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可若是那樣,他二人也只會有國子學的一面之緣,沒了蘇誨的提點,自己也不可能早早中舉,恐怕連同科都做不成了罷?
“劉大人,”裴行止忽而道,“世事無常,更沒有決然的是非黑白,若是想以有用之身多做些有用之事,還需和光同塵。這或許是持修兄能告訴你我的最後一件事了。”
他面上仍帶稚氣,眼中卻是一片蒼涼。
劉繒帛深吸一口氣,對著向正心的棺槨拜了三拜,轉身離了幽暗陰森的刑部大牢。
走了幾步,他禁不住回頭看看,心道,“刑部這地方,有著太多密雲詭譎、生離死別,此生還是不用再來了……”
FLAG
曲江宴時,蘇誨並未如很多人所想那般自憐身世做出一副生人莫近的模樣,反而落落大方,對前來尋釁的寒門子弟,冷嘲熱諷的世家子一概笑面相迎。打馬探花時,也並未如這些年時興的那般選個出塵脫俗、艷而不妖的白牡丹、白芍藥,桃李幽蘭一類,反而折了枝最大最艷的紅牡丹。
“晏如兄真乃妙人。”鄭紹不吝溢美之詞。
蘇誨對他笑笑,轉頭對劉繒帛道,“這魚燴不錯。”
劉繒帛點頭,暗忖何日尋了這廚子將秘方要來。
“晏如兄。”鄭紹忽而開口,語帶倉皇。
蘇誨抬眼一看,有一人自堤邊分花拂柳款款而來,風姿颯沓、華美非凡,不是他那全身而退的族叔又是誰?
劉繒帛下意識地上前一步,擋住蘇誨半邊身子,面無表情地行禮,“下官見過蘇侍郎。”
鄭紹亦趕緊行禮,蘇誨只愣怔了一剎,也跟著彎下腰來。
“免禮罷。”蘇景明極其敷衍道。
他斜靠著棵柳樹,目光放肆地在蘇誨身上逡巡,對劉、鄭二人道,“我有些話要交待蘇誨,你們先退下。”
進士們職司未明,他雖是一部侍郎,卻也算不得他們的上官,竟如此頤指氣使,果然如同傳聞中一般不吝禮教,性情乖張。
劉繒帛不無擔憂地看蘇誨,蘇誨極快地掃他一眼,他便心領神會地跟著鄭紹一同迴避。
“不知蘇大人有何見教?”蘇誨低眉順眼,眼底卻是一片寒涼。
蘇景明隨手摺下一條柳枝,“做我的門生。”
簡直像是聽了世上最荒謬的笑話,蘇誨抬頭,不敢置信道,“蘇侍郎,你是認真的麼?”
蘇景明勾起涼薄唇角,“哦?蘇門餘孽,如今又闖出個天大的事端,除我之外,你還有誰可以攀附麼?鄭諳慮?”
“蘇某不求聞達,只求溫飽,為何一定要攀附他人呢?”蘇誨忍住心內的狂躁,姿態愈加謙卑。
蘇景明有些倦憊地看他,“你並非愚鈍之流,今日我也不想與你繞圈子。我知道你心中恨我入骨,此刻定然以為我在羞辱於你。可你再仔細想想,你我雖為同宗卻是素不相識,無冤無仇,我為何要這般做呢?”
他年過不惑卻依然姿容絕美,多年的養尊處優更為他添上幾許傲睨天下的氣度。
蘇誨直覺心中經年恨意簡直已流血化膿,眼前一片渾茫,唯有母親族人的面孔忽隱忽現。這些年所受的冷眼鄙夷,貧寒困苦盡皆化作怨氣,禁不住想向面前之人發泄出去。
就在他瀕臨失控的那一霎,劉繒帛闖入了他的眼帘。劉繒帛與鄭紹便站在不遠處,仿佛是在閒談,可劉繒帛的目光卻未有半刻離開自己身上,其中的關切暖意不言而喻。
不知為何,不管有多大的戾氣,多少的怨憤,多少的慌亂,每每一看到劉繒帛,蘇誨的心便定了。
“可按朝中的規矩,難道你我不該避嫌麼?”蘇誨淡然道。
蘇景明似笑非笑,“一來,你母親臨終前求來了恩典,你與蘇氏算是再無瓜葛;二來,你我雖是同宗卻出了五服,按吏部的章程也是無傷大雅;三來……我蘇景明做事情,什麼時候輪得到別人置喙了?”
