥窗打碎,四人即揚長而逸。而該店時有三四夥友及學徒,亦驚不能作聲。然長衣者方出門至相距不數十步之泗涇路口,為站崗巡捕所拘,蓋此長衣客因打櫥窗時玻璃倒下,傷及自己面部,流血不止,渠因痛而不能快行也。
該長衣者當即被拘入四馬路中央巡捕房後,竭力否認參加搗毀,故巡捕已將此人釋放矣。
十二月一日,《大美晚報》。
美國人辦的報館搗毀得最客氣,武官們開的書店〔12〕搗毀得最遲。「揚長而逸」,寫得最有趣。
搗毀電影公司,是一面撒些宣言的,有幾種報上登過全文;對於書店和報館卻好像並無議論,因為不見有什麼記載。然而也有,是一種鋼筆版藍色印的警告,店名或館名空著,各各填以墨筆,筆跡並不像讀書人,下面是一長條紫色的木印。
我幸而藏著原本,現在訂定標點,照樣的抄錄在這裡——敝會激於愛護民族國家心切,並不忍文化界與思想界為共黨所利用,因有警告赤色電影大本營——藝華公司之行動。現為貫徹此項任務計,擬對於文化界來一清算,除對於良友圖書公司給予一初步的警告外,於所有各書局各刊物均已有精密之調查。素知
貴……對於文化事業,熱心異人,為特嚴重警告,對於赤色作家所作文字,如魯迅,茅盾,蓬子,沈端先,錢杏邨及其他赤色作家之作品,反動文字,以及反動劇評,蘇聯情況之介紹等,一律不得刊行,登載,發行。如有不遵,我們必以較對付藝華及良友公司更激烈更徹底的手段對付你們,決不寬假!此告
…………
上海影界鏟共同志會十一,十三。
一個「志士」,縱使「對於文化事業,熱心異人」,但若會在不知何時,飛來一個錘子,打破值銀數百兩的大玻璃;「如有不遵」,更會在不知何時,飛來一頂紅帽子,送掉他比大玻璃更值錢的腦袋,那他當然是也許要灰心的。然則書店和報館之有些為難,也就可想而知了。我既是被「揚長而去」的英雄們指定為「赤色作家」,還是莫害他人,放下筆,靜靜的看一會把戲罷,所以這一本裡面的雜文,以十一月七日止,因為從七日到恭逢警告的那時候——十一月十三日,我也並沒有寫些什麼的。
但是,經驗使我知道,我在受著武力征伐的時候,是同時一定要得到文力征伐的。文人原多「煙士披離純」,何況現在嗅覺又特別發達了,他們深知道要怎樣「創作」才合式。這就到了我不批評社會,也不論人,而人論我的時期了,而我的工作是收材料。材料盡有,妙的卻不多。紙墨更該愛惜,這裡僅選了六篇。官辦的《中央日報》討伐得最早,真是得風氣之先,不愧為「中央」;《時事新報》正當「全武行」全盛之際,最合時宜,卻不免非常昏憒;《大晚報》和《大美晚報》〔13〕起來得最晚,這是因為「商辦」的緣故,聰明,所以小心,小心就不免遲鈍,他剛才決計合夥來討伐,卻不料幾天之後就要過年,明年是先行檢查書報,以惠商民,另結新樣的網,又是一個局面了。
現在算是還沒有過年,先來《中央日報》的兩篇罷——雜感洲
