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爾孔人的戰艦以前從未經受過如此的衝擊。

  在傳輸前的最後一瞬間,羅丹覺察到正在崩潰的保護傘中的紫火。所有發電站反應堆的場保險裝置同時開通了。這意味著,飛船的鋼殼已暴露在一個爆炸的大太陽的巨大威力下。

  在飛船周圍出現了已不屬於這個宇宙的東西。旨在全面反射四維影響的阿爾孔結構場在災禍發生前就建立了起來,它使宇宙飛船的固體物質變成一種不可思議的以完全非物質化形式接受跳躍脈衝的東西。

  剛才還是一個開始熊熊燃燒的金屬火把的“星塵2號”從正常空間消失了。

  當宇宙飛船經過一次1600光年的短暫跳躍後返回正常宇宙時,傳輸——像通常一樣——進行得毫無時間損失。

  在正常空間中沒有出現什麼變化,重新物質化只過了一會兒就實現了。這一次羅丹可以很快地擺脫超跳躍前最後的感覺印象,沒有人昏迷過去。

  銀河的星海在全景螢屏上閃光。望遠鏡的放大鏡頭在船尾屏幕上指明一個特別亮的點。

  那是巨大的織女星,但它仍出現在它慣常的光輝中。它將要開始的爆炸的火焰還看不出來。這還得過1600年。在這之前不可能看到這種光。

  羅丹的目光迅速掃過各發動機機組的控制儀表。還在躍遷前為自動控制和能源設備編制的程序比人所能想或做的要更快。

  隆隆的轟鳴已使“星塵2號”重又顫動起來,但這一次是自己在發力。

  如果發電機組由於超負荷而不能運轉,人和物質就一定會被減速加壓①,碾為齏粉。

  【① 解釋見書後《佩利·羅丹術語》。】

  羅丹不斷地琢磨這件事。幾乎達到光速的航行可以以最高值在船上時間約10分鐘後取消,直至絕對停止——如果機器在正常運轉的話。

  羅丹開始工作。發動機的轟鳴蓋過了發電站的工作噪音。但它們還得向消耗能量的加壓吸收器供應電力。

  在控制屏幕上出現了發電站大廳。房子般高的阿爾孔原子反應堆有幾個現出紫光,它們已停止運轉。另幾個在正常運行,但變流機卻停頓了。它們正好還能供應中立投射器所需要的能量。

  “接上救災電路!”從一台揚聲器里傳來刺耳的聲響。

  “監督正電子腦的技術控制器,建議立即取消高制動值。不能確保能量供應。”這是機器腦的機械聲音。

  布利把手猛然向左一揮。當他看到羅丹的眼睛時,他的手指已經懸在中心步進開關上。

  羅丹不想取消延緩制動。災難警報的特別電路以無線短脈衝的形式到達機器腦,機器腦以極快的速度轉達所收到的命令。

  在“星塵2號”密封機器車間內有無數專門機器人醒過來了。它們的形狀和結構特徵多種多樣。它們在幾秒鐘後開始修復出現故障的反應堆。

  當自動警報系統開始迅速發出尖銳的叫聲,供應加壓吸收器的能量已不夠的時候,四台大型反應堆開始共同運行。

  在硬制動開始後五分鐘,危險被排除了。這時羅丹要求喝第二杯茶。

  他從容不迫地在中心全體工作人員中四下張望。

  “我們不得不這樣猛烈地剎車,”羅丹說,“當然發電站部分未做好準備。但是,如果我們不在完全恰當的時刻以同樣準確規定的最高值減少像光速一樣快的下潛航行,我們就永遠找不到所尋找的行星,它的軌道速度是眾所周知的。過四分鐘左右,我們就會使我們的航行與之適應。但這應在那顆沒有太陽的行星在空落落的空間中必定會在的地方進行。你們想想,如果我們高速航行風馳電掣般地飛過這個只是通過計算算出的點的話,我們會面臨什麼樣的數學題?”

  布利緊張地說:“我想知道,當我踏上這艘宇宙飛船時我見什麼鬼了,”他唉聲嘆氣,“我有可能是美國東海岸一個小鎮上的一個受人尊敬的人。我要說,瘋了!我們所做的一切真荒唐。”

  “等著瞧,”羅丹說,“克萊因少校,請你照看一下測向儀器,變異人請到4號會議室開會。”

  羅丹從他的座位上站了起來,安全帶又縮回到椅背里。當他從容地走向升降機的時候,寬敞的中心鴉雀無聲。

  只有克雷斯特嘟噥地說了一句話:“他總有一天會領導大帝國。”

  第三十五章

  阿爾孔立體補償器已與大分析屏幕接通。這就保證與所完成的測繪完全一致。

  無論如何,適應作業還是消耗了約四小時船上時間。對阿爾孔考察船和設備完善的大型戰艦來說,在一個陌生的太陽的空間地區搜索可能存在的行星不過是小菜一碟。

  如果存在行星,以超光速運轉的電信探測器平均用30分鐘就可以精確地測定其位置。測定一個天體的質量、密度、自轉速度和公轉速度一般再需要30分鐘。而他們用三四個小時的時間才測出這顆行星的公轉速度,這說明他們需要考慮到許多與其他行星完全不同的因素。

  羅丹與飛船上的骨幹軍官們都在中心的計算區。發動機經過最後的調整最終沉寂下來了。

  立體補償器證明,“星塵2號”極其準確地運行在那顆無名行星的橢圓形軌道上。這顆行星圍繞著31個處於一條線上的太陽系運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