他眼角斜飛,張揚恣肆,高高在上得如此理所當然。
蘇誨緩緩閉上眼,隨即一個長揖下去,“學生見過恩師。”
蘇景明不無欣慰地一笑,“果然是我博陵的好兒郎。”
看著蘇誨恭順模樣,他又補了句,“只是這個博陵是崔氏罷?”
二人又寒暄了幾句,蘇景明便施施然去了。
“還好罷?”他方走,劉繒帛便迎了上來。
蘇誨如同脫力般看了看他,苦澀一笑。
“殊途同歸。”
第31章 該情節你們懂得
蘇誨拜入蘇景明門下,在朝堂並未掀起太大波瀾,而在蘇景明保舉之下,蘇誨也如願進了翰林院,與狀元王儲一道。
劉繒帛則被任命為鄠縣縣丞,擇期上任。
令人詫異的是榜眼鄭紹,竟被外放到西北的瓜州做司士,劉繒帛暗自為他不平,蘇誨想了想,“其實我一直懷疑子引兄是東宮的人。”
“東宮?”劉繒帛正在榻邊收拾行囊,將不多的衣衫分門別類裝好,“殿下才多大,怎麼就有門人了?”
蘇誨嗤笑,“你道天下人人都和你那個傻弟弟似的?生在帝王家,估計什麼都沒長,光忙著長心眼了。”
劉繒帛回想起與鄭紹相交的一幕幕,若有所思,“確實,總覺得他不僅僅是鄭諳慮的孫子那麼簡單,身後總像還有些什麼似的。”
蘇誨瞥他眼,“都是縣丞大人了,說話還和販夫走卒一般。”
劉繒帛笑笑,“我本就是販夫走卒出身,不講究那些儀態風度。”
蘇誨忍不住從後面抱住他腰,頭埋在他背上不說話。
“怎麼了?”劉繒帛低聲道,“鄠縣離長安快馬加鞭也不過半日路程,你若是想見我,我便……”
“我是高興,”蘇誨悶悶道,“你能留在京畿道說明你已入了某個貴人的眼了,若是那貴人家裡有女兒,你這東床快婿就當定了。”
“說什麼呢,”劉繒帛反身回抱住他,“你不是說要買個小廝麼?大不了你讓他隔三差五來看著我,回來向你報備如何?”
蘇誨嘆息,“我這裡倒沒必要,那是給你備的。”
劉繒帛蹙眉,“我不在你身邊,衣食住行恐怕都成問題,還是留在你身邊吧。”
“我說不用便是不用。”蘇誨不耐道,“我自有打算,人我已經物色好了,後日你上任時帶著便是。”
見他不容置喙,劉繒帛也不再勸。
他方入仕,實在無多少家當,不出一刻便收拾出了個小小的包袱。
“劉繒帛,”蘇誨忽而開口,“你說你我現在算是什麼關係?”
他極少連名帶姓喚他,劉繒帛不由得一愣,聽清問題後不禁莞爾,“你說是什麼便是什麼罷。”
蘇誨瞪他,劉繒帛改口道,“契兄弟?”
蘇誨老臉一紅,“如此孟浪的話,從哪兒學來的?”
“前些日子子引兄給了我幾本話本,閒著無事翻了翻,”劉繒帛訥訥道,“那晏如以為?”
“松蘿共倚聽說過麼?”蘇誨沒好氣道,“待你我百年之後,你的牌位上可是要寫蘇門劉氏的,因而待你去了鄠縣後,切記恪守婦道。”
劉繒帛蹙眉,“為何不是劉門蘇氏?”