近來有許多雜誌上都在提倡小文章。《申報月刊》《東方雜誌》以及《現代》上,都有雜感隨筆這一欄。好像一九三三真要變成一個小文章年頭了。目下中國雜感家之多,遠勝於昔,大概此亦魯迅先生一人之功也。中國雜感家老牌,自然要推魯迅。他的師爺筆法,冷辣辣的,有他人所不及的地方。《熱風》,《華蓋集》,《華蓋續集》,去年則還出了什麼三心《二心》之類。照他最近一年來「干」的成績而言大概五心六心也是不免的。魯迅先生久無創作出版了,除了譯一些俄國黑麵包之外,其餘便是寫雜感文章了。雜感文章,短短千言,自然可以一揮而就。則於抽捲菸之際,略轉腦子,結果就是十元千字。大概寫雜感文章,有一個不二法門。不是熱罵,便是冷嘲。如能熱罵後再帶一句冷嘲或冷嘲里夾兩句熱罵,則更佳矣。
「噫嘻,汝誠拙直愚笨也,又問處世之道!夫今之世,智者見智,仁者見仁,階級不同,思想各異,父子兄弟夫婦姊妹因思想之各異,一家之內各有主張各有成見,雖屬骨肉至親,乖離衝突,背道而馳;古之所謂英雄豪傑,各事其君而為仇敵,今之所謂志士革命家,各為階級反目無情,甚至只因立場之不同,骨肉至親格殺無赦,投機取巧或能勝利於一時,終難立足於世界,聰明之道實則已窮,且唯既愚且魯之徒方能享福無邊也矣。……」
「老先生雖然說的頭頭是道,理由充足,可是,真的聰明之道就沒有了嗎?」
「然則僅有投機取巧之道也矣。試為汝言之:夫投機取巧之道要在乎滑頭,而滑頭已成為專門之學問,西歐學理分門別類有所謂科學哲學者,滑頭之學問實可稱為滑頭學。滑頭學如依大學教授之編講義,大可分成若干章,每章分成若干節,每節分成若干項,引古據今,中西合璧,其理論之深奧有甚於哲學,其引證之廣大舉凡中外歷史,物理化學,藝術文學,經商貿易之直,誘惑欺騙之術,概屬必列,包羅萬象,自大學預科以至大學四年級此一講義僅能講其千分之一,大學畢業各科及格,此滑頭學則無論何種聰明絕頂之學生皆不能及格,且大學教授本人恐亦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難學也可想而知之矣。余處世數十年,頭頂已禿,鬚髮已白,閱歷不為不廣,教訓不為不多,然而余著手編輯滑頭學講義,僅能編其第一章之第一節,第一節之第一項也。此第一章之第一節,第一節之第一項其綱目為『順水行舟』,即人云亦云,亦即人之喜者喜之,人之惡者惡之是也,舉一例言之,如人之惡者為孝子,所謂封建宗法社會之禮教遺孽之一,則汝雖曾經為父侍湯服藥問醫求卜出諸天性以事親人,然論世之出諸天性以事親人者則引『孝子』之名以責難之,惟求青年之鼓掌稱快,勿管本心見解及自己行動之如何也。被責難者處於時勢潮流之下,百辭莫辯,辯則反動更為證實,從此青年鳴鼓而攻,體無完膚,汝之勝利不但已操左券,且為青年奉為至聖大賢,小品之集有此一篇,風行海內洛陽紙貴,於是名利雙收,富貴無邊矣。其第一章之第一節,第一節之第二項為『投井下石』,余本亦知一二,然偶一憶及投井下石之人,殊覺頭痛,實無心編之也。然而滑頭學雖屬聰明之道,實乃左道旁門,汝實不足學也。」
「老先生所言想亦很有道理,現在社會上將這種學問作敲門磚混飯吃的人實在不少,他們也實在到處逢源,名利雙收,可是我是一個拙直愚笨的人,恐怕就要學也學不了吧?」
「嗚呼汝求聰明之道,而不學之,雖屬可取,然碰壁也宜矣!」
是夕問道於世故老人,歸來依然故我,嗚呼噫嘻!
