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它的力場裡玩弄了羅丹的非物質化的物質性。人們雖然能想像這樣做需要何種複雜的電路,但理解是不可能的。

  只要它願意,它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成為銀河系的統治者。

  但它已不再這樣想了,也許它從前曾有過這種願望。現在它已成為幕後人物,它要求不多。

  不管誰解答所提出的試題,都能越過約二萬年時間獲得一次機會。那是一次大好的機會,問題只是在於如何利用它。

  羅丹在經受這一過程後醒來時就像他走進機器時一樣疲乏和筋疲力盡。他一言不發地穿上衣服。

  他的目光若有所思並有點懷疑地停留在那個類人身上。

  “這是返老還童嗎?”他猜疑地問,“我覺得更像是一次超級傳輸。”

  “您並沒有返老還童。”機器人回答說,“我得到的委託是眼下把您保存起來。您從現在起不再會老。您停留在您目前已達到的階段。”

  “等著瞧吧。那個傷員怎麼樣?”

  “他已經痊癒了。請原諒,現在我可以請您到程序設計器那兒去嗎?行星的設備必須根據您本人的個體振盪進行校正。您的時間很緊。此外由您決定給其他地球人做細胞保存。您可以隨便使用現有的機械。您有什麼特殊要求嗎?”

  羅丹的目光掠過在場者突然繃緊的面孔。他痛苦地看到在他們的眼睛裡流露出何等的貪婪。

  但這也許是所有時代最自然的現象。有誰會拒絕維持細胞呢?這時羅丹認識到他永遠不用再懷疑他的工作人員了。只有他能使他們進入生理電子機。

  “布利,快。”他簡短地說。然後他在如此有人性的機器人背後離開了大廳。

  當“星塵2號”準備超級跳躍時,在它噴火的發動機後面有一個太陽逐漸變暗淡了。這個太陽是它完全按照一顆自然的星球仿製的。

  行星“漫遊者”留在後面。

  傳輸的震驚猶如一次打擊。當飛船重又飛進正常空間時,織女星在它前面發光。

  羅丹只略微看了螢屏一眼。那顆星平靜下來了。已看不到一顆正在產生的新星的跡象。

  羅丹把指揮權交給尼桑少校。它沒有食言。在一個要解答的試題的過程中變成噴發的織女星又恢復了正常狀態。對這一事實費腦筋是毫無意義的。

  “不在費洛星上中途著陸,”羅丹筋疲力盡地說,“我的天哪,我只想知道這個半機器人為什麼這麼著急。”

  克雷斯特和托拉已回到他們的艙房裡去。他們從幾小時前知道,隨著羅丹被承認,一個新時代開始了。人類開始覺醒。不用太久,他們就會去摘星星。

  但羅丹向他的艙房走去的時候並沒有想到這個。他只想回家,別無其他。

  名詞解釋

  ◆加壓

  指物體加速移動時被壓向其基礎的力量。在減速時這種力量就會起相反的作用。加壓的計量單位為伽。地球表面上的正常加速也用伽來表示。特別是在空間飛行器起飛和著陸階段會產生巨大的加壓。在一個空間物體無驅動自由墜落情況下,加壓等於零。在佩利·羅丹叢書中,具有高加速值的宇宙飛船的加壓問題通過使用加壓吸收器來解決。

  ◆加壓吸收器

  宇宙飛船在加速時會產生一種取決於加速大小的加壓。產生的加壓以g(Gravo)來計量,1g相當於對人起作用的正常地心引力。大多數人只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承受幾個g的負荷。即使今天受過專門訓練的太空人也只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承受8~15g的加速。因此,在科幻小說中使用加壓吸收器,這種機器根據反應力原理工作,即使在最高加速值情況下也能使宇宙飛船內的重力保持或其他所希望的重力值不變。

  ◆反引力

  能用一種相反的力量抵消引力是很久以來許多人的夢想。在國際科幻小說中,通過所謂反引力發生器製造反引力,從而在有關容積中產生失重狀態。

  ◆能傘

  科幻小說中的一個概念。今天已有可能通過製造一個精確計算的電磁場保護固體物質免受高溫影響,由此而派生出這一概念。這種方法首先運用在為取得有控制的持續的核聚變而做準備的等離子體物理學中。通過在進行試驗的金屬管內的強大磁場把製造出來的高溫等離子體擠壓在一起,從而一方面避免管材遭到毀壞,另一方面可以任意調節等離子導火線的強度,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溫度。由此可見,在科幻小說中使用的能傘是今天的可能性的外推。由於這以掌握有控制的核聚變和這時產生的巨大能量為前提,光是通過提高數量就能產生能抵抗雷射炮或脈衝炮的射擊甚或較小的原子爆炸的磁場。如果再加上用熱能或強電流對磁場充電,能傘除被動效應外還能發生破壞性作用。現在——首先在佩利·羅丹叢書中——描寫或提到的能傘,其作用一直延伸至超空間或外空的五維連續區,因此它既能防禦常規武器(包括原子彈和能輻射器),也能防禦以超空間為其運輸媒體的變壓彈或遠距搬運師。這在大多數情況下指的是像場發動機或准引力發動機(發動機)所引起的同樣效應,即改變時空連續體的幾何場結構(場幾何學/相對論)。此外,佩利·羅丹叢書還使用高能超載傘(簡稱Hu傘)。這是帶有不穩定的天平動區的五維防禦場。這種Hu傘在超載情況下產生一種效應,在要保護的物體周圍實際上設置一個間隔區,類似線性空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