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1962年8月底,二營進駐向塘。成鈞和岳振華打破蘇聯薩姆飛彈戰鬥教令的規定,沒有將陣地選在平坦的地方,而是大膽選在丘陵間的一片松樹林中,面積減小了二分之一。他們把一連陣地放在兩山之間的凹部,二連陣地放在東西兩面的山坡上,讓滿山青翠的松樹林做了飛彈陣地的迷彩衣,加上人工偽裝,打破了陣地部署“梅花路”的舊格局,創造了打游擊配置陣地的新形式。
劉亞樓在北京接到陣地配置報告後,很滿意,笑說這是“一錘子買賣”。
一個星期過去了,天外來客還是不見蹤影。指戰員們對“一錘子買賣”又有看法了。遠在北京的劉亞樓此時雖忙於籌備空軍黨代會,一半的心卻在543部隊這邊,他和成鈞一個密計,決定變“守株待兔”為“引蛇出洞”,或曰“引魚上鉤”。
兵不厭詐。9月7日,一道極機密的電波從空軍最高指揮部發出。隨之,南京飛起一個轟炸機大隊,呼啦啦移防南昌向塘機場。次日,又有一架大型轟炸機,從南京直飛江西樟樹機場。
劉亞樓擺的迷魂陣,是拋給台灣海峽那邊的誘餌。劉亞樓堅信:福建方向的航空兵有調動,U-2飛機總要出來偵察。
解放軍大張旗鼓地“佯動”轉場,被東南沿海島嶼上的國民黨雷達所掌握,馬上驚動了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台灣國防部情報局。因為南昌是重要軍事基地,又有個飛機製造廠,而且正在台灣到西北的路上,所以成了U-2的偵察要點。幾次偵察飛行沒發生意外,不免“備周意怠,見慣不疑”,幾乎每次飛行必選南昌路線。而黑貓中隊除了偵察在西北的中國戰略武器基地,另一項重任是掌握大陸空軍換防、部署情況。如此這般“誘敵”,魚焉能不來“咬鉤”?
9月9日(星期日)6時許,一架U-2飛機離開桃園機場,宛如一隻放飛的風箏,以二三十度的仰角插入空中。7時32分,由平潭島上空進入大陸,經福州、南平,沿鷹廈鐵路上空北進,解放軍空軍強功能的“泛豐”雷達緊盯不放。
北京空軍指揮所里,劉亞樓頭戴耳機,手握話筒,雙眼一眨不眨地注視著圖上雷達跟蹤的美機位置。他直接要通岳振華的電話,岳振華跳出制導雷達車,跑回指揮所的帳篷,話筒里響起了劉亞樓雄渾有力的聲音:岳振華同志,拖拉機你看到了嗎?劉亞樓用的是暗號,不叫U-2飛機。
岳振華報告:報告司令員,我從標圖桌上看到了!
把它打下來!
整個戰鬥,劉亞樓對岳振華就是這麼一個命令,其他都是讓他獨立處置。參加過抗美援朝、擊落過敵機的原高炮團長岳振華,高職低配到飛彈二營當營長後,面對截然不同的專業體系,勤於學習敢於鑽研,不僅很快掌握了這種高技術裝備,而且還刻意進取。一來兩往接觸,劉亞樓認為這是個具有良好軍事素質和指揮藝術的指揮員,對他很是信任。
成功擊落敵機
下完命令,劉亞樓沒有離開指揮所,和成鈞盯著標圖板,盯著不斷向南昌方向移動的飛機航線。兩人屏住呼吸,一動不動地緊盯著標圖板。然而,標圖板上敵機沒有進入二營陣地上空,而是側飛臨遠,改變航線向江西九江方向跑了!