但我們也不要一味賞鑒「嗚呼噫嘻」,因為這之前,有些地方演了「全武行」。
也還是剪報好,我在這裡剪一點記的最為簡單的——藝華影片公司被「影界鏟共同志會」搗毀昨晨九時許,藝華公司在滬西康腦脫路金司徒廟附近新建之攝影場內,忽來行動突兀之青年三人,向該公司門房偽稱訪客,一人正在持筆簽名之際,另一人遂大呼一聲,則預伏於外之暴徒七八人,一律身穿藍布短衫褲,蜂擁奪門沖入,分投各辦事室,肆行搗毀寫字檯玻璃窗以及椅凳各器具,然後又至室外,打毀自備汽車兩輛,曬片機一具,攝影機一具,並散發白紙印刷之小傳單,上書「民眾起來一致剿滅共產黨」,「打倒出賣民眾的共產黨」,「撲滅殺人放火的共產黨」等等字樣,同時又散發一種油印宣言,最後署名為「中國電影界鏟共同志會」。約逾七分鐘時,由一人狂吹警笛一聲,眾暴徒即集合列隊而去,迨該管六區聞警派警士偵緝員等趕至,均已遠揚無蹤。該會且宣稱昨晨之行動,目的僅在予該公司一警告,如該公司及其他公司不改變方針,今後當準備更激烈手段應付,聯華,明星,天一等公司,本會亦已有嚴密之調查矣云云。
據各報所載該宣言之內容稱,藝華公司系共黨宣傳機關,普羅文化同盟為造成電影界之赤化,以該公司為大本營,如出品《民族生存》等片,其內容為描寫階級鬥爭者,但以向南京檢委會行賄,故得通過發行。又稱該會現向教育部,內政部,中央黨部及本市政府發出呈文,要求當局命令該公司,立即銷毀業已攝成各片,自行改組公司,清除所有赤色份子,並對受賄之電影檢委會之責任人員,予以懲處等語。
事後,公司堅稱,實系被劫,並稱已向曹家渡六區公安局報告。記者得訊,前往調查時,亦僅見該公司內部布置被毀無餘,桌椅東倒西歪,零亂不堪,內幕究竟如何,想不日定能水落石出也。
十一月十三日,《大美晚報》。
影界鏟共會
警戒電影院
拒演田漢等之影片自從藝華公司被擊以後,上海電影界突然有了一番新的波動,從製片商已經牽涉到電影院,昨日本埠大小電影院同時接到署名上海影界鏟共同志會之警告函件,請各院拒映田漢等編制導演主演之劇本,其原文云:敝會激於愛護民族國家心切,並不忍電影界為共產黨所利用,因有警告赤色電影大本營——藝華影片公司之行動,查貴院平日對於電影業,素所熱心,為特嚴重警告,祈對于田漢(陳瑜),沈端先(即蔡叔聲,丁謙之),卜萬蒼,胡萍,金焰等所導演,所編制,所主演之各項鼓吹階級鬥爭貧富對立的反動電影,一律不予放映,否則必以暴力手段對付,如藝華公司一樣,決不寬假,此告。上海影界鏟共同志會。十一,十三。
十一月十六日,《大美晚報》。
但「鏟共」又並不限於「影界」,出版界也同時遭到覆面英雄們的襲擊了。又剪報——今晨良友圖書公司突來一怪客手持鐵錘擊碎玻璃窗揚長而去捕房偵查中b……光華書局請求保弧』ξ骺的醞*路藝華影片公司,昨晨九時許,忽被狀似工人等數十名,闖入攝影場中,並大發各種傳單,署名「中國電影界鏟共同志會」等字樣,事後揚長而去。不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日上午十一時許,北四川路八百五十一號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忽有一男子手持鐵錘,至該公司門口,將鐵錘擊入該店門市大玻璃窗內,擊成一洞。該男子見目的已達,立即逃避。該管虹口捕房據報後,立即派員前往調查一過,查得良友公司經售各種思想左傾之書籍,與搗毀藝華公司一案,不無關聯。今日上午四馬路光華書局據報後,驚駭異常,即自投該管中央捕房,請求設法保護,而免意外,惟至記者截稿時尚未聞發生意外之事雲。
十一月十三日,《大晚報》。
搗毀中國論壇印刷所已被搗毀編輯間未受損失承印美人伊羅生編輯之《中國論壇報》勒佛爾印刷所,在虹口天潼路,昨晚有暴徒潛入,將印刷間搗毀,其編輯間則未受損失。
十一月十五日,《大美晚報》。