蘇誨上前一步,故作輕佻地挑起他下巴,“人分強弱,就憑你難道還能在我之上?”
劉繒帛搖頭,“別的都能讓你,唯獨這件不行。”
“各憑本事罷。”蘇誨鬆手,頓了頓,忽而撫上他的衣領,用氣聲道,“你後日要走,明日我另有安排,不如今日我便將你正法了,你以為如何?”
他語調婉轉,簡直勾人心魄,劉繒帛直愣愣地看了他一會,忽而擒住他手腕,“不如何!”
蘇誨勾唇冷笑,“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說罷,他便將劉繒帛摁在榻上,伸手便要解他九環帶。
劉繒帛欲要掙扎,卻又怕自己蠻力傷了他,一時猶豫竟讓蘇誨得了手,生生連中衣都褪了下來,只剩輕薄裡衣。
劉繒帛這般身高八尺的昂藏男兒躺在榻上,實在不能算作玉體橫陳,可蘇誨卻莫名覺得情動。
“繒帛……從了我吧,我會好好待你。”蘇誨俯身對上他的眼睛,鄭重其事。
他斜跨在劉繒帛身上蹭來蹭去,又素喜湊近低聲言語,一吐一息噴在劉繒帛耳畔,簡直如同催情的藥物,讓人燥熱不已。
蘇誨此刻面色潮紅,眼中更是一片瀲灩,劉繒帛仰頭吻上去,兩人都是青澀得很,唇貼著唇,竟不知該如何動作了。
蘇誨微微分開,“你應允了?”
靈犀一開,先前鄭紹給的話本中種種風月之事猶如潮水般湧入腦內,劉繒帛又迎了上去,試探著撬開蘇誨的牙關,輕輕舔舐。
蘇誨周身顫慄,劉繒帛趁機翻身將他壓住,“劉某做慣了體力活的,晏如你好生歇著就好。”
蘇誨恨得牙癢,狠狠瞪他一眼,“劉繒帛,你無恥!”
如果說劉繒帛原先還有半分猶豫,如今也被這話激得一點不剩。罵都挨了,若是不做點什麼,豈不是對不住這聲“無恥”?
這般想著,劉繒帛回憶著話本里的情節,生澀而又溫柔地動作起來。
兩人年紀不小,但家徒四壁,一無通房丫頭,二無銀兩去青樓見識,均是不能再純粹的童男子,初嘗雲雨免不了一陣兵荒馬亂。饒是劉繒帛小心了又小心,還是些微傷了蘇誨。
“你無事罷?”劉繒帛在榻邊端茶遞水,又是心疼又是無措。
蘇誨趴在榻上,有氣無力地瞪他一眼,“說!這些東西是誰教你的,不會也是話本上看來的吧?”
劉繒帛心虛地點點頭。
“誰給你的話本!”
“我……”劉繒帛在心中掂量了自己與鄭紹的交情,又估算了蘇誨此番的怒火,毫不猶豫道,“鄭子引。”
想到鄭紹此時應已在路上,蘇誨更是不忿,“明明我與他更是相熟,想不到卻偏幫著你,枉他和我並稱‘南鄭北蘇’!”
劉繒帛舀了魚湯送到他嘴邊,“冷了可就腥了。”
蘇誨恨道,“你當我坐月子呢?”
話雖說的狠,他卻還是乖乖將湯喝了,對劉繒帛招招手。
劉繒帛在榻邊坐下,讓蘇誨靠在他懷裡。
“你明日去吏部取魚符?”
