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中學時,這個小姑娘居然聯合同學罷了一位年輕老師的課。學校給了她嚴厲處分,後來因為考試成績優秀,畢業時獲得了金質獎章。這個女孩總是不按常理出牌,她有這樣的資本。阿倫特的生活是他夢寐以求的,他是在羨慕中走近阿倫特的。

  他是在乎名譽的,博學身正的師長、盡職盡責的丈夫、謙恭有為的同事,每一樣他都捨不得放棄。每一樣他都如願得到了。阿倫特呢,似乎什麼也沒有。但她是富有的,因為她有海德格爾,有了用密碼寫成的情書短箋,以及只有他們倆才懂的幽會暗號。最初的日子裡,阿倫特沉浸在這種甘之如飴的日子裡。海德格爾的眼裡,她是懂事的,她盡力"使我對你的愛不致給你帶來比現在更多的困難"。她成了一個影子,她沒有了自己,她不需要自己,海德格爾就是她自己。

  第65節:海德格爾:詩意棲居的影子(2)

  多年以前,聽許美靜唱:

  我不能告訴你,這一季存留多少美麗/我選擇絕對或者零,不要一些或者中間/過去在你身邊猶如沉默的影子,這一季已結束……這個坐擁月華、冷靜如水的女子。曾經以為,她真的可以參透看破,真的可以如她所唱的那樣瀟灑去來。也許她也曾經這樣以為。但是遇到陳佳明以後,一切都改變了。不看唱片的銷量,放下天后的架子,她旖旎轉身。她去了哪裡?不要問我,這是前世的劫數。太美麗的相遇,光華往往只有一剎那。仿若流星划過天際,那一剎那的意亂情迷,倏忽而過。一起求籤發願,一起在東南亞和暖的陽光下漫步談笑。等待,在暗處等待,等待一個有家男子的婚約。哪個女人經得起這樣的等待。她做了這麼多年的影子,她做夠了影子。習慣成為自然,自然滋生疲勞。抱臂懷想,前塵往事紛至沓來,隔了時光的滔滔潛流,她爆發了。

  阿倫特呢?阿倫特也曾意識到自己對海德格爾過於依賴。她試著和雅斯·貝爾斯的得意門生本諾·維司相處過,她不過是想試試,看看有沒有人可以代替海德格爾。正和閨中密友在紐倫堡近郊遊玩,海德格爾寫來一張便箋召她赴約。她立刻拋下閨密,奔向老師。她隨時準備著履行情人的義務,順從他、傾聽他、肯定他,與他肌膚相親。

  3年後,海德格爾出版了《存在與時間》,聲名鵲起。一邊是弗萊堡大學的教授聘書,一邊是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女學生。他語焉不詳地給阿倫特寫了一封信,算是給這段師生戀情畫上了句號。過去的一切都煙消雲散了嗎?

  7歲的時候,爺爺和父親相繼去世,接踵而來的一場大病差點斷送了我的性命--我不曾哭泣。在第一封信里,你曾寫道: Be happy,good

  girl.是什麼讓我黯然神傷、淚流滿面?這就是初戀嗎?開始的時候甘之如飴,現在卻像一枚發霉的橄欖。

  4年的秘密相守,18年的分道揚鑣。從發表就職講演《德國大學的自我主張》那一天,海德格爾公開投靠了納粹。

  阿倫特痛苦地說: 不再愛你,我沒有再活下去的權利……假如上帝恩准,讓我們來世再相愛吧。這份無望的感情,讓她無處可逃。

  此後,阿倫特獲得了博士學位,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由於幫助過德國共產黨員,她被迫流亡巴黎。也是在巴黎,她認識了第二任丈夫亨利希·布呂希爾。他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但是他寬容大度、思想獨立,讓阿倫特著迷。在流亡途中,他們結婚了,相濡以沫幾十年。她被拘捕過,也在集中營待過,寫作之外還要養家餬口。

  這些是海德格爾不知道的,也是他忽略了的。他左右逢源,冷靜老練,沉湎於沉思,熱衷於對土地和血的思考。這多半與他早年貧寒的生活經歷有著密切關係。人的存在意味著什麼?是不是只有離群索居的時候,人才能夠真正回歸自我?生活秩序之外的事情,他很少考慮。作為思想者,他是苦心孤詣的。然而,作為一個情人,他是冷漠的,不合格的。

  但她似乎總是活在陰影里,連同她的哲學思想都必須跟著海德格爾,亦步亦趨。可是,海德格爾錯了。他的女學生出乎意料地優秀。

  44歲那年,《極權主義的起源》出版,名動歐洲。納粹主義、集中營、極權,她縱橫捭闔、鞭辟入裡,思想的光芒是那麼耀眼--這個女人,不可原諒地獨立了。5年後,她的新書《人的條件》德語版出版了。阿倫特卻謹小慎微,生怕海德格爾生氣,生怕自己的名聲蓋過老師。為了使海德格爾覺得,阿倫特是他永遠的學生,一如當年那樣依賴他,她甚至裝瘋,假裝什麼都不會做,連三都數不到,除非說到他作品的翻譯……我是真的願意這樣做的,真的,我願意。

  劉若英也有這樣的心結。

  如果當初沒有遇到你,我也許會結婚生子、無憂無慮。

  但是奶茶遇到了陳昇--她的師傅。連"奶茶"這個名字都是師傅起的。她年近40還孑然一身,因為她深愛著一個不能說愛的男人。猶記得5年前,奶茶當眾"索要"師傅的擁抱,他只是輕輕地拍了一下她的頭。

  第66節:海德格爾:詩意棲居的影子(3)

  那一期《桃色蛋白質》里,劉若英跪著把新專輯送給陳昇,師傅卻大喝道: "CD是歌手用生命換來的,怎麼能隨便送人呢?"她傻傻地說:

章節目錄