難道“黑貓”不來南昌了?成鈞霍然站起身來,一聲嘆息。
劉亞樓嘴角浮起一絲淺笑,道:別著急,看它飛到九江後如何動作,說不定是先麻痹一下我防空部隊,在我們措手不及時,再來殺一個回馬槍。
果然不出所料!敵機返飛南昌偵察拍照,8時32分,進入飛彈部隊火力範圍。隨著一聲撕天裂地的怒吼,天地震顫,三條鮮亮鮮亮的火龍從松樹林中騰空飛起,直撲目標。第一發飛彈飛越目標後自毀,第二、三發與目標遭遇,滑得像泥鰍一樣的“黑貓小姐”,一頭撞進無數塊彈片編織的死亡之網。敵機殘骸墜落在南昌市東南15公里的羅家集,飛行員陳懷跳傘負傷,落在水田裡面,被民兵活捉。
接到岳振華的報捷電話後,劉亞樓要他立即趕到羅家集現場,儘快將飛行員送醫院搶救,最好能救活,如死亡則用棺材好好埋葬,並在墓碑上刻上死者姓名。
這是中國擊落的第一架U-2飛機,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打下U-2飛機(此前蘇聯用飛機撞下一架U-2)。周恩來第一個給劉亞樓打來電話祝賀:“這是一個偉大的勝利,美國U-2飛機前幾天侵入蘇聯境內,他們只提了抗議,我們卻把這種飛機打掉了!”
國防部長林彪也給劉亞樓打來電話:“很高興。伏擊成功。不久前,你們到我這裡說,估計U-2一定會到南昌,證明空軍的同志的人判斷完全正確。空軍很出力。說明有得力的領導人,就一定能把一個部門搞好。對這次勝利,要傳令嘉獎。同意你們去看一看,研究一下。”
接完林彪的電話,劉亞樓馬上要趕到作戰現場。同機的有空軍主管作戰的副司令員曹里懷、主管地面部隊的副司令員成鈞,總參作戰部部長王向榮等,以及有關人員,陣容龐大。
敵機墜毀在一片稻田裡,大大小小的殘骸散落了好幾平方公里的範圍。根據殘骸的狀態,專家們判定敵機是左翼和機尾被飛彈擊中、失去控制而撞地爆炸。在一塊有水的稻田裡,看到了敵機飛行員墜地時砸出的一個深坑。駕駛這架飛機的國民黨中校飛行員陳懷在被擊中的那刻,跳傘成功,但因傷勢較重,送南昌一家醫院後,搶救無效喪命。
劉亞樓在北京接到陣地配置報告後,很滿意,笑說這是“一錘子買賣”。
一個星期過去了,天外來客還是不見蹤影。指戰員們對“一錘子買賣”又有看法了。遠在北京的劉亞樓此時雖忙於籌備空軍黨代會,一半的心卻在543部隊這邊,他和成鈞一個密計,決定變“守株待兔”為“引蛇出洞”,或曰“引魚上鉤”。
兵不厭詐。9月7日,一道極機密的電波從空軍最高指揮部發出。隨之,南京飛起一個轟炸機大隊,呼啦啦移防南昌向塘機場。次日,又有一架大型轟炸機,從南京直飛江西樟樹機場。
劉亞樓擺的迷魂陣,是拋給台灣海峽那邊的誘餌。劉亞樓堅信:福建方向的航空兵有調動,U-2飛機總要出來偵察。
解放軍大張旗鼓地“佯動”轉場,被東南沿海島嶼上的國民黨雷達所掌握,馬上驚動了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台灣國防部情報局。因為南昌是重要軍事基地,又有個飛機製造廠,而且正在台灣到西北的路上,所以成了U-2的偵察要點。幾次偵察飛行沒發生意外,不免“備周意怠,見慣不疑”,幾乎每次飛行必選南昌路線。而黑貓中隊除了偵察在西北的中國戰略武器基地,另一項重任是掌握大陸空軍換防、部署情況。如此這般“誘敵”,魚焉能不來“咬鉤”?