“是。”
蘇誨把玩著腰劉繒帛方才褪下的九環帶,“也不知何年才能變成玉帶,上面拴著金魚……”
“你又說笑了,”劉繒帛不以為意,“我不求聞達,只求溫飽。倒是探花郎前途無量,大有可為。”
他身上並無世家子弟常用的薰香,只有淡淡皂角香味,卻莫名讓人覺得安心。方才的情事頗耗體力,蘇誨只覺陣陣睏倦,“快的話,明日你便知曉了。天色不早,陪我歇下罷。”
“劉大人,”裴行止忽而道,“世事無常,更沒有決然的是非黑白,若是想以有用之身多做些有用之事,還需和光同塵。這或許是持修兄能告訴你我的最後一件事了。”
他面上仍帶稚氣,眼中卻是一片蒼涼。
劉繒帛深吸一口氣,對著向正心的棺槨拜了三拜,轉身離了幽暗陰森的刑部大牢。
走了幾步,他禁不住回頭看看,心道,“刑部這地方,有著太多密雲詭譎、生離死別,此生還是不用再來了……”
FLAG
曲江宴時,蘇誨並未如很多人所想那般自憐身世做出一副生人莫近的模樣,反而落落大方,對前來尋釁的寒門子弟,冷嘲熱諷的世家子一概笑面相迎。打馬探花時,也並未如這些年時興的那般選個出塵脫俗、艷而不妖的白牡丹、白芍藥,桃李幽蘭一類,反而折了枝最大最艷的紅牡丹。
“晏如兄真乃妙人。”鄭紹不吝溢美之詞。
蘇誨對他笑笑,轉頭對劉繒帛道,“這魚燴不錯。”
劉繒帛點頭,暗忖何日尋了這廚子將秘方要來。
“晏如兄。”鄭紹忽而開口,語帶倉皇。
蘇誨抬眼一看,有一人自堤邊分花拂柳款款而來,風姿颯沓、華美非凡,不是他那全身而退的族叔又是誰?
劉繒帛下意識地上前一步,擋住蘇誨半邊身子,面無表情地行禮,“下官見過蘇侍郎。”
鄭紹亦趕緊行禮,蘇誨只愣怔了一剎,也跟著彎下腰來。
“免禮罷。”蘇景明極其敷衍道。
他斜靠著棵柳樹,目光放肆地在蘇誨身上逡巡,對劉、鄭二人道,“我有些話要交待蘇誨,你們先退下。”
進士們職司未明,他雖是一部侍郎,卻也算不得他們的上官,竟如此頤指氣使,果然如同傳聞中一般不吝禮教,性情乖張。
劉繒帛不無擔憂地看蘇誨,蘇誨極快地掃他一眼,他便心領神會地跟著鄭紹一同迴避。
“不知蘇大人有何見教?”蘇誨低眉順眼,眼底卻是一片寒涼。
蘇景明隨手摺下一條柳枝,“做我的門生。”
簡直像是聽了世上最荒謬的笑話,蘇誨抬頭,不敢置信道,“蘇侍郎,你是認真的麼?”
蘇景明勾起涼薄唇角,“哦?蘇門餘孽,如今又闖出個天大的事端,除我之外,你還有誰可以攀附麼?鄭諳慮?”
“蘇某不求聞達,只求溫飽,為何一定要攀附他人呢?”蘇誨忍住心內的狂躁,姿態愈加謙卑。
蘇景明有些倦憊地看他,“你並非愚鈍之流,今日我也不想與你繞圈子。我知道你心中恨我入骨,此刻定然以為我在羞辱於你。可你再仔細想想,你我雖為同宗卻是素不相識,無冤無仇,我為何要這般做呢?”
他年過不惑卻依然姿容絕美,多年的養尊處優更為他添上幾許傲睨天下的氣度。
蘇誨直覺心中經年恨意簡直已流血化膿,眼前一片渾茫,唯有母親族人的面孔忽隱忽現。這些年所受的冷眼鄙夷,貧寒困苦盡皆化作怨氣,禁不住想向面前之人發泄出去。
就在他瀕臨失控的那一霎,劉繒帛闖入了他的眼帘。劉繒帛與鄭紹便站在不遠處,仿佛是在閒談,可劉繒帛的目光卻未有半刻離開自己身上,其中的關切暖意不言而喻。
不知為何,不管有多大的戾氣,多少的怨憤,多少的慌亂,每每一看到劉繒帛,蘇誨的心便定了。
“可按朝中的規矩,難道你我不該避嫌麼?”蘇誨淡然道。
蘇景明似笑非笑,“一來,你母親臨終前求來了恩典,你與蘇氏算是再無瓜葛;二來,你我雖是同宗卻出了五服,按吏部的章程也是無傷大雅;三來……我蘇景明做事情,什麼時候輪得到別人置喙了?”