襲擊神州國光社昨夕七時四人沖入總發行所鐵錘揮擊打碎櫥窗損失不大河南路五馬路口神州國光社總發行所,於昨晚七時,正欲打烊時,突有一身衣長袍之顧客入內,狀欲購買書籍。不料在該客甫入門後,背後即有三人尾隨而進。該長袍客回頭見三人進來,遂即上前將該書局之左面走廊旁牆壁上所掛之電話機摘斷。而同時三短衣者即實行搗毀,用鐵錘亂揮,而長衣者亦加入動手,致將該店之左櫥窗打碎,四人即揚長而逸。而該店時有三四夥友及學徒,亦驚不能作聲。然長衣者方出門至相距不數十步之泗涇路口,為站崗巡捕所拘,蓋此長衣客因打櫥窗時玻璃倒下,傷及自己面部,流血不止,渠因痛而不能快行也。
該長衣者當即被拘入四馬路中央巡捕房後,竭力否認參加搗毀,故巡捕已將此人釋放矣。
十二月一日,《大美晚報》。
美國人辦的報館搗毀得最客氣,武官們開的書店〔12〕搗毀得最遲。「揚長而逸」,寫得最有趣。
搗毀電影公司,是一面撒些宣言的,有幾種報上登過全文;對於書店和報館卻好像並無議論,因為不見有什麼記載。然而也有,是一種鋼筆版藍色印的警告,店名或館名空著,各各填以墨筆,筆跡並不像讀書人,下面是一長條紫色的木印。
我幸而藏著原本,現在訂定標點,照樣的抄錄在這裡——敝會激於愛護民族國家心切,並不忍文化界與思想界為共黨所利用,因有警告赤色電影大本營——藝華公司之行動。現為貫徹此項任務計,擬對於文化界來一清算,除對於良友圖書公司給予一初步的警告外,於所有各書局各刊物均已有精密之調查。素知
貴……對於文化事業,熱心異人,為特嚴重警告,對於赤色作家所作文字,如魯迅,茅盾,蓬子,沈端先,錢杏邨及其他赤色作家之作品,反動文字,以及反動劇評,蘇聯情況之介紹等,一律不得刊行,登載,發行。如有不遵,我們必以較對付藝華及良友公司更激烈更徹底的手段對付你們,決不寬假!此告
…………
上海影界鏟共同志會十一,十三。
一個「志士」,縱使「對於文化事業,熱心異人」,但若會在不知何時,飛來一個錘子,打破值銀數百兩的大玻璃;「如有不遵」,更會在不知何時,飛來一頂紅帽子,送掉他比大玻璃更值錢的腦袋,那他當然是也許要灰心的。然則書店和報館之有些為難,也就可想而知了。我既是被「揚長而去」的英雄們指定為「赤色作家」,還是莫害他人,放下筆,靜靜的看一會把戲罷,所以這一本裡面的雜文,以十一月七日止,因為從七日到恭逢警告的那時候——十一月十三日,我也並沒有寫些什麼的。
但是,經驗使我知道,我在受著武力征伐的時候,是同時一定要得到文力征伐的。文人原多「煙士披離純」,何況現在嗅覺又特別發達了,他們深知道要怎樣「創作」才合式。這就到了我不批評社會,也不論人,而人論我的時期了,而我的工作是收材料。材料盡有,妙的卻不多。紙墨更該愛惜,這裡僅選了六篇。官辦的《中央日報》討伐得最早,真是得風氣之先,不愧為「中央」;《時事新報》正當「全武行」全盛之際,最合時宜,卻不免非常昏憒;《大晚報》和《大美晚報》〔13〕起來得最晚,這是因為「商辦」的緣故,聰明,所以小心,小心就不免遲鈍,他剛才決計合夥來討伐,卻不料幾天之後就要過年,明年是先行檢查書報,以惠商民,另結新樣的網,又是一個局面了。
現在算是還沒有過年,先來《中央日報》的兩篇罷——雜感洲
近來有許多雜誌上都在提倡小文章。《申報月刊》《東方雜誌》以及《現代》上,都有雜感隨筆這一欄。好像一九三三真要變成一個小文章年頭了。目下中國雜感家之多,遠勝於昔,大概此亦魯迅先生一人之功也。中國雜感家老牌,自然要推魯迅。他的師爺筆法,冷辣辣的,有他人所不及的地方。《熱風》,《華蓋集》,《華蓋續集》,去年則還出了什麼三心《二心》之類。照他最近一年來「干」的成績而言大概五心六心也是不免的。魯迅先生久無創作出版了,除了譯一些俄國黑麵包之外,其餘便是寫雜感文章了。雜感文章,短短千言,自然可以一揮而就。則於抽捲菸之際,略轉腦子,結果就是十元千字。大概寫雜感文章,有一個不二法門。不是熱罵,便是冷嘲。如能熱罵後再帶一句冷嘲或冷嘲里夾兩句熱罵,則更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