9月9日(星期日)6時許,一架U-2飛機離開桃園機場,宛如一隻放飛的風箏,以二三十度的仰角插入空中。7時32分,由平潭島上空進入大陸,經福州、南平,沿鷹廈鐵路上空北進,解放軍空軍強功能的“泛豐”雷達緊盯不放。
北京空軍指揮所里,劉亞樓頭戴耳機,手握話筒,雙眼一眨不眨地注視著圖上雷達跟蹤的美機位置。他直接要通岳振華的電話,岳振華跳出制導雷達車,跑回指揮所的帳篷,話筒里響起了劉亞樓雄渾有力的聲音:岳振華同志,拖拉機你看到了嗎?劉亞樓用的是暗號,不叫U-2飛機。
岳振華報告:報告司令員,我從標圖桌上看到了!
把它打下來!
整個戰鬥,劉亞樓對岳振華就是這麼一個命令,其他都是讓他獨立處置。參加過抗美援朝、擊落過敵機的原高炮團長岳振華,高職低配到飛彈二營當營長後,面對截然不同的專業體系,勤於學習敢於鑽研,不僅很快掌握了這種高技術裝備,而且還刻意進取。一來兩往接觸,劉亞樓認為這是個具有良好軍事素質和指揮藝術的指揮員,對他很是信任。
成功擊落敵機
下完命令,劉亞樓沒有離開指揮所,和成鈞盯著標圖板,盯著不斷向南昌方向移動的飛機航線。兩人屏住呼吸,一動不動地緊盯著標圖板。然而,標圖板上敵機沒有進入二營陣地上空,而是側飛臨遠,改變航線向江西九江方向跑了!
難道“黑貓”不來南昌了?成鈞霍然站起身來,一聲嘆息。
劉亞樓嘴角浮起一絲淺笑,道:別著急,看它飛到九江後如何動作,說不定是先麻痹一下我防空部隊,在我們措手不及時,再來殺一個回馬槍。
果然不出所料!敵機返飛南昌偵察拍照,8時32分,進入飛彈部隊火力範圍。隨著一聲撕天裂地的怒吼,天地震顫,三條鮮亮鮮亮的火龍從松樹林中騰空飛起,直撲目標。第一發飛彈飛越目標後自毀,第二、三發與目標遭遇,滑得像泥鰍一樣的“黑貓小姐”,一頭撞進無數塊彈片編織的死亡之網。敵機殘骸墜落在南昌市東南15公里的羅家集,飛行員陳懷跳傘負傷,落在水田裡面,被民兵活捉。
接到岳振華的報捷電話後,劉亞樓要他立即趕到羅家集現場,儘快將飛行員送醫院搶救,最好能救活,如死亡則用棺材好好埋葬,並在墓碑上刻上死者姓名。
這是中國擊落的第一架U-2飛機,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打下U-2飛機(此前蘇聯用飛機撞下一架U-2)。周恩來第一個給劉亞樓打來電話祝賀:“這是一個偉大的勝利,美國U-2飛機前幾天侵入蘇聯境內,他們只提了抗議,我們卻把這種飛機打掉了!”
國防部長林彪也給劉亞樓打來電話:“很高興。伏擊成功。不久前,你們到我這裡說,估計U-2一定會到南昌,證明空軍的同志的人判斷完全正確。空軍很出力。說明有得力的領導人,就一定能把一個部門搞好。對這次勝利,要傳令嘉獎。同意你們去看一看,研究一下。”
接完林彪的電話,劉亞樓馬上要趕到作戰現場。同機的有空軍主管作戰的副司令員曹里懷、主管地面部隊的副司令員成鈞,總參作戰部部長王向榮等,以及有關人員,陣容龐大。
敵機墜毀在一片稻田裡,大大小小的殘骸散落了好幾平方公里的範圍。根據殘骸的狀態,專家們判定敵機是左翼和機尾被飛彈擊中、失去控制而撞地爆炸。在一塊有水的稻田裡,看到了敵機飛行員墜地時砸出的一個深坑。駕駛這架飛機的國民黨中校飛行員陳懷在被擊中的那刻,跳傘成功,但因傷勢較重,送南昌一家醫院後,搶救無效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