他眼角斜飛,張揚恣肆,高高在上得如此理所當然。
蘇誨緩緩閉上眼,隨即一個長揖下去,“學生見過恩師。”
蘇景明不無欣慰地一笑,“果然是我博陵的好兒郎。”
看著蘇誨恭順模樣,他又補了句,“只是這個博陵是崔氏罷?”
二人又寒暄了幾句,蘇景明便施施然去了。
“還好罷?”他方走,劉繒帛便迎了上來。
蘇誨如同脫力般看了看他,苦澀一笑。
“殊途同歸。”
第31章 該情節你們懂得
蘇誨拜入蘇景明門下,在朝堂並未掀起太大波瀾,而在蘇景明保舉之下,蘇誨也如願進了翰林院,與狀元王儲一道。
劉繒帛則被任命為鄠縣縣丞,擇期上任。
令人詫異的是榜眼鄭紹,竟被外放到西北的瓜州做司士,劉繒帛暗自為他不平,蘇誨想了想,“其實我一直懷疑子引兄是東宮的人。”
“東宮?”劉繒帛正在榻邊收拾行囊,將不多的衣衫分門別類裝好,“殿下才多大,怎麼就有門人了?”
蘇誨嗤笑,“你道天下人人都和你那個傻弟弟似的?生在帝王家,估計什麼都沒長,光忙著長心眼了。”
劉繒帛回想起與鄭紹相交的一幕幕,若有所思,“確實,總覺得他不僅僅是鄭諳慮的孫子那麼簡單,身後總像還有些什麼似的。”
蘇誨瞥他眼,“都是縣丞大人了,說話還和販夫走卒一般。”
劉繒帛笑笑,“我本就是販夫走卒出身,不講究那些儀態風度。”
蘇誨忍不住從後面抱住他腰,頭埋在他背上不說話。
“怎麼了?”劉繒帛低聲道,“鄠縣離長安快馬加鞭也不過半日路程,你若是想見我,我便……”
“我是高興,”蘇誨悶悶道,“你能留在京畿道說明你已入了某個貴人的眼了,若是那貴人家裡有女兒,你這東床快婿就當定了。”
“說什麼呢,”劉繒帛反身回抱住他,“你不是說要買個小廝麼?大不了你讓他隔三差五來看著我,回來向你報備如何?”
蘇誨嘆息,“我這裡倒沒必要,那是給你備的。”
劉繒帛蹙眉,“我不在你身邊,衣食住行恐怕都成問題,還是留在你身邊吧。”
“我說不用便是不用。”蘇誨不耐道,“我自有打算,人我已經物色好了,後日你上任時帶著便是。”
見他不容置喙,劉繒帛也不再勸。
他方入仕,實在無多少家當,不出一刻便收拾出了個小小的包袱。
“劉繒帛,”蘇誨忽而開口,“你說你我現在算是什麼關係?”
他極少連名帶姓喚他,劉繒帛不由得一愣,聽清問題後不禁莞爾,“你說是什麼便是什麼罷。”
蘇誨瞪他,劉繒帛改口道,“契兄弟?”
蘇誨老臉一紅,“如此孟浪的話,從哪兒學來的?”
“前些日子子引兄給了我幾本話本,閒著無事翻了翻,”劉繒帛訥訥道,“那晏如以為?”
“松蘿共倚聽說過麼?”蘇誨沒好氣道,“待你我百年之後,你的牌位上可是要寫蘇門劉氏的,因而待你去了鄠縣後,切記恪守婦道。”
劉繒帛蹙眉,“為何不是劉門蘇氏?”
蘇誨上前一步,故作輕佻地挑起他下巴,“人分強弱,就憑你難道還能在我之上?”
劉繒帛搖頭,“別的都能讓你,唯獨這件不行。”
“各憑本事罷。”蘇誨鬆手,頓了頓,忽而撫上他的衣領,用氣聲道,“你後日要走,明日我另有安排,不如今日我便將你正法了,你以為如何?”
他語調婉轉,簡直勾人心魄,劉繒帛直愣愣地看了他一會,忽而擒住他手腕,“不如何!”
蘇誨勾唇冷笑,“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說罷,他便將劉繒帛摁在榻上,伸手便要解他九環帶。
劉繒帛欲要掙扎,卻又怕自己蠻力傷了他,一時猶豫竟讓蘇誨得了手,生生連中衣都褪了下來,只剩輕薄裡衣。
劉繒帛這般身高八尺的昂藏男兒躺在榻上,實在不能算作玉體橫陳,可蘇誨卻莫名覺得情動。
“繒帛……從了我吧,我會好好待你。”蘇誨俯身對上他的眼睛,鄭重其事。
他斜跨在劉繒帛身上蹭來蹭去,又素喜湊近低聲言語,一吐一息噴在劉繒帛耳畔,簡直如同催情的藥物,讓人燥熱不已。
蘇誨此刻面色潮紅,眼中更是一片瀲灩,劉繒帛仰頭吻上去,兩人都是青澀得很,唇貼著唇,竟不知該如何動作了。
蘇誨微微分開,“你應允了?”
靈犀一開,先前鄭紹給的話本中種種風月之事猶如潮水般湧入腦內,劉繒帛又迎了上去,試探著撬開蘇誨的牙關,輕輕舔舐。
蘇誨周身顫慄,劉繒帛趁機翻身將他壓住,“劉某做慣了體力活的,晏如你好生歇著就好。”
蘇誨恨得牙癢,狠狠瞪他一眼,“劉繒帛,你無恥!”
如果說劉繒帛原先還有半分猶豫,如今也被這話激得一點不剩。罵都挨了,若是不做點什麼,豈不是對不住這聲“無恥”?
這般想著,劉繒帛回憶著話本里的情節,生澀而又溫柔地動作起來。
兩人年紀不小,但家徒四壁,一無通房丫頭,二無銀兩去青樓見識,均是不能再純粹的童男子,初嘗雲雨免不了一陣兵荒馬亂。饒是劉繒帛小心了又小心,還是些微傷了蘇誨。
“你無事罷?”劉繒帛在榻邊端茶遞水,又是心疼又是無措。
蘇誨趴在榻上,有氣無力地瞪他一眼,“說!這些東西是誰教你的,不會也是話本上看來的吧?”
劉繒帛心虛地點點頭。
“誰給你的話本!”
“我……”劉繒帛在心中掂量了自己與鄭紹的交情,又估算了蘇誨此番的怒火,毫不猶豫道,“鄭子引。”
想到鄭紹此時應已在路上,蘇誨更是不忿,“明明我與他更是相熟,想不到卻偏幫著你,枉他和我並稱‘南鄭北蘇’!”
劉繒帛舀了魚湯送到他嘴邊,“冷了可就腥了。”
蘇誨恨道,“你當我坐月子呢?”
話雖說的狠,他卻還是乖乖將湯喝了,對劉繒帛招招手。
劉繒帛在榻邊坐下,讓蘇誨靠在他懷裡。
“你明日去吏部取魚符?”
“是。”
蘇誨把玩著腰劉繒帛方才褪下的九環帶,“也不知何年才能變成玉帶,上面拴著金魚……”
“你又說笑了,”劉繒帛不以為意,“我不求聞達,只求溫飽。倒是探花郎前途無量,大有可為。”
他身上並無世家子弟常用的薰香,只有淡淡皂角香味,卻莫名讓人覺得安心。方才的情事頗耗體力,蘇誨只覺陣陣睏倦,“快的話,明日你便知曉了。天色不早,陪我歇下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